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美國和歐盟,成最大小麥出口國!俄羅斯百姓不用擔心餓肚子了

2020-12-13 HE觀察

傳統上,俄羅斯就是歐洲的糧倉,到一戰爆發的時候,所有的歐洲參戰國中,只有俄羅斯還有能力對外出口糧食,只是因為交通被切斷,大量的糧食堆在黑海岸邊腐爛,而其餘的歐洲參戰國裡,最好的法國也不過是能滿足自己90%的需要。

如今,俄羅斯再次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糧食出口國之一,一改蘇聯時代每年需要花費巨額外匯和黃金購買糧食的尷尬場面,俄羅斯重新成為糧倉,需要注意的是,俄羅斯在對外出口各類穀物的同時,因為地理環境等限制,也需要進口大量食品,諸如肉類,俄羅斯需要用糧食飼餵自己的牛羊,加上天氣寒冷生長緩慢,需要從美國等進口大量肉類,即便如此,俄羅斯超市裡的牛肉約合人民幣25元/斤,豬肉15元/斤,烤雞和雞腿更是只有2-3元/斤。

近日,俄羅斯媒體報導,在新的2020/2021農業年度中,預計俄羅斯將成為小麥的最大出口國,一舉超越美國和歐盟,儘管小麥價格有所下降,但依然能保證農民們的收入,俄羅斯穀物聯盟負責人阿爾卡迪·茲洛切夫斯基稱,「我們預計小麥收成將達到7700萬噸。但是,如果您對天氣情況感到幸運,那麼可能會超過8000萬噸」。

美國經濟部門也確認了今年俄羅斯小麥的大豐收,平均每公頃土地將出產2.8噸小麥,7700萬噸的產量還是除了克裡米亞以外的地區,比去年的產量上漲了5%,俄羅斯小麥今年獲得大豐收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天氣原因,除了沒有破壞性天氣外,還在於合理的降水以及收穫期的晴朗天氣。

俄羅斯方面預計今年將出口3200到3500萬噸小麥,中國和印度可能成為最大的買家,俄羅斯生產的糧食出口到多個地區,在新冠病毒爆發後,跟不少國家一樣,俄羅斯方面也管制了自己的穀物出口,優先餵飽俄羅斯百姓的肚子,避免因為糧食問題而出現社會動蕩。

就數字來說,俄羅斯並不是世界最大的小麥生產國,遠遠落後於中國(1.35億噸)、印度(1.03億噸),但中國和印度生產的小麥絕大部分都被自己消費了,出口量並不大,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農業出口國,但在小麥方面卻出口量很少,美國每年的小麥產量大多不到5000萬噸,出口量約為2000多萬噸,美國出口更多的還是大豆、玉米以及各種肉類(美國現在大部分牛都是用玉米餵大的)。

