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考6次改革帶來了什麼?3+2已成為歷史,無數學子淚流滿面

2020-08-26 教育明先森

備受關注的江蘇文科狀元白湘菱最終還是選擇了香港大學!

獲得全省文科第一名對於很多考生來說是一件幸福的事兒,一般情況下都會被清華北大錄取,但是對於江蘇文科狀元來說今年卻有點難受,在江蘇高考錄取規則之下,清華北大也表示「按照規則來錄取,不會破格錄取」,這引起了大眾對江蘇高考模式的思考。

隨著2020高考的逐漸落幕,江蘇省2021年開始實行的新高考又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這也意味著,江蘇省自2008年開始實行的「3+2」模式也於今年結束了它的使命。其實江蘇省自1994年至今加上明年的新高考共進行了6次改革,這6次改革也讓各個考生經歷了隔幾屆面臨新高考的狀態。


六次改革,江蘇高考帶來了什麼?

雖然說新高考是從2014年開始的,國務院於當年印發《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我國新高考改革自此啟動。

但是在新高考之前,江蘇省就經歷了多次高考改革,在將近26年的時間裡,歷經改革都是針對科目進行組合調整,這也是公眾對改革的關注點。

1994—1999,江蘇高考實行「3+2」模式,意味著語數外必考,文科須選擇歷史、政治,理科須選擇物理、化學。

2000後開始實行「3+小綜合」,也就是除了語數外之外,文科選擇政史地綜合卷,理科選擇物化生綜合卷。

2年過後,江蘇省將小綜合模式改為了「大綜合」,就是將政史地物化生歸為一張大綜合卷,這也是第一次江蘇省高考不分文理科。

這在當時也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直接讓6門科目匯聚在一張試卷,直接來個高考生自己選擇。但是1年過後,2003年繼續進行「改良」,改為了「3+1+1」,」1+1「概念就是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地理、歷史中任選2門,這讓學生實現文理跨科選擇。

5年過後,江蘇開始實行了保持到現在的」3+2「模式,江蘇的「3+2」模式,非常特殊,高校錄取參考分數為「3」:語文、數學、英語,同時要參考二門選修科目的等級,如果3門分數高,但是等級達不到要求,對於名校來說也只能看看了。

2021年,江蘇高考生將迎來全國卷了,也將實行」3+1+2「模式。


江蘇新高考模式

江蘇省新考試改革方案是2018年正式出臺,從2018年新入學的高中生開始執行,也就是2021年高考正式執行。同期出臺高考改革方案的還有廣東、湖南、河北、湖北、福建、重慶、遼寧共八個省份,而且這八個省份的方案大體相同,均實行的是「3+1+2」模式。

「3+1+2」模式包括統考(3),必選(1),再選(2)。統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使用全國卷,每學科150分共450。必選在物理、歷史中兩選一,按總分100分實際計分,再選從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四選二,考試成績計入考生總分,作為統一高考招生錄取的依據,按等級賦分制賦分。


填報方式跟別的省份有所不同

不少省份對於新高考採取的是」專業+院校「的填報方式,比如山東省,由原來的先院校後專業變為了先專業後院校。普通批志願增加到了96個志願。但是江蘇省志願填報方式實行的是「院校+專業組」的平行志願,


所謂的「院校+專業組」,不像原來的」院校+專業「,這相當於二者的結合體,這也是根據院校的特點而定的,是高校根據各自高校的情況,將本校相近的專業或者選科要求相同的專業放在一個專業組裡。比如北京大學,北京大學+專業組1分為第一個志願,北京大學+專業組2則分為另外一個志願。


同時江蘇2021年將本科一批次、本科二批次合併,只設有本科批!這對於志願的填報也是極大的挑戰!

由原來的文理分科轉為全科考察,之後自我選擇文理,歷年的改革來看,江蘇省越來越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

曾經有一篇《從此再無「江蘇卷」》的文章,這也引起了廣大江蘇考生的感慨,「再見了,江蘇高考,再見了,我的青春」。



不管如何,2020高考已經結束,對於明年即將參加高考的學子來說,又將是迎接他們人生中的一次重要經歷!

