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之子》是日本著名動畫家新海誠執導的的一部動畫電影作品,這是新海誠繼《你的名字》之後的又一部動畫電影。《天氣之子》講述了在氣候調節失控的時代,被命運捉弄的少年和少女選擇各自的生活方式的故事。
因為日益發達的科技,如今孩子們的心性成熟較早,並且有很多的想法。年少輕狂、渴望自由是孩子們的天性。但是礙於年紀的束縛,心有餘而力不足。同時有一群大人們想要阻止他們去實現自己的夢想,他們不認為孩子們的目標。這一點好像大人們望子成龍,期待孩子將來會如何成長會有怎樣的成就,會對孩子們有很多的要求,但是當孩子們終於有一天可以改變世界的時候,大人們則不去相信他們,去質疑阻礙他們。
在電影《天氣之子》中,大人們只是把孩子們當成了自己的「替身」,就如同晴天娃娃一樣,許願之後就丟棄了。這個觀念也是整部作品的主軸,藏在故事背後的社會現狀、環境理念、生活態度,是新海誠真正要表述的意義。
影片以「天氣」為主題,展現出新海誠對現實世界的觀察與見解。新海誠表示,「近幾年,氣候產生了變化,自然災害越來越多」,因此構建了一個天氣錯亂的時代,為影片增添奇幻感。與其說是新海誠找到了一個好的題材,不如說這正是如今社會的悲歌。
在人物設定上,女主角陽菜的靈感來自於在雨中慢跑時的遐想,想要展示陰暗的城市中白衣的少女被光芒籠罩的美麗畫面。事實證明,電影中這一幕成為了經典。在製作細節上,也有很多的藝術看點,例如:影片中花火大會的場景中,每一朵煙花,花粒與煙的顏色各不相同;每一滴雨都手繪而成,以不同的顏色、形狀與濺落方式,將世界倒映其中,展現出新海誠「細節狂魔」的本質。
故事中女主陽菜讓天空放晴的能力,這個能力是參考了中國民間故事「掃晴娘」和日本的「晴天娃娃」相結合。掃晴娘是人們把漂亮的姑娘獻給東海龍王,來換取好的天氣;晴天娃娃要代替人們承受災難和疾病,讓許願的主人更加健康和幸運。晴天娃娃的童謠中最後一句就是「但願明天是個好天氣,如果不是就把你的頭割下來」。陽菜每一次的使用晴天能力,身體就會越累越透明,直到最後被帶向雲之彼端的世界中,以及作為大人代表的圭介總是說「如果犧牲她可以換來好天氣,我倒是很樂意」。這有異曲同工之妙。
自影片上映以來,引發了眾多熱議,男主角「選擇愛人還是世界」的抉擇極具現實意味,成為觀眾討論的焦點:有些觀眾選擇「世界」,像影片中的須賀一樣,理解但不認同男主角的選擇,認為男主角應該更理智而顧全大局;同時也有觀眾非常認同男主角「選擇愛人」的做法,認為愛情就應該這樣純粹而熱烈,甚至表示這樣的選擇讓人「找回了失去的愛與勇氣。」對於這樣的討論,導演新海誠表示「意料之中」,甚至這也是他角色設計的初衷之一。現實社會中,人們很難遵從自己的內心做出選擇。
《天氣之子》在設計中,大膽表達自我、順應本心的男主角帆高,希望可以得到觀眾的理解與共鳴。新海誠表示,「無論選擇世界或是愛人,其實都沒有對錯」,只要遵從內心、勇敢去做、不留遺憾,就是最好的選擇。
主題曲《愛能做到的還有什麼》
由RADWIMPS主唱野田洋次郎創作,製作沿襲了二人獨有的「作畫音樂同步創作法」:將影片以鏡頭為單位進行分割,根據畫面一幀一幀地對音樂進行創作與調整,保證旋律與畫面情感的完全契合,極大增強了影片的感染力。歌詞以影片中的男女主角為基礎,訴盡漂泊青年為了夢想而奮鬥的迷茫與勇敢。其中「愛能做到的還有很多,我能做到的還有很多」一句,就讓許多觀眾產生共鳴:男女主角一樣飽經生活之苦,只要心懷希望,一定可以等到「雨過天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