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舉反對俄羅斯大旗!慶幸得美軍大力保護,北約和歐盟雙重成員國

2021-01-15 烽火營

世界上有一個國家高高舉起了反對俄羅斯的大旗,那就是波蘭,波蘭和俄羅斯有著無法化解的世仇。因為事實上俄羅斯真正建國要比波蘭晚幾百年,但是波蘭人沒有將自己的祖宗基業做大做強,反而開始節節敗退,於是順應歷史潮流的俄羅斯迅速崛起成為波蘭人的競爭對手。大家可能不知道俄羅斯曾經也是經過了很多的艱難險阻如今才一步步發展成為世界上軍事力量排名第二的國家。因為在1610年到1612年波蘭曾經佔領莫斯科長達兩年之久,這是俄羅斯心中的傷痛。

波蘭和俄羅斯之間的兩次滅國讎恨無法化解

1772年-1795年是波蘭內憂外患最嚴重的時期,因為當時俄羅斯出動了自己的軍隊大力進攻波蘭,也就是這一次的戰爭導致波蘭和俄羅斯的關係走向了死胡同。因為俄羅斯直接大張旗鼓讓存在了800多年的波蘭直接亡國了。後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由於種種利益的牽扯,波蘭終於可以開始復興自己的國家,於是滅亡了123年的波蘭開始重新登上歷史舞臺。但是波蘭命途多舛在二戰時期,波蘭又被德國和蘇聯大軍滅國了,這簡直就是將波蘭再次打入了18層地獄。

事實上波蘭的領土面積只有312685平方千米,而俄羅斯的國土面積有17098200平方千米,所以我們也都能看出來波蘭和俄羅斯的實力根本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再加上兩次的滅國讎恨早已將波蘭傷的千瘡百孔,這讓波蘭怎麼可能不恨俄羅斯。但是話說回來歷史和國家的更新換代本來就是強者生存,向來沒有什麼道理可講。就算是波蘭心有不甘,但是如今的波蘭和俄羅斯的軍事實力相差很大,波蘭根本就沒有能力和俄羅斯正面硬剛。

波蘭用20億美元邀請美國駐軍,「喪權辱國」

於是波蘭如今是北約和歐盟的雙重成員國,靠著這兩棵大樹波蘭起碼可以「暫避風頭」。在2019年的時候波蘭還「自掏腰包」求助美國,希望可以藉助美國的軍事力量威懾俄羅斯,不然波蘭總擔心俄羅斯會將自己打入「深淵」。當時波蘭這個小國竟然出資20億美元只是為了邀請美國前來自己的國家駐軍,雖然說波蘭這個舉動在外人看來是「喪權辱國」,但是客觀來說波蘭起碼自己心安了,不用成天提心弔膽。

波蘭的心態問題急需改變,不然只會自掘墳墓

雖然如今的波蘭只是一個小國,但是在與俄羅斯的對峙中,波蘭永遠都是跑到最前邊。在全球範圍內波蘭高舉反對俄羅斯大旗!如今波蘭將俄羅斯恨得咬牙切齒,同時自己非常慶幸得美軍大力保護,當年出資130多億人民幣求美國駐軍保護,但是如今波蘭過的還是舉步維艱。其實波蘭大可不必如此,如今是個以和平和發展為主題的時代,俄羅斯是不會輕易發動戰爭的。所以波蘭需要改變的就是自己的心態問題,畢竟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千年萬年不倒。

說到底還是要把心態放平,畢竟如今最重要的是要發展自己國家的軍事力量和鞏固經濟建設。只有把這兩個大的方面抓好了,波蘭才會真正實現「自主」,總不能一輩子躲在美國身後當「縮頭烏龜」吧。畢竟美國是個以利益為主的國家,美國也是拿波蘭當成牽制俄羅斯的「棋子」。一旦波蘭失去利用價值,必然會被美國一腳踹開。如今波蘭最重要的就是藉助北約和歐盟的這兩個大傘抓緊獨立自強。

