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個省份已經陸續公布分數線,考的好的不要驕傲,畢竟這只是一場考試,以後需要考的還有很多。考的不好的也不要難過,同樣這只是你人生中的一次考試,以後多加努力就是了。每年考生都會遇到一個問題,自己的成績不是很好,只是二本而已,有沒有必要出省去讀書呢?
讀二本大學關於要不要出省,值不值得出省,應該是以你的志願專業為主。填志願首先看城市,然後看學校再看專業。特別是二本大學,就更應該看重前面兩者,城市區位因素,學校的綜合實力以及知名度。
能往北上廣走就不要去偏遠地區,在大城市裡你能夠獲得更好的成長。即使是大城市裡的二本大學,基礎建設和教育資源、師資力量都比偏遠地區的一本大學要強。走出去意味著更寬闊的眼界以及更多的機會。
同時你還要考慮自己的性格特點、家人的期望以及你以後的發展。有些考生是比較戀家的,父母也也不希望孩子往外面跑離自己太遠。那麼就好好的在省內讀書,找個離家近的地方,周末還可以回家陪父母吃飯。
如果你的父母在當地有一定的資源,已經為你鋪好了以後的路,那麼最好留在本地讀書。我有一個同學,家裡的父母都是在體制內工作,從小父母都為他規劃好了。這個同學高考填志願的時候直接就選擇本地一所相關的學校,畢業以後在別人還為工作發愁的時候,他就已經通過父母的關係進入了體制內工作。
你的側重點不同,那麼你的選擇也就不同。選擇院校的時候需要考慮你的專業和城市的匹配度。如果是偏文和工科的專業,當大學所在地多位於東部沿海和較發達的地區,你所獲得的教育資源和就業信息就不一樣,就像河北的雄安新區一樣,當雄安確定為新區後,很多高校都在雄安等地準備設立分校區,更有部分著名高校準備遷至此,可想而知,這裡畢業的學生的就業資源就不一樣了。
而理科類更適合在上海等高科技較發達的地區,這裡的畢業的學生和企業對接機會多,擁有地緣優勢和進大企業的機會也意味著有機會享受大企業的福利。另外還要關注當地對於人才引進的政策,你想留在當地工作生活,人才引進政策是你最容易獲得當地戶口的一種方式。
最後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不是二本大學值不值得出省,而是你能不能出省。因為生源保護政策,不管是哪個地方的院校,投放的招生指標都是面向本省的考生,而外省的招生指標非常的少,可能一個省份只會投放幾個指標。結果就是本省的考生很容易就進去了,而外省的考生就需要較高的分數才能進去。
像去年桂林理工大學在廣西的招生計劃大概有一千人,總共52個專業。而在湖南省的招生計劃只有69人,25個專業。像文科英語在廣西的錄取分數線最高分為544分,最低分是511分。而在湖南最高分是567分,最低分562分。外省的學校招生計劃少,可以選擇的專業的也不多,而且有不少學校在省外投放的專業都比較雞肋。 如果分數不是很高,那麼就很有可能滑檔,不建議報考省外的學校。
給大家推薦一些很不錯的二本大學,高分考生可以考慮一下。北京印刷學院,北京物資學院,河北科技大學,河北工程大學,河北經貿大學,河北地質大學,河北建築工程學院,河北師範大學,太原科技大學,上海海關學院,上海電力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上海應用技術大學,上海第二工業大學,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東北電力大學,東北石油大學,湖南科技大學,天津科技大學,天津理工大學,慶理工大學,重慶師範大學,四川師範大學,南京工程學院,南昌工程學院,浙江海洋大學,江西財經大學,西安財經大學,西安醫學院,新鄉醫學院,徐州醫科大學等,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桂林理工大學,蘭州理工大學,蘭州交通大學,青島理工大學,昆明理工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長春理工大學,長春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