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條《中國學子贏得金牌輸掉素質》的新聞,此前鮮為業外人所知的「世界奧林匹克數學競賽」(World Mathematical Olympiad,簡稱WMO)意外受到了廣泛關注。
該新聞提到,在英國劍橋舉辦的世奧賽總決賽中,中國學生雖然贏得了金牌,但在「數學建模」比賽中,完成模型後並沒有收拾好建模用的材料,同國外小朋友相比,「輸掉了素質」。
初三學生比賽「數學建模」「數學建模」變成了搭積木?有人批評記者胡編亂造,毫無數學常識,但很快有人找到了大賽的照片和視頻,發現孩子們真的是在使用材料搭建模型,而非傳統意義上使用公式完成的數學建模。
雖然建模一事得到了澄清,但這個和有著悠久傳統的「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簡稱IMO)僅一詞之差的「世界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的身世和權威性卻受到質疑。檢索網際網路發現,此前就有新聞報導和網帖質疑該比賽。
實際上,通過國際血統的包裝和難以細究的權力背景暗示,世奧賽在中國迅速找到了自己的「成功之路」。組委會宣稱,大賽參賽人數已從最初的數萬,達到了如今的100餘萬。
世奧賽中國區組委會執行主任杜少文表示,自己是在做一個公益事業,是為了推動先進的數學競賽理念在中國的傳播,不以盈利為目的,「有了環球小姐大賽,就不能有世界小姐大賽了嗎?」
那麼,世奧賽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國際大賽?
WMO協會是「最高商業機密」
「世界奧林匹克數學競賽」自稱系「世界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協會」(World Mathematical Olympiad Contest Association,以下簡稱「WMO協會」)在全球發起舉辦的一個世界級數學競賽。
按照杜少文的說法,WMO協會實際上是一個推動兒童早教的公益性組織。但奇怪的是,這樣一個公益組織的信息在組委會內部卻是一個不可洩露的最高「商業機密」。
中國青年報記者提出,希望杜少文能提供相關的組織介紹文件,但他表示這涉及商業機密,不能提供。記者又表示希望能與該協會直接聯繫採訪,杜少文表示可以幫忙聯繫,但截至發稿時仍未有回應。
WMO北京區負責中國區總決賽接待事務的徐厲女士告訴記者,她從來沒有見到過WMO協會總部的人來視察過中國區總決賽。而此前曾在組委會工作的員工也表示,從來沒有和該協會的人有過接觸,「這都是最高的商業機密吧」。
WMO協會並沒有自己的網站,而在世奧賽的中國區網站上,WMO協會被描述為「2009年在法國尼斯成立,並於2013年將總部由尼斯遷到了美國新澤西」,主要成員是「世界各地致力於少年兒童數學思維培養與奧數早期教育的機構與人士」。
杜少文本人也承認,中國區組委會和WMO協會總部的溝通,都是通過自己單線聯繫。
關於如何與該協會結識,杜少文先後講述了兩個版本,其一,他是2009年陪太太前往法國學習時結識了後來的協會主席,從事早教工作的的法國人DeMedts.Henri。其二,2009年,由於此前的工作項目結束,他開始尋找新的項目,到法國考察時認識了DeMedts.Henri。
杜少文的英文和法文不好,但他不願意多談自己是怎麼結識這位主席的。他同時表示,記不清這位主席的具體社會職務了,「應該是大學的教授」。
杜少文表示,他認為DeMedts.Henri關於數學競賽的理念很先進,「他們是把生活融入數學,同時有一定的對抗性」。於是在他的建議下,此前「只是歐洲幾個國家間交流的項目」變成了WMO協會。
WMO中國區網站上曾經提供了WMO協會的法國尼斯和美國新澤西的兩張「註冊文件」。其中法國尼斯的註冊文件顯示該協會的註冊號為W062003484,但目前已被刪去。
美國註冊文件實際上是美國國稅局籤發的同意給予其EIN號碼(Employer Identification Number)的回覆文件。EIN號即僱主身份識別碼,相當於企業的身份證,是公司成立後報稅所需要的號碼。個人也可以申請EIN號碼,通常這是在美國成立公司的步驟之一。
然而,這封回復文件所針對的公司從名稱上看是一家旅遊公司——「WORLD MATHEMATICAL OLYMPIAD CONTEST ASSOCIATION LLC CROSSEA EDUCATION TOURS」,直譯即世界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協會有限責任公司CROSSEA教育旅遊公司。
