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農業逆襲!小麥出口超美國歷史記錄,連續三年世界第一

2020-12-19 FX168財經網

、、

近來,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升級,中國暫停了對美國農產品的進口。

西方不亮東方亮,美國的農產品被拒之門外的機會,俄羅斯抓住了!

首批4431.6噸中糧採購俄羅斯大豆入境

據經濟日報8月6日消息,日前,4431.6噸俄羅斯大豆經南京海關隸屬南通海關完成檢驗檢疫後通關放行。

據悉,該批大豆為中糧集團旗下中糧貿易從俄羅斯採購,從俄羅斯海參崴裝運至南通,是南通口岸首次以海運散裝方式進口俄羅斯大豆,也標誌著《關於深化中俄大豆合作的發展規劃》成果正式落地。

據南通海關介紹,此批大豆採購自俄境內最大糧食貿易企業俄羅斯農業集團公司,以一般貿易海運散裝方式進口。這一貿易模式的常態化和規模化,極大推動了中俄兩國企業在農業領域的合作逐步走向縱深。

江蘇南通一處港口正在處理進口的大豆(圖源:大公網)

中國海關總署日前發布兩條公告,允許俄羅斯全境大豆進口,並且增加俄羅斯庫爾幹州的小麥輸華。

擴大自俄農產品進口,是中俄兩國元首今年6月達成的重要共識。此前,用作加工的俄羅斯大豆僅限從與中國接壤的俄羅斯遠東地區的五個邊疆區進口。這五個區是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濱海邊疆區、後貝加爾邊疆區、阿穆爾州、猶太自治州。

農產品是中美雙邊貿易的一個大項,也是中美貿易屢屢博弈、屢屢被談及的產品。在這樣的背景下,擴大俄羅斯全境農產品進口,確實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當然,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中國給機會俄羅斯也要實力才行,最近幾年,俄羅斯實現了農業的華麗轉身。

俄羅斯的農業逆襲

故事要從2014年說起,當時俄羅斯剛剛吞併克裡米亞,引發了西方各國的集體制裁。

農業便是西方制裁的重點領域。2012年,俄羅斯的農產品進口額高達460億美元,農產品進口約佔俄羅斯進口總額的14%,俄也因此成為世界第二大農產品進口國。

當年蘇聯農產品進口不足,市民不得不排長隊買不到麵包,這是解體的重要原因之一。西方故技重施,以期用同樣的方式打垮俄羅斯。

蘇聯排長隊購買食物(圖源:維基百科)

但2014年的俄羅斯已經不是前蘇聯,俄羅斯不但沒有發生西方預期中「糧食危機」,農業領域的進口替代得以提速。

該年6月,普京反將一軍,籤署一項進口禁令,自8月7日開始禁止或限制從部分西方國家進口農產品,具體商品清單包括肉類、奶製品、蔬菜和水果。這一進口禁令大大刺激了俄羅斯本國農產品的生產,還為佔領國內外市場創造了條件。

當西方還在爭論「俄羅斯經濟何時崩潰」、國際能源大宗商品價格何時觸底時,2014年,俄農產品出口額達189億美元,同比增長16.5%,創下歷史紀錄。

▲2014年6月18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訪問俄羅斯一農場。(圖源:路透社)

2015年俄羅斯的農業呈逆勢增長態勢,成為俄經濟中為數不多的增長領域。糧食出口貢獻了全年1460多億美元貿易順差中的近200億美元,農作物成為繼能源之後俄羅斯的第二大出口產品。

2016年,俄糧食產量達到38年來最高水平,農產品出口甚至超過武器出口收入。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小麥出口量超過2500萬噸,比上年增長14%,超過美國和加拿大,首次登上世界首位。

2017年,俄羅斯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達1.34億噸。出口額相比2000年增長了15倍,其中俄羅斯小麥出口增長1/3,達3500萬噸,繼續鞏固俄全球最大小麥供應國的地位。

2018年儘管存在數項不良氣候條件,穀物收成淨重仍然比過去5年的平均值高出了11%。據俄羅斯聯邦海關總署數據統計,2018年俄羅斯小麥出口量為4400萬噸,打破了1981年由美國創造的世界紀錄——4390萬噸。

據統計,俄羅斯聯邦連續三年保持小麥出口量的世界第一。2016年小麥出口量超過美國5.5%,2017年這種差距達到了21%。2018年超美國約50%,合計約2150萬噸。

在西方制裁之下,俄羅斯不僅解決了糧食自給自足的問題,保障了國家糧食安全,還奪回了世界小麥出口霸主之位。普京寄希望於農業領域取得更大成就,成為「俄羅斯經濟發展的火車頭」,更有一些專家把農業視為「俄羅斯經濟的未來」。

