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動與多動症傻傻分不清,這4種不同是區分關鍵,別給娃亂貼標籤

2020-12-22 敖爸聊教育

引子:

在現實中,有不少孩子的行為表現讓父母感到特別的頭疼,活潑好動是他們的顯著特徵,這不由得讓一些爸爸媽媽隱隱生出一絲絲的擔憂:我的孩子是不是有多動症?

其實,孩子活潑好動,甚至注意力不集中,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正常表現,也就是說,這些孩子至多算是「好動」,和「多動症」是有著本質的區別,只不過是他們對周遭世界有著不同於常人的強烈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而已。

01 孩子好動與多動症傻傻分不清,這4種不同是區分關鍵

不少父母在面對「好動」孩子與「多動症」孩子,經常傻傻分不清,不是把「好動」孩子當成了「多動症」孩子,就是對「多動症」孩子視而不見。這種認識上的誤區很容易導致父母在教育孩子上走偏了方向。

根據兒童心理學專家的意見,6歲以後的孩子才能進行是否是多動症的診斷,所以請父母先別急著拿孩子對號入座。要區分孩子是「正常好動」還是「多動症」,父母可從以下四個方面來綜合觀察判斷。以下四種不同是區分「好動」和「多動症」的關鍵。

區別一:兩者發生的年齡不同

孩子「好動」多半是在幼兒時期表現得較為明顯,但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好動現象會逐漸變少直至消失;而「多動症」大多發生在嬰幼兒時期、童年時期,甚至是青少年時期,並且不會隨孩子年齡的增長而有明顯的改善。

區別二:注意力與興趣關係的不同

正常好動的孩子,雖然有時也會一刻不停地動,也會有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從表面上來看和「多動症」很相像,但「好動」孩子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一旦遇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注意力就能快速集中和遷移到這件事上。

而「多動症」孩子就完全不是這樣,他們幾乎沒有什麼興趣愛好,也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幹擾,對待任何事情都很難做到集中注意力,總是半途而廢或者頻繁轉換到其他事情上去。既坐不住,也靜不下心。

區別三:行動的目的性和計劃性不同

「好動」的孩子,做事更具目的性和計劃性。體現在對待學習和玩的方面,他們能合理安排好學習和玩這兩件事,比如先把學習任務完成之後,再去玩耍。

而「多動症」的孩子,其行動就通常是衝動式,雜亂無章的,做任何事都是有始無終。

區別四:自我控制能力不同

好動的孩子和多動症孩子在自我控制力方面也具有很大的區別。簡單來說,「好動」孩子可能在自己家裡、或者熟悉的人面前會活潑好動,但在莊重、嚴肅的正式公共場合下和在陌生的環境中,比如參加學校升旗儀式等,具有一定的自控力,一般都會接受父母的管教,安分守己,懂得約束自己的言行,很少會在公共場合下亂吵亂鬧的。

而「多動症」孩子就很明顯不是這樣了,極其缺乏自控能力,情緒很不穩定,極易衝動,也不大容易接受父母的管教。就算是在莊重、嚴肅和陌生的場合下,他們照樣我行我素,經常不分場合大吵大鬧等。

02 對「好動」孩子和「多動症」要分別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對大多數好動的孩子而言,通過父母的正確引導,是可以得到改善的。要想讓好動的孩子安靜如常,父母可以這樣做:

1.鼓勵好動孩子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學會照顧自己,經常參與家務勞動等,讓孩子獲得一種滿足感和快樂感。

2.給孩子足夠的運動機會。父母可以鼓勵孩子經常開展一些適度的運動,讓孩子發洩過剩的精力,做到動靜平衡。

3.引導好動孩子開展一些培養專注力的遊戲。等到孩子運動夠了,父母就可以再引入拼圖、搭積木、穿珠子等靜態類型的遊戲,通過這些遊戲來延長孩子的耐力,增強孩子做事的專注力。

4.合理安排「好動」孩子的生活作息時間。好動的孩子往往在日常作息時間有所變動時,其好動症狀就會加劇,常常引發他們興奮過度。因此,父母要幫助孩子制定嚴格的作息時間表,並要求孩子認真執行,這樣就能有效地避免因作息時間變動導致孩子自控力下降狀況的發生。

結語:

總之,好動是孩子的天然屬性之一,我們完全不需要過於擔憂,相反,應該要學會坦誠地接受它,並通過各種途徑來慢慢化解它。而對「多動症」的孩子,則需要進行適當的醫學幹預,幫助他們改善多動症狀。

