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道教著名道觀大盤點及他們介紹

2020-12-27 小馬談今古

1.陝西重陽宮

重陽宮,是全真道祖庭,又稱為重陽萬壽宮、祖庵,享有「天下祖庭」、「全真聖地」之盛名。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祖庵鎮,距西安市中心40千米。各類建築共佔地1.0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229.2平方米,紀念塔建築面積105.6平方米,附設建築面積222.5平方米。 重陽宮是全真派的三大祖庭之首,是全真道祖師王重陽早年修道和遺蛻之所。

2.北京白雲觀

白雲觀是道教全真第一叢林——北京白雲觀,位於西便門外二裡許,是道教全真三大祖庭之一;自元以降,久為全真「第一叢林」。新中國成立後,中國道教協會、中國道教學院及中國道教文化研究所等全國性道教組織、院校和研究機構先後設在這裡。在廣大道教徒的心目中,它有著崇高的地位。同時,它又以收藏道教文物最豐富,保存最完整而吸引著國內外大批信徒和遊人。主要殿宇位於中軸線上,包括山門、靈官殿、玉皇殿、老律堂、丘祖殿、三清閣,四御殿、南極殿、真武殿、火神殿、呂祖殿、八仙殿、元君殿、元辰殿等建築。

3.山西永樂宮

永樂宮,因故址在永樂鎮而命名,又名大純陽萬壽宮。永樂宮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址位於山西省芮城縣永樂鎮招賢村,現址位於芮城縣城北3公裡的龍泉村東側。永樂宮始建於元代,施工期前後共110多年。宮殿內部的牆壁上布滿永樂宮壁畫。現存的永樂宮主要建築為一門三殿,一門為龍虎殿,也就是無極門,三殿為三清殿、純陽殿、重陽殿。

4.樓觀臺

樓觀臺,中國道教最早的重要聖地,道教樓觀的發源地,因其說經臺猶如竹海松林中浮起的方舟,常稱樓觀臺。位於秦嶺北麓中部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境內,東距西安70公裡,西距周至縣城15公裡,是著名的聖跡遊覽地,號為道家七十二福地之首。

5.青城山常道觀

青城山道教協會又籌資對天師殿、三清殿、黃帝殿、上茅庵及山門、道舍、齋堂等進行了全面維修,重塑神像,使千年古剎煥然一新;為青城山水增色。

6.崆峒山道觀

崆峒山上,廟觀甚多。山麓問道宮,始建於唐代以前。軒轅宮、真武殿、獻殿、藥王殿、老君樓、太和樓、玉皇閣、靈官洞。自山麓至香山梁頂,修建了聚仙橋、王母宮、紫霄宮、老營宮、遇真宮、南崖宮、天仙宮、鬥姆宮、靜樂宮、玄聖宮、飛仙閣、磨針觀、十二帥殿、白虎殿、東華庵、混元樓等。在雷聲峰修建了雷祖殿、玉皇樓、聖父聖母樓、三官殿。從中臺至隍城創建了三天門,並在二天門建三教洞、全真閣。

7.驪山老君殿

老君殿,道教宮觀。在陝西省臨潼縣城南的驪山西繡嶺第三峰上。原為唐代華清宮之長生殿所在地,相傳唐玄宗曾兩次在此遇見太上老君降臨,故稱之為「降聖閣」、「朝元閣」。

8.中嶽廟

中嶽廟,即河南嵩山中嶽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的遺產點之一,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道的聖地。

9.茅山萬壽宮

茅山崇禧萬壽宮,原址位於大茅峰西北,丁公山南,是茅山歷代宮觀建築群中最早建立的宮觀。

宮前原有照壁,上鐫「第八洞天,第一福地」。原有靈官殿、拜章臺、玉皇殿、三清殿、太元寶殿,又有復古、威儀、四聖、葆真、三茅、天師、南極、玄壇、東華、三清、七真、三官共十二道房。

10.天水玉泉觀

中國著名的道教宮觀之一,位於甘肅省天水市北部的天靖山腳下,規模很大,佔地面積4.15萬平方米。

天水玉泉觀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城北, 因山上有一碧水瑩瑩、清甜透腦的玉泉和元代秦州教諭梁公弼建寺時吟有「山寺北郊,名山玉泉」之句而得名。

