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拉王子,全名為Birabongze Banudey Banuband,出生於1914年,泰國王室成員。他的父親是朱拉隆功國王的弟弟,在政府中擔任要職,曾擔任過泰國皇家軍隊的元帥。
後來比拉王子前往英國劍橋接受教育,因對雕塑的喜愛而輟學,師從英國著名的雕塑家查爾斯.惠勒。查爾斯.惠勒的經典代表作便是英國中央銀行的大門。
但比拉王子的雕刻藝術之路並沒能走下去。隨著1935年他的堂兄庫拉王子,邀請他一起在布魯克蘭參加了第一場賽車比賽後,他終於找到了自己人生所要追尋的東西。
在英國期間,比拉王子不但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目標,也在英國找到了自己的真愛。1938年1月,他與自己的同學克裡爾.海科克結婚。
在當時那個年代,每個國家的賽車都有著屬於自己的顏色:法國是藍色,德國是白色,義大利是紅色。庫拉王子的車隊被稱為「奔跑的白鼠」,不過比拉王子的靈感來自一位名叫芭芭拉.格魯特的斯堪地那維亞女人的服裝,他決定將自己的賽車塗成淡藍色和黃色。從此這也成為了泰國賽車的標誌性顏色。
一級方程式賽車手也被稱為「飛行員」,對於比拉王子來說,這個詞再恰當不過了。他真的是一名飛行員,他利用小型飛機和滑翔機進行過幾次長途飛行,曾從倫敦飛到了曼谷。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賽車比賽暫停,比拉王子利用自己的技能幫著訓練英國皇家空軍的戰鬥機飛行員。他成為了皇家海軍聖梅林航空站的首席講師,專門負責培訓滑翔機飛行員。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比拉王子重返賽車場,他贏得了邊境大獎賽和紐西蘭大獎賽的冠軍。1950年,F1賽車世界冠軍賽首次舉行,比拉王子也報名參加了,並一直參加到1954年。1951年,比拉王子曾因為滑雪事故受傷曾離開過賽車一段時間。傷愈後,比拉王子還是參加了當年的西班牙大獎賽,不過他表現不佳,在第一輪排位賽中他比杆位慢了35秒。隨後在1952以後,他參加了戈爾迪尼、康諾特和瑪莎拉蒂的比賽。
儘管比拉王子的生活與賽車密不可分,但他並沒有完全被賽車所捆綁,他的生活過得依然有聲有色。期間他還忙裡偷閒的代表泰國參加了4屆奧運會的帆船比賽,分別是1956年墨爾本,1960年羅馬,1964年東京和1972年慕尼黑。
1985年聖誕節前兩天,一名亞洲男子因心臟病發作,在倫敦巴倫斯考特地鐵站的臺階上跌倒,並當場死亡。當時他身上並沒有任何的證明文件,僅外衣口袋裡有一張手寫的邊條。但警察並不明白他是用什麼語言書寫,也無法確認死者身份。後來將這張便條交給倫敦大學的專家看後,才發現是用泰語書寫,落款是比拉王子。英國警方趕緊聯繫了泰國大使館,後者迅速確認了死者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