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孩子寫作業拖拉的深層原因,與「非理性情緒」有關

2021-01-10 正能量育兒

文 | 希媽

孩子寫作業拖拉,已經成了現在父母的一大「心病」。關於解決辦法,也已經是老生常談了。

不管父母怎麼催促,孩子只要一坐到自己的書桌旁,就控制不住的玩尺子,轉鉛筆,摳橡皮,玩兒會手邊的樂高小人,看會兒繪本故事書。本來預計好30分鐘的作業,卻用了三個小時完成。

孩子寫作業拖拉一般有兩個原因。一來是由於外部環境的誘惑造成的,二來是任務本身的原因。比如:作業太多、難度太大,或者作業太過於簡單,枯燥乏味都會導致孩子拖拉不想寫。

家長幫助孩子學習時間管理的技巧,同時利用獎勵機制,確實減少了拖拉的情況,但是很多孩子依然會拖延。這是因為拖延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是與孩子的「非理性情緒」有關。

認識孩子拖延背後的4種「非理性情緒」

「非理性情緒」,就是不理智的思考不加以控制的情緒。當孩子出現了非理性情緒時,即使再好的時間管理方法也可能用不上,這個時候最首先安撫的是情緒。

秋葉在《時間管理7堂課》中提到:所有對的方法實施的前提是我們是一個理性人,但你我都知道,很多時候,我們並不理性。

非理性情緒一般有哪幾種呢?

1、需要被讚賞

當我們做事的時候,如果能得到別人的讚賞和認同,動力是不一樣的。在孩子做作業這件事上,孩子也需要被認同。當孩子從學習中獲得的滿足感和成就感低時,必然會導致學習的熱情度下降,寫作業磨蹭,拖拉。

就像我們寫文章,如果我們發表了一篇文章,沒有任何人閱讀、點讚、獎勵,得不到認同時,持續創作下去的熱情就會降低,更不會高效率的完成計劃和目標。

2、過高的自我期待

現在的孩子不缺表揚,經常被家長稱讚:「真棒!」、「真聰明!」「真了不起!」。盲目的表揚孩子結果,孩子很難認識到自己的能力,從而給自己過高的評價,給自己過高的期待。

這樣的後果就是,當孩子遇到一點困難,或者失敗時,就會無法承受。比如,孩子會因為有不會做的題大發脾氣,或者一個字寫不好,就開始擦了寫,寫了擦,陷在負面情緒中,從而成為了推遲的理由。

3、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是指因為重複的失敗或懲罰而造成的聽任擺布的行為。是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在1967年研究動物時提出的。

他用狗做了一項經典實驗,起初把狗關在籠子裡,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狗電擊,狗關在籠子裡逃避不了電擊。進行了多次重複後,蜂音器一響,給電擊前,他們把籠門打開,這個時候狗不但沒逃,而且不等電擊就先倒在地下呻吟和顫抖。本來可以主動地逃脫,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這就是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容易讓人陷入「自我懷疑」的狀態中,會把失敗的原因歸結到自身,放棄繼續嘗試的勇氣和信心。

比如有的孩子,連續考試沒考好,就會認為自己不夠聰明,沒有天分,甚至認為自己「不是學習的料」,然後就會從心理上失去信心,厭學,上課也不會認真聽講,對於課後作業更不會按時完成。這種狀態如果不解決,制定再好的方案,孩子也會難以完成。

4、過度的情感依賴

在作業這件事上,如果家長一直掌握「主權」,每天監督孩子學習作業。這樣就容易導致孩子的依賴。甚至缺乏動力,明明自己能做到,但是依然會依賴父母。

很多孩子,如果家長陪著,就能按時按點完成作業任務,一旦家長不在,孩子就開始拖拉,無法安排自己的時間,即使做好計劃,也會問家長的態度,沒有自己的想法。這樣一來,效率怎麼可能提高呢?

