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天下第一道班」

2020-12-18 中國經濟網

  海拔5231米,唐古拉山口,這裡是109道班,號稱「天下第一道班」。109道班擔負著世界上海拔最高公路的養護任務,在平均海拔在5100米以上的路段,空氣中夏季含氧量不到海平面的50%,冬季含氧量更低。除了缺氧,這裡的冬季漫長寒冷,唐古拉山常年被冰雪覆蓋,這裡的護路工人對暴風雪天氣早已是見怪不怪。109道班管護的路段在極寒時,氣溫能低到零下40℃度。8月26日,《經濟日報》記者來到了風雪交加的唐古拉山口,探訪「天下第一道班」。

  109道班不僅護路,還救人。唐古拉山口是青藏線上的必經之地,也是氣候最為變幻莫測的險關要道。不少徒步、騎行和自駕的人,還有遠道而來的遊客,甚至是磕長頭的朝聖者,長途跋涉讓他們筋疲力盡,身體面臨嚴峻考驗。

  2017年4月25日,109道班管護的路段發生了堵車,上千輛車滯留在唐古拉山口附近。一位司機在高寒缺氧的環境中發生了強烈的高原反應,正是道班工人背著這位司機徒步兩公裡,送到道班救治。

  把那位遇險司機背下唐古拉山口的,就是這個面色滄桑,體格健碩的漢子。他叫巴布,是109道班的工區長,他來到這裡工作已經31年了。長期在高海拔地區工作,巴布幾乎患上了所有能叫上名的高原病。

  從2009年起,109道班開始設立救助站。僅今年上半年,他們就救助了200多人。救助站成立至今,救助人數超過2000人,但他們從未向被救助者收過一分錢。養路工人們堅持送水送藥送食品,提供必要的救助,條件雖然簡陋,但足以幫助遊客對抗高原上的惡劣氣候。在109道班,珍藏著十多本遊客留言,在救助站的牆壁上,同樣寫滿了遊客的留言。字裡行間滿是受到幫助的遊客對道班的感激之情。

  免費提供幫助的背後,是109道班承擔了所有開銷。去年,道班救助站在救助上就花費了10萬餘元,今年上半年,救助經費已經花費了4萬元。巴布說:「經費一部分來自公路局的補貼,要是不夠了可以賣掉道班自己養的犛牛,一頭就能賣1萬多。」在問及今後會不會向受救助的遊客收取一定的成本時,這個皮膚黝黑的漢子搖了搖頭,「不會!第一代養路工人是這麼過來的,今後,我們第二代、第三代養路工人也會堅持下去,錢總會是有辦法的,大不了從我們工資裡出。絕對不能向遊客收錢!」

  現在,109道班的條件越來越好了,從2012年開始,工區通了自來水,再也不用背水上山了;道班建起了太陽能發電儲電設備,用電更加穩定;新的員工宿舍也在建設中,氧氣食物等物資的供應也變得充足。讓記者沒想到的是,巴布看著嶄新的制氧設備說:「我們道班工人,不能吸氧。因為吸氧多了,在缺氧環境裡就幹不了重活!如果是這樣,那路誰來修,那些人誰去背?」

  巴布今年已經51歲了,再有4年他就要退休了,「養路工人有助人為樂的傳統,我們做這些不是為了他們的感謝,因為我是共產黨員,為人民服務是我的責任。」他望向唐古拉山,慢慢地說。

  風雪唐古拉,天寒地凍但人心依舊溫暖。再高峻再險要的關口,也會因為人的奉獻與付出變得平坦。人是比山更高的豐碑。(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胡達聞

(責任編輯:秦爽)

