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神咒之水精咒五方衛靈咒

2020-12-15 茅山道宗

水精咒

水神水神,五氣之精。周流三界,百關通津。收除火毒,卻退炎神。神精蕩蕩,威氣雄雄。流入胃華,五臟之中。神清氣爽,魄定魂安。萬魔蕩跡,潤液有功。玉

帝敕命,鎮安火星。急急如律令。這段咒選自《太上三洞神咒》卷七.用於內煉。大洞經雲:用於內煉。大洞經雲「逸宅丹玄內,五氣結十方」,洞經示讀稱五氣為金、木、水、火、土之精氣。這裡的「水神」指自然清和之氣,屬於北方正氣。人能得到這種精氣並在體內自然流轉,那麼火毒炎神都不能逞能了。前面十四句主述氣的內在運行,後面二句是「敕命」和對其功效的小結。最後是下律令。《道法會元)說:「天一真源,玉液內源,甘露燻蒸於丹谷,金精上湧,醴泉融洩於華池,內施則吐故納新,外施則蕩暇滌垢,是為乾坤之氣。」通過律令之神信息傳遞,希望及時得到五氣之精。

五方衛靈咒

九無青天,明星大神。

煥照東鄉,洞映九門。轉燭陽光,掃穢除氛。開明童子,號曰玄卿。備衛我軒,上對帝君。收魔束妖,討捕兇群。奉承正道,赤書玉文。九天符命,攝龍驛傳。普天安鎮,我得飛仙。衛靈咒,又稱衛靈神咒,通常在結壇行法中誦之。較早出現的靈寶派《五方衛靈神咒》用於消災星曜等科儀,通常以召諸神靈備衛各方,保神安鎮,衛我身形為主,也有些衛靈咒是對仙真祖師的讚頌。大要在於制魔召靈,役使群神,安鎮五嶽,使天長存,明理三光,致國太平,兆民京福,濟度群生。

此咒從五方衛靈咒中選出第一則,冠名為九炁青天。東西南北中,各方都有屬於自己的「氣」,如東方為木為青氣。役使群神,以期身備五方之正氣,召五方五氣集於已身。「備衛我軒」,「收魔束妖,討捕兇群」,以使「普天安鎮,身飛上仙」。功能如此之大,所以要幫助神靈快速驛傳九天符命,以冀諸神及早擔負神聖使命。

誦此咒時須掐訣,存思五方真氣降壇並納入五臟。如誦東方咒則手掐震文,存想東方青氣降滿壇場,法師並吸青氣於肝中。除立壇行法外,道士在本命年的甲子、庚申日亦常誦此咒。

善於攝生念咒的,當祈禱某方正氣的時候必須存想正氣納人五臟,壯大自己,並逐步放棄自己的意念。開始時咒與訣同時運用,這樣可以使正氣來臨而使邪氣不敢近身。不善於掐訣者可以通過掐指文,又稱刻玉文達到目的。靈寶派道士將五方衛靈咒融人道教科儀。