相關焦點

  • 永久中立國芬蘭:唯一與俄羅斯接壤卻是非北約成員國的歐盟國家
    永久中立國芬蘭當今世界奉行永久中立政策並得到國際普遍公認的永久中立國有七個,分別是瑞士、奧地利、瑞典、芬蘭、愛爾蘭、哥斯大黎加和土庫曼斯坦。上一期我們介紹了:北歐的永久中立國瑞典:擁有6.5萬常規軍隊,曾經的波羅的海霸主,今天我們來介紹最後一個永久中立國,北歐的永久中立國芬蘭:唯一與俄羅斯接壤卻是非北約成員國的歐盟國家。永久中立國分布圖芬蘭和之前介紹的瑞典都是屬於北歐國家,是北歐五國之一,南面和西面臨波羅的海,西北部與挪威、瑞典接壤,東部與俄羅斯接壤。
  • 身為北約成員國的希臘,為何與俄羅斯越走越近?
    希臘是巴爾幹半島地中海沿岸國家,也是北約成員國。雖然希臘是北約成員國,但是十分重視發展同俄羅斯之間的關係,兩國在政治、經貿、能源、軍事、宗教、文化等方面都有合作,也使希臘成為北約成員國中唯一大量裝備俄式武器的國家。
  • 北約將迎來第31個成員國?永久中立國態度轉變,俄羅斯強烈反對
    據俄羅斯媒體消息,瑞典議會近日表示,鑑於國際形勢的變化,瑞典可能考慮加入北約,作為國防策略的一部分。這意味著,瑞典可能打破立國200年來的永久中立態勢,正式成為北約第31個成員國。此後100多年時間裡,沙俄、法國、德國相繼稱雄歐陸,瑞典龜縮於北歐一隅,大力發展軍工業,確保本國武器自給自足。二戰期間,瑞典與納粹暗通款曲,表面上奉行永久中立,暗中卻允許德軍過境運輸軍用物資,甚至允許德軍攜帶武器過境,戰機、軍艦均可暢通無阻地通過。截至1943年,瑞典幫助德國至少運送了214萬名士兵和10萬節車皮的軍用物資。
  • 海外移民專業名詞解釋之各種組織:歐盟、北約、申根、OECD等
    北約擁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規部隊,是西方的重要軍事力量。這是二戰後西方陣營軍事上實現戰略同盟的標誌,是馬歇爾計劃在軍事領域的延伸和發展,使美國得以控制以德國和法國為首的歐盟的防務體系,是美國世界超級大國領導地位的標誌。
  • 軍網網評:北約「腦死亡」背後的美歐暗戰
    受經濟不景氣的影響,北約軍隊中裝備老化問題日益突出,難堪在烏克蘭地區的強力行動。當前的北約日漸萎縮成為「反恐組織」,「老虎不敢打,蒼蠅打不著」成為真實寫照。美國優先,川普揮舞經濟大棒直指北約看似鐵板一塊的北約,內部如今面臨著巨大的分歧。在川普上臺後,美國政府高舉「美國優先」大旗,要求北約各國增加軍費,以減輕美國的駐軍壓力。
  • 北約借密集軍演給自己打氣(環球熱點)
    「北約在俄羅斯家門口加大軍事演習的力度和頻度,威懾俄羅斯的目的非常明顯。」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李慶四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疫情當前,北約頻頻對俄羅斯耀武揚威。這足以說明,美國和北約盟友對俄羅斯軍事威脅的嚴重性和緊迫性充滿憂慮。
  • 美國揮起制裁「大棒」,意外暴露北約目的,這次還驚動了俄羅斯
    土耳其和美國都是北約成員國,美國曾拒絕向土耳其出售「愛國者」系統,於是土耳其政府向俄羅斯購買了S-400防空系統。結果激起美國政府的不滿。埃爾多安認為,美國是想對土耳其主權發起攻擊,土耳其政府稱,美國犯下「巨大錯誤」,土耳其將採取必要反制措施。
  • 牛津博士:馬克龍說北約「腦死亡」是對的,但這個綽號也適用於他
    眾所周知,美國和英國在2003年襲擊了伊拉克:這一行動沒有得到北約的批准,而且遭到了法國和德國的反對。當時的法國總統席哈克甚至表示,他將在聯合國安理會否決任何授權發動襲擊的決議。為什麼當時北約沒有宣布腦死亡?第三,馬克龍甚至暗示,土耳其不與盟國協商是違反北大西洋公約的。然而,條約並沒有規定這樣的義務。
  • 土耳其打定幹涉利比亞決心,不惜引發北約內亂,讓普京心中樂開花
    不僅對法國直接對罵,還指責歐洲:搞雙重標準。護航原本土耳其方面認為,歐盟對利比亞的政策是雙重標準,歐盟以反對內戰為由,提出對利比亞實施武器禁運,為此組建了海上封鎖艦隊,還多次開會加強相關工作,可惜因土耳其派軍艦護航讓禁運變一紙空文
  • 波蘭總統杜達創紀錄:冒疫情訪白宮,迎美軍進家鄉
    似乎,能加入歐盟,就能證明自身是西方世界重要一員;能加入北約,則有了足夠的安全保障。波蘭在2019年5月3日舉行閱兵式,紀念加入北約20周年1999年,波蘭如願以償加入北約。2004年,波蘭正式加入歐盟。在波蘭一些政客看來,「加盟入約」成功後的波蘭,簡直脫胎換骨,變得很西方。
