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直言:孩子20年後有沒有出息,去小區遊樂場走一圈就知道

2020-10-13 小蔣談育兒

文 | 小蔣談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現在家庭普遍只有一兩個孩子,家長在生活、教育方面都會儘可能給孩子最好的,希望孩子長大後能有出息。

其實,看一個孩子以後會不會有出息,不一定要等20年後,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就直言:「想知道孩子20年後有沒有出息,去小區遊樂園走一圈就能知道!」



孩子在小區遊樂場中的表現反映了他的性格

如果家長有心的話,可以挑一個孩子多的時候到小區遊樂場看一看,正在玩的孩子們在不經意間的表現最能反映出孩子潛意識的想法和性格。



基本可以找到這幾種孩子:

1、內向的孩子:獨自玩耍、跟在某個孩子旁邊、需要家長陪伴。

2、外向的孩子:能快速融入集體,有規則感,可以在遊樂場玩得很好。

3、有領導力的孩子:一堆孩子中的孩子王,大部分孩子都聽他的或者幾個孩子中領頭的。

4、樂於助人的孩子:能及時發現其他孩子的需要,並且主動詢問對方或提出幫助。

5、橫行霸道的孩子:不考慮別人、欺負別人。

6、任性的孩子:要求不被滿足就哭鬧。



而在20年後,往往是有領導力的孩子、樂於助人的孩子更有出息,內向和外向的孩子也會過得不錯,如果抓住機會也有成大器的可能,但橫行霸道和任性的孩子則最可能沒出息。

性格決定命運

李玫瑾教授認為,一個孩子今後的發展如何,最關鍵的決定因素不是智商、學歷這些因素,而是一個人的性格如何。性格決定命運,尤其是成年後的選擇和際遇都與性格密不可分。



而且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在小時候的表現,往往就能預示他以後的性格如何。

早在1980年時,英國倫敦精神病研究所教授卡斯比和倫敦王國學院的精神病學專家共同進行了一項為期二十多年的跟蹤調查。



研究人員對1000名3歲的孩子進行調查分析,將他們按照性格分類。23年後,卡斯比教授帶領團隊再次走訪調查他們的狀況,發現這些3歲幼童的言行竟然準確預示了他們成年後的性格。

所以家長千萬別再抱著「孩子小不懂事,長大就好了」的想法,放任孩子做一些沒禮貌、不守規矩、任性霸道的事情了,對於孩子行為習慣和性格的培養要從小做起!




