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引經據典」為孩子取名,可能是全國唯一,網友:這沒法重名
名字是父母對孩子最好的祝福,是需要跟隨孩子一生的代號。當母親懷上孩子的時候就已經在設想自己的孩子該取什麼名字,即將臨盆時更是全家人一起冥思苦想為了孩子的名字,有些父母甚至找尋「大師」為孩子取一個終生受用的好名字。
可是中國14億人口,總有名字重疊的現象。近年來,許多父母「別出心裁」為了讓孩子的名字在眾人中脫穎而出並令人印象深刻,引經據典為孩子取了個名字,但卻令孩子十分苦惱。
一位男生因為人口普查,他的名字有趣令他小火了一把,風靡了網絡,雖說名字並不奇葩但卻有著濃濃的「古風」。
近年來我國開始盛行了古風,在街上也能看到許多人穿著「漢服」或是角色扮演時選擇古代人物。這個男生叫「春秋戰國」,大家以為他是因為喜歡古時候的東西所以取的網名,但是在他秀出了身份證之後,令所有人啞口無言:「這竟然是真名?」
許多網友不禁好奇他父親姓「春」或是「春秋」?因為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是跟隨著父母姓的,所以這讓大家聯想到他父母的姓一定也是「春秋」。但其實不然,他的父親姓「劉」,母親姓「李」,那為何想到給他取一個這樣的名字?
他本人解釋道:因為父親是個重度歷史愛好者,並且十分喜愛春秋戰國時期,並堅持認為這是歷史上一重要時期,所以才會根據愛好給孩子取個這麼「古風」的名字。因為這個名字,在學校裡,誰看到了都會多看兩眼,或是對他的名字提出疑問,從小到大他已解釋過千萬遍,甚至還有人對他的名字進行了調侃,將他的名字拿來開玩笑。這名字最大的好處便是不易重名了。
但是還是有很多網友表示十分羨慕這樣「特殊」的名字,因為自己的名字太大眾,10個人裡可能會碰上2個與自己同名同姓的,所以對這樣獨特的名字並不排斥。但也有網友質疑,現在上戶口的時候,可以讓孩子不跟父母姓嗎?原則上孩子應該跟隨父親或者母親姓,但要選擇其他的姓氏的也行,只要不違法。
但是不管怎麼說,姓名都是對孩子一生的祝福,可能會對孩子的一生造成比較重大的影響,所以在取名時還需慎重。只要在取名時,寄託了對孩子美好的祝願,那麼孩子的名字就是獨一無二的好名字。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特立獨行風」的父母越來越多,一味的在意孩子名字的特別卻沒有想到孩子未來的困擾以及孩子未來成長路上的煩惱。為了避免名字給孩子帶來的煩惱家長應多加注意。
1、 少使用生僻字
有些父母為了顯示出自己稍有文化,或是顯示孩子的特別,喜愛取一些鮮少人知的生僻字。有些字看起來確實好看,但許多人讀起來還是有些費力,或是總是讀錯,對孩子未來的生活學習會帶來一定的影響。
經常有人因為名字取了生僻字電腦錄不進他的名字,最後不得不改一個同音但字不同的名字,最後也沒有享受其「特別性」,還給孩子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困擾,真是得不償失。
2、 不要過分「標新立異」
很多家長在起名字時會給孩子取一些比較特別的名字,多是仿造影視劇,或是古代的傑出人物等。中國人多,避免不了重名的情況,而且太過特別的名字,也會造成孩子在初入社會時存在被人取外號以及拿來取笑等情況。比如上述例子中的男生就是此類情況。
3、 避免諧音字
中國漢字種類繁多,許多文字雖說讀音相同但是字完全不同,許多家長喜歡用諧音字或者特別喜歡哪個單字,但卻沒有考慮周全,而鬧出的笑話,影響了孩子的以後。比如:「劉芒」念起來像「流氓」。
名字大多是父母對於孩子美好的祝願,對孩子來說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取名時家長需考慮名字的生僻性以及諧音等因素。將自己對孩子的美好祝願融入名字中就是對孩子最好的禮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