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稱她為「梅精」,楊貴妃視她為勁敵,她就是梅妃江採萍

2020-12-17 青梅煮酒愛八卦

環肥燕瘦,大家都知道說的是四大美人之中的楊貴妃和趙飛燕。在唐朝,環肥燕瘦中的「燕」卻另有所指,她就是唐玄宗的寵妃梅妃江採萍。

1

相傳江採萍出生在福建莆田,父親江仲遜是當地的神醫,對女兒十分寵愛。江採萍在父親的教導下,九歲能誦二南,15歲便能寫文做賦。

江採萍還有個癖好,她近乎痴狂的喜歡梅花。

林心如版梅妃

父親為她種植大片梅園,她終日留戀梅林,賞花吟詩:

一來林下已迷蹤,只有彩雲千百重。南澗花開人獨往,東樓笛起雁相逢。不和楊柳爭春色,還引晴光到柏松。縱使漫天飛雪至,菲方依舊淡兒弄。-----江採萍《梅花》

美女常見,有才有性格的美女卻不多見。江採萍的才情在當地廣為流傳。

唐玄宗心愛的武惠妃死後,心情抑鬱,不思朝政。侍從高力士為討皇帝開心,去江南閩越為皇帝選美。

高力士來到莆田,聽當地人說到才女江採萍,他便去尋見。及笄之年的江採萍,纖瘦如梅,清雋奇雅。高力士便重金相酬,帶江採萍入宮。

唐朝此次選送進宮的美女成千上萬,容貌清麗,身材纖瘦的江採萍在一堆美人中格外顯眼。唐玄宗一眼便看上了這個「瘦」美人。

唐玄宗是大唐最多情的浪子,他她被江採萍清高孤傲的品格吸引。為博美人一笑,多情天子,在後宮遍值梅樹,建賞梅亭,將院中樓臺親書「梅閣」。

在梅花開放的時節,唐玄宗牽手江江萍徜徉林賞花吟詩,梅妃當時寫下了《梨園》《梅花》《鳳笛》等賦。

吳美珩版梅妃

江採萍愛梅,性格中有梅不與百花爭春的恬淡,她日日夜夜陶醉在梅花的天地中,唐玄宗感於她的愛梅如痴,封為梅妃,並戲稱「梅精」。

2

唐玄宗是個文藝皇帝,他通音律,喜歌舞,經常在宮中開歌舞宴。一次宴請兄弟,唐玄宗親自吹笛,笛音婉轉,梅妃以舞相和。

梅妃模擬天上飛鳥的形狀,身影輕飄,衣帶如雲,她翩翩如驚鴻欲飛,眾人如看到了當空的大雁,這就是梅妃的驚鴻舞。

池華瓊版梅妃

唐玄宗對諸兄弟說:「賜白玉笛,做驚鴻舞,一座光輝。」

前幾年霸屏的《甄嬛傳》中,甄嬛在溫宜公主宴會上,跳的就是梅妃的《驚鴻舞》,讓皇帝驚豔。由此可以看出梅妃驚鴻舞的絕妙。

梅妃不僅曉詩文,善歌舞,還通音律。她用玄宗賞的白玉笛,在梅林中吹《梅花落》,跳驚鴻舞,唐玄宗專寵梅妃達十年之久。

唐玄宗寵愛梅妃,各地的奇梅異株,一路紅塵,被送往宮中。唐人愛牡丹,但此時的皇宮卻只見梅花不見牡丹。

梅妃並未侍寵生嬌,她不排擠後宮嬪妃,常勸慰皇帝勤於政務。她清高矜持,整個人就如後宮中的一株梅花,清幽冷豔,獨自盛開。

繁盛的大唐,富麗的大明宮好像和她無關。

3

唐朝是牡丹的天下,楊玉環這株洛陽牡丹進宮了。

她二八年華,豐乳肥臀,渾身的荷爾蒙都要溢出來了。此時已近暮年的唐玄宗不甘衰老,他急於找一個年輕的少女,讓他老舊的機體換發青春。楊玉環的嬌媚和奔放,無疑是最好的回春良藥。