相關焦點

  • 家長注意:孩子調皮好動?不要給孩子亂貼多動症標籤
    那麼,家長也不必過分焦慮:注意力不集中、調皮好動並不等同於多動症!那到底孩子是活潑好動,還是多動症呢?家長可以從這4個方面來觀察,切莫給孩子亂貼標籤:一.自控能力的強弱對於多動症孩子而言,注意力差,自控能力很差,光靠打罵和口頭警告,並不能讓他們的情況有所好轉!
  • 孩子活潑好動還是多動,分清楚這幾點不同,有利於娃性格養成
    區分孩子是活潑好動還是多動,主要看這幾點:1、 注意力多動症的孩子不能專心致志地做一件事,無論有無外力打斷,他們都很難保持對某一件事情的熱度,常常做到一半,或者堅持不過幾分鐘,就在座位上扭來扭去,心不在焉,好像對一切都不感興趣,具有注意力缺損症狀。
  • 兒科醫生來闢謠丨多動症標籤別亂貼 看看這幾個謠言你信了幾個
    是的,沒錯,這些是多動症的表現,但不知道家長對下面這則當時引起熱議的新聞有沒有印象——2017年10月,杭州一名三年級小女孩小娟智商130,卻無法取得好的學習成績,醫生分析她的日常表現時了解到,她會在上課時不露痕跡的開小差、走神,作業經常拖到最後一分鐘完成,安靜坐在書桌上做作業的同時,注意力會同時分散在很多事情上。
  • 孩子好動就是多動症嗎?好動和多動的區別,家長收藏
    很多家長都說家裡有個「熊孩子」不能閒著,也經常有家長私信說:孩子非常好動,一刻都閒不下來,是不是有多動症啊?孩子上課總是搗亂,影響其他同學學習,老師都反應很多次,孩子是不是有多動啊?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好動就是多動症,其實並不是這樣,孩子好動不一定就是多動症。那麼如何區分孩子是好動還是多動症呢?
  • 怎麼區分孩子是頑皮還是多動症?
    孩子的天性活潑、好動、調皮、不聽指令、隨心所欲,這組症狀在4~5歲左右的小男孩中最常見。家長送孩子進入幼稚園或小學系統學習後,老師經常反映孩子上課思想不集中、做小動作、作業敷衍了事、成績不穩定。那麼,種種現象到底是因為孩子頑皮還是孩子多動症?該怎麼區分?
  • 好動不是多動症,正確識別很重要
    如果孩子貪玩好動,非常調皮,經常這裡摸摸那裡看看,又或者把家裡搞得亂七八糟的話,大人們就會給孩子貼上「多動症」的標籤。但事實上,大部分情況下都只是孩子「好動」的表現,而非「多動症」。好動≠多動症,別搞錯了
  • 孩子太活潑,到底是好動還是多動症?該怎麼進行注意力訓練?
    攀爬、跑跳、追逐、打鬧,永遠搞不完的小動作,永遠用不完的力氣。作為成年人的家長自然跟不上這上躥下跳的節奏,除了身累,難免也感覺心累。出個門,寶寶也像是個永動機,能夠安靜一分鐘都是奇蹟。面對這樣的寶寶,你或多或少都會懷疑是否有多動症的可能,然而多動症的標籤可不是隨意貼一、多動症是腦子出了問題
  • 孩子小動作多是多動症?不要輕易給孩子扣上「多動症」的帽子!
    主要表現注意力不集中,無法專心地完成一件事情,做事情容易衝動,自控能力差,學習差,存在認知障礙。經過了解發現有許多家長分不清孩子多動症還好動,常常把這兩個混淆到一塊,這正是因為有些家長對兒童多動症沒有足夠的了解。有研究表明: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十的孩子患有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約有百分之七十的學齡孩子有注意力缺失問題。
  • 孩子好動調皮就是多動症嗎?
    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現在小學生比較常見的困擾,那麼孩子好動就是多動症嗎?如果不是有如何鑑別呢?我們今天就來談談這個話題。先來看兩個案例:陽陽,一個五歲的小男孩,讀幼兒園中班。我們看這兩個孩子的行為表現差別還是比較明顯的,一個愛動,一個愛靜;一個特別讓老師頭疼,一個乖巧不惹麻煩,但他們都被診斷為多動症。多動症的學名叫: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顯著的特徵體現在注意力上,與同齡兒童相比表現出明顯的注意集中困難、注意持續時間較為短暫。
  • 調皮好動是多動症嗎?
