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家長陪伴孩子寫作業就成為一種習慣,晚上睡覺之前經常都能聽到,家長的吶喊,這道題剛講過,你還不會?這樣的聲音全國各地都有,已經成為很多家長的常態。其實這些不是家長問題,是孩子太過拖拉、磨蹭。
好幾個同事家的孩子都上學了,經常聽他們抱怨孩子,作業寫得慢,而且錯誤率也挺高,需要同事們幫助孩子進行改正。這樣每天都需要晚上十一點才能完成,孩子和同事的睡眠都無法保證,而且孩子早上還需要同事喊太長時間才能起床吃早餐,經常出現遲到。
孩子容易分心,會被好奇的事物吸引,孩子不能進行專注。很多孩子都有這樣的情況,比如老師上課中,孩子已經被窗外的吸引,遨遊太空了。尤其是年幼的孩子,孩子本來專注就低,不管是學習走路都會出現走神,導致該做的事忘記做,甚至不知道做什麼了,需要家長提醒才知道做什麼,這樣孩子出現拖拉就是常見的事了。
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孩子在家長的教育下,只知道早上中午晚上,沒有明確的時間觀點,這樣家長告訴孩子還有幾分鐘遲到,或者幾點了作業還沒有寫完,這些時間對孩子來說是虛幻的,所以給不了孩子緊張、壓迫,時間不夠用的概念。
有的孩子本來就是慢性子,做什麼事都特別慢,特別的仔細。比如吃飯就要慢慢地嚼碎,這樣吃飯對身體有好處,但是對於時間就是浪費了。尤其這樣慢性子的孩子,還不能經常催他們,這樣會導致孩子丟三落四,還要浪費時間重新整理。
第一個辦法:不要讓孩子認定自己就是拖拉的人
有些家長經常對孩子說,你又遲到了,這樣給孩子心理暗示,我經常遲到也沒有事,孩子就會習以為常。所以家長對待孩子要不能遲到,孩子起床晚,就提前給孩子起床。讓孩子養成及時到校的習慣,這樣孩子出現遲到、也會不安,沒有那種心安理得。
第二個辦法:教會孩子時間
家長告訴孩子鐘錶上的時間,給孩子示範一分鐘能做多少事。給孩子規定做作業起床的時間,這樣孩子有一定的時間觀念,不會不知道時間,最好超過時間對孩子進行懲罰,可以鞭策孩子利用好時間。
第三個辦法:教會孩子制定時間規劃
有些孩子出現拖拉、磨蹭,是沒有時間規劃,孩子總認為時間很長,慢慢的休息、慢慢地寫,時間會夠用,這樣孩子經常會出現拖拉的情況。家長引導孩子制定每天的時間表,每個時間段就要做什麼事,不要這個時間段沒有做完,就拖到下個時間段。可以給孩子制定獎勵懲罰制度,規定時間完成就表揚,超時就批評。
寄語:現在很多孩子都有拖拉時間的習慣,導致最後時間不夠用,手忙腳亂。家長要從小給孩子灌輸時間觀念,今天的事情就要今天做,不能把事情拖到明天。不然養成習慣,孩子做不完就不想做,孩子有理由做。所以說家長要對孩子嚴格要求時間,這樣孩子就會慢慢減少磨蹭、拖拉,孩子學習效率也會上升。
本文由好寶貝教育啟蒙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