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便便先幹後稀因脾胃虛?教你用三碗粥水調理

2020-12-22 瀟湘晨報

大便是寶寶腸道健康的晴雨表,「香蕉便」更是各位家長眼裡的「模範便」。但是,有一種便便有點複雜,很多家長表示孩子有這樣的情況:剛開始「嗯嗯」的時候很費勁,要等蠻長時間才能拉出來。接下來就會輕鬆很多,但是拉到最後又有點偏稀。這種情況,寶寶到底是脾虛還是積食?是便秘還是腹瀉?似是而非,家長不好判斷。

不怪家長辨證不出,這種先幹後稀的「亞健康」便便太能迷惑人——看上去似乎正常,但其實只是「長得正常」的問題生,是「假優等生」。其實,只要寶寶排便有費勁的感覺,或蹲在馬桶上要很久才拉——無論後期多順暢,這其實就是一種大便不正常的信號。

「假優等生」的幕後主使還是脾胃問題

一般來說,寶寶的大便先幹後稀,有兩個原因:

① 大便在腸道內停留時間不同

首先要說明的是,如果寶寶只是偶爾排便時先幹後稀,也可以算是正常現象。通常除了一日三餐,一般孩子都要加上午餐和下午餐,有的還有睡前宵夜。

早餐食物入腹後形成的便便,在腸道內停留的時間,肯定比晚餐形成的便便要長,水分流失也相對多一些。更不用說很多寶寶2~3天甚至更長時間才會排一次大便,宿便就更多。

所以,寶寶偶爾出現先幹後稀大便——但排便沒那麼費勁,這一般屬於大便在腸道停留的時間不同導致的,是可以接受的。

注意,只要孩子定期排便且有規律,排便時無痛苦感,便便性狀正常,那麼,排便頻次較長一些並不一定屬於便秘。

② 脾胃虛弱

但寶寶如果長期大便先幹後稀、排便前期十分費勁,就不符合理想大便的標準。從中醫的角度辨證,這是脾胃出了問題。家長可以仔細觀察寶寶排便,看看是否有以下兩種情況:

前段乾結:脾氣虛、胃陰虛

脾氣虛。脾土生肺金,如果脾比較虛,運化能力不強,營養精微無法向上運化,肺就得不到滋養。而肺和大腸又互為表裡。肺氣虛時,腸氣也不足,因此沒有足夠的動力蠕動,將排在前列的便便推出體外,剛開始排便就會困難。

胃陰虛。此外,排便不正常的寶寶還可能是胃陰虧虛。胃中的津液不能下潤,腸道津液就不足,轉而吸收大便中的水分給自己補給,導致前段的便便容易乾結。

所以,歸根結底,脾氣虛、胃陰虛是導致寶寶大便前段乾結的主要原因。只不過,這種情況比氣虛便秘要好一點,情況沒那麼嚴重,所以寶寶不至於完全拉不出。

後端溏稀:脾陽不足

脾虛生溼,溼濁滯留在體內,就容易出現大便溏稀。家長要注意觀察,寶寶如果吃得過於豐盛,脾胃稍有些怠倦,那幾天就會出現先幹後稀的大便。

這個並不難處理。只要清淡飲食、合理助消化後,即可恢復正常。可以這樣吃:宜吃好消化、軟爛、清淡、性平的食物;少吃難消化、滋肥厚膩、過寒過燥的食物。如果長期都是大便越到後面越稀,脾陽不足、脾胃虛弱肯定是沒跑的了。

脾胃虛弱就健脾?得先問問消化系統的意見!

發現寶寶的脾胃出了問題,家長就要把脾胃虧缺的氣虛、陰虛、陽虛補足。大便先幹後稀,和便秘還是不同的,不能當便秘處理,更不能盲目給寶寶吃清熱通便的藥物。

一般情況可以不用藥, 但如果寶寶大便經常先幹後稀,可以給寶寶服用健脾益氣的藥物,如小兒啟脾丸、小兒健脾散、參苓白朮散、兒康寧糖漿,具體劑量視寶寶體質、年齡、病情發展而定。

這裡要提醒家長們注意,常說給寶寶健脾,一定要在寶寶消化好的情況下才可以吃健脾藥物或方劑。也就是「10秒消化判斷法」中舌苔、口氣、大便、睡眠四項都要正常才行。但本身大便先幹後稀的寶寶,就需要調理脾虛,那大便不正常,還能健脾嗎?有這種情況的寶寶,可以先暫時忽略大便這一項,主要看舌苔、口氣、睡眠是否正常。若這三項中有一項不正常,就需要先消食導滯,才能再健脾溫補。若這三項都很好,只是大便有問題,則可以在此時適當健脾。

大便容易先幹後稀的寶寶,在日常飲食餵養上要注意什麼呢?

