移動醫療論壇:阿里健康、平安、一呼醫生天上地下的交鋒

2020-12-20 生物谷

我們是線下公司,一開始就是落地的

大佬(阿里健康、平安……)就問他們要不要落地,因為一出生的時候就是在天上的,所以有落地。我們一出生就想著怎麼飛起來的問題,落地對小公司來說是不關心的事,如果BAT再成功一次的話,這個世界還有天理嗎?

我們做的切入點是這樣的,我們也意識到這確實是非常重要的用戶需求,做過來之後我們欣喜地發現這個市場真有,用了大概不到一年的時間,整個的醫生量已經超過10萬了,並且絕大多數都是醫生推薦醫生上來的,但我不想多強調數字,況且我也認為在移動醫療現在的發展階段沒有必要拼數字,我有1000萬用戶2000萬用戶又如何呢?

我們實實在在地解決問題。現在有一個啟示,大量的隨診患者包括本地和外地的患者,我們發現有一些疑難雜症或者是較重的病人,需要跟更高級別的專家做進一步的溝通,醫學上叫二次診療,現在我們落地的方向就是二次診療的方向,我們已經在線下做了一些準備,現在基本上在十多萬醫生裡挑出來一些高到現任領導人的保健醫,甚至寫已經知名專科、知名醫院的高級專家請到線下,通過現場預約的方式和專家有一對一的諮詢,我們不開診所,我們認為其實很多病人的需求就是我真的是需要專家看完我才放心,專家跟我說沒有事就好了,或者人有的人就是要見到專家,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見到專家就踏實了,其實專家過去有一個場景是在醫院裡堵在人家塞紅包,人家說沒事兒了,回去吧,我們就回去了。現在用非常低的價格和非常便捷的方法把二次診療給打通。實際上我們的落地是網際網路式的落地我們不希望是非常重的,我們也是一個漏洞式的,我們前端隨診的用戶中產生了很自然的需求之後再過來,所以我們的營銷成本也會較低。

另外,醫療必須要回歸到市場化的陣地上來,誰提供優質價廉的服務誰就有錢賺,公立醫院的邏輯很奇怪,只有私立醫院才是拯救這個市場的最好的方法。移動醫療企業怎麼不可以開醫院呢?我們比照那些福建人,他們是一幫小商小販沒有文化的人開醫院他們肯定開不好,現在糾結問題沒有必要,回歸到正常的狀態就可以了,移動醫療有沒有未來?當然有未來了,不搞網際網路的醫院都消失了,這是必然的趨勢,作為這個時代來講,既然機會給我們了,各色人等都可以試試看,滿足用戶需求的才是最真誠的。

阿里健康副總裁 倪劍文

為了做得更完整,電商要到線下開超市嗎?

真正移動醫療啟動也就是去年開始,到現在不到1年的時間,即使從BAT的角度來講我也沒覺得BAT在移動醫療已經真正落地了,大家都在摸索當中。

關於開診所的問題,其實我個人不是很看好,為什麼?其實我覺得是回答了你第一個問題,假如說線上網際網路醫療都要走到線下去來完成所謂的商業模式的完整,反而說明了線上的醫療沒有找到真正的落地模式,這是第一。

第二,這樣的一個跨界是非常巨大的,不是一個順理成章的跨界,因為公立醫院的運營是一個學問,公立醫院的院長們都在上MBA課程,都在管理,民營醫院從誕生到現在都是在苦苦掙扎中,甚至有一些還需要用不正當的手段欺騙消費者,所以我不認為一個簡單的網際網路企業能那麼順利地跨到線下的醫療機構甚至是一些專科性診所的運營,這不是那麼容易解答的問題。

所以,這樣的跨界我不是非常看好,當然不排除未來或者是像春雨這樣的模式跟線下的診所進行輕與重的組合,輕的公司就應該做輕的事情,重的公司才會管重的資產。剛剛陳總為了把電商做得完整就跑到線下做超市去了。

平安好醫生首席產品官 吳宗遜

我們的自信來自哪裡?

