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反應,孩子回到家後不愛寫作業,怎麼催都不管用。老師布置的作業又多,孩子每天都寫到晚上十點多,正常休息時間都沒有了。我們家長也跟著熬夜,一天天的太痛苦了。
其實目前小學階段孩子的作業是沒有這麼多的,教育局都有嚴格的規定,孩子的課後家庭作業時間是不允許超過1小時的,可為什麼有些孩子卻需要做到晚上十點多還做不完呢?
原因在於,孩子的時間管理出了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家長只是機械的一遍遍催促孩子趕緊寫作業,陪同他完成作業,不但不會改變孩子做作業拖拉磨蹭的毛病,反而會讓孩子養成沒有人監督就更無法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如何讓孩子自覺自愿又快又好地完成作業呢?不妨試試這幾個小妙招。
巧用計時器每天的作業,家長可以幫孩子衡量一下作業難度和作業量,然後根據每科目的具體作業量給孩子分配好時間,設置定時器,讓孩子想完成打怪遊戲一樣按時完成相應的任務。這樣孩子會更有時間觀念,也會有助於孩子在期末考試的時候,更好地完成考試。營造學習環境我觀察過很多家庭,父母在家裡玩著手機,爺爺奶奶看著電視,然後大家一遍一遍地催促著孩子去趕快寫作業,說時候,對於外界環境,大人們都做不到完全不受環境的影響,又怎麼能夠要求孩子能做到呢?結果勢必是孩子雖然老老實實的坐在了書桌前,但是一會想要看兩眼電視,一會又也許在平板上玩一局遊戲。所以在家裡給孩子營造一個適合的環境也是很重要的,不是說要求家裡人都不能進行娛樂項目了,只是可以跟孩子同步一下,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可以也看看書或者做家務,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任務需要去完成,然後大家都完成自己的任務之後,就可以一起進行娛樂項目了。這樣孩子會能更快更好地去完成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不要去糾正對錯很多家長會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全程陪伴,然後看到孩子有寫錯的地方就急匆匆地指出來讓孩子改正。這樣其實非常不好,首先讓孩子養成了不自己檢查的習慣,他會感覺反正會有人幫我看對錯。其次會打擾到孩子的完整獨立思考,試想一下,你在寫一篇文章的時候,有人不停地跟你說這個字寫錯了,那個字用詞不當,是不是思路一會兒就沒有了?最後,作業其實是老師對於孩子知識掌握程度的一個了解,你都給他糾正正確了,老師就會感覺孩子都學會了,這個知識點後期可能就不再教授了。每一個做事拖拉的孩子身後都跟著一個武斷苛責的家長,有的時候,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他能做的會比你想像中更優秀!你們家對於輔導孩子作業有什麼疑惑和焦慮嗎?評論區,討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