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滿分作文惹爭議,高考作文考查思辨能力,晦澀難懂不應是主流

2020-08-05 教育思享

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作文,在網上引起了熱議。

究其原因,一般人很難看懂這篇文章在說些什麼,內容充滿了晦澀。因此,當時閱卷有老師給出了39分,但是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浙江滿分作文惹爭議,高考作文考查思辨能力,晦澀難懂不應是主流

那麼,到底高考滿分作文應該是一個什麼樣子?

從思辨的角度來講,一篇議論文應該是有著清晰的行文脈絡;而作為辯手更應該讓眾人聽明白自己陳述的內容。然而,這篇《生活在樹上》恰恰晦澀難懂。

當閱卷老師拿到這份作文,第一個老師給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這樣的情況並不意外。

浙江滿分作文惹爭議,高考作文考查思辨能力,晦澀難懂不應是主流

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陳建新教授點評稱,「它的每一句話都圍繞著個人的人生理想和家庭社會的期待之間的落差與錯位論說,文章從頭到尾邏輯嚴謹,說理到位,沒有多餘的廢話,所有的引證也並非為了充門面或填充字數。」但點評專家同時也指出,寫成這樣需要考生閱讀大量書籍,文字表達如此學術化,也不是一般高中學生能做到的。「當然,其中的晦澀也不希望同學們模仿。」

浙江滿分作文惹爭議,高考作文考查思辨能力,晦澀難懂不應是主流

如此看來,《生活在樹上》能夠獲得滿分,並不是贏在了生澀之上,而是因為內容上的驚豔。因此,閱卷老師才會給考生如此的建議。晦澀的文章並非主流,也非高深文章的特質,也並非每一篇文章都會有《生活在樹上》那麼幸運。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生活在樹上》這篇滿分作文,會不會給後來的考生產生影響,引起浙江高考文風的轉變?

浙江滿分作文惹爭議,高考作文考查思辨能力,晦澀難懂不應是主流

或許,這種結果,現在很難預料。也許,這要看浙江高中老師從這篇高考作文中汲取什麼樣的借鑑。不過,無論是作為辯論賽上的辯手,還是議論文上的寫手,都應該清晰傳達自己思想,即便是引經據典也是為了這個目的。假如當初諸葛亮舌戰群儒也用如此方式,讓廟堂上的群儒不知所云,恐怕劉備的大業很難成功。

再好的文章,都應該容納語言的特質。人類創造文字、語言更大的目的就是交流,而且知識的傳承,實質上也是一種交流。而沒有了「交流」,人類思想也很難再撞出火花。

浙江滿分作文惹爭議,高考作文考查思辨能力,晦澀難懂不應是主流

當然,作為高考作文,或許更多地想要從考生行文中看到學生對事物的思考,這包括人生、包括我們這個世界的思考。拋開文章的結構和辭藻,這應該是最為核心的內容——考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亦或是精神世界。

從這個層面來講,應該提倡的是思考人生,拷問這個世界,而不是一味地提倡大量的閱讀,大量的背誦名人警句。畢竟,一個有思考能力的學生,一個有著自己獨立精神世界的人,並非只是通過閱讀了幾本書,就能夠有自己的世界,這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思辨,而大量閱讀也只是一個手段而已。

浙江滿分作文惹爭議,高考作文考查思辨能力,晦澀難懂不應是主流

不得不說的是本年度的高考滿分作文,會成為高中老師們解讀高考作文評分的範本,也會對來年高考產生導向作用。然而實際上,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作文的核心都是想讓學子們多一些思索,一些思辨。