這裡是小蔣談育兒,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家庭教育相關內容和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李玫瑾直言:20年後孩子有沒有出息,去小區遊樂場走一圈就知道
    看了不少育兒大師的觀點,最贊同也最接受的就是李玫瑾教授的觀點,她的育兒理念最接地氣,也最貼合實際情況。李玫瑾老師更加注重的是引導孩子成為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而其他的很多育兒大師的理念是如何讓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人,相對讓孩子成為精英,顯然前者更實際一些,因為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心理健康的人,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賈伯斯一樣的天才人物。
  • 李玫瑾:孩子20年後有沒有出息,去小區遊樂場走一趟,一眼就知道
    從孩子呱呱落地開始,父母的心和眼就黏在孩子身上,無論如何都分不開了。孩子日復日地長大,父母有時覺得太慢,有時又覺得太快,這感情和緣分一生都無法割捨。而父母最牽掛孩子的,一是身體健不健康,二是過得好不好,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是不是有出息。但孩子成長並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情,怎麼才能知道孩子以後有沒有出息呢?
  • 清華教授直言:孩子長大後有沒有出息,遊樂場走一圈就知道,超準
    作為父母,我們累死累活給孩子打造最好的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就是希望孩子將來能有出息。可老話說得好「孩子3歲看大、7歲看老」,要想知道他們長大後什麼樣,不需要等十幾二十年,在他們小的時候就能看出來。曾經去清華大學參觀時,就曾聽教授說過這樣一句話,非常有道理。他說:「孩子都喜歡去遊樂園玩,那裡有各種性格各種家庭的孩子,家長只要去那裡逛一圈,就能知道這些孩子們是否有出息。」
  • 李玫瑾:孩子未來是否有出息,去小區廣場看一圈,心裡就有數了
    每個父母都期盼自己的孩子能有出息,但孩子和孩子之間總是存在的差距,什麼樣的孩子將來會有出息呢? 李玫瑾教授曾直言:「想知道孩子20年後有沒有出息,去小區廣場走一圈就知道了。」
  • 北大教授:20年後孩子有沒有出息,小區遊樂場走一趟,一眼就看清
    在社會強壓的衝擊下,很多家長哪怕工作再苦再累,也拼盡全力給孩子創造更好的教育和生活環境,勢必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可俗話說得好「孩子3歲看大7歲看老」,要想知道孩子二十年後是否有出息,在小區遊樂場走一圈就能看清楚!
  • 李玫瑾:孩子有無出息,帶去小區轉一圈就知道,有這個特質很難得
    李玫瑾教授曾說:「孩子將來是否有出息,帶他去小區轉一圈就知道」。中國有句古話「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其實跟這句話的意思是大致相同的,都是在表達孩子長大後是否有本事,從小時候的一些表現就能看出來。小區是孩子們的聚集地,每個孩子是什麼樣的性格一眼就能看出來。
  • 李玫瑾:孩子有無出息,帶去小區轉一圈就知道,有這個特質很難得
    李玫瑾教授曾說:「孩子將來是否有出息,帶他去小區轉一圈就知道」。中國有句古話「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其實跟這句話的意思是大致相同的,都是在表達孩子長大後是否有本事,從小時候的一些表現就能看出來。,想知道長大是否有出息,看看身上有沒有這3個特質一、性格開朗、樂於交友如果有種兩個人讓我們選擇交朋友,一個是比較內向不愛說話,一個是活潑開朗愛交流
  • 李玫瑾教授直言:家長從小做好這幾件事,孩子將來更有出息
    李玫瑾教授直言:家長從小做好這幾件事,孩子將來更有出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萬千家長對孩子的心願,作為父母的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有出息,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成為「別人家的孩子」。但多數都事與願違,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不斷發展,現在的孩子變得越來越「脆弱」了 。
  • 李玫瑾:孩子有沒有出息,不用等長大,看他怎麼吃飯就夠了
    對於孩子的培養來說,追求普世上的成功,也就是通俗所謂的「有出息」是家長們最主流的想法,那麼究竟該如何讓孩子更有出息呢?有很多家長會把重點放在孩子的智商培養上,認為孩子有一個更聰明的腦袋,就會有更出色的成績,通過學習博出一條出路,但其實隨著社會的發展,只有成績和聰明不一定就會有出息,反倒是情商可以幫助孩子走出更遠的路。
  • 李玫瑾直言:「先爬後走」和「不爬就走」的孩子,長大後差別很大