相關焦點

  • 高考改革的試驗田:江蘇
    出生在江蘇,是一件既幸運,又無奈的事情。作為全國人均GDP最高的省份,江蘇大部分地區都不知道貧窮為何物。同時,作為全國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江蘇對教育的密集投入,也是前所未有的高。截至2019年6月15日,教育部公布的全國高等學校共計2956所,其中江蘇省高達167所,名列第一。如此多的高校,你一定認為江蘇學子會深享其福澤吧?非也。
  • 高考改革:北京大學「3+1+2」專業選科要求,考生及家長請收藏!
    導讀:高考改革:北京大學「3+1+2」專業選科要求,考生及家長請收藏!北京大學,中國頂級高校之一,無數學子心儀的高校。2021年新高考改革方案出爐,河北、遼寧、湖北、湖南、重慶、江蘇、福建、廣東8個省份將推行的「3+1+2」高考模式。「3+1+2」高考模式下北京大學各專業對選科有什麼要求,今天小編就大家帶來北京大學各專業選科要求,供2021年高考考生參考。
  • 江蘇新高考大數據|揭秘江蘇新高考改革下學生的選科趨勢
    江蘇2021年單科選擇分析 第三批實施新高考改革省份包括江蘇、廣東、重慶等8個省市,各省省情不同,各科選考有較大差異。從江蘇省來看,選科很特殊:最受歡迎的科目是地理,最不受歡迎的科目是化學。 大江蘇考生物理選科超過總人數的60%以上,符合政策預期與高校辦學的需要,體現了「3+1+2」方案的合理性。截止2019年底,地理、生物單科選科超過總人數的80%,居第三批試點省市第一;化學、政治學科則受冷落,嚴重低於其他省市倒數第一。
  • 從2020年江蘇文科狀元滑鐵盧事件看雲南高考改革,家長們注意了。
    2020年全國各地高考分數紛紛出爐,高考一詞在近期成為廣大家長討論的熱點。縱觀今年各地高考情況,最讓人唏噓的就是江蘇文科狀元了,考了全省文科最高分,但由於江蘇實行的是高考3+2新模式,該考生在高中階段裡某次歷史考試獲得B+,今年無緣清華北大各類一流大學,實在心疼這名女同學啊。
  • 江蘇「3+1+2」高考改革,歷史科目不再評級,可惜白湘菱等不到了
    從2021年高考起,江蘇省高考將迎來新變化,正式實施「3+1+2」高考新方案。明年,江蘇高考的總分和全國大多數省份一樣,都是750分。過去,江蘇狀元總是400多分,而其他地方的狀元很多都是700分以上,搞得不知情的「小白」老以為江蘇考生水平不行。今後,江蘇和大多數省份的考生一樣,在總分上都相同,更便於比較。今後,江蘇高考的語文、數學、英語科目將採用全國統一命題試卷,大家的難度都處於同一區間。
  • 江蘇高考方案改為「3+1+2」?還沒確定!官方消息是……
    近日,「江蘇省常熟中學高一年級選科動員大會視頻」在微博上流傳,視頻中有老師稱,根據消息江蘇新高考總分將從480分上升到750分,採取3+1+2模式。同一時間,朋友圈也被這樣一張圖片刷屏了。難道江蘇省高考改革方案已經確定了嗎?不不不,這些都還不是官方消息!教育部的官方消息是:已經確定江蘇省實行新高考改革,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
  • 白湘菱被港大錄取,江蘇高考模式也將成為歷史,網友:大快人心
    最近一段時間裡面,江蘇省高考文科總分第一名的白湘菱成為各地媒體關注的焦點。當大家都在爭論著她會被哪所大學錄取的時候,她卻申請香港大學,讓許多的人都感到意外。如今,香港大學的有學籍學術交流部表示,江蘇淮陰中學的考生白湘菱已經順利通過香港大學的經管學院面試,校方已經向其發放錄取通知書。隨著白湘菱錄取的學校塵埃落定,江蘇高考的模式也即將成為歷史。
  • 8省高考改革方案 3+1+2是什麼意思(附廣東新高考改革方案)
    8省高考改革方案在2018年秋季入學的時候就開始實施了,那麼高考改革後的3+1+2模式是什麼意思呢?廣東新高考改革方案是什麼?   8省高考改革方案   2018年為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積極穩妥地推進高考改革,按照「堅定改革方向、堅持穩中求進、注重綜合施策」的基本思路,教育部在有關省份開展改革條件自評的基礎上,組織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專家對申請啟動改革的省份逐省進行了實地評估,確定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等8省市啟動高考綜合改革,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
  • 高考改革先鋒——江蘇
    自1994—2021年共計改革6次,分別為:1、1994年—1999年:3+2,即語文、數學、英語必考,文理分科,文科生考政治、歷史,理科生考物理、化學。2、2000年—2001年:3+小綜合,即語文、數學、英語必考,文理分科,文科生考政治、歷史、地理綜合卷,理科生考物理、化學、生物綜合卷。
  • 她是江蘇高考「文科狀元」無緣清華,新高考制度之下更應思慮長遠
    高考是每年6、7月最掀起人們心跳的事件之一,它左右了無數少年學子的未來,為他們的將來敲開第一扇希望之門。清華與北大之類的最高學府都要求選修科目達到A+或者是A的等級,白湘菱的選修歷史科目只有B+,也僅僅是因為如此,她與清華北大失之交臂,這件事情本不算什麼,因為往年也有過類似的事件發生,但是每次發生這樣的事情時,人們總是分成兩個看法來評價這件事,具體究竟是怎麼樣的呢?
