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是一種勞動保障制度,我國目前是世界上退休年齡最早的國家,平均退休年齡不足55歲,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退休年齡在65歲左右。但隨著國家老齡化問題的加劇,各國都在考慮對退休年齡進行修改,如果可以讓你選擇的話,你會選擇的退休年齡是多少呢?
不許說現在就退休!
但其實確實現在存在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在崗的「年輕人」極度嚮往退休後的悠哉生活,而已經超過退休年齡的人對於工作崗位卻「戀戀不捨」。超高齡工作雖然在國內這樣的現象還不算常見,但在日本卻已然成為常態。
這不,最近日本就有一位日本主婦在今年76歲的情況下開始了自己的打工初體驗。
位於東京·町田市的星巴克,最近誕生了日本國內最高齡新人工作人員,一位初次挑戰打工的「老練主婦」——山田勝子(76歲)。
今年76歲的她和大多數日本女性一樣在二十多歲時選擇結婚,成為一名普通的全職主婦,從此與社會工作「絕緣」。7年前,勝子的丈夫去世了。這次在星巴克打工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次打工,於勝子女士而言每一天都像是一場「艱苦的戰鬥」。
仔細想想的話,其實每個人在初入職場的時候都會忐忑不安,更何況已經76歲的勝子,但是面對採訪時勝子卻一直笑得很開心。
「果然是外資企業的緣故,橫寫的文字很多啊。」
「每天每天都會有很多新的發現。」
伴隨著一陣陣爽朗的笑聲,面對採訪勝子對記者這樣說到。
對於政府推進的工作到七十歲的號召,星巴克採取了專門針對年長者的靈活僱傭制,一種限定業務內容的短期僱傭制度。這樣的話,勝子每周工作2~3天,一天工作4個小時左右,每小時工資是1020日元(人民幣65元左右)。
工作時動作十分麻利的勝子女士
和自己「孫輩」年齡相仿的人做同事,勝子並不需要什麼特殊照顧,在問到對於勝子的印象時,被同事評價為「不像是「婆婆」,反而就像是姐姐一樣的存在」。
而在稱呼上也是很常見的朋友間的親切的稱呼方式。而且同事評價勝子的時候還說到:因為勝子女士是主婦的一把好手,所以在洗涮等方面有很多值得學習的經驗。勝子女士是憧憬的存在。
今年聖誕節勝子女士第一次用自己的工資請孫輩吃飯,她對此表示很開心。「大家都是我的孫子。」
日本星巴克廣告部山裡朱香表示:「通過這樣的制度看到了76歲的山田勝子女士的活力滿滿的工作姿態,如果這樣的引入能夠調動現有員工活力的話,希望在其他店鋪也能得到實際應用。」
在被問到想要工作到什麼時候時,勝子說:會一直工作直到星巴克負責人說「已經夠了」的時候。絕對性的「企業不勸退,工作不停歇」。
對於這位76歲開啟人生新徵程的山田勝子女士,日本網友表示:
雖然這個人的行為很值得點讚而將其錄用,但是只限定在普通業務上似乎不該錄用啊。
勝子這樣的人很好很溫柔,看到之後會很開心。
如果附近的全家便利店有這樣的「老婆婆」店員的話一定會很治癒的。
因為這個人很健康還可以工作,但是如果不健康的話這樣的老人該如何生存呢?