補脾益氣、醒脾開胃的食物:粳米、秈米、鍋巴(鍋焦)、薏米、熟藕、慄子、山藥、扁豆、牛肉、雞肉、牛肚、豬肚、鱖魚、葡萄、紅棗、胡蘿蔔、土豆、香菇等。

忌吃食物:

① 性質寒涼、易損傷脾氣之物:苦瓜、冬瓜、茄子、芹菜、柿子、香蕉、枇杷、梨、西瓜、綠豆等。

② 味厚滋膩、阻礙脾氣運化之物:甲魚、牡蠣肉等。

③ 利氣消積、易耗傷脾氣之物:蕎麥、白蘿蔔、香菜、山楂等。

對付先幹後稀的便便,還可以用以下3種溫和的食療:

葡萄乾粥

材料:粳米50g,葡萄乾10g。

做法:粳米下鍋,加約5碗水,煮到九成熟,加入葡萄乾,共同燉煮至稀爛即可。

功效:養胃健脾,適用於脾虛貧血者。

適用年齡:1歲以上寶寶可服。蠶豆病寶寶可以服。

小米棗仁粥

材料:小米50g,酸棗仁10g。

做法:小米下鍋,加約5碗水,煮熟後放入酸棗仁攪勻,再煮20分鐘。

食用時,酸棗仁不吃,可加少量蜂蜜調味,每天服用2次。

功效:補脾潤燥,適用於大便乾燥的情況。

適用年齡:1歲以上寶寶可服。蠶豆病寶寶可以服。

茯苓扁豆紅棗湯

材料:茯苓10g,白扁豆10g,去核紅棗3枚。

做法:材料加水放入燉盅,隔水燉1個小時即可。

功效:健脾益氣。

適用年齡:3歲以上寶寶可服。蠶豆病寶寶可以服。

用小兒推拿輔助補脾胃,沒有副作用,對寶寶的消化、腸胃問題更有較顯著的效果。

許教授推薦小兒補脾推拿

運水入土/40次

【來源:人民網科普】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寶寶大便先幹後稀、打嗝難聞是怎麼回事?
    育兒有方法 你問我來答 問題一 我家男寶現在一歲零兩個月了,最近一段,寶寶的便便老是開始的時候幹,像便秘似的拉不出來,到最後就是水樣大便,一般兩天拉一次。
  • 寶寶不拉便便未必就是便秘,教你分情況應對
    寶寶不拉便便未必就是便秘,教你分情況應對 0~6 個月的寶寶排便常常沒有規律,有時好幾天都不拉便便,你先不要著急,這並不代表寶寶便秘,還要具體看情況分析。 如果寶寶好幾天不拉便便,一般會有以下 3 種原因,今天就來教大家判斷和應對。
  • 調理寶寶感冒的5個小食譜
    這類寶寶容易因汗多而著涼、感冒,建議食用「百合枸杞肉片粥」來滋補。  材料:百合20—30克、枸杞10克、豬肉碎和米適量。  做法:先將米煮成粥,然後放入百合、枸杞、豬肉碎丁一起煮至熟為止。  對於已經感冒的寶寶來說,需要通過清淡、有營養的飲食來調理。  功效:如果你的寶寶在感冒初期,有以下的症狀:咳嗽、痰多且稀、鼻涕清稀、舌苔白白的、大便白而幹、尿很多、不愛喝水,一般就是寒性感冒,多是因為寒性、著涼所致的感冒。這時,寶寶適合的食譜就是「蔥白粳米粥。」
  • 脾胃虛,溼氣重,喝點祛溼粥,趕走溼氣,激活脾胃,肚子慢慢變小
    三、祛溼首選薏米紅豆湯我們常用的食材中,時候經常可以吃的有淮山藥、茯苓,當然也可以多吃點冬瓜、藕、絲瓜利溼消濁化水的食物,還可以常吃薏米紅小豆的湯,最好用炒的薏仁米,再加上紅小豆一塊煮湯,這幾種食材都適合經常食用,薏米紅豆湯主要就是祛溼,它能夠祛除體內的溼氣,非常適合夏季及體內溼氣較重的人食用,它還能能當飯吃,是祛溼健脾的佳品
  • 寶寶脾胃虛弱,胃口不好?試試4款食療粥,調理促消化,健康過冬
    小兒脾胃功能不好主要有脾胃氣虛、脾陽虛、胃陰不足三個方面的問題,下面就教給大家4個食療為主、藥物為輔的針對性調理方法。調理促消化,健康過冬!1、橘皮粥:將大米洗淨,將銀耳泡發好後切細;取半個橘子的皮,去白絡,清水浸泡片刻後切成洗絲。大米煮滾開後放橘皮,放發好的銀耳,轉文火熬30到45分鐘。最後加入枸杞、果肉、即可。