「糧食是我們的石油」

事實上,俄羅斯農業的「雄起」並非朝夕之功。

俄羅斯具有發展農業的得天獨厚的條件,但在前蘇聯集體農莊和國有農場的組織形式下,生產積極性缺乏,生產率低下,結果農業發展停滯不前甚至長期處於落後局面。蘇聯解體後,伴隨著俄羅斯經濟崩盤,農業長時間投入不足。

2000年普京執政後,將農業視為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他指出: 「沒有俄羅斯農業的復興就不可能有俄羅斯經濟的復興」。普京接連出臺了一系列促進農業發展的法規政策,加大對農業支持力度。

2001年 10月《俄羅斯聯邦新土地法典》出臺,2002年7月頒布《俄羅斯聯邦土地流通法》,2006年又陸續出臺《農業商品生產者財物重整法》《農業發展法》 等相關法律。

這些法律法規的實施促進了俄羅斯農業改革的深化,最終解決了農用土地自由買賣的問題,使農用土地流通有了法律基礎,確保了農業政策的穩定性。

2007年7月,俄羅斯政府頒布了《2008~2012年農業發展、農產品市場調節、農村發展規劃》,這是俄羅斯獨立以來頒布的第一個農業發展五年規劃。2010年1月,時任總統梅德韋傑夫還籤署了「食物安全構想總統令」。

普京和梅德韋傑夫視察果園(圖源:路透社)

2012年俄羅斯加入世貿組織後,農業被俄視為重點保護領域。為儘快提高農業競爭力,政府和金融機構不斷完善對農業的補貼政策,加大資金扶持力度。

2013年,俄羅斯對農業的補貼率為13.5%,補貼額為1904億盧布(約合57.7億美元),同比增長28%。為了扶持農機設備產業的發展,自當年1月1日起,俄羅斯政府大幅提高對國產農機設備的補貼幅度,由15%提高到30%。

同時,俄羅斯對農業的科技投入持續增加。近年來,溫室蔬菜種植投資增加,2014至2018年俄羅斯建造和升級了1000多公頃的高科技溫室,其中約350公頃於去年投入使用。

俄羅斯農業產值指數持續增長(圖源:維基百科)

得天獨厚的農業發展條件,以及政府對農業長期的保護和扶持,是幾年來俄羅斯農業「逆襲」的堅實基礎。而西方的制裁,客觀上加快了俄羅斯經濟結構的優化速度,刺激和推動了農業的發展。

在最近的幾年,俄羅斯的農產品外匯收入,已經達到俄羅斯天然氣出口創匯的約四分之一。一旦國際油價暴跌,農業可以成為俄羅斯經濟應對危機的後備力量。

以糧食為例,俄羅斯小麥已聞名世界。截止去年,俄羅斯的玉米對外銷售量也在攀升,其玉米已經出口到世界40多個國家。油料、糖、土豆、肉類、奶及其製品、酒類也都在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和更多市場份額。

