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位琴媽的誠心自述,都是由衷之言,雖然很長,但是對於很多想要培養寶貝的寶媽來說,這值得看完。
我不是一個音樂從業者,當然更不可能是一位鋼琴專家,卻堅持讓孩子學習鋼琴,並且持續了好多年的時間,身邊很多人對此都感到不可思議。事實也是如此,正因為我有自己的邏輯和考慮,所以我可以堅持。
首先來說說看,學鋼琴有沒有前途,回報怎麼樣?如果你想要把孩子培養成鋼琴家,音樂家,那麼你的思路和我完全不同,這是看天賦和投入的,相信對於很多家庭,都不能讓孩子這樣完全投入到興趣中,不用擔心以後的生活和家庭壓力。如果想要通過學習一門音樂來為升學加分,工作成婚加油,培育孩子對音樂的愛好,同時也有才有所長,平常聽到好聽的曲子,能配起和弦操琴一曲悅己悅人,遇到喜愛的樂器不會覺得神秘,有現學現玩的自傲,那麼我們就有話可說了。
百裡挑一,為什麼會是鋼琴?
為什麼是鋼琴讓我這樣偏執?當初在父母和朋友的推薦下,有很多的樂器,比如特性的吉他,悠揚的小提琴,古風十足的古箏丈夫也很喜歡,另外還有口琴,管弦樂器都考慮過,結果都被一一篩選掉了, 只有鋼琴。
學習鋼琴並不是一個表面上「性價比很高」的樂器,首先它很大,你需要考慮的就是買一套需要花不菲的錢,而且很多時候沒有足夠的空間來擺放,相信這才是很多家庭放棄了鋼琴的原因。
我卻獨獨讓孩子學習鋼琴,並且在每個周末都會去琴行。
首先要從我的初衷說起。我不能因為討厭鋼琴給我帶來的負擔,就把負擔轉移到孩子身上。簡單地說就是我想要培養孩子的音樂興趣,坐著彈琴不費力,不傷手,也不會太累,而且入門出乎意料的簡單。玩具鍵盤就可以讓四五歲的孩子彈一首好聽的旋律。相比小提琴,孩子學半天可能都不知道脖子怎麼歪好!
當然還有更深刻的原因,我一直認為鋼琴是「樂器之王」,不管所以音樂表現力,還是在讓孩子對於旋律的了解上,都非常出色,大多數作曲家都是在鋼琴前完結大型交響樂創造的。
那麼問題來了,孩子這麼小會學到東西嗎?
這麼小的孩子是不是根本理解不了什麼是音樂,更遑論學好音樂了。其實只要能夠叫得出名字的鋼琴家,幾乎沒有是在五歲之後學琴的,在四歲,甚至三歲就開始了。而很多學有所成,牛的不行的表演家,鋼琴老師也都是的在最遲6,7歲開始學琴。比如東夢鋼琴的馬嫣然老師,四歲半開始學琴,先後師從謝紅教授、張馥娟老師,張芯珠教授;彭文老師,六歲開始習琴;邱迪凡老師,6歲由深圳大學王昌逵教授啟蒙學習鋼琴。如果想要鋼琴學習往專業上靠的話,儘早學習並沒有害處,而且不像其他管弦樂器一樣會傷害孩子的健康。
決定學鋼琴之後,需要做什麼準備?
1/氛圍好,大家都知道一個好的學習氛圍對於孩子來說是多重要,相信大家最有體驗的就是英語,沒有良好的環境,大部分的中國學生都學成了啞巴英語。
2/學習的心理。因為對鋼琴有興趣所以開始學,可以在生活裡面用一些玩具和引導讓孩子對於鋼琴有一個興趣培養的過程,而不是突然要進入學習階段。
孩子的準備做好了,接下來就是大人的。孩子需要上課,必定需要家長的陪同,家長能不能接受每周風雨無阻地送孩子去上課呢?在東夢鋼琴的教學案例裡面,在學琴的時候,很多並不是因為孩子半途而廢,而是家長在熱情褪去的時候嫌麻煩放棄了學琴。
學鋼琴是不是很破費?
剛開始學琴就買鋼琴,那當然是最好的啦,可以在家練琴,方便很多。但是很怕孩子不能堅持下來,而且這麼大個物件擺在家裡太佔地方,實在是可惜。在東夢鋼琴學習一年多,我家孩子也一直用的電鋼琴,打算再過段時間買太立式鋼琴,這並不晚。
雖然專家說兩者底子就不是一種樂器,用電鋼琴會「壞手型、壞耳朵」,但對不計劃走專業的小盆友來說,我覺得疑問不大。並且從東夢的實習看,也沒那麼嚴峻,他仍是學得好好的,參加了兩次競賽評級,都是最高一檔,評委教師的評估也挺高。
在家用電鋼琴,而在東夢用的是三角鋼琴,這對於孩子還有驚喜的鼓舞的作用,讓孩子更有上學的動力。在家練習好了一首曲子,他會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東夢好好演奏一番。
好老師?壞老師?
我家孩子在學琴的一年多時間裡面,也會感到枯燥無聊,而且這種情況也是普遍存在的。這方面是在原因在於家長,我在之前並沒有對鋼琴市場有了解,也沒有彈奏和學習的機會,在挑選老師的時候更多地是從文化課上的角度考慮耐心教學,嚴格要求,技藝高超這幾個方面,只要滿足了這幾個方面,我就會認為這是一個好老師,但這其實太片面了。
因為國家的鼓勵,藝術加分項的問題,課外藝術培訓課的需求很大,很多寶媽都深有體會,這讓很多會彈琴,或者學了點音樂,但是沒有任何教師經驗的人開始教琴,不說誤人子弟,那也是濫竽充數賺錢而已。一上課就一本正經地教課,一板一眼地碼曲子,讓孩子回家多多練習,甚至讓家長監督,這確實能不斷跟上進度,但同樣也是在消磨孩子的興趣。
一碼歸一碼,注重講解,內容重複,這樣的問題很多老師都知道,但是為了迎合學生家長的需求,老師必須讓學生可以學習到很多的彈奏技能性的知識,提升更快,勢必學生會缺乏思考力,沒有主動性,一首樂曲所表達的內容千篇一律。
練琴當然是一個苦差事,如果說是誰家的孩子能夠自律地學習,不需要家長的監督,那要麼就是在吹牛,要麼這個孩子會是另一個朗朗。學琴之路,貴在堅持,而這種堅持,需求家長和孩子一同努力。堅持這一條路,找到一個好的琴行和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