從去年初到現在差不多兩年的時間了,我覺得整個移動醫療從一個產業來講處於產業發展的初級階段,相比這個行業來講,我們有一點點的自信,來自於哪裡?

我覺得來自於兩個方面。

第一,從第一便開始可能是因為依託於平安集團的緣故,我們會特別地看重我的服務是不是真的獲得了用戶的認可,我覺得這個事情是根基,你剛剛講到了醫院、醫生和患者,我們的目標很明確,今天所有的醫院和醫生都是為患者服務的。剛才王韜主任講了一個問題說,你並沒有增加醫生,現在我們提供的服務是說能夠在他進入醫院之前給它一個更好的服務節省他就醫的成本。

第二, 我覺得現在的服務能夠利用平安集團的品牌和客戶資源為保險客戶提供更好的收費服務,這個為我們今年上線第一年一個較好的盈利、較好的收入打下了一個基礎。

關於落地問題,我自己對這個行業的判斷的理解是,市場的格局從初級階段到最後逐步的形成一個格局的階段,我對這個時間的判斷

應該是明後年的時候。還有,這個行業從今天來看相較於其他的O2O行業更嚴苛,更受到國家政策的影響,這個領域更像是馬拉松,我希望今天每一位的同行和從業者能秉持著自己的韌性堅持得更長。

陳維廣 藍馳創投合伙人

移動醫療水很深,打破假設才能找到風口

網際網路醫療大家都覺得非常重要,可是說老實話都是在摸索,包括投資人也是在摸索,某某創業公司融入了幾千萬美元,我們應該恭喜他們,因為他們都是走在前面的堅持摸索的一群非常有勇氣的創業者。

可是,我覺得大家還是在這個過程中找盈利模式,雖然有收入,但這個收入是不是很紮實還有一段時間的考驗。醫療體系不像電商一樣是很簡單的,醫療的鏈條是比較長的、比較複雜的,所以很多時候對一個創業團隊來說,就是一個摸索的過程

這幾年我們觀察,他們的資金還是投入到醫生獲取和基礎投資這方面,可是還沒有解決掉醫療的兩個核心的問題,一個是醫生供給,尤其是好醫生供給問題;還有一個是醫療費還是逐年高漲。是不是仍有創業公司解決這個問題,這個是機會,也是一個考驗。

我們要投醫療網際網路或者是網際網路醫療,是需要一定獲利的。我們也發覺,如果是單純從醫療體系出來的人去看這個機遇和問題,通常是越看越怕,因為它看到的都是風險。

所以,我覺得這個機會一定要以不同的視角來看,需要打破假設。打一個比方,如果說四年前我們投春雨醫生的時候,其實很多朋友,包括很多在醫療體系的人都說,你在線上做問診太不靠譜了,看病就得當面看醫生,線上能解決什麼問題呢?

可是在摸索的過程,我們發現有一部分的患者是不需要單位出面的,比如說母嬰的問題,媽媽有一些小病的話,媽媽其實是需要有一個人給他比較快的反饋跟定義的,不需要等到明天到醫院掛號,都可以通過手機獲取照片,很快速地得到醫生的反饋。

不是因為我投春雨,是因為四年前大家在看這個事的時候都是以假設來做判斷的,往前看我覺得移動網際網路的機會一定是以自身假設來看,你之前總是看到風險和機會的,或者是你總是以之前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所以我覺得要打破假設才能創造出價值,才能找到風口。包括我們投資的杏樹林還是在慢慢地發展,在投的時候也有很多人質疑說醫生需要工具嗎?醫生需要病歷嗎?但其實是有一定的需求,他不一定在第一時間滿足每個醫生的需求,但一定有一部分的醫生是需要用的。

北京天壇醫院信息中心主任王韜 王韜

移動醫療,我們最關心如何做得更長久

最近來找我的人特別多,有投資公司的,有新的APP廠商,很多都搶著跟醫院說不要錢免費做,他不要錢肯定是他找到了投資,他不可能自己個人掏錢來給我們做。在醫院來說我覺得都有一點不太適應了,但不管怎麼樣我還是歡迎這個事,至少有人給我們投資了。但我也在想,怎麼能把這個事做得更長久?