2018年5月,普京下達規劃,俄羅斯2024年的非能源產品出口量須達到2500億美元,農產品出口量須達到450億美元。

如今,中國全面加深與俄羅斯的農業合作,輸出農業技術加快俄羅斯農業發展,可以期待的是,在中美競爭長期化的大背景下,未來的中俄農業合作將結出累累碩果。

相關焦點

  • 超越美國和歐盟,成最大小麥出口國!俄羅斯百姓不用擔心餓肚子了
    如今,俄羅斯再次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糧食出口國之一,一改蘇聯時代每年需要花費巨額外匯和黃金購買糧食的尷尬場面,俄羅斯重新成為糧倉,需要注意的是,俄羅斯在對外出口各類穀物的同時,因為地理環境等限制,也需要進口大量食品,諸如肉類,俄羅斯需要用糧食飼餵自己的牛羊,加上天氣寒冷生長緩慢,需要從美國等進口大量肉類,即便如此,俄羅斯超市裡的牛肉約合人民幣25元/斤,豬肉15元
  • 在全球變暖背景下,俄羅斯從糧食進口國轉變為「最大小麥出口國」
    俄羅斯位於亞歐大陸上,是一個地跨亞洲和歐洲兩大洲的國家,俄羅斯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其國土總面積約為1709萬平方千米,俄羅斯以龐大的國土面積和彪悍的民族性格,被世人稱為「北極熊」。俄羅斯雖然擁有巨大的國土面積,但是在我們的印象中,俄羅斯在農業方面感覺並不是很突出,在國際農產品市場上,我們能夠想到的出口大國,通常是美國、巴西、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國家。
  • 繼小麥之後 俄羅斯對大豆將也徵收出口關稅!
    財聯社(上海,編輯 周玲)訊,在俄羅斯總統普京批評國內食品價格大幅上漲之後,該國政府上周宣布明年2月起將徵收小麥出口稅。據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最新報導,除了小麥之外,俄羅斯還計劃對大豆出口徵收關稅。此後,俄羅斯政府採取一系列措施,以穩定國內食品價格。俄羅斯經濟部長Maxim Reshetnikov上周一表示,為了穩定國內食品價格,在實施穀物出口配額的基礎上,政府提議從明年2月15日到6月底,對小麥徵收每噸25歐元的關稅。
  • 對華出口改變美國農民命運 全球食品價格連續第五個月攀升
    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食品價格連續第五個月攀升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11月5日表示:在穀物、食糖、乳製品和植物油的帶動下,全球食品價格在十月份連續第五個月上揚。儘管產量預測下調,該組織預計今年全球穀物產量仍將創歷史新高。
  • 這「鍋」中國小麥不背
    目前供大於求的情況僅僅是商業上有購買力的有效需求小於市場供給的表現,並不意味著世界糧食產量已經超過了實際需求。由於農業生產能力和財力有限,依然有很多貧困國家無法保證其國民的營養需求,如果將這些人口對糧食的需求考慮進來,就不會得出世界糧食供過於求的片面結論。
  • 俄羅斯考慮徵收每噸2000盧布的小麥出口關稅
    知情人士稱,俄羅斯政府考慮在2月15日到6月30日期間對小麥出口徵收每噸大約2000盧布(約合27.3美元)的關稅,也有可能是每噸25歐元,以穩定國內食品價格。在周四俄羅斯總統普京批評國內食品價格上漲後,俄羅斯政府考慮採取的措施包括,徵收小麥出口關稅、實施穀物出口配額,以及制定國內葵花油和白糖價格上限。一位消息人士稱,俄羅斯政府考慮對小麥、大麥、玉米以及黑麥實施出口配額,提議的配額總量為1750萬噸。
  • 澳大利亞農業對世界意味著什麼
    植物學灣北面就是澳大利亞第一大城市-雪梨澳洲東南海岸不乏良港但作為最早登陸地,雪梨的先發優勢很大圖片來自:wikipedia@Cnes - Spot Image)▼目前澳大利亞是世界第四大農產品出口國,大麥,小麥,羊毛,牛肉,羊肉常常排名國際市場份額前三,澳大利亞的農業對於世界糧食安全與農產品價格穩定起著重要的作用。
  • 「特稿」俄羅斯擬上調大豆出口關稅
    俄羅斯擬上調大豆出口關稅卜曉明俄羅斯媒體報導,俄羅斯計劃對大豆等糧食上調出口關稅。此前,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呼籲平抑國內糧食價格。美國彭博新聞社20日報導,俄羅斯政府正努力應對糧價上漲。報導援引普京本月早些時候的話說,他對麵包和葵花籽油等價格大幅上漲感到驚訝。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19日報導,俄羅斯關稅機構下轄一委員會同意對大豆出口徵收30%的關稅。報導援引消息人士的話說,新稅率定於明年2月1日生效,持續至6月30日。
  • 美國經濟連續125年世界第一,山姆大叔靠的是什麼這麼硬氣?
    美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其經濟實力始終保持世界第一。從19世紀末開始,美國的GDP總量就反超了英國,成為了「世界第一經濟體系」,並且一直持續了124年,目前,美國經濟總量在全球經濟總量中佔據了五分之一左右的份額。那麼一個國家的發展,最重要的是經濟,如果經濟不好,其他方面也帶動不起來。那到底是什麼因素撐起美國經濟領先世界呢?
  • 俄羅斯政府對小麥、黑麥、大麥和玉米的出口設定了關稅限定