申請文件中並沒有填寫聯繫電話,此外,文件顯示該協會申請人的名字為「QIAN WANG」。
經由網際網路檢索公司黃頁信息發現,CROSSEA教育旅遊(CROSSEA EDUCATION TOURS)公司的主要擁有者即世界數學奧林匹克協會有限責任公司(WORLD MATHEMATICAL OLYMPIAD CONTEST ASSOCIATION LLC),雖然CROSSEA教育旅遊的主要營業地址在新澤西州,但該公司文件顯示的所在地與「世界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協會有限責任公司」一樣,均位於馬裡蘭州。
世界奧林匹克數學協會有限責任公司的公司黃頁信息顯示,該公司同樣系「QIAN WANG」註冊成立,位於馬裡蘭州波託馬克(Potomac)的自由路(Liberty Lane)8921號。
同時檢索該地址,可以發現從2011年到2013年,先後有3家公司用該地址註冊成立,且3家公司註冊申請人的名字均與漢語拼音類似。
此前,WMO中國區網站還提供了一份協會總部及世界各地分會的聯繫方式。但其提供的法國總部電話及地址實際上是法國尼斯市政府的地址及辦公電話。此前網站上提供的協會法國官方註冊文件的左上角,和所有的此類在尼斯申請的文件一樣,都印有該地址及聯繫方式。
此外,中國青年報記者還核實了所謂德國及美國秘書處的情況。德國秘書處電話的接聽人告訴記者,他們是一家做工程的德國公司,WMO中國區網站上列出的聯繫人「WILLIAM FOYLE」確實存在,是他們的員工,但他們公司與中國和數學都沒有關係。
美國秘書處的電話接通後,一名男子接聽了電話,但當記者說明採訪意圖,對方卻迅速掛斷電話。此後再撥打該號碼,均轉為私人的語音信箱提示。
可以確定的是,世奧賽參賽最多的是中國學生。杜少文稱,他正打算控制世界總決賽的參賽名額,「中國隊每年有四五十人,別的國家可能只有三五個、七八個」。
中國青年報記者也特别致信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協會(IMO協會),詢問是否知曉該組織,對方表示並不了解,也沒有聽說過DeMedts.Henri主席。
WMO的官方背景
在WMO中國區網站上,除去世界級比賽的定位,能讓人對比賽權威性感到放心的,還有被列出的命題專家以及兩個具有官方背景的主辦方——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教育發展中心(以下簡稱「關工委教發中心」)和中國教育學會數學教育研究發展中心全國數學建模工作委員會。
在此前WMO的活動簡介中,大賽組委會共有兩名主任,分別是關工委教發中心秘書長沈文博,中國教育學會數學教育研究發展中心全國數學建模工作委員會主任秦荃田。
關工委與該比賽的關係密切,實際上杜少文本人就是關工委教發中心素質教育辦公室主任。而在WMO中國區網站上,更是有關工委教發中心對素質教育辦公室主承辦WMO比賽表示同意的批覆。
據杜少文介紹,2009年做了兩屆比賽之後,他向關工委教發中心秘書長沈文博匯報了此事,對方表示非常支持,從2010年雙方正式合作。而關工委教發中心素質辦公室就是用來具體承辦這個項目的機構。
關工委的官方網站顯示,教發中心是關工委下屬的事業單位。中國青年報記者聯繫了關工委教發中心副秘書長馬海濤,對方表示,2013年年初,沈文博突然去世,目前關工委教發中心並未確定新的秘書長。由於缺少法人,年檢未能通過,2013年7月29日關工委已經下發通知,停止教發中心的一切對外活動,現在所有活動都已經停止了。他表示,不是很了解世奧賽的事情。
關工委教發中心的另一位王主任則告訴記者,素質教育辦公室之前是由沈文博直接抓的,杜少文確實是該辦公室主任,通常是直接向沈文博負責、匯報。關於舉辦世奧賽的事情,之前關工委內部曾有過爭議,他聽說一位主要領導曾表示,這個活動要謹慎。
另外一個主辦機構,中國教育學會數學教育研究發展中心全國數學建模工作委員會則與此前引起風波的「數學建模」有關。
杜少文表示,WMO的「數學建模」部分就是在與全國數學建模工作委員會進行合作。在他的計劃中,這種利用數學原理,完成模型組建的數學遊戲以後可以單獨做成比賽。
杜少文稱,全國數學建模工作委員會是中國教育學會下屬的三級機構,是他們的合作單位,名單上查不到。
中國教育學會是1979年成立的一個全國性教育學術團體,數學教育研究發展中心是中國教育學會的會員單位。中國青年報記者就此事致電中國教育學會秘書處,對方表示,全國數學建模工作委員會並不是他們的一個機構,只是從數學教育研究發展中心那拿過一個關於數學建模的課題。
中國教育學會的工作人員表示,不但中國教育學會否認主辦過該比賽,數學教育研究發展中心和秦荃田本人也否認舉辦過該比賽,「隨著中國教育學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市場上有很多假冒中國教育學會舉辦活動的事情發生。」
