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是小兒時期最常見的心臟病,了解先天性心臟病症狀對治療有很大的好處。那麼,先天性心臟病的症狀有哪些呢?先天性心臟病的治療方法是什麼?下面就具體的了解一下吧。
什麼是先天性心臟病
先天性心臟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見的一類,約佔各種先天畸形的28%,指在胚胎發育時期由於心臟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礙或發育異常而引起的解剖結構異常,或出生後應自動關閉的通道未能閉合(在胎兒屬正常)的情形。
先天性心臟病發病率不容小視,佔出生活嬰的0.4%~1%,這意味著我國每年新增先天性心臟病患者15~20萬。先天性心臟病譜系特別廣,包括上百種具體分型,有些患者可以同時合併多種畸形,症狀千差萬別,最輕者可以終身無症狀,重者出生即出現嚴重症狀如缺氧、休克甚至夭折。
根據血液動力學結合病理生理變化,先天性心臟病可分為發紺型或者非發紺型,也可根據有無分流分為三類:無分流類(如肺動脈狹窄、主動脈縮窄)、左至右分流類(如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和右至左分流(如法洛氏四聯症、大血管錯位)類。
少部分先天性心臟病在5歲前有自愈的機會,另外有少部分患者畸形輕微、對循環功能無明顯影響,而無需任何治療,但大多數患者需手術治療校正畸形。隨著醫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手術效果已經極大提高,目前多數患者如及時手術治療,可以和正常人一樣恢復正常,生長發育不受影響,並能勝任普通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的需要。
先天性心臟病原因
1、胎兒發育的環境因素
(1)感染
妊娠前三個月患病毒或細菌感染,尤其是風疹病毒,其次是柯薩奇病毒,其出生的嬰兒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病率較高。
(2)其它
如羊膜的病變,胎兒受壓,妊娠早期先兆流產,母體營養不良、糖尿病、苯酮尿、高血鈣,放射線和細胞毒性藥物在妊娠早期的應用,母親年齡過大等均有使胎兒發生先天性心臟病的可能。
2、遺傳因素
先天性心臟病具有一定程度的家族發病趨勢,可能因父母生殖細胞、染色體畸變所引起的。遺傳學研究認為,多數的先天性心臟病是由多個基因與環境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
3、其它
有些先天性心臟病在高原地區較多,有些先天性心臟病有顯著的男女性別間發病差異,說明出生地海拔高度和性別也與本病的發生有關。在先天性心臟病患者中,能查到病因的是極少數,但加強對孕婦的保健,特別是在妊娠早期積極預防風疹、流感等風疹病毒性疾病和避免與發病有關的一切因素,對預防先天性心臟病具有積極意義。
先天性心臟病的症狀
1、心衰:胸悶、心前區疼痛、心慌,特別在活動以後,這些症狀更明顯。患兒面色蒼白,憋氣,呼吸困難和心動過速,心率每分鐘可達160—190次,血壓常偏低。可聽到奔馬律。
2、紫紺:在鼻尖、口唇、指(趾)甲床、眼結膜等處見皮膚黏膜青紫色。
3、發育遲緩、智力低下:在紫紺出現的同時,患兒生長發育遲緩,智力低下,當吃奶或哭鬧後可發生呼吸困難,嚴重者有神志喪失、抽搐。
4、杵狀指(趾)和紅細胞增多症
:肢體末端慢性缺氧、代謝障礙、中毒性損傷。手指或足趾末端軟組織增生、肥厚、呈杵狀膨大,指甲縱橫徑均過渡彎如鸚鵡嘴狀,這是慢性缺氧所致。
5、蹲踞:嬰幼兒期抱著時雙腿不伸直,而喜屈曲在大人的腹部,坐著時喜將腳抬到凳面上,站著時下肢保持彎曲的姿勢。年長兒走路時,常常因有腦缺氧感覺,走一段時間就蹲下來兩膝緊貼胸部休息片刻,醫學上稱為蹲踞現象。
6、其它:胸痛、暈厥、猝死。部分人有體循環方面的症狀,例如排汗量異常,大大超出正常人的量。
先天性心臟病的治療
1、手術治療
先心病一般是無法自行癒合的,均需通過手術或者介入的方法根治。但是對於缺損口徑小於0.5cm的室缺或房缺,可以無需治療,它不會對患兒心臟功能及生長發育產生不良影響。
但由於孩子存在心臟雜音,對將來升學、就業、婚姻有一定影響,而現在手術又非常成熟,有些家長由於這些社會因素還是選擇手術。
還有一些小的缺損,比如幹下部位的室缺,由於靠近主動脈瓣,就是小於0.5cm,也需要積極手術治療。對於缺損口徑大於0.5cm的患兒建議行手術治療。
2、介入治療
介入治療主要用於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肺動脈瓣狹窄、體動脈至肺動脈瘻和室間隔缺損等的根治性治療。
對於一些暫時無法手術或是已喪失手術矯治時機的先天性心臟病經此方法治療後,可較好地等待手術矯治或是改善臨床症狀、延緩病情進展。
此外還有一些手術矯治不徹底或不完全的先天性心臟病也可採用此方法進行補救性治療。如室間隔缺損、房間隔缺損手術後殘餘漏、心臟瓣膜置換術後瓣周漏等,均可採用介入治療加以補救。
3、微創治療
心臟外科手術治療先天性心臟病的最傳統、最徹底、最經典方法是採取胸骨正中切口方式,此種先天性心臟病治療手術由於從胸骨正中作切口,將心臟全部暴露在視野內,幾乎適合所有的先天性心臟病類型。
但是,這種先天性心臟病治療方法的缺點是手術中失血較多,且術後胸部會留下一條較長的疤痕,不僅影響美觀,對術後病人的心理創傷也較大。
簡單的先天性心臟病病人,如動脈導管未閉、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和肺動脈瓣狹窄的病人,可以採用胸腔鏡輔助小切口房缺修補術、經胸微創房缺室缺封堵術等先天性心臟病微創手術,達到減少創傷、美容、節約費用等好處。
先天性心臟病預防
1、做好孕期保健
雖然先天性心臟病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確,但為了預防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生,應注意母親妊娠期特別是在妊娠早期保健,如積極預防風疹、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等病毒感染。避免接觸放射線及一些有害物質。
在醫生指導下用藥,避免服用對胎兒發育有影響的藥物,如抗癌藥、甲糖寧等。積極治療原發病,如糖尿病等。注意膳食合理,避免營養缺乏。防止胎兒周圍局部的機械性壓迫。總之,為預防先天性心臟病, 就應避免與發病有關的一切因素。
2、避免強磁場
由於一些輻射問題也會導致胎兒畸形的症狀。在懷孕早期(3個月前)儘量別在計算機前微波爐等磁場強的地方坐太長時間因這時的胎兒還不穩定各個器官還正在成形階段很可能造成孩子先天性心臟病。
3、避免接觸寵物
不要接觸寵物因寵物身上的細菌及微生物也可能造成孩子先天性心臟病。
結語:先天性心臟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見的一類。少部分先天性心臟病在5歲前有自愈的機會,另外有少部分患者畸形輕微、對循環功能無明顯影響,而無需任何治療,但大多數患者需手術治療校正畸形。所以越早治療越能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