唐玄宗對這個兒媳婦,目眩神迷。

他的心思全轉到了楊玉環身上。楊玉環也是個善歌舞通音律的女人,她的《胡旋舞》火熱奔放,像一把乾柴,讓唐明皇身體裡本快熄燼的情慾之火,又熊熊燃燒了起來。

楊玉環的動和江採萍的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喜新厭舊是男人本色,唐玄宗十年來一直面對孤芳自賞、清冷高雅的江採萍,審美已經疲勞了。楊貴妃這株嬌豔的牡丹,給了他戀愛的感覺,讓他有了全新的體驗。

此後是春從春遊夜專夜,從此君王不早朝。楊貴妃三千寵愛在一身。

楊玉華這株牡丹,想在大明宮一枝獨秀,她用美貌與心機,將江採萍趕到了上陽冷宮。

林靜版梅妃

從此後宮只有牡丹,再無梅花。

一騎紅塵妃子笑。各地快馬加鞭送到宮裡的不再是梅樹,而是新鮮的荔枝。

4

上陽冷宮寂寞清冷,大明宮中的霓裳羽衣曲卻是那麼的熱烈。

現在皇帝有了《霓裳羽衣舞》,還記得《驚鴻舞》嗎?

想到昔日皇帝的寵愛,環肥燕瘦,她和楊玉環各有千秋,她的才情尚在那胖子之上,而今那胖子獨佔聖寵,她到底意難平。

她想到了漢武帝的皇后,陳阿嬌,幽閉長門宮,曾千金買賦,重獲帝心。於是,她效仿阿嬌,找來高力士,願以千金,託高力士去找一位才比司馬相如的人,為她做賦。

江採萍是高力士帶進宮的,但是他此時已被楊貴妃收買,他不敢得罪正當盛寵的楊貴妃。於是委婉的說:「這樣的人才不好找,娘娘文採過人,何不自做一賦,豈不更好。」

是啊,求人不如求己,她感於自己的經歷,飽含深情的寫了一篇《樓東賦》,並連同唐玄宗賞賜的白玉笛一起呈給皇帝。

唐玄宗看了這篇深情哀怨的賦,他沉浸於和梅妃曾經的美好歲月,不禁想到了江採萍的種種好處。只是楊玉環也看到了這篇賦,她得知皇帝的有心去看望江採萍,她吃醋撒潑,唐玄宗最終沒有去看冷宮中的梅妃。

江採萍寄予厚望的樓東賦沒能挽回皇帝的心。不過《甄嬛傳》中的華妃卻通過吟誦梅妃的《樓東賦》,重新獲得皇帝的寵幸。梅妃嘔心力作之賦卻給華妃做了嫁衣賞。

5

柳葉雙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溼紅綃。長門自是無梳妝,何必珍珠慰寂寥。---江採萍《一斛珠》

唐玄宗沒能去看梅妃,就讓高力士送去了一斛新進貢的珍珠,表達他對梅妃愧疚之心和掛念之意。

而江採萍對皇帝已徹底失望,她拒不受皇帝的珍珠。

並寫了《一斛珠》回贈皇帝。

唐明皇讀梅妃的詩,明白了她柔弱外表裡,那顆寧折不彎的心。於是讓梨園弟子譜上樂曲,在宮中演唱,名叫「一斛珠」。

《一斛珠》,寫盡了梅妃的哀怨,也道盡了宮妃失寵後的悽楚。

既生瑜何生亮?大明宮,有了梅妃這株「瘦梅」,為何還要有楊玉環這株胖牡丹?。唐玄宗曾妄想著這兩株奇葩,能像舜的娥皇和女英那樣和睦相處。

而皇帝只有一個,後宮哪裡有真正的和睦。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唐愛牡丹,宋愛梅,如果江採萍生在宋代,會不會有不一樣的命運?

