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絕望的上海「二本」大學!2016年上海合併了一本和二本,這使得上海地區原來的二本院校錄取分數得到了質的飛躍。上海二本院校開啟了超高分錄取時代。因為上海是我國的經濟中心,每年都會有成千上萬的學子來此求學。但是上海的大學數量和錄取人數有限,因此學生都是擇優錄取。
上海考生保底三所二本院校工技大、應技大和上海電機學院,卻讓外省考生感到「絕望」。
幾年以前,這三所二本大學是上海學生高考的保底院校,意思就是他們考不上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同濟大學等十幾所名校只能上這三所大學。其實這句話也沒有錯,不管什麼地方都有好大學和相對差一點的院校。但是讓人震驚的事情是這三所大學外省錄取分數線不管是一批次還是二批次都需要一本線20分以上。
工技大、應技大和上海電機學院三校中,只有上海電機學院的錄取分數相對低一點。但是筆者查找了一下2019年上海電機學院在安徽省的錄取情況,分一批次、二批次和專科批次。2019年安徽省的高考一批分數線是496分,二批是432分。然而,上海電機學院在安徽省錄取的理科一批次最低分547分,二批次最低分是516分,專科批最低分是420分。
因此上海電機學院在安徽省本科錄取最低分都需要超越一本線20分,專科錄取分數都接近安徽省的本科線。這讓安徽的考生實在傷不起,2019年安徽省參加高考總人數是51.3萬人,一本錄取人數(包括藝、體和提前批)共7.7萬人。而一本線20分以上的人數卻只有5萬人,因此你的優秀程度需要超越90%的考生才有機會到上海上大學。這是一個多麼令人「絕望」的期望!
家長需要考慮清楚你的孩子是否有到一線城市學習的能力?其實二線城市也有很多不錯大學。
其實絕大部分考生都想到一線城市學習,但是一線城市的數量高校數都是有限的。你個人感覺自己是否有打敗90%考生的能力,如果能力有限是否考慮到祖國的西部發展。
考研是以後大四畢業生的「小高考」,家長和考生不能一味地追求一步到位的急需心態。其實考生完全可以分兩步實現自己到一線城市學習的小目標。現在考研雖然越來越嚴格,但是相比於高考還是簡單很多。學生只要上大學認真學習,筆者感覺上一所不錯的211大學讀研究生還是有很大希望。
大學生能進入好的高校讀研究生的前提條件是你沒有荒廢四年大學時光,考研雖然沒有高考難,但是也是具有一定難度。研究生考試分為兩部分筆試和複試,這就是防止只會「考試」的學生混進中國的高端人才行列。研究生已經算是我國的高級知識分子,他們的成長關係到祖國未來的發展,因此國家對於研究生和博士的畢業要求越來越高。
研究生複試環節主要考察學生對於實驗技能、專業知識的把握以及學生的控場能力。複試是研究生考試非常重要的環節。
大學生需要在學校做什麼準備工作,才能到一線城市讀研究生呢?
這就需要學生在大學期間就開始跟老師從事科研工作和學好大學所有的專業課,對於大學生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工作量。筆者個人認為大學只是讓大家在一個相對輕鬆的環境下學習,而不是讓大學生們醉生夢死,沉迷遊戲。其實,我們認真翻看大學的學習要求,就會感覺到大學的學習任務不比高中少甚至更多。
有讀者就會有疑問為什麼現在許多大學生掛了五六科還能畢業呢!其主要原因還是大學的考試制度實在是過於寬鬆。讓許多學生產生了幻覺認為不學習也能通過考試,對考試的懼怕感消失了。這樣就導致學生上課不聽課甚至逃課的惡劣現象。
最後,筆者希望廣大即將步入大學的高考學子說一聲。高考只是你們人生徵程的一小步,大學時光可能是你們人生中最無憂無慮的時刻,但也是你跟其他同學拉開差距的重要時光。因為大學的學習不能有絲毫鬆懈,甚至你應該保持比高中強度更大的學習壓力。這樣你才不會辜負你後續的人生時光。上了大學就不要學習是最大的「謊言」,現如今是一個智慧型社會需要人們的不斷的學習才可能不被社會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