    李玫瑾直言:「先爬後走」和「不爬就走」的孩子,長大後差別很大俗話說得好:「一舉頭、二抬胸、三翻、六坐、七滾、八爬、九扶、周歲會走。」可見,孩子發育的過程是有規律的,如果父母不小心打破了這些規律,家長不僅操心,孩子也會跟著受罪,特別是寶寶爬行的問題一直存在爭議,有的家長會認為,自己的孩子就算沒有經歷過爬行的階段,直接學會的走路也沒有問題,畢竟,爬行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學會走路,況且地上又髒又涼,還不如給孩子每一個
  • 李玫瑾:智商高的孩子,小時候有3種表現,長大後多半會有出息
    在我國基本上所有父母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能夠有所出息、有所成就。 不過也總有很多人質疑,孩子有沒有出息,還要20幾年後次啊能知道,現在教育孩子能說明什麼?
  • 李玫瑾:家長牢記「三不慣兩不管」,讓孩子長大後更有出息
    文\張媽編輯\張媽每個家長教育孩子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夠出人頭地,變成一個優秀的人。但是養孩子並不是讓孩子吃得飽穿得暖有書讀,只有為人父母后才能知道教育好孩子是多難的一件事情。李玫瑾:「三不慣兩不管」,讓孩子長大後更有出息李玫瑾教授是我國育兒界中非常有名的專家,她用人生四十載和上千例青少年罪案深入研究了青少年犯罪心理學。
  • 李玫瑾:孩子有沒有出息,不用等長大,吃飯時的舉動就能看出來
    孩子將來能不能有出息一直都是家長非常在意的一件事情,畢竟沒有哪個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生會碌碌無為,但是孩子能不能有出息,至少也要等到20歲以後,難道小時候就沒有什麼表現能夠看出來嗎?
  • 李玫瑾:孩子頂嘴時,父母學會說這3句話,孩子長大更有出息
    李玫瑾教授給父母的建議是,學會說這3句話,孩子長大後會更有出息,還能避免父母嚴加教育,卻沒有解決根本問題,依舊會頂嘴,形成死循環的問題。>一、我知道你生氣,等我們冷靜了再說父母在面對孩子頂嘴的時候,心情都是非常氣憤,難以冷靜,其實這樣孩子也會更加生氣,就會越吵越兇,此刻父母應該先控制自己情緒,以身作則,告訴這這樣說話是不對的,彼此都冷靜一會兒再說。
  • 李玫瑾教授:孩子將來有沒有出息,不取決於學歷和智商,而是品德
    從古至今,凡是成大事者,無一不有高尚的品德。父母們都希望自家的孩子有出息,從小就給孩子報各種補課班,希望孩子成績好、智商高,但只培養這樣真的能保證孩子將來走得長遠嗎?音樂家貝多芬說過:把德行交給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行而非金錢。
  • 李玫瑾:孩子長大後有沒有出息?最重要的不是學歷,而是這2方面
    01孩子長大後有沒有出息?在壓力之下,原本活潑開朗的英子,開始連續失眠變得抑鬱,甚至有輕生的念頭。英子的媽媽跟所有傳統的中國式家長一樣,認為孩子考取名牌大學、填報最熱門的專業,以後才會有出息,而英子對於天文的興趣愛好,在她看來是浪費時間、影響學習。這種狹隘的眼界和刻板印象,害了一代又一代孩子。
  • 李玫瑾:將來有出息的孩子,從小就有這3個特徵,家長要好好培養
    李玫瑾教授作為最近兩年最火熱的育兒專家,她對育兒方面的見解可以說是非常具有特點,要知道李玫瑾教授之前是從事犯罪心理學的,因為長期對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的研究,李玫瑾教授在對育兒領域一直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
  • 李玫瑾:孩子有沒有出息,不用等長大,通過吃飯就能看出來
    作為父母都希望孩子將來能有出息,那麼怎麼培養出一個出息的孩子呢?大多數家長都會在孩子的智商上下功夫,認為孩子智商高了將來在學習時就會有出色的成績,學習好確實是一個出路。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是光有成績和努力就一定有出息,一個有出息的人往往他的身上還有一個可貴的品質,就是「情商」。
  • 李玫瑾:孩子有沒有出息,不用等長大,通過吃飯的樣子就能看出來
    李玫瑾教授曾在一次講座上表示:一個孩子有沒有出息,情商將會佔很大一部分而一個孩子情商高不高,或者說將來有沒有出息,完全不用等長大,通過吃飯的樣子就能看出來將來沒出息的孩子,吃飯時都會有這3種表現一、吃飯時總是大吵大鬧在我國「吃飯」可以說是最檢驗一個人情商高低,又沒有教養的事情,因此我們吃飯的時候一般都講究一個「靜」字,一次就是吃飯的時候不要大吵大鬧、不要發出奇怪的聲音等等,但是在生活中能夠做到這樣的孩子可以說是少之又少。
  • 李玫瑾:養男孩的家庭,這3件事家長越「捨得」,孩子越有出息
    對於有男孩的家庭來說,教育孩子可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尤其是在培養男孩子上,男孩天生就要比女孩淘氣一些,生活中也總是給家長惹麻煩,所以,養男孩家長費更多的心思。如何讓男孩子未來有出息,成為家裡的頂梁柱,家長們心中自然是有一桿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