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競團隊
勢不可擋
2020年11月28日,第36屆中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全國決賽在長沙落下帷幕。來自全國各地的450名數競選手參加了本次大賽,經過兩場共計9小時的測試,最終144人獲得金牌,195人獲得銀牌,110人獲得銅牌。
成都七中數競隊14人代表四川省參加此次比賽。同學們沉著冷靜、頑強拼搏,取得了8金6銀、6人入選國家集訓隊的優異成績,為四川省代表隊奪得團體總分第一名做出突出貢獻,為學校爭得了榮譽,為家鄉四川再添光彩。
希望入選國家集訓隊的同學不驕不躁、再接再厲,力爭在接下來的比賽中賽出風格、賽出水平,爭取在更大的競技場為國家建立更大的功勳。
愛因斯坦說:「大多數人說,是才智造就了偉大的科學家。他們錯了,是人格。」希望所有競賽同學學會享受數學世界的樂趣,發現數學世界的美妙,用一雙天真的眼去觀察數字的變幻多姿,用一顆純粹的心去面對世界的喧囂嘈雜。從品性習慣做起,排除雜念,寧靜致遠。
成都七中數競選手參賽成績及相關信息
數競選手信息
致敬·感恩
十年磨劍,艱難玉成
十年磨劍,艱難玉成;含辛茹苦,不辭劬勞。向所有參賽選手及其父母表示熱烈的祝賀。
耳提面命,誨人不倦;默默守護,悲歡相伴。向所有陪伴孩子一路成長的教練、班主任、科任老師及全校教職工致以崇高的敬意。
選手競賽感言
嶽暘迪
「他們說每一個風浪都能夠淹沒我……」
每個晚自習,當其他同學在教室裡討論題目時,我總會溜到空無一人的操場上,一遍又一遍地低唱這首歌,用歌聲鼓勵自卑與失落的自己。
我總是感覺自己比其他同學「菜」。我羨慕他們能夠刷完一本又一本的書,記一本又一本的筆記。但我做題速度就是慢,因為做不進去,或是做得太進去了。我經常在一道題面前瘋狂地抓著頭髮直到心煩意亂,經常為一道題在教室外走好幾個來回卻仍無濟於事。然後我開始迷茫,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開始思考是否該放棄。我總是感覺自己落在隊伍的最後面,總是在不停地追趕,但怎麼也追不上……
2020年11月25日12時25分,擱筆的那一瞬間,我抬起頭,看著考場的天花板,感覺自己剛從另一個世界出來。我從未想過——不,還是幻想過——自己能進入集訓隊。我當時激動得差點哭了出來……
回想起這幾年的競賽生活,它還真是充滿了痛苦,不是嗎?但我總是熱衷於「自找苦吃」,為什麼?因為對數學的執著。儘管壓力與成績單總是勸我放棄,但是,當一個人真正愛上某件事物時,他會沉迷於此而無法自拔。現在看來,這些「痛苦」讓我深刻地懂得了百折不撓、堅持到底,它是值得享受與珍惜的。
我要感謝七中數競這支隊伍。儘管我不太合群,總感覺自己只是在不停地追趕這支隊伍,但就是這不停的追趕,讓我不斷地超越了自己。我最終沒能證明自己的能力是最強的,但現在,我有十足的理由相信:一個人的潛力是無限的。
如今,我已來到新的起點。我知道,要到達更遠的彼岸,必將面對更大的風浪。「可我會像奧德修斯一樣,朝著心中的方向……」
唐旌凱
我的競賽之路,可謂坎坷:
高中剛入學時落後其他人一大截,常為他們的光輝而感到惆悵。只好自己憋住一口氣,更加努力地學習。入學後兩個月後終於追上了同學們的腳步。寒假以後開始嶄露頭角,也開始對未來有了一些希冀與幻想。
然而高二的聯賽就像一盆冷水,無情地澆滅了自己的幻想。落選省隊,我心中充滿了落寞,只好更加報復般地學習。高二一年,我做完了國內近十年的賽題、國外近五年的賽題。數百套聯賽、CMO與TST模擬題的積累,使我的實力躍上一個新臺階。
人們常說,選擇七中就選擇了一條艱苦奮鬥的成功之路。我想說,選擇競賽就選擇了一條艱苦奮鬥的成才之路。可以說,競賽是「艱苦奮鬥」的代名詞,一路堅持下來的人必定成為真正的人才。只有耐得住寂寞,才看得見繁華。一支筆,一道題,幾張紙,便可做上一個半天。當別人學習時,你在學習;當別人玩手機時,你在學習;當別人放假時,你還在學習……沒有假期,沒有社團活動,沒有課餘生活。請捫心自問,這樣的生活,你真的想好了嗎?