    據俄羅斯媒體報導,俄羅斯政府對小麥、黑麥、大麥和玉米設定了1750萬噸出口關稅限定,以穩定麵粉和麵包的價格。此外,根據政府網站上的信息,目前向關稅同盟以外的國家出售穀物時,超過1750萬噸的穀物將被徵收50%的關稅(每噸不少於100歐元)。
  • 世界大米出口最多的五個國家:印度、泰國、越南、美國和巴基斯坦
    糧食作物主要有三大類,分別是水稻、小麥和玉米,其中在世界範圍內小麥和玉米的種植範圍更為廣泛,不過水稻是單產最高的糧食作物,在人口稠密的地區,水稻是理想的糧食作物。水稻種植業最主要的分布地區是東亞、東南亞和南亞降水較為豐富的地區,此外非洲的埃及和奈及利亞、歐洲的南部地區、美國密西西比河下遊地區和南美洲北部也有種植水稻。從世界水稻總產量來看,我國是產量最高的國家,但是我國由於糧食需求總量大,我國是水稻淨進口國家。世界水稻,也就是大米的五大出口國分別是印度、泰國、越南、美國和巴基斯坦,其中除了美國之外,其餘四國都位於亞洲。
  • 世界大米出口最多的五個國家:印度、泰國、越南、美國和巴基斯坦
    糧食作物主要有三大類,分別是水稻、小麥和玉米,其中在世界範圍內小麥和玉米的種植範圍更為廣泛,不過水稻是單產最高的糧食作物,在人口稠密的地區,水稻是理想的糧食作物。水稻種植業最主要的分布地區是東亞、東南亞和南亞降水較為豐富的地區,此外非洲的埃及和奈及利亞、歐洲的南部地區、美國密西西比河下遊地區和南美洲北部也有種植水稻。從世界水稻總產量來看,我國是產量最高的國家,但是我國由於糧食需求總量大,我國是水稻淨進口國家。世界水稻,也就是大米的五大出口國分別是印度、泰國、越南、美國和巴基斯坦,其中除了美國之外,其餘四國都位於亞洲。
  • 全球糧食危機:越南等13個產糧國叫停出口!中國3大「糧策」應對
    全球糧食危機上演:叫停出口、積極屯糧、糧價飆漲、饑荒將至面對疫情的擴散,供應鏈的停擺,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警惕糧食危機,採取措施。今年3月下旬,越南打響第一槍,率先宣布禁止該國大米出口。隨後全球數個產糧大國紛紛加入陣營,僅僅一個月,就有包括越南在內,印度、泰國、菲律賓、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13國叫停糧食出口。
  • 美國11月新屋銷售大跌 連續3個月...
    01美國11月新屋銷售大跌,連續3個月環比下降觀點分享:作為美國房地產市場的一項領先指標,11月美國新屋銷售季調後環比下跌11%,總量跌至84.1萬戶,創下6個月新低的同時錄的了連續3個月環比回落,儘管如此,11月新屋銷售同比增速還是達到了20.8%。
  • 為什麼地處大洋洲的澳大利亞,能夠連續28年實現經濟正增長?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澳大利亞的一些基本情況,澳大利亞的國土面積約為769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國土面積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和巴西的第六大國。除此之外,澳大利亞的鉛、黃金、鐵礦石、煤炭、錳、鎳、銀、鈾、鋅等礦產資源的儲量也位居世界前列,所以澳大利亞被譽為「坐在礦車裡的國家」。澳大利亞不僅僅礦產資源儲量豐富,而且還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礦產資源出口大國。
  • 俄海產品對中國出口最多後,事情又有新進展,美國農民或望塵莫及
    這意味著,全球多個高度依賴石油出口的經濟體以及今年剛宣布成為能源輸出國的美國經濟都將受到拖累。不過,石油大國俄羅斯經濟抗風險的能力卻正在增大。即便在面臨美元限制的情況下,路透社11月28日報導,調查顯示,俄羅斯資本市場到今年底也可能實現小幅上漲。這意味著,俄羅斯經濟被全球投資者看好。
  • 大連華訊:俄羅斯加徵大豆出口關稅 ,大豆價格暴漲,靠譜嗎
    據大連華訊了解到,12月19日,據大連華訊查閱資料發現,市場有消息稱俄羅斯海關和關稅監管旗下委員會批准徵收30%的大豆出口關稅,但不低於每噸165歐元。報導還稱,上述關稅將自明年2月1日起生效,並一直持續到明年6月30日。對於俄羅斯加徵大豆出口關稅行為,靠譜嗎?
  • 全球糧食危機下,5400萬美國人或將與飢餓鬥爭,中國農產品庫存充裕
    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等組織編寫最新版《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指出,2019年全球近6.9億人處於飢餓狀態。2020全年,全球預計將至少新增約8300萬飢餓人口,甚至可能新增超過1.3億。聯合國發布預警指出,世界或面臨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同時,疫情等因素加大了全球糧食供應不平衡狀況。其中,在美國就非常明顯。
  • 俄羅斯將對大豆出口徵收30%關稅
    原標題:俄羅斯將對大豆出口徵收30%關稅   外媒12月20日消息:在俄羅斯總統普京呼籲遏制食品通脹之後,俄羅斯政府計劃對大豆徵收
  • 香港金管局連續兩日出手救市 美國農產品出口價格以2011年以來最快...
    1.香港金管局連續兩日出手買入超百億港元。土耳其危機引發新興市場債務危機的背景下,騰訊、拼多多等企業狀況凸顯中國消費增長面臨的壓力,全球資本配置中國資產的需求出現明顯變化,香港出現大幅流出符合前期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