相關焦點

  • 【微觀那曲】天下第一道班譜寫唐古拉生命救助之歌
    在這條世界上最高公路的最高點,海拔5231米的109養護點工區1990年被交通部命名為「天下第一道班」。數十年來,幾代藏族養路工人在高原生命禁區裡,無論寒暑搶險保通,為西藏生命線的暢通默默奉獻。近年來,他們秉著人道主義精神,義務救助被困自駕車輛和遇險騎行驢友。僅僅在今年,他們已經出動救援200多次。
  • 北京基督教會豐臺堂第九期慕道班開班
    圖為慕道團契負責人汪國新弟兄在開班典禮之後為慕道朋友講解課程第一課:認識神(圖:福音時報) 2012年2月4日晚,北京基督教會豐臺堂舉行了2012年第九期慕道暨受洗培訓班開班典禮。 由於開班典禮是正月十三,團契負責人汪國新弟兄本來以為有100人參加這個典禮就不錯了,但是沒想到有將近160人來到現場。
  • 探訪蘭州「天下百合第一村」:開發休閒零食 打造民俗旅遊
    原標題:探訪蘭州「天下百合第一村」:開發休閒零食 打造民俗旅遊   像薯片一樣的百合酥、百合幹,還有像奶茶一樣的百合粉、百合羹……全國唯一可食用的蘭州甜百合,在當地
  • 復旦迎接本科新生:雙胞胎姐妹、0001號新生、望道班來了
    首屆「望道班」新生來了當天,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迎來望道班19名本科新生。望道班輔導員陸婷婷介紹,望道班以老校長陳望道的名字命名。在此之前,復旦馬院有碩士生、博士生的培養,這19名新生是馬院招收的第一屆馬克思主義理論本科生。
  • 合肥市南園學校辦學特色探訪:德慧終身,學行天下
    記者日前深入合肥市南園學校,探訪學校辦學特色、解讀學生成長秘籍。金衛東老師語文是心靈的吟唱,在語文的世界裡,他喜歡真誠率性地演繹生活的歡笑與惆悵,師生調準心靈的弦音,讓琴瑟和韻,共同感受多彩生活的交響。
  • 美國第一夫人探訪兒童國立醫院,為孩子們朗讀故事書
    本文轉自【SIPAPHOTO】;美國第一夫人探訪兒童國立醫院,為孩子們朗讀故事書本文轉自【SIPAPHOTO】;美國第一夫人探訪兒童國立醫院,為孩子們朗讀故事書本文轉自【SIPAPHOTO】;美國第一夫人探訪兒童國立醫院,為孩子們朗讀故事書本文轉自【SIPAPHOTO】;美國第一夫人探訪兒童國立醫院,為孩子們朗讀故事書本文轉自【SIPAPHOTO
  • 美國第一夫人探訪軍人家屬 贈孩子們復活節餅乾
    美國第一夫人探訪軍人家屬6) "← →"翻頁 當地時間3月20日,美國馬裡蘭州貝塞斯達,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歐巴馬探訪當地軍人家屬
  • 國軍的「天下第一軍,天下第一師和天下第一旅」,軍師旅長是誰?
    也有很多部隊靠打仗一戰成名,其中國軍的「天下第一軍、第一師和第一旅」在抗戰和解放時期很出名。那麼這三個部隊的軍師旅的長官都是誰?他們的結局怎樣?標題所說的部隊也就是國軍非常著名的「天下第一軍」、「天下第一師」和「天下第一旅」,不管是吹牛還是實力非常強,部隊能夠被稱為「天下第一」的,也有相當有作戰實力的。
  • 平南家園網美食探訪第一站——大安
    因為,醒來的那一刻小天天就想起,就在今天,美食探訪之旅①大安站,正式啟程!到公司與眾位吃貨碰頭後,確定了今天跟隨天哥大吃大喝的名單:雙木、日出東方、雋永、歐巴桑、某A、點子,南河城的鶯鶯、燕燕、悽悽、切切(註:天哥到現在還不知道南河城那幾個美女吃貨的名字,皆以代號取之)天天吃貨團便開著那輛聖天專列號雄赳赳氣昂昂地朝著大安進發。
  • 蘭州「天下百合第一村」土產業「百花齊放」增收促發展
    蘭州百合起源於七裡河區,該區袁家灣村因土壤、氣候等諸多因素,育出的百合品質優良、口感上乘,被譽為「天下百合第一村」,有百合加工銷售企業30多家,庫容量達2500多噸的大小冷庫15座。5月下旬,航拍漸披「綠裝」的蘭州七裡河區袁家灣村百合谷景區。