相關焦點

  • 在全球變暖背景下,俄羅斯從糧食進口國轉變為「最大小麥出口國」
    俄羅斯位於亞歐大陸上,是一個地跨亞洲和歐洲兩大洲的國家,俄羅斯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其國土總面積約為1709萬平方千米,俄羅斯以龐大的國土面積和彪悍的民族性格,被世人稱為「北極熊」。俄羅斯雖然擁有巨大的國土面積,但是在我們的印象中,俄羅斯在農業方面感覺並不是很突出,在國際農產品市場上,我們能夠想到的出口大國,通常是美國、巴西、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國家。
  • 俄羅斯農業逆襲!小麥出口超美國歷史記錄,連續三年世界第一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小麥出口量超過2500萬噸,比上年增長14%,超過美國和加拿大,首次登上世界首位。2017年,俄羅斯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達1.34億噸。出口額相比2000年增長了15倍,其中俄羅斯小麥出口增長1/3,達3500萬噸,繼續鞏固俄全球最大小麥供應國的地位。
  • 越南等6國禁止糧食出口,中國會出現糧食危機嗎?家中要不要屯糧?
    3月26日,泰國宣布,禁止雞蛋出口7天。哈薩克斯坦決定,對11種農產品實行限制出口,其中,就包括小麥。全球小麥市場,哈薩克斯坦是主要的出口國之一。塞爾維亞宣布,暫停出口葵花籽油等農產品。3月28日,埃及貿易和工業部部長內文·賈梅表示,未來3個月裡,停止各種豆類產品的出口。
  • 同樣是石油出口大國,美國輕輕鬆鬆封鎖伊朗,為何拿俄羅斯沒轍?
    安倍:那為什麼不打俄羅斯?川普:他們是真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呀!這個段子生動形象地說明了美國對伊朗和俄羅斯存在不同的態度。其實,在美國眼裡,對不同國家需要採取不同的策略。美國的確稱朝鮮、伊朗等國為「邪惡軸心」,可確確實實沒說過「自己最大的敵人是俄羅斯」,即使是在美蘇冷戰期間,美國也沒說過如此露骨的話,頂多就是把蘇聯稱作「主要競爭對象」或者「潛在威脅」。
  • ...超越美國成歐盟最大貿易夥伴 今年糧食麵積增近千畝 | 財經晚六點
    財經新聞中國首次超越美國成歐盟最大貿易夥伴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20年前7個月,中國首次超越美國成為歐盟最大貿易夥伴。1-7月,歐盟自中國進口同比增加4.9%,自美國進口下降11.7%,向中國出口下降1.8%,向美國出口下降9.9%。
  • 我國成美國的最大貿易國,我國的最大貿易國卻非美國,說明了什麼
    文/龍小林美國和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同時也是對外貿易最大的兩個國家。其他的單個國家,無論是經濟規模還是貿易規模都與我國和美國相差很大。不過,歐洲國家憑藉一個經濟高度一體化的歐盟,倒是也能在經濟和貿易規模上與我國跟美國抗衡。
  • 俄羅斯考慮徵收每噸2000盧布的小麥出口關稅
    知情人士稱,俄羅斯政府考慮在2月15日到6月30日期間對小麥出口徵收每噸大約2000盧布(約合27.3美元)的關稅,也有可能是每噸25歐元,以穩定國內食品價格。在周四俄羅斯總統普京批評國內食品價格上漲後,俄羅斯政府考慮採取的措施包括,徵收小麥出口關稅、實施穀物出口配額,以及制定國內葵花油和白糖價格上限。一位消息人士稱,俄羅斯政府考慮對小麥、大麥、玉米以及黑麥實施出口配額,提議的配額總量為1750萬噸。
  • 這「鍋」中國小麥不背
    在國際市場糧價大幅度下降的情況下,很多小麥出口國仍然擴大生產和出口,一些國家小麥的出口價甚至低於其生產成本,這些國家的補貼政策才是扭曲國際市場小麥貿易、導致國際市場過剩的根本原因——  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 曹慧  中國是小麥生產大國,更是小麥消費大國,近年來小麥產需總體平衡,在小麥貿易方面為進行品種調劑一直處於淨進口狀態,中國的進口減少了其他國家的小麥庫存。
  • 拳打德國,腳踢俄羅斯,美國務卿要幹什麼?
    7月15號,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宣布,將對歐洲和俄羅斯天然氣項目參與方實施制裁。顯然,美國這次是將矛頭直接對準了歐盟和俄羅斯,然而,美國得罪這麼多盟友,僅僅是為了讓歐洲買自己的能源嗎?事實可沒這麼簡單。而美國也是一個能源出口大國,2017年時,美國出口到歐洲的天然氣達28億立方米,一旦北溪2號建成,俄羅斯的輸氣量將大大提升,到時候歐洲自然不會再花高價買美國的頁巖氣了。這顯然是美國不能接受的。但是僅僅只是經濟利益,遠遠不會讓美國冒著得罪大量盟友的風險進行制裁。對美國而言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戰略部署。他的目的有兩個,打壓俄羅斯,控制歐洲。