可惜,在速成和應試的背景下,思辨更多地成為了背誦和閱讀下的犧牲品。或許,好的文章離不開知識貯備,但是卻更離不開平日考生對事物的思辨,而這也恰恰是教育的初心。

相關焦點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發爭議:不說人話的晦澀難懂,值不值得滿分?
    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成為了微博熱搜榜上的"釘子戶"。8月2日,浙江教學月刊社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發布文章《高考作文閱卷組長評高考滿分作文》系列文章第一篇,這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卷滿分作文成為了被評述的對象。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之爭:晦澀難懂是高級的個性還是不必要的瑕疵?
    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以上語句,並非引自哲學著作,也非來自文獻翻譯,更不是研究生博士論文,而是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的第一段。近日,該篇高考滿分作文因言辭晦澀在網絡上引發熱議。
  • 浙江滿分作文晦澀難懂引發熱議,高考作文到底在考查學生什麼能力
    浙江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發熱議。 閱卷過程中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後兩位老師給出55分,經商議後最終被判為滿分,有人認為該篇作文老到且晦澀,也有人稱其辭不配位,還有閱卷老師直言不建議學生模仿。你覺得高考作文到底在考查學生什麼能力?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惹熱議,閱卷老師評語:晦澀難懂
    昨天,浙江的滿分作文公布了。一篇名叫《生活在樹上》的滿分作文,引發了網友的熱議,許多網友直呼,我連字都認不全,太厲害了。閱卷老師一審時,因為文章過於晦澀難懂,直接給出了39分的低分。這直接引發了網友的好奇心,連高考閱卷老師的文學素養都不足以讀懂這篇文章嗎?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惹爭議:看不懂?那是你太久沒讀書了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惹爭議:看不懂?那是你太久沒讀書了文/無計談星浙江省作為教育大省,歷年高考都逃不了上熱搜的命運,而今年,浙江省再次以一篇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以其特立獨行的風格和晦澀難懂的語言衝上了熱搜。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被指晦澀難懂,閱卷組長:得分「恰如其分」
    新京報訊(記者 劉名洋 實習生 王健)因為大量引用冷門的名人名言和冷僻字詞,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對外公布後,引發輿論爭議。浙江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陳建新稱,上述文章經過三次打分,最終閱卷組決定給出滿分的成績。關於爭議,陳建新表示,儘管存在晦澀和難懂的情況,也不希望學生模仿,不過其仍然認為,這篇文章所獲得的分數「恰如其分」。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被指晦澀難懂,閱卷組長:得分「恰如其分」
    上述雜誌社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其文章來源是作文閱卷組,原計劃持續發布滿分作文系列,但因為考慮到浙江高考招生工作正在進行,以及一些技術原因,決定將文章刪除,「以後是否繼續更新現在不確定」。關於爭議,陳建新表示,儘管存在晦澀和難懂的情況,也不希望學生模仿,不過其仍然認為,這篇文章所獲得的分數「恰如其分」。 3日下午,浙江省教育考試院工作人員表示,已介入處理上述作文評分事宜。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出爐,晦澀難懂引爭議,網友:純粹是炫技
    浙江滿分高考作文中這兩個詞語你能看懂嗎?「嚆矢」,「孜孜矻矻」,相信很多人都不認識這兩個詞語。但是,浙江有這樣一位考生,在作文當中運用了無數晦澀難懂的詞彙,並且獲得了作文滿分的榮耀。閱卷大組的教授點評:「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具備」。這篇高考作文已經讓老師們感到敬佩,這不是一篇簡單的文章,而是高考作文。要知道在高考緊張的考試氛圍之中,寫出一篇優秀的作文有多難。
  • 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雖然晦澀,但告訴我們閱讀的重要性
    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雖然晦澀,但告訴我們閱讀的重要性浙江高考作文《生活在樹上》一經教學月刊發表後,立即引來了熱議,大家對這篇作文充滿著許多晦澀難懂的文字,並且更讓網友直呼看不懂,各路專家學者也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有讚揚有反對……但小編認為,對於一位高考生能夠寫出這樣的作文,雖然晦澀,但是應尊重學生的才華,更告訴我們閱讀的重要性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老到晦澀」?西安名師點評:高考時慎用
    因為大量引用冷門的名人名言和冷僻字詞,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對外公布後,引發輿論爭議。  滿分作文引發爭議  2日,浙江《教學月刊》雜誌社通過官方微信,將一篇題為《生活在樹上》的作文對外發布。文中稱,這是今年浙江高考的滿分作文。
  • 晦澀的滿分作文,傳遞了什麼?