11.四川青羊宮

青羊宮位於四川省成都市一環路西二段,被譽為「川西第一道觀」、「西南第一叢林」,也是全國著名的道教宮觀之一。

青羊宮始建於周朝,原名青羊肆。佔地面積約12萬平方米。青羊宮主要建築有山門、三清殿、唐王殿等。宮內混元殿高大雄偉,八卦亭是其中保存最完整、造型最華貴的建築,供奉著老子騎著青牛的塑像。青羊宮內最寶貴的文物是一部《道藏輯要》,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版本,成為研究道教的珍貴資料。

12.武漢長春觀

長春觀位於武昌大東門東北角雙峰山南坡。此處西接蛇山尾部,山勢至此伏而又起,觀內崇奉道教全真派,以其創始人重陽祖師門人邱處機道號「長春於」命名。長春觀分5重大殿,現存4重,依次為靈宮殿(供奉鎮守山門之神王靈富)、太清殿(供奉太上老君)、七真殿(供奉丘處機等七位真人)、三皇殿(供奉伏羲、神農、軒轅像)。東西4院,原為乾坤兩道清修之所,現保存部分建築。

13.蘇州玄妙觀

玄妙觀位於蘇州市觀前街,創建於西晉鹹寧二年(276 年),初名 「真慶道院」,後改名「玄妙觀」。玄妙觀極盛時有殿宇30 餘座,是當時全國最大的道觀。

現有山門、主殿(三清殿)、副殿(彌羅寶閣)及21座配殿。山門雄偉高聳,上懸康熙帝御筆賜額。是江南一帶現存最大的宋代木構建築。殿中須彌座上供高17米泥塑貼金的3尊神像,正中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和道德天尊。神像高大莊嚴,是宋代道教塑像中的上品。三清中道德天尊又稱太上老君,傳為老子李耳。其像座有老君像石刻,為唐吳道子繪像,唐玄宗題贊,顏真卿書,由宋代刻石高手張允迪摹刻,可稱「四絕」碑,彌足珍貴,是目前國內僅存的兩塊老子像碑之一。三清殿西山牆有60根大青石六面柱,每面刻有一天尊像,共刻360天尊像,合周年數。蘇州香火最盛的地方並非佛教寺廟,而是道教的玄妙觀。

14.浙江金華觀

金華觀坐落在浙江省金華市雙龍洞南側,民間稱黃大仙觀,相傳為道仙赤松子安期生登真羽化之地。最早建於晉代。

15.廣州五仙觀

五仙觀位於廣州市惠福西路,建於明洪武十年(1377年),是一座祭祀五仙的穀神廟。該觀坐北朝南,門上的大匾上有清人書之「五仙大觀」四字。

依山而建的五仙觀,現存有頭門、後殿、東齋與西齋。其綠琉璃瓦重簷歇山頂,木構架保存十分完好,玲瓏新巧。後殿東側有裸露的紅砂巖層,上有巨大的腳印狀凹穴,古人一向以為這是「仙人足跡」,得以保存下來。

16.開封延慶觀

延慶觀位於包公湖東北部,是中國道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宮觀。建於元太宗五年(1233年)。原名重陽觀,係為紀念道教中全真教創始人王重陽在此傳教並逝世於此而修建。後改名延慶觀。觀中玉皇閣高13米,坐北朝南,採用仿木結構,均用磚砌成。外觀下閣上亭,上圓下方,造型奇特,是一座集蒙古包與閣樓巧妙結合,具有元代風格的建築。閣內供有真武銅像一尊,亭內為漢白玉雕玉皇大帝像。近年來,新修建有東西道房、三清殿等,現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7.龍虎山正一觀

正一觀位於江西省鷹潭市貴溪縣境內的龍虎山張道陵煉丹處。該觀建置為正殿五間,祀奉張道陵、王長和趙升三人,俱銅像俗金,左右兩邊各三間,正門三間,正殿後玉皇殿五間,東西建鐘鼓樓。是道教著名宮觀之一。