如果想好了,那就放下一切,大膽地走下去吧!我相信沒有什麼事情是一個人想做好而會做不好的。「想好了,想好了,就好了。」更何況你在七中。這裡有最優秀的同學、最優秀的老師以及最優秀的資源。同學間的相互切磋會提升你的實力,老師嚴格的管理會為你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學校會為你找來各國各地優秀的教練。有這樣優越的條件,再加上你的努力,何愁不能成人成才?
不知不覺已寫了這麼多,我的高中生活仿佛一一在筆尖流過。停下筆來,方覺路漫漫依然修遠……
楊力源
數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學科,需要非常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尤其是思維的嚴密性。高中三年,我最大的收穫是養成了細緻嚴謹的思維習慣。
做題就像走進一間漆黑的房間,你在裡面不斷摸索,漸漸找到了家具,房間也變得明亮起來。這真是一種讓人享受的過程。我喜歡2、3個小時甚至更久地沉醉在一道題的解答過程中的那種感覺。
學數學需要決心和毅力。像全國決賽,要考4個半小時,卻只做3道題。很多時候要經受近3個小時做1道題的過程。這時做出這題的決心就尤為重要。
高中三年的競賽生活,少不了同學的陪伴與老師的幫助。同學間的討論啟發了思維,江老的嚴格管理營造了學習氛圍。
王子一點
雖然冬令營結束了,但數競生涯還未完待續。回看過往,確實感慨頗多。為了競賽錯過了七中不少有趣的活動,不免遺憾。但競賽同樣也充滿精彩,競賽不僅是為了將來可能可以保送,更重要的是你在比別人更枯燥的環境裡奮鬥過的這種經歷以及數學競賽對自己思維的提升。
我的競賽之路,有低谷也有高潮。但無論什麼時候,都應該看清自己的目標和現實,心無旁騖地去努力。高一下到高二上的時候,自以為能排進前列的我一度落入倒數。我也迷茫,也想過如果學了兩年競賽,最終什麼都沒有拿到,自己何去何從。其實,猶豫是最不值得的,咬一下牙,放鬆心態,不胡思亂想,堅持自己的節奏,可能不知不覺地就渡過了難關。
感謝一直支持我的父母和老師,感謝團結在一起互相促進的同學們。加油!這不僅是對我自己的勉勵,也是對讀到這篇感悟的你衷心的祝願。
張與樂
三年時光,就一晃而過了嗎……
從高一省二,高二國二,到高三國集,很多人說我「運氣爆棚」、「順風順水」,但他們不曾看到的,是伴隨整個學習過程的迷茫、無助、痛苦……
來數競,最大的感覺就是「總有人比你強」。無論是高一剛入學,或者高二時一輪(或兩輪?)學習,還是高三的最後衝刺,沒有人能保證自己穩居第一的。而最大的困難,便是在這無邊的壓抑中,尋求自己接下來的方向。學數競能堅持到最後的人,都是恆心與毅力遠勝常人的人。
三年一路走來,經歷了剛學數競的迷茫,高二進省隊的興奮,拿到銀牌時的失落,高三考試時的自信,最終出成績時的忐忑,各種各樣的感情交織在一起,才能在如夢境一般的人生中編制出一段完整的數競生涯---回到現實中,才發現我與數競早已形影不離,無法分開了。
付恆宇
數競,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很幸運能結識一群如此優秀且志同道合的夥伴,也非常感謝迷茫時老師的鼓勵、失落時父母的支持。還記得教室裡,同學們各抒己見,享受思維的碰撞;難忘教學樓下,桌球旋轉飛舞,快樂肆意綻放。這道阻且長的競賽之路,因為你們,我從未感到孤獨。數競鍛鍊了我的自學能力,培養了我的自律和專注。即將迎來新的徵程,我把喜悅留在昨日,以嶄新的姿態出發:∞可能,從0開始!
「是的,我喜歡出發,願你也喜歡。」
來源:成都七中 供稿:創新教育中心 編輯:行政辦 審核:馬健 文宗 張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