    您的孩子是否像裝了個小馬達一樣停不下來?是否無法專注地做一件事情?這只是調皮好動,還是沒那麼簡單?那麼,被很多家長「濫用」的多動症是什麼,它和調皮、淘氣有哪些區別。多動症有3大特點:多動、衝動、與發育水平不相符的注意力不集中。常伴有學習困難、品行障礙和適應不良。男孩發病率是女孩的3-6倍。調皮好動≠多動症簡單來說,調皮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是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多動症則是到達了疾病狀態。
  • 孩子好動是不是多動症?這4點區別很直接,別給孩子貼標籤
    孩子好動其實好動和多動症是可以分辨出來的,想要分辨是不是多動症,要注意這4種狀況。孩子注意力不集中2、動作過多患有多動症的孩子安靜不下來,小動作特別多,很難安靜下來去做一件事,不分場合地亂跑喧譁。孩子動作過多3、情緒波動大喜歡亂招惹別人,經常打斷別人說話,常與小夥伴們打鬥,不會耐心等待排隊,情緒不穩定,很容易亢奮,遇到不開心的事會鬧,
  • 孩子活潑好動還是多動症?3個辦法可分辨
    經過一個月的治療,曉曉的母親高興地對醫生說,班主任有一個多星期沒有打投訴電話了,上課時安靜了很多,課間休息很少亂跑亂撞,和同學打鬧了。回家後第一件事就是認真寫作業,學習成績也提高了不少。原來,曉曉這一切古怪現象都歸因於這個病。到底什麼是多動症?
  • 孩子「好動」與「多動」要分清,對症下藥很重要
    好動是孩子的天性,但很多家長會覺得孩子如果過於好動,是不是得了多動症?其實好動與多動是幼兒期很難分辨的行為特點,所以經常會被誤判。不管是把「多動」當成「好動」,還是把「好動」當成「多動」,這對孩子來說,都是一場「災難」。因此,家長一定要學會正確區分。
  • 卡路裡和焦耳 別傻傻分不清
    (原標題:卡路裡和焦耳 別傻傻分不清) 進口食品標籤暗藏貓膩——
  • 孩子過於好動究竟是不是多動症惹的禍?5大方法幫你判斷
    多動症的因素有許多,父母遺傳、環境因素等都有可能導致孩子出現多動症的情況。此類孩子通常會表現出無法專注、情緒不穩定、極度好動、難以靜坐、學習成績不佳等。那麼多動症的孩子有哪些較為具體的特徵?1.如若不是,有些父母或許會好奇,為何自家孩子和其他孩子相比,總是異常好動調皮呢?孩子好動的原因1. 氣質差異古希臘醫生希波克拉底認為人體內有4種液體,而不同液體的所佔比例的多少,將會導致不同的性格與氣質。這四種性格氣質分別為多血質、膽汁質、粘液質、抑鬱質。
  • 甲流,乙流傻傻分不清?如何區分?
    甲流,乙流傻傻分不清?如何區分?甲流和乙流又有什麼不同?流感病毒是人類病原體譜中一類非常有特色的病毒,主要包含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四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是引起每年季節性流感最重要的兩種病毒,丙型流感病毒一般不引起流行,丁型流感病毒尚在研究階段,而且感染後症狀較輕所以暫不討論,接下來我們主要看看甲流和乙流的區別。甲型流感病毒最為常見。
  • 寶寶溼疹痱子傻傻分不清?這幾招區分很關鍵
    不僅如此,很多媽媽都表示溼疹和痱子真的太像了,根本傻傻分不清楚,一頓亂護理,寶寶的肌膚狀況不僅沒有變好,反而越來越糟糕所以今天,小K就來給媽媽們科普一下,寶寶最常見的兩種皮膚問題——溼疹與痱子,到底怎麼區分與護理
  • 孩子調皮活潑好動,究竟是好動還是多動症?
    爸爸媽媽都希望自己寶貝天真可愛,活潑惹人愛,但是一不小心太好動,就會讓家長覺得很鬧心,覺得孩子是不是得了多動症,甚至帶到醫院去檢查,其實家長有這樣的意識,是非常正確的,但是有正確區分孩子究竟是好動還是多動症,好動就一定是多動症嗎?
  • 孩子好動就是多動症?誰說的好動就是多動症了,多動症能糾正嗎?
    天真活潑,調皮愛動是大多數孩子的天性,但不少家長卻有一些顧慮,孩子平時淘氣、跑跳、追逐、打鬧,老師也經常打電話說不認真聽課,還有永遠搞不完的小動作,開始懷疑孩子會不會是多動症?孩子好動就是多動症?誰說的好動就是多動症了,多動症能糾正嗎?
  • 孩子好動≠多動症,這些表現才是多動症的表現,家長看好別忽視了
    但是,有這樣的表現就一定是多動症嗎?家長一定要把活潑好動跟多動症區別開來!小孩子生性就是比較活潑的,每天像是有使不完的勁,只要有小朋友陪他一起玩,就可以跑上一整天。正想要批評貝貝時,突然想起之前貝貝媽還在家長群裡,私聊過她,說貝貝有輕微的多動症,可能上課小動作會比較多,讓她多海涵。無奈之下,她只好提醒了貝貝一句,只得繼續講課。有多動症的孩子,還有這幾種表現!一、控制不住自己,做事情非常容易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