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是一門最能檢測出知識水平的學科,學好數學有很大的好處,但是學好數學的難度也非常高。數學一門非常抽象的學科,很多知識都需要抽象的理解和運用,比如各種數學符號、數學理論、數學公式,在實際生活中可能根本接觸不到,很多學生學起數學就苦不堪言。
但是數學又是小初高連續十二年的學習主科之一,是學生必須學習的科目,而且最令學生痛苦的是,數學在高考中的比重還非常高,如果數學成績不好,很難在高考中交出滿意的答卷。
在我國高考史上,有一個人被稱為"數學帝",這個人並不是學生,每年高考拿滿分的學生都大有人才,學生也不能被稱為"數學帝",從這個"帝"我們不難看出人們在面對這個人的"絕望",事實也確實如此,因為在他負責數學高考命題的四年裡,高考學生數學試卷的平均得分是最低的。
這個人就是葛軍,人稱"數學帝"!
還記得2019年高考結束後,發生的那場"鬧劇"嗎?所有考生都在為自己順利完成高考而歡喜,就在這個時候,考生們迎來了數學高考,這張數學高考試卷讓眾多的考生們在答卷時找不到東南西北,直呼"太難了!"
一些走出考場的考生們,紛紛互相討論"這張高考試卷肯定是葛軍出的","數學帝又回歸高考了!"足以看出葛軍在高三考生心目中的分量,人們看到如此"難"的高考試卷,第一個想起的人數就是高考數學命題人,人稱"數學帝"的葛軍。談起葛軍,高三考生們言語中都是滿滿的害怕和敬畏。
這件事鬧得沸沸揚揚,遠在千裡之外的葛軍不得不發文闢謠:2019年高考試卷真不是我出的!
據悉,葛軍作為數學教育界的"傳奇人物",曾經參加過多次的高考試卷命題,以命題難度高,命題創新性非常強,同時考察學生的知識儲備、邏輯能力和創新能力而著稱。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命題特點,葛軍參與命題的高考數學試卷中,總是能輕易地區分出各個學生的數學水平,數學實力優秀的學生能夠在葛軍的試卷中正常發揮,數學中等水平的學生在葛軍的試卷中成績嚴重下滑,數學底子薄弱的學生在葛軍的試卷中潰不成軍。
所以,每年一聽到是葛軍參與命題,高三學生們都會不由自主地感到"恐懼"。
比如葛軍的"封帝之戰",2003年江蘇數學高考。
這場高考讓無數學生一度自閉,整張數學試卷的創新性很強,而且大多數題目的計算量都比較複雜,甚至還有一些題目需要"特殊解法",按照常規來算是屬於"超綱"題,整張數學高考試卷的平均難度非常高。
據說,很多學生在高考結束的鈴聲響起,走出考場的時候卷子都沒有做完,更沒有時間檢查,很多中等水平的學生大題幾乎是全部空下來了,當年的學生在數學考試結束走出考場的時候,哭聲一片。
最後高考結果出來,江蘇省的高考成績被媒體們爭相報導,因為當年江蘇全省考生的平均成績只有68分,是江蘇省恢復高考制度以來的歷史新低。
不過,葛軍有沒有參與這場"封帝之戰",至今還存在一些爭議,葛軍曾經表示,自己參與的是2004年的高考數學命題,但是很多媒體報導還有當年的學生紛紛說,葛軍應該是參與了2003年的高考命題,是一時口誤說錯了。
公認的是,2007年,葛軍作為命題核心人物參與高考數學命題,又險些釀成一波"慘案"。當年很多高考學生表示,這些高考題目要用的知識自己都學過,題型也不是很偏,但自己按照常規的解題思路,就是沒辦法把題目做出來,因為這些題目考察知識點的方式太創新了!很多學生在數學考試結束後,都是哭著走出考場的。
就這樣,葛軍參與了四次高考數學命題,每一次都給考生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葛軍參與的高考也成為了很多學生的痛苦回憶,甚至人們看到高考試卷難度很大,第一時間就能想到這位傳奇人物,"數學帝"葛軍。
對此,你是如何看待的?歡迎在評論區中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