  • 1碗南瓜粥加2物,寶寶拉出很多便便,積食也好了
    出現以下症狀,你的寶寶積食啦!積食它不僅增加寶寶腸、胃、腎臟的負擔,還可能造成其他疾病,因此,需要父母們引起足夠的重視。 調理寶寶積食,需要從胃、腸、脾等多方面進行調理,而最首先的應該是脾。人們常說健脾消食,說明脾好了、食物自然消了。因此,可以吃下面這種粥來進行調理脾,達到積食不反覆的效果。
  • 寶寶便便之後,怎樣擦更健康?「水衝派」VS「紙巾派」你站誰?
    婆媳因給寶寶擦屁屁起爭執,哪種更好?自從有了寶寶,小林的生活幾乎是圍著孩子,不知怎麼總覺得自己有處理不好的時候,於是婆婆很多時候會給予幫助,但是難免會出現分歧。最近因為給寶寶擦屁屁的問題,婆媳二人又發生了矛盾。寶寶拉便便之後,小林急忙去準備清水為寶寶衝洗,可是沒想到一回頭看到婆婆正在已經用紙巾擦了.
  • 寶寶便便之後,怎樣擦更健康?「水衝派」VS「紙巾派」你站誰?
    「水衝派」VS「紙巾派」應該如何選擇,還需早做了解1) 水衝派很多年輕的媽媽會選擇用清水幫寶寶清洗屁屁,每次調和適合的溫水衝洗,不僅清洗得乾淨,而且寶寶也會覺得很舒服。每日寶寶的便便會有三四次,大部分的情況也會比較稀。
  • 大便總是先硬後軟,這是怎麼回事?用好這3招,慢慢調理腸胃
    在身體健康的狀態之下,排便是非常順暢的,大便也沒有任何的異常,但是,身體如果出現了什麼問題,在排便的時候,就容易出現大便先幹後軟的這種情況,人體也會感覺非常不舒服。出現大便先幹後稀軟的情況可能跟這幾種因素有關!
  • 孩子便便前幹後稀2款食療方,營養師:小小孩打米糊,大孩子煮粥
    有一段時間,二寶便便出現了問題,有時候能每天拉,有時候隔天拉一次,只要是隔天拉,便便前面就會比較幹,而且顏色比較黑,後面有時候稀,有時候正常。小孩子尤其是小小孩兒消化能力還比較弱,所以用來打米糊,更好消化吸收,用玉米粒加豌豆加蓮藕打營養糊,給孩子喝,我嘗了嘗,口感很細膩,香香的。
  • 寶寶嘴唇乾裂越補水越乾燥?1碗粥解決它
    但在給孩子補水前,還需要注意一點:「多喝水」有時解決不了寶寶的「乾燥」問題。喝下去的水,需要靠脾胃消化吸收,才能轉化成可以在體內周轉的津液。孩子脾胃天生虛弱,如果體內一下湧入過量的水,脾胃消化不了又排洩不出去,反而會積滯變成水溼,對寶寶的身體造成不好的影響,得不償失。給孩子飲水,一定要遵循少量、多次、慢飲、不定量(不建議固定每天必須「8杯水」之類的原則)。
  • 寶寶嘴唇乾裂越補水越乾燥?1碗粥解決它
    但在給孩子補水前,還需要注意一點:「多喝水」有時解決不了寶寶的「乾燥」問題。喝下去的水,需要靠脾胃消化吸收,才能轉化成可以在體內周轉的津液。孩子脾胃天生虛弱,如果體內一下湧入過量的水,脾胃消化不了又排洩不出去,反而會積滯變成水溼,對寶寶的身體造成不好的影響,得不償失。給孩子飲水,一定要遵循少量、多次、慢飲、不定量(不建議固定每天必須「8杯水」之類的原則)。
  • 夏天寶寶不長肉反掉秤是缺營養?用4碗湯粥對症清補
    寶寶胃口好不好,家長其實很容易觀察到。重點是找到寶寶食慾下降的原因。比如文章開頭所說,夏天會出現季節性的食慾下降——這是正常現象,家長可以煮一些解暑開胃的食療方,引導寶寶的胃口慢慢好起來。平時我們的推文常介紹的山楂水、檸檬蜂蜜水、兒童三豆飲等,都有類似的功效。如果食慾下降,寶寶常喊累,睡覺時長增加,但又不至於萎靡不振——證明寶寶確實在夏天比較容易虛,需要適時補補了。