中國青年報記者也聯繫了秦荃田本人,他表示自己對這個比賽「一無所知」。
除主辦機構外,WMO中國區組委會還有一個顧問委員會。華中師範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副教授梅全雄是其中唯一的大學數學教師,並是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研究所副所長。
梅全雄向中國青年報記者表示,他對WMO這個比賽並不了解。之前是杜少文找到自己,稱和自己是老鄉,在做一個公益的項目,有關工委的批文。他聽著覺得不錯,就同意掛名了。
儘管有著五花八門的主辦、承辦機構,但根據參加比賽的費用所匯去的帳戶顯示,實際組織這個比賽的公司是杜少文成立於1999年的「湖北多思克立茲文化傳播發展有限公司」。
杜少文此前的合作者,如今也在從事奧賽組織的王振江表示:「他們打的是關工委的牌子,但實際上做的就是一個民間的東西,因為做我們這一行,總要有一些看上去比較牛的東西,拉大旗作虎皮。」
世奧賽的財路
「這個比賽是假的。」《長江日報》記者楊於澤說,「這是個誤導性的命名,讓人們認為是個權威的世界性的比賽,其實是個民間盈利性組織搞的。」
早在2010年,楊於澤就曾寫過一篇《撲朔迷離的國際奧數身世之謎》,質疑該比賽。
在杜少文的表述中,WMO實際上是一個「公益組織」,目的是為了推廣先進的數學教育思想。關工委的批文也顯示,這應該是一個「公益性」的比賽,但實際上,整個比賽充滿了商業夏令營的味道。
世奧賽的收入主要是兩塊,其一是中國區決賽、世界總決賽選拔賽、世界總決賽和東亞精英挑戰賽的參賽費用,其二是地方加盟商需要完成綁定的教材銷售約定產生的收入。
「我們不跟升學掛鈎,地方賽事我們不收報名費,也不收授權費,當然,印試卷的考務費你可以收。另外,出國參賽的孩子得獎了我們還有補貼。」杜少文說,「我不靠這個掙錢,我們只是說不虧錢。」
但「推廣先進的數學教育思想」收費並不便宜。
黑龍江的一份關於第八屆世界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中國區)總決賽的通知顯示,每位前往天津參加總決賽的孩子,需要支付2980元的參賽費用,陪同家長的收費是每位2480元,帶隊老師為每位1600元。這些費用並不包括往返的路費。
據WMO中國區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參加中國區決賽的孩子人數每一屆都穩定在1000多人,今年剛剛結束的這一屆達到1600多人,而每年有兩屆世奧賽。
在中國區決賽後,獲得名次的孩子可以選擇參加全國集訓,通過全國集訓將會有機會出國參加世界總決賽。參加全國集訓的費用約為2000元。
完成集訓後是出國參加比賽。出國的費用依據不同國家而有差別。2013年7月在美國新澤西的世界總決賽費用為10天39800元/人,押金10萬元。亞洲精英賽的費用則為5天9800元/人,押金1萬元。杜少文表示,每年出國的總人數在100人左右。
當然,為了體現公益性,杜少文表示,在中國區總決賽獲獎的孩子參加世界總決賽可以獲得一定的補助——金獎3000元,銀獎2000元,銅獎1000元。
此外,WMO整個行程看上去更像是一個出國旅遊的夏令營。如2013年7月在新澤西的10天世界總決賽行程安排中,比賽、頒獎只用了一天,其他時間都在參觀各種旅遊景點。
此前曾在杜少文手下工作,負責與各個地方賽區保持聯絡的工作人員吳家林告訴記者,在他工作期間,很多時候出國的押金並不能及時退回給各個賽區,都是哪兒催得急了,先退回去,最長有拖了近半年的。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同樣是強調公益性的IMO規定,每一屆選手的參賽費用均由東道主主辦國負責。
除去各種參賽費用,綁定銷售教材是WMO的另外一塊重要收入。杜少文表示,目前WMO各地的加盟商並不需要授權費,但需要承諾銷售杜少文公司開發出的一套動漫雲教學的數學教材,根據賽區的大小,額度也有不同。
「這套教材和比賽都是為了推廣我們的教育理念,教材是根,比賽是個平臺」,杜少文說。
吳家林告訴記者,通常一般地區需要完成的銷售額度是500套,每套的定價是190元,實際銷售可能在150元左右。而WMO之前的大部分收益都用來投入開發這套「雲教學」軟體了。
但杜少文否認這一說法,他表示自己有很多產業,開發教材的錢是從其他產業賺來的,WMO和多思數學教材就是「做公益」。
本報北京10月8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