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快的500臺超級計算機的榜單剛剛又更新了,新的第一名由日本理研所和富士通科技公司共同打造的「富嶽」超級計算機奪得。
IBM的「頂峰」超級計算機已經名列第二位,因為「富嶽」每秒可以完成415.5千萬億次計算(也就是415 petaflops),是「頂峰」之前創造記錄的2.8倍。中國的神威·太湖之光和天河二號名列第四和第五名,
在一些特定的任務中,「富嶽」的峰值實際上可以超過1000 petaflops或1 exaflop。
「富嶽」使用的是富士通定製的48核晶片,共使用了158976個處理器。它的研製歷時6年多,耗資12億美元。
這臺超級計算機要到明年才能完全投入使用,但其強大的處理能力已經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因為它已經在日本神戶的理研所開始運行。這臺新近加冕的最快超級計算機正在研究對抗新冠肺炎病毒的方法,並且已經對傳染性飛沫如何在空氣中傳播進行了一些智能分析。
超級計算機的用途不僅僅是體現在創造運算的速度記錄,它們還能處理各種涉及大量變量的困難計算,從氣候預測到分子水平的化合物建模等等。
「富嶽」也是第一臺基於ARM架構打造的超級計算機。ARM處理器比其他類型的處理器更簡單、更省電,這也是為什麼它們經常被用於需要將熱量和功耗降到最低的行動裝置中。但這並不一定意味著ARM晶片的性能較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軟體如何使用它們,以及與它們一起安裝的其他組件。
蘋果公司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將其筆記本電腦換成ARM處理器,而不是英特爾處理器。
這是超級計算機TOP500榜單第55次發布,它每年發布兩次,以追蹤計算機處理能力的發展。本期榜單中,機器的總功率為2.23 exaflops,比6個月前的1.65 exaflops有所提高。
不過,不要指望這個新紀錄會保持很久:平均功率超過1個exaflop的超級計算機正在醞釀之中,到再次評估TOP500時,它們應該已經開始運行。
該榜單由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埃裡希·斯特羅邁耶和霍斯特·西蒙、田納西大學諾克斯維爾分校的傑克·東加拉和德國ISC集團的馬丁·默爾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