  • 江蘇高考「狀元」無緣清北,新高考制度之下更應慮長遠
    各地高考分數陸續出爐,而清華、北大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名校,自然成為這段時間的焦點,某校有多少學子考入清華、北大或別人家的孩子被清華、北大錄取,都自然而然的成為了當下的熱門話題。」人生一考「中分數自然是多多益善,但已是獨佔鰲頭,卻無緣清華、北大,難免會讓人心生疑惑,不過聯想到近年全國推行的高考改革,也許就能推知一二。
  • 江蘇8所211大學選科要求公布:面向2021「3+1+2」高考綜合改革省
    小編在9月9日發布過一篇名為《2021年「3+1+2」新高考模式下,物理必考19個專業名單公布! 》的文章,給大家分享了2021年新高考模式下,重慶,河北,江蘇等8個省市的考生在選科上的一些注意點和心得。文末位置會再給各位新高考考生再次普及下細節。
  • 高考改革!北京高考4天!英語考兩次?文理分科即將成為歷史?
    高考改革!北京高考4天!英語一年考兩次!文理分科即將成為歷史! 在這幾年來,高考改革一直都在不斷的商討和試行!之前不斷有省份推行新的高考形式,此次高考改革主要是在八個省份之間,分別為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這些地區也基本上是採用了3+1+2」模式。
  • 江蘇高考新政出臺,採用「3+1+2」模式,總分由480升為750分!
    近日,關於江蘇省將實行新高考政策的消息出臺,江蘇省常熟中學高一年級選科動員大會視頻在網上發布,視頻中老師介紹新高考採用「3+1+2」模式,總分由480升為750分!先來為大家解釋一下新的模式,「3+1+2」中的3指的是語數外,每科150分,總分450,1指的是考生在歷史和物理科目中任選一門,每科總分100,2指的是在化學、政治、地理和生物四門科目中選擇兩門進行考試,採用等級賦分,滿分100,計入總分。
  • 廣東確定實施高考3+3!新高考改革勢在必行!
    廣東省教育廳昨天發文,基本確定2018年這屆開始實施新高考,新高考改革是勢在必行了!1、2018年這屆高一確認實施新高考,並沿用現行教材。2、未來將落實走班制的模式。 3、高一必須更加重視6科的學習。部分學科不再會必修搭選修一起學,而會在高一把必修全部學完,讓大家充分體驗,儘快落實選考3科,備好學考3科。
  • 高考必讀:2021江蘇高考新政策是什麼?
    江蘇省2021年高考改革的主要模式定為「3+1+2」。高考總分為750分。語數外採用全國卷。下面李老師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供大家參考。考試採取「3+1+2」模式。其中「3」是指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1」是指考生在物理、歷史兩門選擇性考試科目中所選擇的1個科目,「2」是指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選擇性考試科目中所選擇的2個科目。考生可以根據本人對個人志向、興趣愛好、自身優勢等因素的重新評估,結合意願報考院校相關專業選考要求,調整自己的選考科目。
  • 高考改革,留學將成為新趨勢?
    日前,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8省份公布高考綜合改革方案。加上2014年上海、浙江率先進行首批高考綜合改革試點,以及2017年北京、天津、山東和海南4個試點省市啟動改革,截至目前,全國已有14個省市啟動高考綜合改革。這些改革透露未來高考哪些新趨勢?
  • 「3+1+2」實力走班,宏途教育排課易助力高考改革
    2019年4月23日,湖北、湖南、廣東、福建、河北、重慶、江蘇、遼寧等作為全國第三批啟動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的8個省份相繼發布了當地高考綜合改革方案,明確從2018年秋入學的高一新生開始落實「3+1+2」高考模式,穩步推進高考綜合改革的實施。   這不單是教育行業者們密切關注的動向,也讓不少家長產生了疑問——「3+1+2」又是什麼意思?
  • 全國各省份高考難度排行江蘇最難 河南不服
    【網傳】  河南高考難度只算「中不溜兒」  每年的高考過後,經過考場廝殺的小夥伴們在吐槽高考難度的同時,有沒有考慮過自己所在省份的高考難度會在全國排什麼位置呢?  在2013年清華大學10名本科生特等獎學金獲得者中,河南學子佔了3個,比例最高。  每年的高考錄取,不少高校也是因為河南學子學習成績優秀,頻頻向河南考生「示好」、擴招。  一位高校招生負責人也曾表示,與外省相比,河南學生普遍學習很拼,「盛產」學霸。
  • 高考改革「術」與「道」——江蘇文科第一名無緣清北引發的討論
    (視覺中國/圖)2020年8月3日,香港大學向江蘇高考生白湘菱發放了錄取通知,專業意向為金融類專業。「江蘇高考文科第一名(語數英三科總分)無緣清北」事件暫告一段落。白湘菱的語數英三門成績達到了430分(滿分為480分),但因選測科目中歷史等級為B+,不滿足清華北大等眾多一流高校要求選測科目等級在A以上的錄取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