  • 繼小麥之後 俄羅斯對大豆將也徵收出口關稅!
    財聯社(上海,編輯 周玲)訊,在俄羅斯總統普京批評國內食品價格大幅上漲之後,該國政府上周宣布明年2月起將徵收小麥出口稅。據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最新報導,除了小麥之外,俄羅斯還計劃對大豆出口徵收關稅。外媒近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俄羅斯海關和關稅監管下屬委員會批准徵收30%的大豆出口關稅,但不低於每噸165歐元(合202美元)。報導稱,該關稅將從明年2月1日起生效,並將持續到6月30日。普京本月早些時候表示,他對麵包、麵粉、葵花籽油等主要食品價格的大幅上漲感到驚訝。
  • 全球最大出口國突發加稅,這個必備口糧站上...
    俄羅斯政府12月14日發布的方針顯示,自2021年2月至6月底,將對小麥徵收出口關稅。為了遏制俄羅斯國內食品漲價,還會對包括大麥等在內的穀物實行出口限額制。這是俄羅斯自2016年9月以來首次對小麥徵收出口關稅,背後原因是俄羅斯國內食品價格高漲。
  • 俄羅斯政府對小麥、黑麥、大麥和玉米的出口設定了關稅限定
    據俄羅斯媒體報導,俄羅斯政府對小麥、黑麥、大麥和玉米設定了1750萬噸出口關稅限定,以穩定麵粉和麵包的價格。此外,根據政府網站上的信息,目前向關稅同盟以外的國家出售穀物時,超過1750萬噸的穀物將被徵收50%的關稅(每噸不少於100歐元)。
  • 面對歐盟的誹謗,俄羅斯選擇怒噴歐盟
    不得不說西方列國在某些方面還真的「同仇敵愾」,連使用的招數都一模一樣,就在美國多次污衊新冠病毒為「中國病毒」之後,歐盟直接指責中國以及俄羅斯,宣稱新冠肺炎病毒是中國以及俄羅斯擴散並傳播的,這一行為立馬惹得俄羅斯跳腳,並與歐盟進行了一場撕逼大戰。
  • 歐洲經濟火車頭「顯著復甦」,中國年內成德國最大出口目的地國?
    如果橫向比較,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預測,德國將是疫情後經濟復甦前景最好的G7國家之一,優於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和義大利,和日本相比則互有長短。7月份的一系列數據也表明,德國經濟已處於上升區間。
  • 2020年中國超越美國成德國最大出口國!
    長年以來,德國的對外出口國前三位國家是美國、法國和中國。然而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之下,2020上半年德國出口經濟的格局正在發生悄悄改變。 實際上,從2020年4月開始,德國對外出口國前三位的順序就變為了中國、美國和法國,到2020年6月,這個順序再次調整為中國、
  • 高舉反對俄羅斯大旗!慶幸得美軍大力保護,北約和歐盟雙重成員國
    大家可能不知道俄羅斯曾經也是經過了很多的艱難險阻如今才一步步發展成為世界上軍事力量排名第二的國家。因為在1610年到1612年波蘭曾經佔領莫斯科長達兩年之久,這是俄羅斯心中的傷痛。波蘭和俄羅斯之間的兩次滅國讎恨無法化解1772年-1795年是波蘭內憂外患最嚴重的時期,因為當時俄羅斯出動了自己的軍隊大力進攻波蘭,也就是這一次的戰爭導致波蘭和俄羅斯的關係走向了死胡同。
  • 美國、歐洲、澳大利亞多國急缺自行車!
    市場研究機構Concent Market Insights估計,全球自行車和零部件市場規模約為547億美元,預計2027年之前每年將增長3.5%。 我國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就贏得了「自行車王國」的稱號,目前我國自行車的主要出口市場是美國、日本、印尼、俄羅斯等國。
  • 反超美國,德國經濟研究所:中國將成為德國最大出口國
    近日,德國經濟研究所公布了一份報告指出,在不久的未來,中國將反超美國,成為德國最大的出口國,而德國的經濟格局也將隨之改變。而事實證明,在5月份,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德國最大的出口國了。中國或將成為德國最大出口國德國經濟研究所的報告指出,中國市場前景非常廣闊,隨著中國經濟不斷崛起,未來很可能超越美國,成為德國最大的出口國。該報告認為,由於疫情的影響,全球經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而美國在此次疫情中受到了嚴重的打擊,疫情將改變各國在德國經濟中的佔比,而中國的地位在不斷提升。
  • 重磅乾貨:當前全球糧食貿易格局分析報告(玉米、小麥、大豆、大米...
    美國大米「攪局」國際市場  在對中國這個最大的稻米消費國的爭奪上,又增添一個強勁的對手——美國。美國長期低調地佔據著全球10%的市場份額,是除東南亞國家以外最大的大米出口國。  實際上,美國大米在進軍中國市場之前,已經成功進駐其鄰國韓國和日本——兩個同樣以大米文化著稱的國家,成為又一個「向愛斯基摩人推銷冰塊的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