《唐明皇》千秋無絕色,悅目是佳人,風流天子唐玄宗和他的女人們

相關焦點

  • 氣節若梅的她被貶入冷宮,皇帝倉皇脫逃時竟然忘記帶上她
    她是一代才女,有著清新可人的外表,才氣過人,是帝王后妃的八大才女之一,她打小讀書寫字,能力過人,琴棋書畫皆精通,出生於醫道世家,她是《驚鴻舞》的創造人,翩翩舞姿,令無數觀眾為其驚嘆,猶如一道光輝,她所作詞賦不少,才華可與謝道韞媲美,她就是梅妃江採萍。
  • 江採萍:這個敢和楊貴妃爭寵的女人到底有什麼特殊之處?
    在唐玄宗的後宮,最出名的莫過於楊貴妃,她得到了唐玄宗無盡的寵幸,除了楊貴妃之外,還有一個敢和楊貴妃爭寵的女人,不但爭寵,她甚至得到了唐玄宗更的愛,她是誰?她到底有什麼特殊之處?這個女人就是梅妃江採萍。江採萍出生於醫道世家,父親是一名懸壺濟世的儒醫,受到家庭教育的影響,梅妃的有著孤傲的氣質,且才高八鬥,琴棋書畫無所不通,她在十五歲的時候被選入皇宮,成為唐玄宗的妃子。江採萍進宮之後,深得唐玄宗歡心與寵愛,但她並沒有仗著唐玄宗的寵愛而排擠其他嬪妃,和其他後宮女子不同,梅妃不愛過度打扮自己,更喜歡身著素衣,性格也如那梅花一般。
  • 愛江山更愛美人,唐玄宗寵愛的三個女人,誰才是他的最愛
    唐玄宗與武惠妃劇照如果說梅妃江採萍最大的特點是孤傲的性情,那麼武惠妃最大的特點就是魅力。在武周王朝垮臺後,她淪落為一個無人理睬的小宮女。開元二十五年十二月,年僅38歲的武惠妃不幸病死,被追贈為貞順皇后,葬於敬陵。惠妃死後,唐玄宗悲痛至極,竟然把宮女全部趕出宮去,差點再不碰女人,直到梅妃江採萍的出現。唐玄宗對武惠妃的專寵,從生育的子女數量,就可以看出一二。在武惠妃的身上,還說明了後宮的女人得寵,擁有美貌很重要,能生孩子更重要。
  • 唐玄宗李隆基最愛的女人原來是她?楊貴妃居然落選了
    唐朝恆安王武攸止與鄭國夫人楊氏之女,也就是武則天的侄孫女,因父親早逝,得武則天庇蔭養於宮中。長大後的武氏絕世美貌,又性情乖巧,善於逢迎,唐玄宗很是喜歡,後被納入後宮,為唐玄宗誕育四子三女,後特武氏為武惠妃,位同皇后。可在大家的印象中,唐玄宗最愛的寵妃是楊貴妃,歷史上二人的愛情典故數不勝數,有關二人愛情的詩句千古傳誦。
  • 唐玄宗一生中的三個女人,後來因他而死,原因是什麼?
    每當梅花盛開之時,皇帝陪她賞花戀花流連忘返。江採萍性情極其高傲,目下無塵,可以說是像荷花一樣清白,不在乎皇帝喜愛誰喜不喜愛自己。唐玄宗便封她為梅妃。還親切地稱她為梅精。江採萍入宮十年左右。唐玄宗對她非常寵愛,眼裡已經沒有宮裡其他的妃子。這種現象,直到有一天一個一個叫楊玉環的人出現,江採萍便漸漸失去寵愛了。安史之亂爆發的時候,唐玄宗逃跑的非常急,根本來不及帶上江採萍。
  • 楊貴妃最痛恨的情敵,才貌雙全卻敗給男人花心,死後被封為花神
    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十二月,唐玄宗最寵愛的武惠妃去世,玄宗心中悲傷,視後宮佳麗皆不入眼,宦官高力士便建議在全國選美。高力士來到閩中,見到了芳齡十五歲的江採蘋,驚為天人。於是,把她帶回宮,獻給了唐玄宗。江採蘋自小喜愛淡雅,也喜歡同樣淡雅的梅花。
  • 這個女人才是唐玄宗最愛,楊貴妃只是她的替代品,最終卻被鬼嚇死
