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寶寶,如同一個「瓷娃娃」,不能跑不能跳,不能和小夥伴嬉戲打鬧,面對這樣一個「瓷娃娃」,家長們知道如何居家護理嗎?
室間隔缺損是最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
先天性心臟病是胚胎時期心臟及大血管發育異常所致的先天性畸形,是兒童常見的心臟病。如未經治療,約三分之一的患兒會在1年內可因嚴重缺氧、心力衰竭、肺炎等嚴重併發症而死亡。
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病因素多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尤其在懷孕4-8周的時,如果孕婦接觸輻射、化學物質或者一些藥物,那麼胎兒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機率就會增加。其中室間隔缺損是最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室間隔大部分由心肌構成的,其後上方為膜性組織,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容易缺損,造成室間隔缺損,約佔我國先天性心臟病病因的50%,而其中約40%合併有其他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今天就由平安好醫生私家醫生,原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科主治醫師孔娟娟,分享家有室間隔缺損寶寶的居家護理和注意事項。
Q1:室間隔缺損可以自己閉合嗎?什麼時候閉合?
小的室間隔缺損,直徑小於5mm,可能不會造成任何問題,並且許多小的室間隔缺損在5歲內有自行關閉的可能,大部分在1歲內閉合。而中型或大型室間隔缺損可能在生命早期需要進行外科手術修復以防止併發症,同時癒合的機率也與缺損在室間隔的位置有關,例如肌部閉合的機率就比幹下型要大很多。
Q2:室間隔缺損寶寶在家吃什麼利於先天性室間隔缺損的修復?
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無法採取任何措施防止嬰兒出現室間隔缺損,也沒有任何食物能夠證明利於先天性室間隔缺損的修復。
家有室間隔缺損的寶寶,咱們在照顧的過程中,當寶寶生長發育沒有受到影響的時候,就不用特別擔心,我們在家就正常飲食,做到均衡營養,避免感冒,定期複查就可以了。一般嚴重的急性症狀通常出現在孩子生命的頭幾天、幾周或幾個月內,例如呼吸急促、疲倦等,這種情況下需要及時就診評估,必要時手術幹預。
如果早期沒有出現急症,但在寶寶成長過程中,當出現下列情況的時候我們家長還是需要警惕並及時找醫生評估:
飲食不佳,或者光吃不長;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容易累;反覆肺炎。
Q3:室間隔缺損的寶寶能不能打疫苗呢?
從專業角度講室間隔缺損的寶寶應該接種所有的兒童常規疫苗,包括肺炎球菌疫苗和1年1次的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是預防和控制傳染病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雖然成功率並非是100%,但多數疫苗的保護率>80%。

家有室間隔缺損的寶寶,我們家人在照顧起來的時候請做到均衡營養、適度運動、按計劃預防接種、密切觀察和定期複查,這樣我們就可以既不過度醫療,又不會錯過最佳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