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utumn
編輯/小棉
當孩子開始上學後,輔導孩子功課成了眾多父母的一大難題,許多寶媽反映,只要一會不看著孩子,他就開始開小差,半天也寫不完一道題,做作業效率非常低。
這不,有位爸爸也遇到這樣的難題,他讓孩子一人在家寫作業,出門後偷錄下了兒子獨自寫作業的狀態,隨後將它傳到網上,引起眾多網友的共鳴。
事情經過是這樣的,爸爸因為有事要出門,就讓兒子在家趕緊把作業寫完。在爸爸走前孩子認真的開始寫起作業。誰知爸爸走後,才寫了不到一分鐘,孩子就開始開起小差,先是扭頭,用手指敲旁邊的牆面兒,然後又斜身去拉後面的門。玩了一分多鐘,想起還有作業又繼續回去寫作業。
結果寫了不到兩分鐘,又停下手中的筆,開始敲起了牆壁,這次又玩了一分多鐘,回去寫作業。
本以為這下玩夠了會認真寫了,沒想到又是寫了一會後就開始在牆壁上畫畫了,畫累了就靠在椅子上思考,思考一會後又開始扭動身體,做做運動。運動的差不多就停下想想該做什麼,於是果斷選擇去一趟廁所。
孩子從開始寫作業總共花了九分鐘,結果只有兩分鐘是在寫作業,其他時間都在開小差。爸爸回來後看到偷錄下的視頻也是既好笑又無奈,之後便將視頻分享到網上,許多父母看了後,紛紛表示:像極了我家孩子,真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娃。
像視頻中孩子這樣不能專心寫作業的情況是非常普遍的。我有個朋友的女兒也是一到寫作業就讓人頭疼,於是朋友把孩子下課後送到託管中心,希望老師能夠管住孩子好好寫作業,誰知每次女兒寫作業都要寫到晚上8、9點,老師反應其他孩子寫完後都會給她檢查,她在檢查時讓她女兒寫作業,她女兒卻一直靠在桌子上不起來,一直到老師專心管她時她才能好好寫作業,朋友聽了也非常無奈。
孩子們之所以不能專心寫作業,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都是因為專注力不夠,不是換一個人管孩子就能改變的,最重要是家長要掌握正確的方法,不斷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1、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閱讀是最能靜心的,家長在孩子小時候就要開始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了。可以先從簡單的故事書開始,隨著孩子認識的字越多,理解能力變強,可以適當增加一些科學讀物,既能讓孩子多學些知識,又能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
2、 給孩子準備一些益智玩具
在孩子小的時候可以給孩子買一些益智玩具,比如拼圖或者積木,讓孩子自己根據圖片組裝,儘量不打擾他,這樣既能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還能開發孩子的智力。
3、 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家長可以適當給孩子布置一些家務活動,比如說讓孩子收拾玩具,整理書籍,這樣孩子不僅能慢慢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能在勞動中提升專注力,學會專心把一件事情做好。
專注力是孩子學習任何東西的前提,因此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多給孩子買一些書,陪他一起暢遊知識的海洋,或者給孩子布置一些小任務,讓孩子獨立完成,這樣才能避免孩子以後做事拖拉,讓孩子更加專注地學習,更好地成長。
(本文內容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