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英語辯論「疫情下的世界變化」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歐陽陽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林潔)近日,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青少年英語辯論賽在廣州大學附屬中學開幕。424名參賽選手不僅能與國內賽區同齡人進行思辨,還有機會跟國際辯手同臺競技。本屆大賽的主題為「關注疫情下的世界變化」,引導學生關注真實生活中的社會現象,提升國際化視野。現場,組委會為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青少年英語寫作比賽的獲獎選手頒獎。自今年7月啟動以來,組委會共收到來自全國各地中小學生投稿千餘份,其中湧現出不少見解獨到的佳作。
-
【科協動態】疫情下催生的青少年科普新模式:家庭科學實驗室!
【科協動態】疫情下催生的青少年科普新模式:家庭科學實驗室!今年年初起受疫情影響,以線下實踐活動為主的青少年科普步履維艱,例如講座、課程、戶外活動等等都受到了很大衝擊。
-
【抗疫-青少年心理疏導】心理學專家:突發疫情環境下的「隔離期...
吳瑞林表示,突發疫情環境下的隔離期或可成為孩子的特殊成長期。 疫情來襲,民眾應對心理壓力的問題受到廣泛關注,其中,青少年學生群體更面臨開課不開學的挑戰,他們應該如何應對?這是學校和廣大家長們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
-
疫情形勢下釘釘助力超級演說家,環球青少年演說大賽揚帆起航
,每日更新的疫情數據牽動者全國人民的心。在我們關注疫情的同時,也不能忽視了孩子的心裡輔導教育。在這個特殊時期,孩子們的生活方式被迫發生了變化,由於不能正常上學和同學們溝通,孩子們的社交需求無法滿足,內心的想法需要一個平臺去自由的表達。
-
關注疫情下的世界變化,大灣區國際青少年英語辯論賽開幕
11月1日,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青少年英語辯論賽在廣州大學附屬中學黃華路校區開幕。本屆辯論賽規模盛大,參賽選手除了能跟國內賽區的同齡人進行思辨交鋒外,還有機會與國際辯手同臺競技。本次辯論大賽的主題為「關注疫情下的世界變化」,目的是引導學生關注真實生活中的社會現象,提升國際化視野。為他們提供更多思考問題的維度與角度,讓他們在與優秀朋輩的交鋒中成為更好的自己,通過與國際學生辯論交流,向世界發出中國聲音。為了鼓勵本次參賽選手,組委會邀請了往屆的冠軍選手到現場進行了一場示範賽,圍繞「疫情後全球化中心將會轉移到大灣區」的話題展開激烈的辯論。
-
疫情過後,青少年自殺事件頻發!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刻不容緩
肆虐了幾個月的新冠肺炎在政府強有力的控制下,逐漸恢復平靜,各校開學複課有序的進行著。然而自複課以來,因青少年心理問題導致的極端事件在全國各地不時發生,這些事件則給當下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敲響了警鐘。這一起起觸目心驚的事件,揭開的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冰山一角。「中國青少年心理諮詢在疫情發生前平均每天接2~3個諮詢求助電話。而疫情發生後,電話越來越多,他們還為此增加了一個熱線號碼。此外,經過調查後發現醫院的門診量或多或少都有所下降,唯獨兒童青少年心理諮詢門診不降反增,業務量比平常增加了將近三成!」
-
疫情之下的兒童青少年心理之痛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原本平凡有序的生活,不斷跳動的數字、不斷閃現的鏡頭、不斷更新的消息……每時每刻都在牽動著每個人的心。疫情的來臨,不僅威脅著公眾的身體健康,也影響著公眾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對於居家隔離,不能上學、外出、遊玩的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
「青少年暑期生活掃描」:不只是運動——疫情下的杭州暑期「遊泳熱」
新華社杭州8月8日電 題:「青少年暑期生活掃描」:不只是運動——疫情下的杭州暑期「遊泳熱」新華社記者夏亮潮溼悶熱的梅雨季過後,杭城迎來更加炙熱的三伏天高溫「烤驗」。與室外高溫酷暑相比,暑期杭城各大泳池的「熱」度毫不遜色。下午三點,徐寅瑩帶著馬上就要升入小學四年級的女兒來遊泳。自暑假以來,她便是杭州市西湖區文體中心遊泳館的常客。
-
健康頭條 | 疫情下青少年自殺率飆升!對照這些症狀,聽懂他們的「求救」
該研究調查了在中國COVID-19風險較低的地區,疫情暴發前(2019年11月上旬第一次調查)和學校重新開放兩周後(第二次調查)兒童青少年的心理狀況、自殘和自殺意念。結果顯示,疫情後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患病率增加。身病易治,心病難醫。全球青少年自殺率的飆升,正在成為這場疫情的次生災害。「我真的活不下去了」「我就是想死」……這是自殺者的「告別」嗎?不,這是他們的「求救」。
-
東潤關注 | 如何化解疫情對農村青少年教育產生的影響
9月,隨著各中小學陸續開學,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似乎逐漸平息。然而,當我們把視線轉移到廣大農村地區的教育現實時,我們需要認真考量,疫情對農村教育究竟造成了怎樣的影響?這些影響又真的會因學校的復學而消散嗎?疫情背景下,有效解決農村青少年教育面臨的突出問題,實現教育公平,是促進鄉村振興發展的關鍵。
-
受疫情影響,我國青少年體質將再次下降?