相關焦點

  • 道教小知識:道教的八大神咒,龍虎山金光咒位列其中!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三十六說:"夫大法旨要三局,一則行咒,二則行符,三則行法。咒者上天之秘語也,群真 萬靈隨咒呼召,隨氣下降。在施法過程中咒語配合法器以及儀式使用往往能發揮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我們來聊一聊道教的八大神咒。
  • 道教八大神咒,「神咒」指的是什麼?神咒都有哪些?帶你走進道教
    是修道之士日常生活中防身保命的武器,也是溝通神靈的媒介,更是驅妖除邪的法寶。《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三十六說:「夫大法旨要三局,一則行咒,二則行符,三則行法。咒者上天之秘語也,群真萬靈隨咒呼召,隨氣下降。」可見在道教法術中,道教咒語佔有很重要的地位。《皇經集注》卷五《神咒品第一章》云:以經中秘法語,能度人籙仙,制星,制魔,制水,鎮五方,濟法界,故曰神咒。
  • 《太乙救苦神咒》之變句咒運用法(一)咒水淨宅化陰煞
    《太乙救苦神咒》之變句咒運用法(一)咒水淨宅化陰煞太乙救苦神咒天地無限,法力無邊,太乙救苦,業力消散,敬請太乙救苦天尊,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未曾了解此咒的讀者可參考往期文章《鼉城習步記(第一部)》(六)太乙神咒救苦難 普濟陰陽兩界安《鼉城習步記(第二部)》(四)好心收留召厄難 愛犬病危寵主痛《鼉城習步記(第三部)》(八)幽冥鬼靈強奪體 青玄咒力卻陰邪太乙救苦神咒之變句咒——
  • 道教咒語中的顯咒與秘咒
    所謂「顯咒」,是指從字面上可以理解的一類咒語,大多為四言、五言或七言韻文,主要內容是宣說道教的理論、道法的威力及修仙內煉之術。至秘字之咒,大率一句者為多,字數亦無一定,但能就其音而誦之。其意義之所在,知之者惟鬼神耳。」在《抱樸子內篇》、《上清大洞真經》及《無上秘要》等著作中所載咒語,絕大多數都為顯咒。至《度人經》中,也有許多顯咒,如叫做「玉音」、「歌音」、「真音」者。玉音一辭,來自古代禮儀文化,本指一種樂音。道教借用此辭,以表示宇宙開闢、神真嘯詠的神秘咒聲。
  • 帶你了解神奇的道教八神咒!
    對於我國的宗教體系,除了外來宗教之外,土生土長的道教是大家最感興趣的文化系統了。曾作為我國封建社會穩固皇權之用,神秘之處令人神往,尤其港臺電影中道教降服殭屍、惡鬼所用符咒、咒法,更是勾起了我們的好奇心。那現在被我們知道的道教神咒都有哪些呢?又是念來做什麼用處的呢?我們今天就來詳細了解一下。
  • 咒中之王楞嚴咒:佩戴就能成就世間智慧
    佛教的佛咒眾多,其中最著名的莫如大悲咒、楞嚴咒、十小咒等。而楞嚴咒是佛教之中最重要、篇幅最長的佛咒(2622字),乃是咒中之王,在佛教之中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楞嚴咒又稱為白傘蓋咒、如來藏心咒,總共分為五部,代表了五方。因為楞嚴咒的威力可以覆蓋一切,故稱之為「傘蓋」,關乎整個佛教之興衰。
  • 特殊時期,千萬不能忘了破一切邪魔外道的咒中之王——楞嚴神咒
    提醒:從疫情開始的那天起,眾生相屢屢頻出,網絡之中亦有數不盡的經咒傳播,甚至有偽經邪咒附佛外道,擾亂人心,蠱惑佛子;在此特別告誡大德們千萬不能忘了一個東西,就是咒中之王——楞嚴神咒估計大家對楞嚴咒並不陌生,凡是出家人必背的一個咒
  • 【每日符咒】學會道教「八大神咒」,便可逢兇化吉!
    《皇經集注》卷五《神咒品第一章》云:以經中秘法語,能度人籙仙,制星,制魔,制水,鎮五方,濟法界,故曰神咒。
  • 道教咒語之噩夢咒
    噩夢咒大洞真玄,長煉三魂。第一魂速守七魄,第二魂速守泥丸,第三魂守心節度。又啟告太素三元君,急召桃康護命,上告帝君。五老九真,各守體門。使諸神消滅惡津,反兇成吉。道教認為,人的全身都有神靈的存在,當它們調控得當時,人體就非常的健康。然而,如果人太累、太緊張,或者身體虛弱時,一些神靈疏於職守,那麼體外的一些邪神就可能侵人人的體內,引誘人的魂魄。魂魄可以離開身體,道教認為人做夢是魂魄短暫離開。而人死,則是魂魄永遠地離開人體。