  • 寶寶便便知多少【前方高能圖文詳解】
    但是如果寶寶添加的澱粉類物質過多,例如米粉,可能會因為糖(澱粉就是糖)不能完全吸收,導致腸道糖的濃度高,腸壁內的水被吸到大便中,使大便變稀。這種情況也是正常的,不用擔心。新生兒的大便俗稱「胎便」,一般來說出生後12小時內開始排出,是墨綠色、粘稠的、無臭味的。
  • 四種感冒,四種食譜調理
    製作方法:先將米煮成粥,然後放入百合、枸杞、豬肉碎丁一起煮至熟為止。      2、「寒性感冒」寶寶食譜  蔥白粳米粥  如果你的寶寶在感冒初期,有以下的症狀:咳嗽、痰多且稀、鼻涕清稀、舌苔白白的、大便白而幹、尿很多、不愛喝水,一般就是寒性感冒,多是因為寒性、著涼所致的感冒。
  • 熬煮玉米面粥時,別直接把面下鍋煮,教你1招,香濃順滑還不粘鍋
    導語:1碗玉米面6碗水,教你做玉米面粥,香濃又順滑,孩子常吃粗糧好如今人們吃得太過精細,而適當的粗糧有利於身體健康,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皆是如此,在眾多的粗糧面中,個人更加偏愛玉米面,因為用玉米面可以做各種食物,這樣家人便會吃得更加豐富美味,玉米面餅
  • 便便發綠?有奶瓣?泡沫狀?教你根據便便判斷寶寶健康狀況
    它主要是由於寶寶在媽媽的子宮內,吞入了羊水、黏液、上皮細胞以及子宮內其他東西引起的。胎糞沒有任何的氣味。因此,你可能直到更換尿布的時候,才發現寶寶排便了。5 添加輔食後的便便一旦寶寶開始引入輔食,比如嬰兒米粉、香蕉泥等,你會發現,寶寶的便便將發生較大的改變,特別是對於母乳餵養的寶寶來說。添加輔食後,寶寶的便便會變成褐色或者黑褐色,比花生醬更加黏稠,但依然是糊狀的。
  • 寶寶的便便紅、黃、黑、白、綠?哪種便便需警惕?
    當媽後,大多數女性最大的改變之一,可能就是告別了懶癌和潔癖!生了娃,再也不是看見噁心躲著走的傲嬌小公主了,每天對著寶寶大便進行研究,今天寶寶的便便正常嗎?媽媽C:純母乳寶寶3個半月。一天大便1到3次。有時候便便裡有鼻涕一樣的粘液是腹瀉嗎?媽媽D:我家寶三個月了,純母乳餵養的。每天大便五六次,也比較規律。就是有奶瓣,粘液,有時候水便分離,放屁能崩出來水,有泡泡,大便還哭的很厲害。我懷疑乳糖不耐受。每次看他大便都很揪心。
  • 寶寶消化不良好難受,有它就夠了,調理腸胃促消化,還能止咳祛痰
    前幾天跟幾個寶媽一起聊天,有一個寶媽說她家寶寶自從添加輔食後,就時常會出現便秘的情況,有時甚至三四天才大便一次,吃進去的食物,基本在便便中都能看到食物的殘渣,而且便便還特別的臭;還有一個寶媽說她家寶寶十個月了,最近肚子總是咕嚕咕嚕的,早上起來居然還有口臭,照理孩子應該不會有口臭才對
  • 寶寶好久不拉便便怎麼辦呀?什麼是攢肚?什麼是便秘呀?
    在取經的道路上有一難是每個媽媽都要經歷的說的是寶寶便秘,春天不適應配方奶便秘了,夏天上火便秘了,秋天太乾燥便秘了,冬天寶寶積食便秘了添加輔食後便秘了,好似他從未缺席過。何為便秘?這裡需要媽媽們和攢肚做一個區分1、寶寶出現連續幾天不便便的情況,2-3天、4-5天甚至半個月不排便2、寶寶攢肚後排便時沒有痛苦,排出的便便是正常的黃色軟便,也可能是黃色糊狀物,不硬也不幹。而便秘寶寶的便便又幹又硬,甚至出現肛裂現象,便中帶血,寶寶會很痛苦。3、寶寶精神很好,沒有不舒服,沒有任何不良反應,生長發育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