因為現在很多人包括有做遠程醫療找我們,我不說哪個公司了,我們免費給你做,我們請專家的錢都會出,不要病人出錢,替病人請專家的錢都說了,請專家800到1000塊錢,我們都免費,我就在想你怎麼堅持呢?

我是這麼來想的,第一,從信息的角度來協助把醫院現有的醫療服務的模式體系下找到醫院的痛點,把這個事做得更好,通過雲平臺的方式能夠給病人提供持續的服務;還有另外一種方式,開醫院不是一個壞事,但這些醫院都是在現有的醫療服務模式下走,說不定你開一個醫院你的模式不一樣,你提出一個模式倒過來倒逼政府提的醫院都奔到那去了,因為服務各個方面都比你好,肯定從政府的醫院感覺到為什麼從這兒走了啊?實際上從電子商務和中關村大街的對比來看,中關村大街多火啊,為什麼要關張了?因為京東和淘寶比它更好,人家就不去了。

但現在的問題是,到現在我沒有看到一家能把這個事真的想明白的。所以我從這個角度來說,覺得還是有一點遠的,可能一兩年、兩三年估計至少我還沒有看到新的、好的業態,這個我們我醫療行業據我所知,每一年花的錢至少有10萬億人民幣,過幾年可能這個錢還得過。(生物谷Bioon.com)

 