  • 跪求美駐軍,剛共事就被美軍打得鼻青臉腫,波蘭沒看到日韓的痛?
    波蘭也是北約成員國,當初為了請求美國能夠駐軍,波蘭總統多次飛往美國拍川普馬屁。為了讓美國能駐軍,甚至要把美軍駐軍的基地改名字叫川普堡。波蘭這麼急切的把美軍給招來,他卻不知道美國就從來沒把波蘭當人。最近波蘭就在全世界面前丟臉了。
  • 德國人邀請俄羅斯加入北約,該不該答應呢?
    俄羅斯與德國關係較好作為北約最大的假想敵,俄羅斯一直是北約成員國嚴防死守的對象,美國、英國、法國這三個北約內部的擁核國家也把大部分核飛彈瞄準了俄羅斯,只要時機合適,美、英、法等主要北約成員國就將發起對俄羅斯的軍事行動,徹底掃除俄羅斯的勢力。
  • 同屬東斯拉夫民族,同起源於基輔,烏克蘭為什麼要反對俄羅斯?
    雙方在邊界問題、黑海艦隊劃分和撤離問題、克裡米亞歸屬問題上爭議不斷。 烏克蘭採取了激進的親西方政策,不顧俄羅斯的反對,把加入歐盟和北約看作外交戰略中的優先,致使烏、俄關係迅速惡化。怎樣處理與俄羅斯的關係,是烏克蘭面臨的政治難題,也是這一地區地緣戰略中的核心問題。
  • 土耳其欲縮減美軍基地,美要把土踢出北約
    據俄羅斯消息報17號消息,埃爾多安有意對境內的美軍基地動手,有土高官建議,大幅縮減因吉爾利克基地的面積和美方駐軍的規模,因為那是土方的領土,所以安卡拉方面有權利這麼做,這一舉動是為了報復白宮近日對土實施的經濟封鎖。
  • 德國最大電視臺播新聞,稱俄羅斯入侵愛沙尼亞,美軍已趕來救援!北約...
    俄羅斯媒體對此事的報導聯繫到當前俄羅斯與西方國家關係轉冷及俄羅斯與北約在黑海地區的「對峙」,這則假新聞的公開播出恐怕很難用「無釐頭」式的搞笑加以解釋。長期以來,俄羅斯的學者、官員及媒體曾多次指出西方媒體和學者對俄羅斯懷有偏見,帶有各種成見和刻板的印象,許多重大的國際政治事件中都可以找到「蛛絲馬跡」。
  • 美國公布從德國撤軍計劃 北約「離心」?
    儘管五角大樓談及美國駐歐防務「向東移」的「戰略目標」,川普在白宮對撤軍決定作出更簡單的解釋,主要原因就是德國沒能完成北約成員國防務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GDP)2%的目標。「很簡單,他們欠費了。」他重彈「美國在貿易和軍事等各領域常年被佔便宜」的老調,「我來糾正這件事」。
  • 外媒:北約報告至少62次提到「中國」,但俄羅斯才是「頭號威脅」
    文章認為,作為一個缺乏立法權力的政府間安全聯盟,北約不應在一個其缺乏必要政策能力的問題上假裝發揮領導作用。儘管該組織應當意識到中國構成的「挑戰」,但只有各國政府才擁有應對來自中國的非軍事威脅的政治和經濟工具。目前,北約只有一個完全具備應對能力的重大威脅,那就是俄羅斯。全文摘編如下:  本周,北約30個成員國的外長舉行了一次視頻會議,在會上他們收到了一份有關北約未來的詳細報告。
  • 俄羅斯與希臘關係越走越近 引起西方媒體警覺
    【環球網綜合報導】俄羅斯日前提出願向希臘政府提供救助,而希臘則反對歐盟進一步制裁俄羅斯。這兩個處於不同困境中的國家有越走越近的趨勢,引起西方國家媒體警覺。有美國媒體更是刻意強調,希臘是北約的成員國之一,這意味著俄羅斯欲在其最大的「敵人」內部發展朋友。
  • 法國退出北約,為什麼43年後又重返北約?
    ,法國對美國能否保護好自身的安全產生懷疑。雖然美國對法國的行為採取了一定的報復措施,但法國依然堅持退群並要求美軍撤走。1967年,駐法美軍全部撤出法國。當然,法國只是退出了「北約軍事一體化組織」,法國的北約觀察員等其他身份還被保留著。作為以軍事防禦為目的北約,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組織」,實際上就相當於退出了北約。從此之後,法國成為了北約第一個不參加軍事行動的成員。
  • 被批「腦死亡」的北約 渲染「中國挑戰」真能續命?
    為何此時渲染「中國挑戰」這份名為「北約2030」的改革報告指出:未來10年裡,儘管俄羅斯仍將是北約的主要對手,但北約「必須更加認真地思考如何應對中國及其軍事崛起」。報告還提到北約很可能與澳大利亞等非北約國家建立更緊密的聯繫,並更多關注中國正在太空領域開發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