    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 2020 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據報導,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輿論對這篇滿分作文的評價很不一致。有人誇讚「太牛了」,有人說「看不懂」;有人點讚閱卷老師「識貨」,有人則說給這篇作文滿分是對語文的「侮辱」……出現這樣的輿論毫不奇怪,作文閱卷是專業事務,發帖者並不需要對專業負責。但評價這篇作文好不好,終需堅持專業立場。面對這樣的高考滿分作文,不知道其他人怎麼想,反正我是讀不下去的,而且我同樣很懷疑,閱卷老師是不是真的讀懂了。據稱第一位閱卷老師只打了 39 分,大概就是沒讀懂。
  • 2020年高考,最晦澀難懂的一篇滿分作文,網友吵翻了!
    當然,大家關注高考作文,一是因為作文分值佔比最高,達到60分值;二是作文滿分非常少見,獲得滿分的難度很大。因此一篇好的滿分作文,能夠讓大家開開眼,見識見識它是怎麼樣的。不過,2020年浙江考卷的一篇滿分作文,卻讓人們吵翻了。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被指晦澀難懂,高考錄取通知書堅持本人籤收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被指晦澀難懂,閱卷組長:得分「恰如其分」3. 素質教育向應試教育低頭?二、浙江高考滿分作文被指晦澀難懂,閱卷組長:得分「恰如其分」8月2日,浙江《教學月刊》雜誌社通過官方微信,將一篇題為《生活在樹上》的作文對外公開發布。文中稱,上述作文是今年浙江高考的滿分作文。該滿分作文一經公布,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 浙江晦澀高考作文得滿分 專家:不鼓勵這樣的文風
    浙江高考結束首日,在杭州學軍中學門口,考生抱著複習資料準備回家。 王剛 攝中新網杭州8月4日電(童笑雨)針對近日引發熱議的浙江滿分高考作文《生活在樹上》,8月4日,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導張頤武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該考生的知識積累值得肯定,但有「掉書袋」之嫌,不適合作為高考滿分作文進行推廣,高考中更不能鼓勵這類文風。
  • 關注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晦澀難懂引熱議!專家:不希望學生模仿
    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8月2日,浙江教學月刊社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發布文章稱,該篇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這彰顯了高考作文閱卷的嚴謹與科學。中國知網顯示,浙江教學月刊社是由浙江外國語學院主管、主辦的面向中小學師生,直接為基礎教育服務的教育類報刊社。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惹爭議,各界大咖發表意見,褒貶不一
    小明:…忽然間想起了這個小笑話,是因為我剛才也拜讀了網紅滿分作文——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讀完這篇作文,我忽然感覺自己就是一個文盲,除了這篇作文裡有好多生僻的字不認識之外,還有那些晦澀難懂的典故以及文縐縐的表達,讓我讀完了也是雲裡霧裡,沒有看太明白。也難怪這篇作文在閱卷的時候被第一個閱卷老師給了39分。當然人家閱卷老師的水平肯定比我高,但我估計當時的閱卷老師心裡也是崩潰的:想這都是寫的是什麼呀?這麼多字都不認識,這是來考驗我的文字功底來了嗎?
  • 拿滿分是閱卷組之恥?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晦澀難懂引熱議
    日,浙江公布了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閱卷過程中,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後兩位老師給出55分,經商議後最終被判為滿分。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陳建新教授對該滿分作文點評稱,這是一篇極少能碰到的考場作文,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它的每一句話都圍繞著個人的人生理想和家庭社會的期待之間的落差和錯位論說,文章從頭到尾邏輯嚴謹,說理到位,沒有多餘的廢話,所有的引證也並非為了充門面或填充字數。」
  • 2020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晦澀難懂,初評僅得39分
    高考滿分作文,《活在樹上的人》:晦澀難懂初評時只有39分,為何?2020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活在樹上的人》引爭議:爭議點簡單來說只有兩個。第一那就是大家讀不大懂這篇文章。其次是該作文已經被第一個閱卷老師判為39分,可是後來改為滿分,這也成了爭議的「元兇」之一。
  • 容不下一篇晦澀文章的輿論,是對高考作文個性化葉公好龍
    因為大量引用冷門的名人名言和冷僻字詞,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對外公布後,引發輿論爭議。浙江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陳建新稱,上述文章經過三次打分,最終閱卷組決定給出滿分的成績。關於爭議,陳建新表示,儘管存在晦澀和難懂的情況,也不希望學生模仿,不過其仍然認為,這篇文章所獲得的分數「恰如其分」。8月3日下午,浙江省教育考試院工作人員表示,已介入處理上述作文評分事宜。
  • 晦澀難懂的作文獲高考滿分惹爭議,高考作文評閱卷制度需改進
    每年高考的滿分作文都會通過不同渠道在網上供廣大網友討論,其絕大多數滿分作文均是大家認可的好作文。然而今年浙江一篇《生活在樹上》的滿分作文,引發網絡熱議,開始有不同的看法和批評,這說明公眾對高考滿分作文有了更多思考。在網絡上引發討論,是一個很好地提高全民語文素養的好事,也讓更多的人對考場上的現場作文有了更多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