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所人盡皆知的「高考加工廠」,衡水中學自從崛起以來,就受到了人們廣泛的非議與讚賞。
貶低衡水中學的人,他們認為衡水中學拔走了衡水市,乃至河北省甚至全國的部分優秀學生,才成就了如今衡水中學的名聲。甚至還有人認為,衡水中學模式,加重了河北省內乃至全國範圍內的學生競爭,為學生們戴上了沉重的高分枷鎖。這一點,主要源于衡水中學每年高考,都能擁有河北省內大半高分考生。所以有人認為,衡水中學的存在,是學生們負擔加重的「原因」。而衡水中學模式,也被稱為了「應試教育」模式。
但是與此同時,也有很多人對衡水中學頗為讚賞。因為大部分到衡水中學求學的學生,在高考中都能取得非常優異的成績,在成就自己的同時,也不會辜負家長的期望。這一點,從衡水中學每年高考中的高分考生人數,以及衡水中學超高的一本上線率(大概均在90%以上)中,就能知道。不管怎麼說,衡水中學在教學模式和方法上,都是有一定可取之處的。
那麼,衡水中學憑何能夠連年保持這樣的高考成績,又憑何能夠讓進入衡水中學學習的學生們不掉隊呢?
可能有人會認為,衡水中學的教學成績,可能大半來自於他們的「刷題」戰略。但是實際上,大量刷題其實並不是衡水中學教學成績優秀的關鍵,因為除了刷題以外,衡水中學的老師們,還有一套「望聞問切」四診法,來幫助學生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而提高成績。
那麼,衡水中學講究的「望聞問切」四診法,到底是什麼呢?日前,一位「全班72名學生高考均超600分」的衡水中學學霸班班主任,為我們解讀了這個問題。
這位班主任是一名歷史老師,名叫王劍。自2007年從河北師範大學畢業至今,王劍老師已經在衡水中學從教13年了。截至目前,王劍老師已經送走了5屆畢業生,其中考入清華北大的學生有10多名。
今年,王劍老師教的是文科實驗班,全班共72名學生,他們在今年的高考中均超過了600分。王劍老師說:「我的課堂,主要是通過一些問題的關注,來幫助學生思維的提升,不能就題講題,就課講課。」
對於教學,王劍老師稱:禮記有雲,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所以王劍老師認為,一位合格的老師,更應該有廣博的視野。所以在13年的教學生涯中,王劍老師覺得自己越教越敬畏某些知識點了。
對於學生管理,王劍老師稱自己一般會採用「望聞問切」四診法。「望聞問切」四診法指的是,一「望」:真正的去觀察學生,看學生的情緒變化,及時為學生解決心理上的問題;二「聞」:多聽其他學科老師對學生的評價,全面性的了解每一位學生,針對性為每一位學生找出應對辦法;三「問」:衡水中學各科老師每周都會跟學生談心,問他們遇到的問題,全面並及時了解到學生潛在的問題;四「切」:真正動手去批學生作業,分析梳理學生們暴露出來的問題。通過「望聞問切」四診法,能夠讓學生們隱藏的問題暴露出來,把它們消滅在萌芽之中。
對於自己教的歷史學科,王劍老師認為,歷史學和數學一樣,是一門嚴謹的科學,所以要真正去讀一些歷史學的著作,才能了解當時的真實。對於電視演出的那些宮鬥劇、八卦及娛樂,對學生們學習歷史是無益的。
對于衡水中學老師的生活,尤其是班主任老師的生活,王劍老師稱:我們早晨5點起床,往學校趕,晚上10點查完宿舍回到家。這13年來,自己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方式。對於學校裡的老師和同學們,王劍老師表示,他們「不是家人,勝似家人」。對於在衡水中學教學,王劍老師表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我覺得在衡中能夠感受到這種樂趣!」
了解到衡水中學老師的教學模式與生活方式,你對衡水中學的看法有沒有一些改變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