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7月14日電(王若宇)一直以來,全球頭部奢侈品品牌對「觸網」一直保持謹慎態度,這樣的局面在上海率先被打破。3月26日,路易威登將其中國市場的網絡首秀放在了小紅書。LV願意嘗試「網絡直播」,和小紅書的業態關係密切:這場直播地點放在LV上海實體店,線上和線下實現了流量共享。
近日,小紅書合伙人曾秀蓮在接受新華社、新華網「在線經濟系列談」欄目專訪時表示,小紅書正在打造新業態的網絡社區:線上種草、線下體驗、社區分享。「把網絡空間從虛擬二次元世界,擴展到更豐富、真實的三次元世界。」
什麼是「三次元」?
小紅書是什麼?
這個問題在小紅書的初創階段很好回答。但是幾經戰略調整,從最初的境外購物指南、在線商城、博主社區到現在引入直播業態,小紅書在用戶甚至投資人心目中的畫像正變得模糊。
一位TMT投資人說,業內投資小紅書和早期投資嗶哩嗶哩的邏輯很很接近:「就是看準這群用戶有價值,投小紅書就是投背後的用戶。」
曾秀蓮從另一個角度印證了這一說法,她表示小紅書是一個以人為核心的三次元社區,滿足用戶個性化表達需求,幫助新一代消費者追求高品質生活。
「三次元」是小紅書新拋出的一個新概念,指用戶將消費經歷發布到社區,引導更多人前往線下體驗後回到網絡分享。
這解釋了為什麼一向對網際網路舉棋不定的頭部奢侈品企業願意將網絡首秀放在小紅書。「LV新一季新品直播」中,時尚博主和明星共同打卡了LV位於恒隆廣場的線下實體店。流量被導入LV現有渠道,在確保轉換率同時,也避免了「電商」售賣奢侈品可能存在的串貨、攪亂價格體系、售假等風險。
除奢侈品行業外,更多線下經濟實體從小紅書的新業態中獲益。隨著4月份消費回溫,小紅書社區裡「探店」關鍵詞的單日搜索量,相比2月上漲了440%。現在,上海有10萬家實體店在小紅書上有內容展示,「五五購物節」期間,「線上種草,線下拔草」已經成為潮流。
去年年底,小紅書直播功能上線,其在UGC(用戶原創內容)方面的野心進一步顯現。視頻正在成為網際網路傳播主要形態,在巨頭林立的短視頻和直播領域,小紅書的殺入雖然不足以撼動格局,但卻為視頻行業開闢了連接實體經濟的新路徑。復工復產關鍵階段,小紅書在上海多個商圈啟動了「開張啦,跟我來探店」直播活動,互動率最高達44%,參與活動的TX淮海商城人流量增長了4倍。
破局商業模式
小紅書位於上海新天地總部的展示牆上,陳列了近年來企業獲得的榮譽。中間位置擺放了某機構頒發的「2018年最具潛力電商」銘牌。一位員工指了指這個銘牌,和記者說:「我們不是電商。」
從早期境外導購PDF手冊、運營社區、在線商城,到進軍直播,劍指「三次元」,小紅書每次戰略變動都和融資密切相關,背後的核心問題仍是商業模式。
遊戲、電商、廣告、金融是國內網際網路企業流量變現的主要渠道。小紅書的社區屬性加電商平臺的模式一度被資本市場解讀為「PGC(專業製造內容)+UGC(用戶製造內容)+電商」。然而幾年過去,小紅書的一些用戶距離線上成交始終難以逾越「一步之遙」。
曾秀蓮透露,廣告是小紅書的主要收入來源。這顯示出轉變「電商化」的方向後,小紅書正在嘗試一種新的廣告業態。隨著「雙十一」 「618」等電商購物節風靡,美妝、快消和零售品行業更傾向於投放能夠直接帶來成交的廣告。小紅書的「三次元」邏輯,能夠為客戶帶來滿意的轉換率嗎?
4月,吉利汽車旗下領克在小紅書試水了一次直播賣車。兩位小紅書博主分享了領克一款車型的試駕體驗。當天有301名用戶在直播間預約試駕,其中196人兩周內下單購車。預約轉化率超過65%。
在LV之後,其他奢侈品品牌也在嘗試通過小紅書和中國新一代消費者建立聯繫。LV直播一個月後,紀梵希時裝也將全球範圍內的網絡首秀放在了小紅書。這場直播的線下實體店位於上海IAPM商場,整場直播斬獲101萬人氣,品牌企業號粉絲較前一日上漲5.5倍。
「線下體驗是高品質生活的一部分,小紅書正在做的就是超越虛擬世界,讓線上拉動線下」,曾秀蓮說。
不一樣的線上經濟
和迅速崛起的字節跳動、拼多多這些企業不同,小紅書沒有尋找新的流量,而是在為流量尋找新的出口。幾經探路之後,現在他們轉戰線下。
上海的城市氣質孕育了小紅書。曾秀蓮說,城市的發展,讓90後、95後一代人群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體驗,更能表達個性的分享社區應運而生。
伴隨經濟發展和消費升級,這種分享從街邊小店延伸到了潮流商場、奢侈品商店、4S店、網紅旅遊景點,從最初的上海擴展到長三角地區、東南沿海城市,乃至中原腹地。從一開始,小紅書相比其他網際網路公司就有更多的「線下基因」。
「不一樣」的線上經濟促成了小紅書與用戶共同成長。越來越多用戶成為了小紅書的創作者。「小紅書用戶有個暱稱叫『現充』——意為現實生活的充實者。」曾秀蓮說,雖然小紅書沒有李佳琦這樣的頭部網紅,但是更多博主在垂直領域迅速成長,他們展示的是比虛擬世界更精彩的現實生活。相比背負「帶貨」指標的網紅,小紅書的博主能夠用真實體驗幫助品牌建立與消費者的互動和信任。
小紅書並不是第一家在下半場將目光投向線下的網際網路企業,但是其「線下基因」卻是與生俱來。在其他網際網路企業的流量競爭日趨見頂,「百億補貼」短兵相接的今天,小紅書的這次轉身讓資本市場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