上述這4種非理性情緒,每個孩子或多或少都會出現。這些情緒的存在是合理的,家長如果識別了這些情緒,我們在遇到孩子做作業拖拉時,就會明白,拖拉只是一種「現象」,更深層次的原因就是孩子被情緒左右了。

4種「非理性情緒」

理性決策為什麼會被「非理性情緒」左右

大腦的工作機制神經學家保羅·麥克林提出了有名的三位一體大腦神經模型理論:大腦可以分為3層,每一層來自不同的祖先。

首先,原始腦(爬行動物腦)是我們的腦幹,負責最基礎的神經和精神活動,比如心跳、呼吸、防禦等。原始腦是人體的反應之源,說「開火」就絕不會猶豫半分。然後是邊緣腦,這一層負責情感和記憶,給我們帶來情感的大多是邊緣腦,我們稱它為「情感腦」。最後是「理性腦」,是大腦最外層,負責全面的決策和籌劃能力,共情能力,道德觀等。

在原始社會,人類的原始腦會做出的本能反應來獲得生存,在那個充滿危機的時代,理性腦來不及思考。所以本能是最強大的決策意識,但是這種意識不是經過理性思考就做出了。但是隨著時代的變換,來到現代社會,我們的行為更多是由情感腦和理性腦共同決策完成。

情感判斷比較直接,簡單。要麼是積極情緒,要麼是消極情緒,鼓勵我們產生生存的本能反應。而理性判斷需要經過複雜的思考做出決策。

大腦神經模型示意圖

情感腦影響行為由於理性決策比較慢,不如情感腦判斷快,人就會很容易被情緒所左右,從而影響人的行為,打亂了原有的計劃。

比如,很多人早晨坐到辦公室,先打開電腦,登上郵箱、微信,開始了一天的工作。接到領導電話,上午半天需要寫方案。如果這個時候,放下手機立刻專注的去寫,也許很快就會完成。

不過這個時候,很多人覺得需要先拿出點時間構思,構思的過程中回復了微信消息,跟朋友聊了會天,然後上網查資料。查資料時被各種熱點的彈窗所吸引,開始打開看熱點新聞,發現了重大的新聞時,又順手發了一個朋友圈。結果在朋友圈收到了點讚和評論,開始在朋友圈互動。這個時候,上午半天就過去了,結果什麼也沒幹。

我們來看看這個場景中,情感腦是怎麼影響行為的。

上邊我們提到,理性腦的工作是負責決策和籌劃。寫方案、聊天、查資料、看新聞、發朋友圈等等這些行為是要經過理性腦判斷做出的行為。

而對於普通人來說,寫方案不是一件很容易的工作,這個時候,情緒腦就開始誘導人去做一些「殺」時間的事情,比如聊天、查資料、發朋友圈,也就是思考成本比較低,更容易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

所以,一個上午沒寫方案,實際是受了情感腦的影響。如果內心有「非理性情緒」,還會引起更多的負面情緒,這個時候大腦就會自動激發積極情緒的信號,把人的注意力轉移到開心的事情上去。

總之,正是這樣的大腦工作機制,大腦喜歡驅動人們去做讓自己獲得喜悅的行為,所以「非理性情緒」佔了上風,影響了理性腦的決策。

回到寫作業這件事上,寫作業本身需要花費時間思考,而且孩子沒有在這裡邊獲得成就感和喜悅。所以「寫作業」觸發了情感腦「避免負面情緒」的保護機制,4個「非理性情緒」就會驅動孩子去做讓自己獲得滿足和喜悅的事情,從而導致了做作業拖拉,一邊玩一邊寫,不到最後一刻也不會著急。

排解「非理性情緒」,有效解決孩子的拖延

「非理性情緒」並不是一種壞的情緒,這些情緒的存在都是合理的,幫助孩子正確的排解「非理性情緒」,有以下三種方法作參考。

1、培養積極情緒

孩子在做作業過程中,家長可提醒孩子適當休息、放鬆,轉移注意力或者適當娛樂等方法,獲得暫時的積極情緒。比如,休息時,可以跟孩子活動活動身體,跟孩子做個小遊戲,聽聽音樂唱唱歌改變心情。