相關焦點

  • 阿里健康 vs 平安好醫生:網際網路健康哪家強
    獲納「港版納指」表明了網際網路健康這個行業的發展潛力收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隨後花旗和大摩即分別唱好阿里健康和平安好醫生,受到多重利好的推動,未來或會有更多的資金流入,支持二者更進一步的發展。阿里健康阿里健康主要依託天貓平臺以及支付寶來開展一系列的醫療服務,其業務主要分醫藥電商平臺、醫藥自營、網際網路醫療、消費醫療以及數字醫療服務。
  • 與阿里健康、平安好醫生對比 京東健康的優勢在哪?
    阿里健康的情況與京東健康類似,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醫藥電商業務收入佔比合計達96.96%,較京東健康更高,其中醫藥自營部分也高達84.76%。  平安好醫生的健康商城業務仍為其主要營收業務,但是其2020 年上半年營業收入佔比為54.95%,並未達到阿里健康、京東健康達90%佔比的幅度。平安好醫生更多認為其電商業務做為在線醫療服務的補充。
  • 華康移動醫療攜手阿里健康推「詢醫」業務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愛芳】近日,阿里健康與華康移動醫療達成戰略合作,將接入後者平臺上的預約掛號以及在線醫生資源,為其用戶提供遠程醫生、提問、預約掛號等服務。環球網記者獲悉,華康與阿里健康目前的合作主要集中在診前環節。由華康自有APP「醫客」的實名認證執業醫生為阿里健康的用戶提供在線問答。
  • 佛系阿里健康、野心京東健康和生態型平安好醫生,誰勝算大?
    京東健康的上市,改變行業格局是一定的了,網際網路醫療行業也正式迎來了京東健康、阿里健康和平安好醫生「三足鼎立」的格局。整體來看,眼下除了醫藥電商模式的可行性已得到一定層面的驗證之外,其他業務模式尚未真的稱得上「跑通」。那麼,上述三家企業目前各自的特點是什麼?各自所要面臨的問題又是什麼?
  • 阿里健康與華康達成合作 將接入其預約掛號服務
    阿里健康上線「阿里醫務室」 HR可在線定製員工體檢套餐【TechWeb報導】4月25日消息,阿里健康今日對外宣布,將整合其體檢、問醫、購藥等健康領域的服務能力,以線上「阿里醫務室」的方式,為企業用戶提供一站式健康解決方案。目前,阿里健康已經在釘釘企業服務市場開啟了「阿里醫務室」服務。
  • 2015年移動醫療行業分析
    3月 中國大型醫療網際網路公司MedSci(梅斯醫藥)宣布獲得數千萬美元投資。4月,華康醫療獲得價值2億人民幣B輪融資。5月,診後諮詢移動醫療新銳「一呼醫生」宣布完成1000萬美元A輪融資。移動醫療平臺「就醫160」完成B輪共1.3億元融資。母嬰健康監護平臺天使醫生獲得8000萬元A輪融資。6月,奇虎360與國藥集團下屬國藥國華宣布,雙方將共同出資成立電商公司。
  • 交大-馬賽KEDGE商學院再辦大數據與移動醫療論壇
    5月16日,商學院醫療校友俱樂部再度在上海舉辦了「大數據與移動醫療」論壇,並邀請到實際從事移動醫療的業界人事及相關行業分析家及媒體人,進一步對這個發展熱點的新進展進行了探討。 本次論壇特別邀請到了平安健康網際網路的CTO王齊先生,王齊先生也是前任阿里巴巴集團的副總裁,平安作為業內金融的龍頭,進入醫療領域,將會掀起怎樣的風浪。他指出,用戶體驗角度出發就是平安考慮的根本。「一定要提供有品質的服務,然後是診療,三是做檢查。」王齊說。 平安好醫生目前正在幫助病人解決醫學知識不夠豐富的問題。
  • 發力醫療健康數據,平安好醫生引領網際網路醫療新動向
    3 月 30 日,中國領先的大數據機構易觀發布《疫情下的網際網路醫療行業觀察:網際網路醫療三大趨勢》(以下簡稱「報告」),並發布「 2020 年新冠疫情期間網際網路醫療企業社會責任指數榜單」。
  • 平安好醫生線上國醫館上線 打通中醫移動醫療服務閉環
    在籤約儀式上,平安好醫生營運長白雪透露,平安好醫生的自建醫生團隊擁有多名具有三甲醫院工作經驗的中醫科主治以上醫生,全天候回答用戶的諮詢,同時,今年新鮮上線的「國醫館」服務,通過知名中醫專家線上坐診,並建立平安好醫生國醫養生院,讓更多網際網路用戶了解中醫體質學,幫助用戶建立中醫養生檔案,了解不同的體質與疾病的關係,為用戶提供在線處方、視頻會診、膏方建議、健康體質檔案、中藥電商等服務,將傳統中醫的診療服務手段嫁接到移動醫療平臺
  • 私人醫生,移動醫療圈服務戰爭打響?
    不久前的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作為一個比較新興的領域,「移動醫療」在本次大會中得到了極大的關注。據不完全統計,嘉賓提及「移動醫療」相關詞語超過60次。基於移動網際網路的醫療O2O、醫療電商、預約掛號、診後隨診、雲HIS系統、醫生論壇等多維度的醫療平臺百花齊放。
  • 一呼醫生馬海平:新模式倒逼公立醫院改善服務
    ,以及剛才演講的嘉賓,還有一呼醫生創始人馬海平先生,以及華創資本合伙人熊偉銘先生。首先給倪總的開場是這樣的,我們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網際網路江湖的地方就有BAT,現在BAT在移動醫療裡面都是大手筆,不管是什麼入口基本上BAT都佔了,剛才李總在演講的時候我們其實聽到了幾個詞,比如說不樂觀,比如說看政策,比如說等。我們也想今天請到了李總,您交一下底,這幾年下來阿里健康有沒有落地?
