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萌娃衝衝衝(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樂樂今年三歲,已經到了可以上早教班的年齡。
樂樂媽很期待兒子能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可是同時也有些發愁。
因為樂樂雖然已經三歲了,但在交流上的表現還太欠佳。平常在生活中很少開口說話,也很難輕鬆地說出一句較長的連貫的話。
如果進入了班級裡,那就免不了要認識新的小朋友,要學習新的知識,在樂樂語言發育還很遲緩的前提下,樂樂要怎麼做好這些呢?
種種擔憂,讓樂樂媽突然生起一種並不是很想讓樂樂去上學的感覺。
可是,孩子終究是要上學的。樂樂媽也意識到了,一般三歲大的孩子,語言能力已經能夠支撐他們去與人交流、學習,而自己家的孩子也檢查過,在智力的發育上也並沒有問題,為什麼語言能力發育得這麼遲緩呢?
想到平時在生活中,一家人對樂樂都是無微不至的照顧,把樂樂的一切需求都包圓了,孩子需要什麼,還沒開口,家長就體貼地送到了眼前。
是不是這些無微不至的照顧,讓樂樂錯過了學習語言表達的機會?
對於孩子發展語言來說,家庭教育的作用至關重要,除了用說給孩子聽來教育,還要讓孩子懂得如何去應用。
一、孩子的語言發育正常或遲緩各有哪些體現?
1、孩子語言的正常發育,可以參考美國兒科學會公布的國際兒童語言發育標準
如下:
2至3月齡,從用哭來表達情緒到能發出簡單的單音字節,如:哦、啊等;
4至5月齡,開始模仿一些簡單的成人發音,玩發音遊戲;
6至9月齡,叫名字開始有回應, 可以發出不同音節;
12月齡,能理解簡單的詞語,有意識的叫爸爸媽媽,有意識的指東西;
15至18月齡,能遵循簡單的指令,搖頭表示不;
24月齡,能平均說出50個單詞,說出2到4個詞語的短句;
36月齡,能說簡單的句子進行表達,能說出自己的全名,說出的話大部分可被聽懂。
2、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主要表現
如下:
3至5月齡,家長呼喚孩子的名字,孩子的回應很懵懂,如同沒聽見一樣;
6至12月齡,語言能力沒有明顯發展,對家長的話不能做出適當的理解和反應;
13至17月齡,很少用發出聲音或說話來引起別人的注意;
18至24月齡,不能用語言表達出自己的需求,聽不懂指令;
36月齡以上,不愛開口說話,平時對於家長說的話,沒有要學著說的欲望,分不清「你、我、他」的使用區別。
孩子正常語言發展與遲緩語言發展的體現大有不同,如果孩子在語言發展上對比正常月齡,遲個兩三月,也是正常的。但要是像上述故事裡樂樂的情況,三歲還難以交流溝通,那麼家長們就要多加注意了。
二、孩子語言發育為什麼會遲緩
1、日常吃食過於精細,口部肌肉發育緩慢
一般在孩子6個月大後,家長就能給孩子漸漸地添加輔食了。處在幼小階段的孩子,輔食磨得精細點孩子好消化。但隨著孩子漸漸成長,在身體的條件和需求上,都已經具備可以嚼一些顆粒狀較硬的食物。
這時家長還餵孩子米糊,泥狀食物,就會導致孩子的口腔肌肉發育緩慢,影響到往後發展語言能力。
2、家長把孩子的一切需求都完美包辦好了
孩子在生活中有什麼需求,家長全都能一併拿下,都不用孩子開口,就安排得妥妥噹噹。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在面對需求時的語言就派不上用場,或者直接就缺乏了對這方面需求的語言訓練,久而久之,孩子沒有那種遇到事情要開口的想法,語言能力就不會得到發展。
3、家長沒有做到良好的啟蒙
些家長認為,教孩子說話是件不必著急的事,順其自然,孩子該會的時候自然就會了;或是在面對孩子時,說話的語速過快,讓孩子來不及分辨和學習。
語言啟蒙是不論孩子有多小都可以進行的事,如果不跟孩子說,不引導孩子,那麼孩子就不會知道要怎麼說。
三、如何給孩子做好「家庭訓練法」
1、了解孩子的語言水平,在現有的基礎上出發
家長們在培養孩子的語言時,也不要操之過急,要明白這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首先家長要了解孩子現階段的語言水平,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因地制宜。
例如:如果孩子對家長的語言不敏感、不會回應,那麼家長就要多做這方面的訓練,把孩子感興趣的東西拿在手上,或者發出獨特的音調,多次試驗,直到能準確地吸引到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對自己有所回應,知道家長的聲音是在叫他。
2、平常多說給孩子聽,看見什麼說什麼
想要孩子學會說話,家長在生活中就要多跟孩子說,豐富孩子的詞彙量。在給孩子穿衣、吃飯、洗澡時,家長都能說給孩子聽,告訴孩子現在正在進行什麼,讓孩子對語言有所理解,知道自己現在正在做什麼。
或者多給孩子說一說身邊的環境和一些事情的因果因素。
例如:「今天的天空很藍、很晴朗,所以我們要去草地上玩。」、「今天出去買了西紅柿,等下寶寶就可以吃西紅柿。」等。
3、 耐心引導,多加鼓勵
每個孩子的生長環境與身體情況都不相同,但相同的是他們都需要家長的呵護,需要安全感。在孩子學習語言時,並不能一學就會,而是需要長期的積累,家長耐心的教導。
在教導中,家長要多鼓勵孩子,用一些玩具或者零食給孩子進行表揚,讓孩子更有學習的動力。
4、家長要給孩子表達的機會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太過「體貼」。當孩子餓了時、衣服髒了時、想要拿到某樣物品時,家長不要輕易地就理解孩子的意思,而是要認真地詢問孩子,讓孩子靠語言說出自己的需求。這一過程在剛開始會比較費時間,但慢慢地,孩子就能說得越來越好。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在語言發育方面的情況是怎麼樣的,你是如何教導的?歡迎評論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