    這個女人才是唐玄宗最愛,楊貴妃只是她的替代品,最終卻被鬼嚇死如果問大家,唐玄宗一生中最愛的女人是誰,相信很多人會不假思索的回答:楊玉環。的確,無論是白居易留下的詩篇,還是史書記載的愛情悲歌,亦或許是那悠揚的《霓裳羽衣曲》,仿佛都是唐玄宗和楊貴妃的偉大愛情的見證。但小編今天卻要告訴大家,唐玄宗的最愛另有其人,而這個女人才是唐玄宗最愛,楊貴妃卻只是她的替代品,可她最終卻不得善終,被鬼嚇死。
  • 李隆基一生獨愛楊貴妃,為何不冊封她為皇后
    李隆基一生獨愛楊貴妃,為何不冊封她為皇后文/梁青繚《妖貓傳》《大唐榮耀》《王朝的女人·楊貴妃》這些影視劇都充分的介紹了楊貴妃,其中範冰冰扮演的楊貴妃我覺得最深入人心,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說一說楊貴妃。唐玄宗也是男人自然貪戀美色抱著看看瞧的心理和她見了一面,從此過目不忘,下定決心要得到她。可是楊貴妃要是其他臣子的女人還好辦,可是他是自己親兒子的女人,也就是兒媳婦啊,唐朝當時雖然開放,但這個倫理綱常上面說不過去,但聰明的唐玄宗並沒有就此打住,他反而心生一條妙計,那就是他就讓楊玉環去出家當尼姑,再在重新給兒子找個妃子,最後再把她迎回來,可謂是滴水不漏。
  • 李隆基強佔兒媳婦做貴妃,寵了她一輩子,為什麼不封她為皇后?
    繼李世民的「貞觀之治"後唐朝又一個皇帝創造了唐朝的盛世巔峰,這個皇帝便是武則天的孫子李隆基唐玄宗。李隆基出生在685年9月8日,是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稱李三郎。他出生時正是唐朝的多事之秋,他的父親雖為帝卻被移居別殿,他的母親武則天臨朝稱制。直到武則天死後,李顯軟弱無能被韋後和女兒安樂公主毒死。
  • 唐玄宗專寵楊貴妃,為啥楊貴妃卻不能生育?
    而其中的」羞花」楊玉環更是因為與唐玄宗李隆基的一段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為人所熟悉。 楊玉環被唐玄宗李隆基看上召進了宮,被封為貴妃,從此獲得李隆基盛寵十數年。但是,為什麼楊玉環和李隆基相伴數十年楊玉環都沒有為李隆基生下一兒半女呢?
  • 楊貴妃到底是誰的女人?她的真實樣貌美嗎?來看看她的容貌復原圖
    隨著電影《妖貓傳》的上映,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美人楊貴妃又被大眾所關注。她香豔的宮廷生活、迷之死亡,以及白居易在《長恨歌》中塑造出來的與玄宗「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悽絕愛情,都令人想一探究竟。很多人好奇楊貴妃容貌復原圖到底好不好看,和劇中的楊貴妃有什麼不一樣?當然唐朝時的美人標準跟現在有很大的區別。楊貴妃作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加上她又是唐玄宗的妃子,世人都想知道她有多美,竟然讓唐玄宗那麼愛她。下圖是楊玉環的古屍容貌復原圖。
  • 楊貴妃之死既是時代的悲劇,也是她自己咎由自取,靠臉吃飯的下場
