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介紹
在對非公開股權的評估採用現值方法時,需要找到必要收益率作為折現率。對非公開股權的估值,並非完全出於投資的目的,同時也可以在司法和稅過程中發揮作用,在撮合交易、化解法律糾紛、處理涉稅問題的過程的評估中,需要找到一個大家都認為合適的方法。
用於上市公司收益率估計的通用方法如CAPM、Fama-French Model也適用於非上市公司,但是評估師們經常使用風險溢價累加法(build-up approach)來估計收益率,即用無風險利率加上一系列的風險溢價。這些溢價包括權益風險溢價(equity risk premium)和其他一項或多項額外的風險溢價,這些額外的風險溢價如規模、公司特有風險等依賴於公司實際以及評估師的經驗判斷。
Ri=Rf+ERP+SizeP+SpecP
下圖展示了公式演變的邏輯過程:
股票風險溢價(ERP)通常是根據股票指數的收益率來確定,而大市值股票佔指數的權重較大,因此股票指數收益率更加反映大型公司的股票收益率。當市場beta=1時,無風險利率和股票風險溢價之和實際上就是平均系統風險大型公開發行股票所需的收益率。
在通常情況下,非上市業務的公司規模要比公開上市的大盤股要小,估值過程中通常會加上與小盤股超額收益相關的溢價,以反映小盤股的增量收益,把這稱之為規模溢價(size premium)規模溢價的水平通常被假定為與被估值公司的規模成反比關係。考慮規模溢價後,就得到了微型上市公司的必要收益率。
在對公司的風險進行綜合分析後,評估師還會增加特定的公司溢價。這種風險溢價有時包括對目標公司的非系統性風險的溢價,因為與私有公司相關的風險可能不太容易被分散掉。
與私有公司必要收益率的估計相關的兩個額外的問題:(1)控制權價值與少數股東權益的考慮;(2)非上市股權缺乏市場化對股票價值的影響。由於缺少市場化、不能在交易所公開交易,股東不能夠立即在市場上出售持有的股權。也可能因為合同限制或其他原因缺少市場化。
涉及到與非上市公司股東權益相關的控制權溢價的調整(控制權或者少數股權),不會調整必要收益率,而是在直接在初步的估值結果中進行調整。這種調整所涉及的問題很複雜,業內人士的觀點也各不相同。
案例
假設一個分析師正在評估一家非上市綜合文檔管理解決方案公司。無風險利率是3%,分析師估計的市場溢價(ERP)為4.2%,從收入和資產規模來看,公司位於同行業的第10個十分位的前半部分(5%-10%排名),規模溢價為4.34%。
不考慮公司的特有風險,則估計Required Return = 無風險利率+市場溢價+規模溢價=3%+4.2%+4.34%=11.54%。
在規模溢價中,我們還要考慮一個問題,就是在小盤股中,還存在一些前期是大盤股,但是現在處於財務困境中的公司,相對於市場的平均水平,對於經營情況良好的小盤股,要適當調低規模溢價。
還有一些修正的CAPM模型,想要捕捉偏離平均系統風險的收益。例如,分析師估計公司在市場風險溢價上,如果上市公開交易,則有個一1.2的beta,則必要報酬率=無風險利率+1.2市場溢價+規模溢價=3%+1.24.2%+4.34%=12.38%。
這個結果也可以被表達為加上(1.2-1)*4.2%=0.84%的公司特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