孩子寫完作業後,家長找到值得認可的地方稱讚孩子的努力,放大孩子的優點,讓孩子在學習中找到自信和成就感。

大腦接收了積極情緒,從作業這件事中獲得了滿足和喜悅,從長遠的利益角度看,也從根本上解決了孩子的拖拉。

2、調節動機

通過調動孩子的內在動機,提高效率。家長可以利用孩子喜歡做的事情與做作業這件事結合,或者附加他們喜歡的獎勵,來增強完成作業的動機。

之前一個朋友說,他家兒子喜歡聽故事,上了一年級後,就不肯寫作業,寫作業時也經常鬧脾氣,纏著媽媽講繪本故事。我這個朋友想了一招,跟兒子商量,他可以一邊寫作業,媽媽在邊上給他講故事。這樣一來,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寫作業的過程中還得到了滿足。

孩子如果提前完成了作業,也可以利用節省出來的時間,讓孩子做他們喜歡做的事情。

這些方法就是增強了孩子寫作業的內在動機。引導孩子主動去做,而不是消極被動的去完成任務。

3、讓孩子有主動權

作業本身是孩子的事情,如果大人一直監督孩子做作業,並掌控孩子的時間。孩子沒有了主動權,從心理上就會抗拒寫作業這件事。

放權給孩子,跟孩子一起商量後,讓他自己來決定哪個時間段寫作業。這樣也避免了孩子對家長的過度依賴。

結語:

當孩子處在「非理性」情緒下拖拉時,不要著急催促孩子。威逼利誘,只能讓孩子在學習這條路上「越走越遠」。

家長不妨停下來,跟孩子一起做一件更適合當下情緒的事情,跟孩子做個小遊戲,講個笑話,哪怕是給孩子一個愛的擁抱。

幫助孩子調節情緒,做好情緒管理才是最重要的。

我是希媽胤爸,90後幼師,正能量的二孩媽媽。熱愛生活,養育積極向上有質量的娃!