18.湖北真武觀

真武觀觀位於湖北省襄樊市襄陽城西南俗稱「小金頂」的真武山。明永樂十年(1412年),成祖降諭修建武當山道觀。

19.武鄉會仙觀

會仙觀位於山西長治市武鄉縣城東25公裡的監漳村西。南宋昔羽道士賈志韜會仙於此,故以得名。創建於南宋紹定二年(公元1229年),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本觀道士李洞仁協同道長任守明籌資重修,至明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竣工。會仙觀層巒疊嶂,林木蒼翠,山青水秀,風景怡人。殿宇背山面水依山勢而建,高低錯落。中軸線上,南為倒座戲臺三間。關帝殿居戲臺之後,築於高臺之上,懸山頂。屋頂脊獸皆備,筒板布瓦裝修,通間格扇菱花裝飾,圖案考究。玉皇殿位居關帝殿之後,臺基高峙,踏道整齊。三清殿為觀內的一座主殿。砂石砌築臺基,臺明高峙,殿身寬闊五間六柱。前簷用大額枋,鬥拱疏朗,用材碩大。梁架規整,結構緊俏,單簷九脊頂。屋坡深遠,舉折平緩,形制古樸,為宋金遺構。中後兩院左右為閻王殿、奶奶殿、東西廊廡等,共計20餘間。殿宇雄偉壯觀,富麗堂皇。觀前數丈石岸託起,高峻雄偉,十分壯觀。殿內四壁繪有人物山水壁畫,繪技精湛。 會仙觀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武陟嘉應觀

嘉應觀位於河南焦作武陟縣城東南12公裡楊莊村南,建於清雍正元年(1723)年,是雍正皇帝為紀念在武陟築壩堵口、祭祀河神、封賞治河功臣,而修建的的座集宮、廟、衙三位一體黃淮諸河龍王廟,建築風格形似故宮,規模宏大,有「北京小故宮」之美譽。嘉應觀佔地140畝,中軸線南北依次有山門、御碑亭、前樓、更衣殿、龍王殿、風神殿、雨神殿,東西跨院為河臺、道臺衙署。嘉應觀山門為單簷歇山頂,頂部覆蓋蘭色琉璃瓦,簷下為五踩重昂鬥拱,用材甚小,玲瓏別致。外簷木質上均有彩繪,筆調明朗,色彩鮮豔。門前門牌上書有「敕建嘉應觀」五個大字,為雍正皇帝手書聖旨。御碑亭似清朝皇冠,富麗堂皇,亭內御碑鐵胎銅面,二十四龍纏繞,底座為獨角獸,雍正皇帝親筆撰文書丹,製作精緻,稱得上是中華第一銅碑,堪稱國寶。中大殿,重簷歇山迴廊式建築,殿內藻井彩繪六十五幅龍鳳圖,為純滿風格,堪稱一絕。殿內正中立「欽賜潤毓」金牌。嘉應觀的建築藝術,集古代官式建築藝術之大成,規格之高,規模之大,保存之完整,為黃河第一廟。嘉應觀內的「三絕(鍾絕、碑絕、圖絕)」實在令人神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焦點