  • 京東健康漲幅擴大至8% 市值逼近阿里健康+平安好醫生
    來源:新浪港股12月14日消息,京東健康持續爆發,今日股價漲幅擴大至8%,市值4131億港元,平安好醫生市值1017億港元,京東健康市值3417億港元。京東健康市值接近了阿里健康+平安好醫生市值之和。按2019年數據,京東健康目前是是中國最大的在線醫療健康平臺及最大的在線零售藥房。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於2019年按收入計,公司也是中國最大的在線零售藥房,市場份額為29.8%。公司的零售藥房業務通過自營、在線平臺和全渠道布局三種模式運營,主要通過京東大藥房經營自營業務。
  • 平安好醫生與珠江人壽達成戰略合作 「醫療健康+保險」新生態讓...
    2019年6月25日,全球領先的醫療健康生態平臺平安健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股票簡稱「平安好醫生」,1833.HK)宣布與珠江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珠江人壽")達成戰略合作。平安好醫生近期發布的「平安好醫生私人醫生」將為用戶配備全年一對一專屬私人醫生,提供7*24小時實時在線問診、日常健康管理、名醫二診和線下門診就醫安排等一站式醫療健康服務。其中,針對0歲-14歲兒童及青少年人群,專屬私人醫生還會用科學的方法提供兒童專屬健康檔案、兒童健康課程、全年成長發育管理及評估、體檢報告解讀等日常健康管理服務。
  • 全職醫生+AI醫生齊上陣 平安好醫生自建醫療團隊優勢漸顯
    1月29日晚間,平安健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平安好醫生)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並成為移動醫療IPO首秀。截至2017年底,平安好醫生的註冊用戶近2億、平均月活躍用戶為3290萬、每日平均約37萬次在線問診諮詢。各項數據均在業內遙遙領先。據估算,平安好醫生平均月活躍用戶為業內排名第二公司的5倍以上。
  • 網上醫療服務納入醫保 1藥網(YI.US)、平安好醫生(01833)、阿里...
    來源:智通財經網平安好醫生(01833)、阿里健康(00241)、1藥網(YI.US)等網際網路醫療企業,再獲國家重磅政策馳援。3月2日,國家醫保局聯合國家衛健委發布重磅政策——《關於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網際網路+」醫保服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網際網路+」醫保意見》,隨後在3日引爆了A股、H股的網際網路醫療和生物股標的,如阿里健康漲幅8.58%。
  • 廣西望聞問切公司於「大健康投資促進論壇」探討移動醫療
    12月12日,「大健康投資促進論壇暨民族醫藥養生與移動體檢峰會」在南寧舉行,論壇由廣西望聞問切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主辦,150餘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健康專家和企業投資者參加論壇。、企業家作了健康養生與移動體檢等健康產業的分享。
  • 網際網路在線醫療APP產品分析:平安好醫生
    現如今,網際網路在線醫療已經成為健康醫療行業發展的趨勢,平安好醫生在網際網路時代利用AI和大數據的技術通過捕獲用戶購買藥物,看病問診,養生保健的需求提供「一站式」醫療服務,走在了行業的前端。截至2018年6月末,平安好醫生註冊用戶數達2.28億,期末月活躍用戶數達4860萬,是國內覆蓋率第一的移動醫療應用。2018年5月4日,平安好醫生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成為網際網路醫療第一股,針對這個在移動在線醫療領域的領頭羊推出的APP,本文將對其進行簡要分析評論。
  • 網際網路健康醫療平臺上市風潮迭起!
    如果從市值估算來看,依照2019年全年營收108億元計算,京東健康的估值在2160億元至2700億元,相當於317億美元至396億美元,已超300億美元。 而阿里健康的市值為310億美元左右,平安好醫生目前的市值為140億美元左右。也就是說,如果京東健康成功上市,其將與阿里健康不相上下,遠超平安好醫生。
  • [公告]中國平安:《平安醫療生態圈(二)好醫生》
    [公告]中國平安:《平安醫療生態圈(二)好醫生》 時間:2018年11月06日 20:16:58&nbsp中財網 clinics 專科轉診 Commercial Insurance 商保 Social Health Insurance 醫保 Good Doctor 好醫生 PA Wanjia Healthcare 平安萬家醫療 3rd
  • 2014移動醫療深度報告(一)|乾貨|醫療|深度|網際網路|醫生|移動...
    二、案例研究——因跨界而實現顛覆性發展 醫療服務融合網際網路或移動網際網路技術而發展起來的的移動醫療是現代醫療與健康管理服務的新形態,因跨界而實現現代醫療健康服務顛覆性的發展,從而實現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