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娃沒瘋,陪娃寫作業先瘋了!
陪娃寫作業又上微博熱搜,近日河北保定一段媽媽輔導兒子寫作業被急哭了的視頻引起大家的關注。
視頻中,媽媽與兒子一同抽泣著。
原因是寶媽對兒子說,寫字要注意空格,孩子怎麼也不明白,就哭了。
寶媽看孩子哭了,又氣又心疼,也跟著哭了起來……
圖片來源@新華網微博截圖
誰說為母則剛,要逼瘋一個媽有多容易?讓她陪娃寫作業……
陪娃寫作業,人間修羅場
被娃氣哭算什麼?畢竟有的家長直接被氣出心梗!
前段時間,深圳一位45歲的家長劉先生輔導三年級的兒子寫作業。
在老父親慷慨激昂、唾沫橫飛,同一道題講了無數遍後,孩子依然一臉懵逼。
暴怒的劉先生突然感到胸痛喘不上氣,於是喊來老婆接力,但依然雞同鴨講……
看到這情況,坐在旁邊休息的劉先生「蹭」地一下站起來,想再次加入戰壕。
不料卻眼前一黑,暈了過去。
第二天劉先生依然感到難受,前往醫院就診。
剛到急診大廳,劉爸就暈倒在地,而且身體抽搐、口吐白沫、小便失禁。
經專科醫生的診斷,劉爸是急性冠脈症候群,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心梗」。
圖片來源@深圳身邊事微博截圖
中年父母的心酸現實
根據一個第三方教育平臺發布的一份《中國中小學寫作業壓力報告》數據顯示:
在中國,91.2%的家長有過陪孩子寫作業的經歷,其中每天陪寫的家長高達78%。
報告還顯示陪寫作業也已成為親子關係一大殺手。有75.79%的家庭曾因「寫作業」發生過親子矛盾。
作業本身不難,但是要教會孩子,真的好難!
同一道題,你教了一遍又一遍,嗓子都說啞了,孩子卻依然一臉懵的時候,試問誰不崩潰?
圖片來源:網絡
白天上班,晚上輔導作業,成年人的心酸無縫對接。
試問哪位媽媽不想下完班晚上追追劇、泡泡腳?哪位老父親不想看個比賽,打打排位?
無獨有偶,前段時間一個視頻,引起了很多中年家長的共鳴:
一位父親,在孩子的家長會上抱頭痛哭:自己的孩子怎麼可能不關心呢?
天天加班到凌晨,不可能一直盯著微信群。老師電話不是不想接,而是一直在開會,沒法接啊!
不少網友紛紛表示真的太感同身受了: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以前上學的時候羨慕家長可以不用上學,有了娃才發現,當了父母還是要繼續上九年義務教育。
養娃就像抽盲盒。
不管抽到的是牛蛙、素雞還是青蛙,都是自己的娃不可退換。
不管怎樣,家長們都不曾放棄。
圖片來源:網絡
預防心梗「保命秘笈」
人到中年,孩子的作業也許會遲到,但一定不會缺席。
嬤嬤這就送上中年父母陪寫作業「保命秘笈」請自行收好:
控制自己的情緒
怎麼教都教不會,即將崩潰時,怎麼辦?建議先暫時離開,讓自己和孩子都冷靜一下。
不管有多心塞,也不能氣不過直接動手打孩子。
平時多看一些教育相關的兒童心理學、教育學等書籍,不斷提升自我,學會控制情緒,不斷優化教育方法,才是王道。
培養孩子的自覺性
孩子寫作業為什麼這麼難?
有一檔萌娃課業教育陪伴式綜藝《親愛的小課桌》,節目中提到了一份《小學生寫作業常見問題調查報告》
報告揭露了困擾父母輔導作業的幾個棘手問題:
圖片來源:網絡
82%在於學習習慣不好,46.2%在於學習沒有積極感和成就感,35.7%在於沒聽懂。
因此,對於剛上幼兒園或者剛上小學的孩子,父母應該先幫助孩子建立起自主寫作業良好的學習習慣。
多鼓勵,少打壓
作業和遊戲、動畫片這些東西比起來,自然沒有什麼吸引力。
自己辛辛苦苦完成的作業,還一直被爸爸媽媽說字寫得不好、寫錯了、寫太慢了……
孩子心裡自然覺得難過,沒有成就感甚至產生抵抗情緒。
經常鼓勵孩子,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可以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更有積極性和成就感。
改變思維
很多時候,我們在教孩子的時候是用成人的思維,但孩子的思維有時候卻並不是和大人一樣理解的。
家長在教孩子的時候,可以先網上看看一些公開課,小學老師是如何講課的,其中的教學方式有哪些可以借鑑的。
找出問題然後解決問題,才不會一直在被氣——自我安慰——接著被氣,這個怪圈中循環。
養娃真的不容易,且養且珍惜!養娃的心酸與快樂,只有做了父母才能真實地體會到。
雞娃雞自己,父母雙親戰鬥力永不停息。給一直都在努力的父母們,點讚!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