    楊貴妃是一個靠臉吃飯的人嗎?是。「天生麗質難自棄」,「六宮粉黛無顏色、從此君王不早朝」這些都說明了楊貴妃的絕世容顏。如果沒有這般絕世容顏,壽王肯定看不上她,唐玄宗李隆基也看不上她。楊貴妃本名叫楊玉環,出身於官宦之家,家族都是當官的,他的父親是蜀州司戶,就是管理蜀州戶口的官。不過在她10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父親去世後,她寄宿到了洛陽當官的三叔楊玄璬家。眾所周知,洛陽有很多達官貴人、皇親國戚,洛陽本來就是唐朝第二首都,很多王子公孫在此,壽王也在此。
  • 紅顏傾國,三千寵愛在身的楊玉環,她和唐玄宗的關係到底怎麼樣
    雖說唐玄宗非常喜愛楊玉環,但是後宮有幾千人,長得好看的肯定不止她一個啊,在唐玄宗最喜歡的那個妃子武惠妃去世後,高力士在福建遇見了江採萍,也就是後來的梅妃,並將其帶了回去,江採萍很快就捕獲了唐玄宗的心,每次梅花開放的時候,唐玄宗都會帶著她去欣賞梅花。而在這個時候楊玉環還只是個幾歲的孩子呢。
  • 楊玉環胖,不生孩子,年紀又大了,為何唐玄宗還那麼喜歡她
    有人認為,唐朝以胖為美。楊玉環胖,因此很適合唐朝的審美標準,也很適合唐玄宗的審美要求。不過我認為,這其實是一個倒因為果的說法。實際上,應該是因為楊玉環很美,而又獲得了唐玄宗的萬般寵愛。同時,楊玉環獲得唐玄宗萬般寵愛,造成「安史之亂」之後,這件事因而獲得很高的知名度,所以唐朝才以胖為美。實際上,唐玄宗的其它嬪妃並不胖,而且之前唐朝所有皇帝的嬪妃,也都沒有胖的記錄。由此可見,楊貴妃胖,只是個案。
  • 唐玄宗盛寵楊貴妃11年,為何沒有生下一個孩子?
    歷史上的唐玄宗是個風流皇帝,他的後宮最多時有4萬個宮女,但這樣他都還不滿足,還要到外面去風流快活,他寵愛的梅妃就是在風流場所認識的。最不齒的是楊貴妃都是他從兒子那裡搶來的,楊貴妃本來是唐玄宗兒子李瑁的兒媳婦,不過這都不能阻止他將兒媳婦搶過來。
  • 發動馬嵬兵變,陳玄禮為何要逼死楊貴妃?他後來的結局又是如何?_唐玄宗
    從開篇中描述的楊貴妃的美貌和唐玄宗的無以復加的寵愛,都讓世人可以感受到這份開頭美好,結局潦草的悲哀感情。在長恨歌裡,從詩詞中就能讓人感受楊貴妃的美貌和楊貴妃與唐玄宗之間深刻的愛情。雖然楊貴妃身在古代四大美人之中,但是從唐玄宗的個人特點細細分析起來,其實唐玄宗和楊貴妃之間的愛情其實也是十分適合而真摯的。首先,唐玄宗自己本身就是個音樂大家,楊貴妃也個精通音律的女子,他們水平相當,也是興趣相投的一對。
  • 楊貴妃到底有多漂亮?她和唐玄宗是真愛嗎?還是只因容貌?(二)
    唐明皇賜給楊玉環一個溫泉池,令她沐浴,泡個溫泉。等楊玉環出浴,唐明皇見她纖弱無力,輕薄的絲綢衣服撐不住,大喜過望。楊貴妃這個樣子,你可以誦讀白居易的詩句「侍兒扶起嬌無力」,自行腦補。教皇帝如何治國理政的《資治通鑑》,不是八卦雜誌,沒有形容楊貴妃如何光彩照人,貌美如花,只是轉述別人的話,說她「姿色冠代」,還說 55歲的唐明皇初見楊貴妃,「悅之」,很開心。
  • 冬日的楊貴妃不僅熱衷泡溫泉,她還用上了桑拿!
    當楊貴妃走入華清宮的浴池時, 她肯定未曾料想,她泡的不是驪山溫泉, 而是獨屬於大唐的盛世氣象。 每年的初冬季節,唐玄宗便會帶著楊貴妃離開大明宮,轉而前往遠郊的華清宮避寒,到了第二天的春天才會返回長安。 當楊貴妃走入華清宮的浴池時,她肯定未曾料想,她泡的不是驪山溫泉,而是獨屬於大唐的盛世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