相關焦點

  • 孩子寫作業拖拉背後的真正原因,可能比你想像的更複雜
    不理解孩子寫作業拖拉背後的真正原因,而只是簡單粗暴地強行去掰正孩子的行為,往往療效短,副作用大,不利於親子關係的長治久安和孩子的健康發展。有人曾專門研究過拖拉這件事,並寫了一本書叫《拖延心理學》。書中是這樣解釋拖延行為的。
  • 孩子寫作業拖拉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如何有效解決
    「都幾點了,其他作業還沒有寫完呢。」女兒不耐煩,煩躁的嘟囔著。「先改了再說吧,誰讓你現在才寫。」女兒生氣,撅著個嘴。還是拿著筆來到我跟前。我覺得只要是個孩子就能夠做對,沒有難度嘛!」看,我們就是通過不停的說孩子寫的不好,做的有錯,需要改正,這不難,只要認真就可以做對。我們說的都是自己認為的,自己的感覺。但是卻忽略了每個孩子學習能力是不同的。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夠學的很好。我們需要允許自己孩子不完美。不管孩子做多久,累不累,我們眼睛時刻盯著,都做對了嗎?做不對就意味著孩子沒有掌握好知識點,需要重新進行講解。
  • 孩子寫作業拖拉,這個方法讓孩子愛上寫作業
    今年的下半年開學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輔導作業又成了一個熱門的話題。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就會雞飛狗跳。這句話真正的體現了,現在孩子寫作業的一個現狀!但是讓一些家長無奈的是學校留的作業很少,但是孩子一樣會寫到十點、十一點,孩子寫作業拖拉,不專心,家長一不留意就會發現孩子已經在旁邊開始玩兒上了。
  • 一年級孩子寫作業拖拉、磨蹭怎麼辦?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這句話是不是說出了很多家長的心聲呢?孩子每天放學回家,寫作業時不是玩筆就是玩橡皮尺子;不是喝水就是上廁所........本來半個小時能寫完的作業,硬是拖拉了幾個小時還沒有寫完。生活中超過80%的家長已經被孩子氣的焦躁不安,怒不可遏的訓斥,大吼,甚至動手揍孩子。這樣真的有效嗎?
  • 孩子作業拖拉怎麼辦?
    今天有個媽媽問我,孩子作業拖拉怎麼辦?從小爺爺奶奶帶大的,父母放養式,現在上一年級了,寫作業不是摸摸這就是摸摸那,坐不住,媽媽說了,心情好了就聽一下,心情不好就不理,也不聽。我們來說說,孩子作業拖拉到底是什麼情況。凡事有果必有因,做作業拖拉有3種情況:畏難式拖拉,關注式拖拉、完美式拖拉。
  • 孩子寫作業拖拉怎麼辦?
    開學有一段時間了,很多家長感受到了孩子寫作業拖拉的壞習慣。寫作業拖拉是很多孩子的通病以及很多家長的噩夢,下面給大家支個招,簡單易行。,布置得儘量簡單,沒有玩具,在孩子寫作業的桌子上什麼都沒有,除了必要的紙、筆、橡皮,其他都拿走。
  • 孩子寫作業拖拉,先找原因,再教方法,多練習多鼓勵
    很多孩子寫作業有拖拉的毛病,家長為此也是頭疼不已。解決這個問題要從以下幾點入手:一、找出孩子拖拉的原因。二、對症下藥。三、父母示範、多實踐多練習。四、多鼓勵孩子,給予孩子成長的時間。「寫個作業,一會兒上個廁所,一會兒找個橡皮,一會兒又要喝水!」「眼睛盯著課本,腦子卻不知道去哪裡了!」很多家長說起孩子拖拉、磨蹭,常常是滿腹的牢騷,然而卻很少仔細分析孩子拖拉、磨蹭的原因。其實,孩子拖拉只是表象,要想解決這個問題,作為父母必須通過仔細觀察,與孩子多溝通,分析孩子磨蹭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1.欠缺時間管理。
  • 孩子寫作業拖拉磨蹭怎麼辦(一)
    孩子寫作業拖拉磨蹭,父母們心梗腦梗各種梗兒,這「病」,真的沒治嗎?想要治「病」,得先找到「病因」。為什麼孩子會磨蹭呢?我們在服務上萬個家庭後總結出,通常來說,孩子寫作業磨蹭的原因有以下這幾種:第一,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弱。他們不知道一個小時有多長,不知道怎麼控制自己的時間,特別是對於小學低年齡的孩子來說。
  • 孩子寫作業為什麼會拖拉,如何有效解決
    「都幾點了,其他作業還沒有寫完呢。」女兒不耐煩,煩躁的嘟囔著。「先改了再說吧,誰讓你現在才寫。」女兒生氣,撅著個嘴。還是拿著筆來到我跟前。我覺得只要是個孩子就能夠做對,沒有難度嘛!」看,我們就是通過不停的說孩子寫的不好,做的有錯,需要改正,這不難,只要認真就可以做對。我們說的都是自己認為的,自己的感覺。但是卻忽略了每個孩子學習能力是不同的。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夠學的很好。我們需要允許自己孩子不完美。不管孩子做多久,累不累,我們眼睛時刻盯著,都做對了嗎?做不對就意味著孩子沒有掌握好知識點,需要重新進行講解。
  • 孩子做作業拖拉?最大原因可能家長自己都不知道