  • 說一說中國歷史上十五處著名的道觀
    2、青羊宮(四川省成都市) 青羊宮位於四川成都市一環路西二段,是道教全國重點宮觀、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著名道教宮觀之一,被譽為「川西第一道觀
  • 認識道教:去道觀燒香拜神時,這五點道教常識需要記住
    道教是我國古老而又傳統的本土宗教,發展至今有近兩千年的歷史了,在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國依然保留了許多古老的道教建築。作為道教修行者的活動場所,道觀同時也吸引了很多對傳統文化感興趣的人們參觀遊覽。道教崇尚道法自然,但是也有相應的清規戒律,我們在去道觀燒香拜神時,這五點道教常識需要記住,這不但是對道教的尊重,也是對拜神祈福之心的一種洗滌。一、道觀每天都可以去燒香拜神嗎?很多人懷著虔誠之心,在去燒香之前沐浴更衣,結果到了道觀門口,發現有一張告示牌寫著「今日戊日,本觀不上香祈福,不做法事科儀。」為何戊日不能燒香呢?
  • 山東一千年道觀走紅,被稱為「中國道教之祖」,門票27遊人不絕
    相比於各地出名的各種佛教寺廟,同樣有著千年歷史的道教似乎顯得並沒有那麼出名。但是對於喜歡各種古建築以及宗教文化的人來說,道教的各種道觀也是一個絕佳的遊覽去處。相信很多人在提起道教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嶗山道教,的確,嶗山是中國道教的起源地之一。
  • 陝西有一座奇特的道觀,石碑上處處可見韓文,是韓國道教的祖庭
    中國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在這其中誕生的文化習俗也傳播到了其他國家,在中國鄰國中,也有許多模仿著我們的建築、文化,比如日本的寺廟就是以唐朝長安的建築為藍本,韓國一直喜歡把誕生於我國的端午節說成是他們的,明明是中國人的屈原也他們說成是韓國人,也正是因為中國悠久的歷史底蘊,才會讓鄰國競相模仿。
  • 中國的兩個同名景點,一個是著名道教名山,一個是四大猴山之一
    下面將介紹中國的兩個同名景點,一個在廣西,另一個在江西。可能有朋友猜到這個地方是龍虎山,中國有兩個省都有龍虎山,先來說說江西鷹潭市的龍虎山,它是著名的道教名山,在很多影視劇或小說中,龍虎山被視為道教名山,很多武功高強的道士都在此修行。當然龍虎山也有道士一直在這裡修行,只是武功上可能沒那麼誇張。
  • 國內最「神奇」道觀,發源於中國,卻處處雕刻著韓文
    中國的道教文化的發祥地,在我國的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有了道教發展的雛形。在東漢末年時,出現了大量的與道教有關的組織,並且在這個時間裡頭還出現了眾多道教教派。如此龐大數量的宮觀和信奉人數,也恰好印證了曾經道教在我們國內有過的高光時刻。今天就來和大家介紹一座我們國內最「神奇」的道觀,發源在中國,觀內卻處處都是韓文雕刻,這是怎麼回事呢?
  • 中國正統道教神仙彙編,其各自神位排行大盤點
    中國正統道教神仙彙編,其各自神位排行大盤點 4、四御、神霄九宸大帝、太乙救苦天尊 四御為道教天界尊神中輔佐「三清」的四位尊神,所以又稱「四輔」。
  • 道教常識|為什麼不能對著道觀神像拍照?
    本文摘自上海欽賜仰殿道觀公眾號,版權歸其所有,轉載旨為弘揚道教新風,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圖文無關,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很多宮觀、寺院裡,都有不得對著神像拍照的規矩。很多遊客,表示不能理解。
  • 抗戰時期,我國的道教在幹啥?網友直言:刷新了對道教的認知
    道教是中國的一種地方宗教,它是以黃老道家思想為基礎,從戰國時期開始由仙術發展而來的。東漢時期,始祖天師張道陵正式成立了宗教組織,至今已有1800年的歷史。 從古至今,道教一直被信徒們繼承和發揚,他們採取了清靜無為、見素抱樸、坐忘守一等方法。由莊子老子提出。
  • 「大隱·五角場人文講壇」:張曉虹《道觀裡的中國》丨妙語摘錄
    、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復旦大學歷史地理中心主任張曉虹老師講述《道觀裡的中國》。「天」是三清境,道觀中都有三清殿;「海」是十洲三島,他們認為這些人到不了的地方是神仙所居;「山」為名山洞府,或者洞天福地,一般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在這數量可觀的道教聖地中,道教徒為敬拜神靈、修真養性,往往建造眾多宮觀。這些道觀與聖山一起構成洞天福地的重要組成,形成了中國道教的地理體系。
  • 武夷山:兩岸道教文化交流窗口
    道家在武夷山修真的場所遍布全山,最為有名且影響最大的是一曲溪畔的止止庵,它是中國道教南宗祖庭。福建省道教協會副會長、武夷山道教協會會長、武夷山桃源洞道觀、武夷山天上宮主持林青道長說,武夷山的養生文化就是道教文化,止止庵作為武夷山的道教文化發源地,可以說武夷山的養生文化也是從止止庵開始的。為加強武夷山道教宮觀與臺灣的交流往來,幾年前,林青道長參加福建省道教考察團赴臺考察,拜訪了臺灣所有的道教宮觀,並與高雄和臺南道教宮觀進行交流。