  • 楞嚴咒乃咒中之王——金剛藏菩薩驅魔除障之咒
    楞嚴咒是最長的咒,又叫「靈文」,因它太靈太妙,妙不可言,誰念誰就有感應,誰持誦誰就得到金剛藏菩薩的護持。楞嚴咒乃咒中之王,除障之最,誠摯持誦楞嚴咒,福德最具足,加持最具力。《楞嚴咒》的「楞嚴」兩個字,就翻譯成「究竟堅固」。這《楞嚴咒》名字叫「摩訶薩怛多般怛囉陀羅尼」,又叫「佛頂光明摩訶薩怛多般怛囉無上神咒」。佛頂就是佛的頂上化佛,所以這《楞嚴咒》是微妙不可思議的。《楞嚴咒》裡邊所講的,都是降服諸魔,制諸外道。楞嚴咒是佛頂光明,化身如來所說的神咒,所以妙不可思議。
  • 創造世界的元始之音:道教咒語中的顯咒與秘咒
    本文摘自嗣漢天師府公眾號,版權歸其所有,轉載旨為弘揚道教新風,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圖文無關,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顯咒與秘咒,是道教咒語的兩大種類。所謂「秘咒」,是指從字面上難以理解的一類咒語,如各種隱語梵音。
  • 道家八大神咒-淨天地神咒
    神咒,指天神的語言,有神通法力的秘語。(皇經集注)卷五《神咒品第一章》:「以經中秘法語,能度人篆仙,制星,制魔,制水,鎮五方,濟法界,故日神咒。」道教認為咒乃天神所頒,得之者可以役使鬼神。早期道經《太平經》雲:「天上有常神聖要語,吋下授人以言,用使神吏應氣而來往也,人眾得之,謂之神咒也。」道教神咒主要用於祈禳、治病等場合。並要求念誦時,身心潔淨,虔誠、存心誦之而往往靈驗。
  • 道教流傳最廣的「八大神咒」,學會便可逢兇化吉!
    《皇經集注》卷五《神咒品第一章》云:以經中秘法語,能度人籙仙,制星,制魔,制水,鎮五方,濟法界,故曰神咒。
  • 化解太歲最靈驗簡便適合大眾修持的神咒:準提咒修持儀軌
    前四句為禮敬之語,之後為咒語主體,最後「唵。折戾主戾。準提娑婆訶。」為準提咒咒心。平日行住坐臥時皆可多念咒心。如果不想修習密法,只要合掌,恭敬虔誠念誦咒文即可。 觀想佛母準提像,有無量光明相好,一一現前。
  • 持誦佩帶《楞嚴咒》拯.救了飽受折磨的我
    點擊法華之家免費訂閱,每天18:22
  • 大悲咒,心經,解結咒,往生咒等經文的功能、宜忌和適念範圍 .
  • 楞嚴咒的作用和好處
    楞嚴咒是非常經典的經咒,也是非常重要的經咒,我們修持楞嚴咒可以讓我們獲得很多的好處,不但可以為我們增加福報,還可以讓我們獲得無量的功德
  • 為什麼楞嚴咒有著佛教咒語中萬咒之王的稱號
    在佛教早晚課誦集中,楞嚴咒被放在了早課功課的第一個位置,出家師父們需日日念誦,並且楞嚴咒有著萬咒之王的稱號,可這是為什麼呢?楞嚴經楞嚴咒不僅讀誦有很強的力量,就連佩戴也有非常不可思議的效果只要將寫好的神咒,裝於香袋裡,隨身佩戴,或懸在住宅的牆壁上,由於神咒的加被,可以盡其天年,一切毒害都不能加害他。
  • 楞嚴咒心持誦方法及功德效力
    北宋華嚴宗的大德長水大師(一生專門研究《華嚴經》跟《楞嚴經》,被當時的皇帝尊為楞嚴大師),他在《長水疏》當中解釋楞嚴咒,說前面只是一個前方便,真正的咒語的內涵是最後的八句,他判作楞嚴咒的咒心。慧公長老的看法也跟長水大師一樣,認為整個楞嚴咒歡喜、生善、破惡、入理的效果是從這個地方啟動的。
  • 末法時期為什麼要讀誦佩戴《楞嚴咒》?
    四:有人說能背誦楞嚴咒,就是菩薩。當然,會背誦楞嚴咒的人多數是凡夫。但是,楞嚴經楞嚴咒最先滅。無量壽經阿彌陀佛最後滅。我們誦楞嚴咒,阿彌陀佛名號滅的那一天永遠不會來,能誦楞嚴咒的人有一份功勞。所以就是菩薩。故應誦楞嚴咒.五:釋迦牟尼佛為表達楞嚴咒的殊勝,自己不說楞嚴咒。而是坐在佛祖頭頂的放光佛所說,說明楞嚴咒是佛上佛的境界,咒中之王,威力極大。故應誦楞嚴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