    陪孩子寫作業後:上輩子造了什麼孽,要陪孩子寫作業! 只是孩子寫作業總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其中一個最讓家長上火的——拖拉。 孩子做作業拖拉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孩子寫作業拖拉有很多原因,但其中最大一個原因,很有可能是——家長。
  • 孩子做作業磨蹭拖拉,注意力不能集中為什麼?
    我們說,任何事情我們都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要解決孩子做作業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首先家長要真正明白孩子不集中的原因!下邊我從四個方面對這個問題做出分析,家長可以從這幾個角度去觀察孩子,思考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深層次原因。
  • 孩子寫作業拖拉這樣治,立竿見影
    節假期間,輔導作業,又成了熱詞。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其實,小學階段作業難度並不大,減負的大背景下,大部分學校也不會布置海量作業讓孩子寫不完。讓家長抓狂的是:即使學校作業布置得少,孩子照樣給你拖拉到十點、十一點才寫完!寫作業拖拉,是很多孩子的通病以及很多家長的噩夢!網上有很多攻克孩孩子寫作業的方法,但是,真正實施起來,卻難以進行下去。遇見孩子寫作業比較拖拉發呆的情況,家長要從小時候就是一年級就要給孩子建立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
  • 孩子做作業拖拉磨蹭,是什麼原因?我們又該怎麼辦?
    其實,拖拉和磨蹭是孩子的一種調節方式,他們在學校時要遵守紀律、學習新知識,回到家後就要通過玩耍或者運動來釋放緊張的情緒,這時候他們就會回歸孩子的天性。在這一點上,父母應先理解孩子,耐心詢問孩子的需求,幫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並規定好,可以先玩耍,但要有時間限制,玩多長時間後就必須要寫作業了。
  • 家長陪伴孩子寫作業太晚,不是作業太多,是孩子拖拉造成的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家長陪伴孩子寫作業就成為一種習慣,晚上睡覺之前經常都能聽到,家長的吶喊,這道題剛講過,你還不會?這樣的聲音全國各地都有,已經成為很多家長的常態。其實這些不是家長問題,是孩子太過拖拉、磨蹭。
  • 如果孩子寫作業拖拉、不專心怎麼辦?
    如果孩子寫作業拖拉、不專心怎麼辦?父母大發雷霆或者大聲的訓斥著孩子,然後把電視關掉,讓他去寫作業或者上床睡覺,這樣對孩子的傷害是很大的。培養孩子時間觀念。有的孩子做作業拖拉,本來只需要一個小時就能完成的作業,孩子經常要花兩三個小時。
  • 一說寫作業就頭疼?家長要注意了,這是孩子太焦慮
    不得不說家長在面對孩子寫作業拖拉的問題上,很容易喪失冷靜,因為孩子現在還只是寫作業拖拉,但如果養成了拖延的習慣,以後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都會習慣將事情拖到最後一刻才完成。但有的家長會發現,即使幫助孩子做好時間規劃,每個時間應該做什麼樣的工作都寫的明明白白,孩子依舊會做事拖拉。
  • 孩子寫作業拖拉?教你一個辦法,輕鬆解決問題
    孩子寫作業拖拉,該怎麼辦?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這個煩惱,孩子寫作業磨蹭拖拉,不專心,正確率還低,真真是讓人頭大。如何建立良好的習慣,讓孩子認真寫作業?如果有單獨的書房供孩子寫作業最好,沒有的話,就儘量讓孩子寫作業房間沒有玩具。
  • 孩子寫作業拖拉,家長這樣做,立竿見影
    孩子做事拖拉、愛磨蹭,其實不一定是他有意而為的,主要還是因為孩子還不能理解時間這個抽象的概念,對時間沒有特別明確的感受。這不能怪孩子,由於生理條件的原因,他們在對時間的感知上跟我們成年人有很大的不同。而孩子則是對整個世界的所有事情都充滿了好奇,需要關注和記憶的事情非常多,讓他們「覺得」時間「變長」了,所以他們從來不會著急,不會覺得時間不夠用。相比時間管理,更讓家長抓狂的是:即使學校作業布置得少,孩子照樣也會拖拉到十點、十一點才寫完!下面的幾個場景給大家支一招:這個方法簡單易行,立竿見影!
  • 如何改掉孩子寫作業拖拉的習慣呢?
    今天和學生的家長聊天,家長滔滔不絕的給我倒苦水說:「熊孩子做作業太拖拉了,本來八九點就可以寫完,非要要寫到十一二點,我快被她氣出心臟病了。」看的出這個家長因為孩子做作業拖拉得習慣很痛苦。你家孩子是不是寫作業也拖拉呢?怎麼才能改到孩子寫作業拖拉呢?
  • 孩子做事拖拉,作業要寫一晚上!那是因為沒有做好這些
    事例一:為我家孩子做事磨磨唧唧的性格都快煩死了,幹什麼都不著急,比如寫作業,半個小時能寫完的作業,能拖幾個小時,要麼就是不願意寫,跟我鬧脾氣,天天磨蹭到半夜,說了很多次,就是不改,現在老師還跟我說在學校不好好學,上課不專心,總是「神遊」,同學也不合群,動不動還發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