建立到了一定的年齡即使不工作也能生存的社會保障制度才是國家真正應該扮演的角色吧。
如果國家不能保障的話,就像是在說:請工作到死亡那一刻哦。
真的76歲了嗎?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要年輕啊
這樣人的存在對於年輕人而言也是學習的榜樣,緊跟時代步伐,採用她們的企業也很優秀。
因為社會少子老齡化問題的持續存在,目前日本已經成為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緊隨其後的是義大利、英國、美國和中國。
老齡化問題的加劇,導致日本隨之出現了諸如勞動力短缺、養老金不足、老年人收入低等一系列問題。
根據預測,未來的日本每三人中就有一位是老人,面對這樣的狀況,延長退休年齡來滿足社會對於勞動力的需求變得十分迫切,或許在我們這一代人看來延長退休年齡是一件很「悲慘」的事情,但其實對於很多日本老人而言,他們可能「求之不得 」。
對於日本人而言,首先在退休觀念上,他們似乎並沒有很強烈的「頤養天年」的概念,對於高齡工作,或許有人會猜測老人是否是因為生計而被迫工作,但其實日本60歲以上家庭的儲蓄通常明顯高於普通在職家庭,所以因為退休金不夠而選擇再就職的老人所佔比例其實並不多。
在老人就業方面,日本政府會通過專門為老年人提供車站引導員等崗位為其增加就業機會。以的士司機為例,其實大家能夠發現日本計程車司機一般年齡都比較大,一方面是日本政府對於計程車司機有著嚴格的硬性規定,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也與工作收入與勞動力度不配比,無法對年輕人產生足夠的吸引力相關。
圖源網絡,侵刪
適齡的勞動力愈發匱乏,年輕人又不願意從事辛苦的一線勞作相關工作,所以為了應對平成一代的「工作啃老」,越來越多的人不得不選擇「退而不休」的狀態。在日本長崎縣北部的佐世保市,已經91歲的美沙子每天晚9點到早9點照顧自家飯館,為晚歸的職員和酒吧女招待提供親手做的飯菜,她的「工齡」已長達70年。而在日本飲食行業,像她這樣的老人還有很多。
另外如果你在日本嘗試過外賣服務的話,你會發現你的「外賣小哥」很有可能是「外賣奶奶」或者「外賣爺爺」。這件事情其實還上過國內的熱搜,我們很驚奇的發現這項我們眼中的「苦力活」,在日本竟然由老人承擔。這或許與日本在外賣員招募時並沒有對年齡設限有關,但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日本「壯勞力」的匱乏。
圖源網絡,侵刪
年輕人不僅對於創業的熱情遠不及老一代人,在工作熱情上也比不過這些「老人」。
於很多老人而言,一輩子的忙碌工作使得他們對工作產生了「心理依賴」,擔心被時代拋棄,害怕自己對社會沒有用了,所以很多日本老人在退休後無法悠然享受晚年生活。抱著不服老的心態,他們不願意在公交車上被人讓座(所以你在日本公交車上好心讓座的話,可能會被「兇」)即使光榮退休也不希望「閒賦在家」,反而通過更加「拼命工作」的方式來證明自己,從而用另一種方式實現人生價值尋求社會認同。
相較於這些努力進取的「老人家」,日本的年輕一代確實演繹出了現實版「寬鬆世代又如何」。或許時代壓力真的很大,但他們的「無欲無求無欲無望」確實顯得對社會「不那麼負責任」。
但其實老人工作也存在很多隱患,近年來高齡駕駛員傷人致死事件頻發,一次次給社會敲響警警鐘。如何在保障老人合理工作等權利的同時避免類似悲劇的頻發,或許是日本政府應該認真考慮的問題。
面對日本老齡化問題的日趨嚴重,近年來日本政府提出再次延長退休年齡,即從65歲延長至70歲的想法。
日本政府希望通過延長老年人工作時間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上述問題,但其實一味的延長退休年齡並非治本之策。如何有效調動年輕人的工作積極性,提高相應待遇,完善社會配比,進一步完善社會制度或許更加重要。
對於日本社會而言,已經達到退休年齡的這批高齡工作者不僅是需要社會「供養」的退休老人,更是日本經濟高速發展的締造者,一輩子的辛苦勞作之後,與其創造更多的平臺讓他們進一步「燃燒自己」,不如給年輕一代更多的機會與平臺,鼓勵「平成一代」積極創造新的歷史。與其老一代熱血沸騰積極進取,不如讓年輕人走出「宅」門擁抱社會。
另外悄悄告訴你哦,你每年都會期盼的聖誕老公公其實已經1600多歲了,仍然在每年聖誕奔波在大家的床頭,所以我們年輕人的工作其實還遠遠不夠呢,要每天努力認真工作哦。
怎麼樣,對於你未來的老年生活,你有什麼樣的想法呢?是要做一直在崗的工作「狂人」還是希望儘可能的擁有自我支配的老年時光?可以在留言區和我們互動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