我國青少年體質下降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重要話題。近年來,雖然某些指標有所上升,但整體仍是下降趨勢。此次疫情從最初爆發到基本控制,已經過去3個多月,期間人們外出次數少,多數人參與體育活動的次數更是屈指可數,青少年群體更是如此。網上體育課雖正常進行,但效果有限。種種原因是否將導致2020年青少年體質再次下降?來看疫情期間,青少年究竟缺失了多少體育鍛鍊。
-
疫情下那些剛剛回國和仍在國外的中國青少年騎手們
由於從小受父親(哈達鐵)和母親(劉燕)騎馬的薰陶,琪琪木樂在幼兒時便開始上馬,並成為國內最早一批接觸馬術運動的青少年騎手。在聊到此刻被隔離的狀態時,琪琪木樂展現了一貫樂天派的性格。說道:「哈哈哈,還不錯,輕鬆愉快,三餐有人管,就吃喝玩樂了,挺享受的。」對於琪琪木樂來說能夠成功回國是幸運的,而對於很多目前仍在國外的中國青少年騎手而言,琪琪木樂的這段文字殘酷而又真實。
-
【提醒】兒童青少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近視預防指引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兒童青少年電子產品使用增多、戶外活動減少,增加了近視發生和進展的風險。為指導疫情期間兒童青少年近視預防,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組織安徽醫科大學衛生管理學院、北京市疾控中心、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視光中心制定並印發了《兒童青少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近視預防指引》,並根據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和復學複課情況,及時進行更新調整。
-
《兒童青少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近視預防指引》發布
兒童青少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近視預防指引(更新版)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兒童青少年電子產品使用增多、戶外活動減少,增加了近視發生和進展的風險。為指導疫情期間兒童青少年近視預防,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組織安徽醫科大學衛生管理學院、北京市疾控中心、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視光中心制定並印發了《兒童青少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近視預防指引》,並根據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和復學複課情況,及時進行更新調整。 一、線上學習期間近視預防 (一)電子產品使用時間要求。
-
致青少年朋友|我們通過這場疫情所看到的真相
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也是中華民族未來希望的青少年朋友們,居家學習過程中,你們是否看到了我們應對這場疫情中的一些真相,你是否為生在中國而倍感驕傲呢?真相一:吹響全民「抗疫」的集結號在守土有責,勇於擔當的號召下,我們看到了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服從組織安排,勇敢的到祖國最需要的也是最危險的湖北武漢,去援助那裡的同行,武漢保衛戰已經打響。我們看到了全國各地的科研人員,夜以繼日的攻克難關,爭取早日研發出新冠肺炎疫苗,早日研發出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的藥物。
-
疫情期間兒童青少年近視預防指引發布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兒童青少年電子產品使用增多、戶外活動減少,增加了近視發生和進展的風險。為指導疫情期間兒童青少年近視預防,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組織安徽醫科大學衛生管理學院、北京市疾控中心、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視光中心制定並印發了《兒童青少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近視預防指引》,並根據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和復學複課情況,及時進行更新調整。一、線上學習期間近視預防(一)電子產品使用時間要求線上學習期間,應限制線上學習的電子產品使用時間。
-
關於後疫情時代的青少年雲夏令營探索
關於後疫情時代的青少年雲夏令營探索——以2020年第十三屆中國世界遺產國際青少年夏令營為例亞太世界遺產中心古建築保護聯盟針對全球新冠疫情對青少年遺產教育的影響,為堅持青少年遺產教育傳統的延續,第十三屆中國世界遺產國際青少年夏令營順應網際網路時代的潮流,決定採用「雲夏令營」的方法,在線實現世界遺產教育的輸出。
-
青少年近視調查系列 | 疫情加劇孩子近視率
尤其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網課大大加重了孩子們的用眼負擔。 網課讓孩子近視「雪上加霜」 今年受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多數學校不得不選擇線上教學,期間兒童青少年電子產品使用增多、戶外活動減少,用眼負擔明顯加重。
-
抗擊疫情 青少年兒童在行動 國防小記者徵稿進行中
讓我們攜手同心,眾志成城,共克時艱,不負韶華,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貢獻自己的力量。當前,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團結一心,正以科學有力的措施和有戰必勝的信念防控疫情。面對疫情,有著太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國防小記者倡導廣大青少年兒童用手中的畫筆描繪疫情下的中國,表現抗疫必勝的堅定信念,為在疫情一線與病毒戰鬥的工作人員和患者加油鼓勁。
-
韓警方:疫情期間開學延期導致青少年犯罪率激增
人民網訊 據韓媒《中央日報》報導,韓國教育部響應政府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措施,三度推遲開學,直至4月6日分批次線上開學。學生「放長假」期間卻引發一個棘手問題。韓國警方注意到,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青少年犯罪率急劇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