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繪本畫家幾米曾經有一幅作品,叫做《雪地裡的仙人掌》,描繪了一隻企鵝在冰天雪地裡獨自發現了一棵仙人掌。更重要的是,這棵原本長在沙漠裡的仙人掌竟然還開出了一朵美麗的大黃花!雪地裡的奇景著實令人震撼,但更震撼心靈的卻是這隻企鵝的孤獨:誰與我分享如此奇景?!這該死的孤獨真叫人發狂。
其實,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奇妙的世界,那裡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像和萬裡無一的期待,更有對自我的肯定與認知。但是,在世俗的眼光裡,一切與所謂「正常」不同的行為,都是異端,都是怪物。
於是,很多人修正了自己的行為,放棄了自己的小世界。但依然有一部分人,卻在堅守世界的過程中,形成了自閉症,成為了孤獨的星球。
餘文樂、春夏主演的《怪物先生》就講述了一個關於自閉症女孩的故事。
這個女孩名字叫做季末,或許就是「寂寞」的暗指。在電影裡,季末天生能夠看到、甚至吸引到一些常人看不到的怪物。
這些怪物在她的身邊出沒,卻沒有任何人能夠看到和理解她,甚至她的母親也認為她患有嚴重的妄想症,把她送到醫院進行救治。為了早日脫離困境,她選擇了常人的視角,以常人的思維採取行動,這才換取了脫身的機會。然而,長期自閉帶來的後果就是,她無法勝任哪怕是超市工作員這樣的工作。
在電影的筆觸和演員的演繹下,自閉症患者躲閃的眼神、膽怯無望的表情,深深地描繪出主人公的孤獨和無望。尤其是在房東將她趕出門的時候,那種無力感就像潮水一樣襲來,讓人越發不能自拔。雖然我身在人群,但卻依然孤獨,估計沒有誰能夠體會這種悲涼和無望。或許在常人眼裡,自閉症患者就是怪物。但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沒有怪物,更沒有衡量怪物的具體標準,在自閉症患者的世界中,常人或許就是怪物本身。
自閉的後果不但影響自身,同樣也會影響到外界。電影借用大反派蓮花的口,說出了季末的自閉症給外界特別是至親的人帶來的傷害。母親用對待怪物的方式斥責季末,而季末也回報以憤怒和抱怨,而這些憤怒和抱怨又唆使怪物對母親進行攻擊,最終導致母親病重入院。
在季末工作的超市,那些怪物同樣給超市的經營帶來了破壞,讓人不勝其煩。或許這並非出自季末的本意,但後果卻的確是由她而起。其實,對於季末的母親也好、同事也要,如果能夠給予季末更多積極的回應和關注,季末自然也不會如此偏激。對於每個人來說,愛就像容器裡的水,只有當內心關注滿了愛,才會溢出來流向外界。這時候才不僅僅關注自己,也開始關注別人。相反,母親的一次次斥責,會擊碎孩子的心理世界,而那些累積的恐懼和憤怒,也會毫無徵兆地爆發,甚至歇斯底裡地攻擊父母,像瘋子一樣不可理喻。
在電影裡,季末一次又一次地暴露自己的內心:「我已經努力地做一個正常的女孩。」但這種向外渴求認同的意識,如果缺少了愛的回應和灌溉,最終也只能抹殺在搖籃之中。
當然,自閉症也並非無解,《怪物先生》這部電影也給出了解決的方法,那就是與他人產生聯繫、相互信任。畢竟,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是一座孤島。
當餘文樂飾演的猛哥出現在季末的世界時,強烈的傾訴欲和認同感立即攻破了她的內心世界,畢竟不只有她自己能夠看到怪物,冰雪裡盛開的仙人掌也有了共同欣賞的夥伴。多年來的壓抑,導致這種信任幾乎是立刻產生的,以至於季末把僅有的「血紋」毫不猶豫地交給了這個「一事無成」的笨蛋。
也正是因為猛哥義無反顧、不離不棄地回報,讓季末得以從蓮花的魔爪中脫離出來,讓自己真正的覺醒,最終戰勝一切邪惡,讓一切錯誤都歸於正確。這其中的奧秘,體現在季末和蓮花最後決戰中的對話裡。季末說道:「你的世界只有你自己一個人,而我不同。」的確,她已經和猛哥、平叔、紙人以及那些怪獸建立了信任的聯結,自己已經不再孤獨,而且還要為自己信任的人決一死戰,因為這個世界是共有的,是和關愛自己的人共有的。
有人曾經寫道:關愛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陽光,是貧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關愛是一泓出現在沙漠裡的泉水,使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關愛是一首飄蕩在夜空的歌謠,是孤苦無依的人獲得心靈的慰藉。的確,相互關愛是人類的本性,也是內在需求,缺少關愛,就會出現更多的怪物,不但會出現在個人的小世界,也會出現在人群眾多的現實世界。外在的關愛,配合真正的自我成長,才會化作更多真愛力量,才會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讓孤獨無處藏身。
因此,從某種角度講,《怪物先生》這部電影講述的不僅僅是奇幻世界對抗邪惡力量的故事,更有發掘人性、消除孤獨的深意。是的,只有深深地理解,才會深深地愛,才會產生深深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