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2月21日,小紅書的一封內部信掀開了一輪架構升級的序幕,原先的社區電商部門轉變為新的「品牌號」部門,其職能,正是將社區流量與其電商業務進行打通;與此同時,小紅書的商業化也在這一輪調整中正式被提上日程。
在人員發生調整的同時,更值得關注的是,在公司戰略層面,這家公司也在發生變化。
在將社區電商部門升級為品牌號前夕,「品牌合作人」平臺也被小紅書放到了格外重要的地位上。按照小紅書的預期,通過建立品牌合作人平臺,將完全打通博主與品牌主:品牌主可以直接通過小紅書就能找到博主撰寫推廣文章,而這類推廣文章,再被小紅書直接打上相應的廣告標識,做到與普通筆記的明確區隔。
這是小紅書對刷量、代發「種草筆記」等黑色產業鏈的一次規則性阻擊。
在以往,品牌主若想在小紅書平臺進行宣傳,就不得不聯繫廣告中介,尋找到一些大V博主撰寫推廣文章。由此,一些被刻意製造出來的偽大V、偽爆款應運而生,品牌主被摻假的數據忽悠的同時,「種草筆記」的真實性也受到一定影響。
按照小紅書方面的預期,上線該平臺後,平臺的數據無論對於品牌主還是普通用戶都會變得更為透明,黑產勢力也會進一步被大幅削弱。
談「品牌號」:仍然會與社區運營分開
小紅書合伙人曾秀蓮表示:「以前在電商,我們分類還是分得比較細的,比如母嬰、彩妝,彩妝還分國產、歐美。品類也有大品類,一級品類有10個,還有下面的二級品類和三級品類。調整之後,我們就把這些人全部整合到四個團隊裡:美妝客戶、時尚客戶、生活客戶,快消客戶。」
品牌號本身目的不是盈利,它相當於平臺往一個更好、更透明的方向引導,這時品牌方可能就更願意在平臺投廣告和轉化交易。因為品牌方有知道真實數據的需求,希望知道如何來計算花的錢與回報
談到「品牌合作人平臺」,小紅書方面表示,小紅書在整個生態立裡是一個中立的平臺角色,讓品牌通過這個平臺去找內容創作者和MCN。品牌合作人首先是一個賦能品牌和內容創作者的平臺,不是商業化產品。小紅書既沒有自己的MCN公司,也不會從中提成。
同時對於入駐的MCN,小紅書合伙人曾秀蓮表示,不會去幹預或扶持MCN,還是交給生態公司去解決,而小紅書本身更關注的還是內容質量的好壞。「社區是最重要的一定要真實,這是我們的根本,所以假的量一定要打擊,因為對我們沒有任何好處」曾秀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