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先天性心臟病?
先天性心臟病(簡稱先心病)是胎兒期心臟血管發育異常形成的先天畸形,其發病原因有很多,可能與孕婦懷孕早期特別是最初三個月某些病毒感染有關,也可能與藥物、毒物、放射性物質等有害因素及早產、缺氧和遺傳等有關。最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主要有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法洛四聯症等。
2
孩子出現哪些情況可能
提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
缺損小、畸形程度不嚴重的先心病患兒,平時可能沒有任何症狀。有些患兒呼吸急促、易患感冒和肺炎,生長發育遲緩、活動量下降;極少數可能有口唇紫紺、杵狀指(趾)。大多數先心病是因體檢發現心臟雜音而被發現的。常見的十大症狀:1.青紫;2.心臟雜音;3.體力差;4.易患呼吸道感染;5.心衰表現;6.蹲踞;7.杵狀指(趾)和紅細胞增多症;8.肺動脈高壓;9.發育障礙;10.其他症狀。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幾個症狀,
家長要警惕孩子是否患有先心病!
青紫(紫紺):往往是嚴重先心病的唯一首次發現症狀,常呈進行性加重。出生後即有明顯青紫者,多為完全型大血管錯位和三尖瓣閉鎖,而法洛四聯症和肺靜脈異位引流,則多在新生兒期以後才逐漸出現青紫。
呼吸異常:常表現呼吸短促、費力,尤其在吃奶時明顯,往往餵養困難。因氣促在吃奶時小孩可以表現為間斷停頓且易嗆奶。
缺氧發作:多在吃奶或排便時突然煩躁、紫紺加重、呼吸深快,嚴重者神志不清、昏厥抽搐,心臟雜音減弱或消失,可持續幾分鐘至數小時。多見於紫紺型先心病法洛四聯症。
3
懷疑患先天性心臟病
應該做哪些檢查?
1
心臟超聲:心臟彩超是目前最重要和準確的檢查。大多數先心病通過心臟彩超檢查可以確診。
2
心臟大血管CT:一些複雜先心病可以通過心臟大血管CT確診。
3
X線胸片和心電圖檢查:也可提供有價值的信息。
4
先天性心臟病
有哪些治療方法?
1
保守治療:對於小嬰兒的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等類型,如未合併瓣膜反流、肺動脈高壓等症狀,可先不予處理,門診隨訪,有些先心病在隨訪期間可以自行閉合。
2
介入治療:介入治療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等優點。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等類型,只要缺損小、缺損位置適當,可以進行介入治療。
3
外科手術治療:大多數心臟病患兒需要外科手術治療。根據具體心臟病決定不同手術方案。腋下小切口微創手術治療,手術切口小而隱閉,創傷小,恢復快,受到很多患兒家長的青睞。
至於孩子到底適合哪種治療方法需要醫生來決定,因為即便是相同名字的疾病,病人年齡不一樣,先心病類型不同,及醫療水平都會影響到治療方法的選擇。
5
先天性心臟病不及時
治療有哪些後果?
先心病若不及時治療,隨著年齡的增長,異常的血流動力學將會導致心血管繼發性病變,極易引發肺炎、心力衰竭、呼吸短促、易於疲勞、暈厥、胸痛等症狀。心臟結構異常造成的血液湍流可引起局部心內膜結構受損,發生感染性心內膜炎。先心病患兒因長期嚴重的缺血缺氧還可導致患兒智力下降。
6
先天性心臟病兒童
能正常預防接種疫苗嗎?
一般情況下,紫紺型先天性心臟病不宜在手術前接種疫苗。其他類型的先天性心臟病要根據患兒心功能情況和疫苗的種類不同區別對待,如兒童心功能好,生長發育也正常,可接種那些反應小,比較安全的疫苗,如:脊髓灰質糖丸疫苗和B肝疫苗等。如果患兒無自愈可能,建議儘早手術治療後再行預防接種接種。
部分先心病患兒體質較弱,可能合併免疫力低下等情況,而且某些減毒活疫苗存在可能引起感染性心內膜炎的可能性。因此,一般認為先心病患兒,接種疫苗一定要持慎重態度。減毒活疫苗需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建議最好選擇滅活疫苗。
來源:上海市紅十字兒童醫院
【來源:上海市紅十字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