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寫作業拖拉,該怎麼辦?
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這個煩惱,孩子寫作業磨蹭拖拉,不專心,正確率還低,真真是讓人頭大。
孩子每天放學吃完飯就趕緊督促他寫作業,一直到11點12點才勉強寫完。
家長很納悶,明明看起來只需要1、2個小時就能完成的作業,怎麼就是寫不完?
孩子雖然人坐在書桌前,但他們不是摳摳鉛筆橡皮,就是左看看右看看,一會兒要喝水,一會兒要上廁所,注意力總是不集中,無形中浪費了很多時間。
都說有錢難買少年時,讀書的時間就更是寶貴,流失了就再也回不來了。
盡職盡責的家長們為了讓孩子認真寫作業,只能放下手裡的活兒坐在他們旁邊,可是幹坐著又太無聊,看手機看劇又怕吸引孩子注意力,想輔導功課可有時孩子也不需要。
圖源網絡
孩子寫不完作業愁,家長也跟著愁,到底該怎麼辦?
今天,小思就給您支一招,輕鬆解決這個問題。
如何建立良好的習慣,讓孩子認真寫作業?
01、環境和文具
小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被外界環境影響,所以家長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儘可能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如果有單獨的書房供孩子寫作業最好,沒有的話,就儘量讓孩子寫作業房間沒有玩具。
然後所有的文具最簡化。
孩子寫作業的桌子上什麼都不要多放,除了必要的紙、筆、橡皮,多餘的東西一律拿走,放到客廳或他看不見的地方。
02、家長輔助孩子營造時間觀念和對作業分級
對作業分級的具體做法是:
首先,家長要把孩子的作業確認一遍,搞清楚一共有幾項。
然後把作業分出三個層次:
先完成最容易的,然後難的,第三個容易的。
(如果一開始解決難題,孩子容易產生畏難情緒,不利於作業完成;難題留到最後,孩子又容易洩勁兒,不願意完成)
營造時間觀念的具體做法是:
根據作業難度評估完成時間,假如作業完成需要1個小時,那麼就給孩子留2小時時間,如果他1個小時內完成,就可以玩1個小時;1個半小時完成,那玩的時間就只有半個小時,以此類推。
這樣就相當於明確地告訴孩子,他越快完成作業,玩耍放鬆地時間也就越多,反之如果磨磨蹭蹭不寫,那最後就沒有玩耍的時間。
(一定要堅決執行哦,別因為孩子撒嬌或哭鬧就放鬆條件,如果即使沒完成也讓他玩耍,那就沒有效果啦!)
長此以往呢,孩子就會形成一個比較良好的寫作業習慣。
之後家長也可以讓他自己劃分作業難度和規劃所需的時間,這樣不僅可以解決孩子寫作業拖拉的問題,還可以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性格,好處多多哦。
教育小貼士:
NO.1
時間概念
可以在房間放一個鐘錶或計時沙漏,讓孩子清晰感知時間,他也可以對時間有規劃。
NO.2
保證作業的正確率
當然,作業完成後,家長要配合檢查錯誤,有1個錯誤就扣除幾分鐘之類的,防止孩子為了快而胡亂寫。
NO.3
養成習慣
行為心理學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複會形成習慣; 90天的重複會形成穩定的習慣。
所以一定要長時間督促孩子照著方法去做,養成習慣,否則效果會不明顯。
*文章部分觀點參考自枚瑾育兒課堂
關注極智創思,每天獲得一個教育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