  • 探訪香港孫中山紀念公園
    探訪香港孫中山紀念公園於2010年6月重建後的公園更切合紀念孫中山的主題,有一座4.5米高的孫中山銅像和一個「天下為公」牌樓,包圍銅像的地板刻著孫中山在世界各地曾經到過的地方。公園內亦設有四大寇庭院,以記念四大寇(孫中山、陳少白、尢列、楊鶴齡)對辛亥革命的貢獻。
  • 「天下第一泉」是趵突泉,「天下第二泉」是哪個泉?
    濟南是一座以「泉水」著稱的文明古城,以七十二名泉馳譽天下。眾所周知,趵突泉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泉」,而且是由乾隆皇帝御封的。趵突騰空的美景讓無數人為之驚嘆不已,流連忘返。那麼「天下第二泉」是哪個泉呢?
  • 名泉泡好茶 全國媒體採訪團探訪九江茶泉之旅
    人民網九江5月16日電 (吳菁)5月15日,2019九江國際名茶名泉博覽會茶旅體驗媒體採風行活動正式啟動,來自省內外的近20家新聞媒體記者組成採風團,實地走訪九江市重點茶區、茶場和茶企,探訪「天下第一泉」、「天下第六泉」等景點,聚焦和推介九江茶文化、茶產業。
  • 昔日第一高內部重建 濟南報業記者帶你實地探訪
    昔日第一高內部重建 濟南報業記者帶你實地探訪 2020-12-13 13: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趵突泉——天下第一泉
    「我抬眼是千佛山的輪廓,我閉眼是大明湖和護城河,趵突泉在我耳畔噴湧著」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去看看被譽為「天下第一泉」的趵突泉!趵突泉位於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南靠千佛山,東臨泉城廣場,北望大明湖。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風水寶地。
  • 大河村遺址屹立5000多年「天下第一屋」如何「維修」?可近距離觀看
    考古人員正在進行修復工作鄭州市文物局供圖□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康翔宇文李佩瑤視頻工作服、口罩,「全副武裝」的工作人員正蹲在被譽為「天下第一屋」的大河村遺址仰韶文化時期「三室一廳」套房殘留牆體旁,時而用毛刷輕輕地掃
  • 「濟南天下第一泉」原來是這樣的?
    說到濟南,就不由自主想到了「天下第一泉——趵突泉」,它位於濟南市歷下區,北望五龍潭,東臨泉城廣場,佔地面積約158畝。濟南城內泉水眾多,擁有七十二名泉,故有「泉城」之美稱,而趵突泉便是這七十二名泉之冠,號稱「天下第一泉」。
  • 花一周的時間探訪麗水古村落,第一站就讓石頭包圍了,硬碰硬一下
    眾所周知的原因閒在家很長一段時間,很想出去走走,但是又不太願意走人多又遠的地方,所以決定探訪一下浙江麗水的古村落。浙江麗水被譽為「江南最後的秘境」,地勢上多丘陵地貌,自然環境保護得當,所轄的各個縣都有著眾多的古村落可以探訪。所以這一站就選擇在麗水的古村落之間穿梭探訪一番了。
  • 探訪劉洋故鄉:近距離接觸「第一女航天員」
    記者探訪了劉洋的故鄉河南鄭州,了解其鄉親們眼中的劉洋。  鄭州第十一中學,是劉洋的母校。學校大門上,一條寫著"熱烈祝賀我校97屆校友劉洋光榮入選神九航天員隊伍!"的紅色橫幅格外顯眼。  記者:你們最近有聽過你們師姐劉洋嗎?  學弟:劉洋吧,聽過。劉洋太厲害了,非常厲害,我們崇拜師姐。  李風雲是劉洋的高中語文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