  • 四川隱藏的大山,風景不輸「九寨溝」,還是著名的道教聖地
    四川的隱秘山色和風光並不遜色於九寨溝,更是著名的道教聖地。隨著大城市的生活越來越繁華,當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人們更想回歸悠閒的田園風光,所以雖然不少網紅景區火爆,但也有不少靜謐優雅的景區受到遊客青睞。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的是四川一個深山裡的一個景點。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個景區到底有什麼神奇之處。這個景點就是四川省成都平原附近的千佛山,雖然很少有人知道這個地方。但是這個地方是一個非常著名的道教聖地,這裡的風景也非常美麗。還有建在千佛山山頂的玉皇殿。山頂上的雲彩依稀可辨。站在山頂上眺望周圍的景色,會有一種進入仙境的錯覺。
  • 參訪全廣東最大的道觀—圓玄道觀
    佛陀的教化傳自於古印度,而現在的印度人似乎更願意相信他們自己的印度教。基督教的主耶穌誕生於巴勒斯坦的伯利恆,全世界天主教的信仰中心在梵蒂岡城,東正教的信徒們正在希臘和俄羅斯虔誠祈禱,伊斯蘭教則幾乎覆蓋了整個阿拉伯世界。
  • 國內八大寺廟道觀,快去拜拜,保你心想事成
    每一個寺廟道觀都是都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可以去求姻緣,求平安,求財神等,保你心想事成。1、白雲觀位於北京,為道教全真龍派祖庭,享有「全真第一叢林」之譽,在廣大道教徒心目中,有些崇高的地位。2、復真觀位於湖北,漫步走進,只見小院重疊、幽靈雅適,整體布局高低錯落,數百年間,復真觀的人文景觀被世人廣為讚頌。
  • 拜訪道觀要注意些什麼?有這幾個行為別人可能會笑你沒文化
    道教也因自身的特色「無為」思想,傳播力度不及他教,然而民間依然有不少信仰道教的百姓。新中國成立後,在法律和政策上保證了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也興修了不少道觀。我們中國同胞有一個不成文的習慣,看到寺廟道觀大多時候還是會拜一拜的,可我們作為「華夏土著」,因文學、影視作品的不規範,以及自身對這個存在幾千年的本土宗教的不了解,常常在拜訪道觀的時候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各位看官可否知道拜訪道觀有哪些「注意事項」呢?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禮在我們的社會中無處不在,每個中國人的內心中都紮根著「禮」,也以禮約束自己。
  • 青城山道教音樂
    道教音樂是道教齋醮法事中使用的音樂,它是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青城山道教音樂,歷史悠久。《魏書·釋老志》記載:「張陵受道於鵠鳴,因傳《天官章本》千有二百,弟子相授,其事大成,齋祠跪拜,各成法道。」可見當時已有道教自身的一套科儀。
  • 金髮碧眼的「洋道士」:外國人眼中的道教是什麼樣的
    道教作為一個本土的傳統宗教,崇尚自然,信奉天地,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它只是在國內發展,殊不知很多外國人被其神秘的東方文化所吸引,越來越多的人被道教的上善若水的理念所吸引,被道家的養生文化和中國功夫所痴迷,道教文化已經走向了世界,本期就為大家介紹外國人眼裡的道教。
  • 中原第一道觀——延慶觀
    全真教創始人王重陽的仙逝地    閱讀提示|開封延慶觀與北京的白雲觀、四川的常道觀並稱為我國三大名觀,堪稱中原第一道觀,它是為了紀念道教全真派的創始人王喆(即王重陽)而修建的,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延慶觀的存在,使開封自宋朝以來的古建築保持了宋、元、明、清的完整序列。
  • 道觀上香祈福的禮儀,你知道多少?
    在道教中,神仙可以護佑百姓,驅邪避災,人們去道觀燒香祈福或許可以趨吉避兇,收穫福報。那麼,我們去道觀燒香要注意哪些禮儀呢?道觀的禮儀主要分為三點,分別是入廟禮儀、燒香禮儀和貢品禮儀。入廟禮儀道教信士在入廟之前要做一些準備工作,首先是齋戒和沐浴,去道觀的前一天要以齋食為主,少吃或不吃肉食,來洗滌身心。其次,在前一天晚上要沐浴,道教講究清靜無為,純潔如玉,因此要洗心滌慮,以表對神仙的尊敬。之後要保證入廟之前衣冠端莊,不能露腿露肩,也不能穿拖鞋或背心,那樣是對神靈的褻瀆。
  • 去道觀燒香祈福時應該注意什麼?
    道教主要分為全真和正一兩大派系,全真教的道士要把持不食葷腥,不娶妻等一系列戒律。正一教雖然沒有全真那麼多戒律,但他們也有「四不吃」的戒律,即不吃牛肉、鴻雁、烏龜和狗肉,而且在齋日不得喝酒吃肉。那麼,我們去道觀燒香祈福又要遵守哪些規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