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人故事」 日本闖出的不同人生

2020-09-03 在線撩東京

據日本今年來留學生的統計數據來看,在日的中國留學生人數一直高居榜首,中國留學生人數佔全體總數的40%以上。

在這個龐大的留學大軍中,有一些學生是靠著優越的家庭條件,但大部分身在異鄉的留學生,出門在外只靠自己,而且在他們當中還有一些人,不僅完成了自己的學業還在這裡打拼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今天,我們就走近東京online 株式會社社長、七星國際投資株式會社取締役、蘭博國際投資株式會社取締役、日中青年經濟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関麗清。

大學畢業後放棄穩定工作

決定留學日本出去闖一闖

說到為什麼選擇來日本,他說:「趁年輕應該出去闖一闖,不僅可以積累經驗,還能實現自己的財富夢想。想擁有財富和理想,就要到最熱鬧繁華的地方去,因為那裡有更多的機會。」

來自福建莆田的他,是當時家族裡少有的大學生,所以他也被父母視為他們的驕傲。「2007年大學畢業後,在父母的安排下找了份穩定的工作,人生可謂是四平八穩,在當時那個年代還有不少人羨慕。」

在國內工作了一年的他,看著身邊的朋友,有的出國上學,有的出國打工,他開始有些坐不住了。「你的努力不是為了給誰看,而是讓人生有更多的選擇。雖然我們不能選擇家境,但可以選擇人生。」2009年他決定出國留學。

留學的方向,他選擇了英國和日本,一邊過級考雅思,一邊學日語。「來日本只是機緣巧合,當時同時申請了英國和日本的留學籤證,沒想到日本先一步批下來,感覺是命中注定讓我選擇日本吧!」

「看到所有一切的安排,父母雖然有意見,但最終還是選擇了支持我。2008年底,我踏上了飛往東京的航班,我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開拓未來的生活。」

苦澀的留學生活想過放棄

「好心人」給了我繼續前進的勇氣

在日本的頭兩年生活,可以說只能用「苦澀」二字來形容了。雖然在國內學過日語,但聽著超快語速的日語,說就更加難以開口,這和當初感覺比較自信的學習狀態完全兩樣。

然而,這並不是最困難的。「在日本穩定下來以後,很快就要面臨生活費的問題,我需要開始找些零工養活自己,但我日語不好,真的是沒有什麼地方能要我。」

那段時間,他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選錯了路。如果再找不到工作,真的要在日本生活不下去了,只能回去。

天無絕人之路,世間還是好人多。「那是我最後一次準備的面試,應聘一家居酒屋的調酒師。面試過程並沒有想像的那麼理想,但當面試結束的時候,因為我十分緊張轉身就撞在餐廳透亮的玻璃上,所以人都笑了。」

「面試的主管後來告訴我,就因為這一笑,讓他看到了心酸,很想給這個不容易的小夥子一個機會。於是,我很幸運的得到了這個工作機會。」

自此,他有了繼續前進的勇氣,從居酒屋的調酒師,到餐廳主管,再到畢業後進入報社參加工作,每一步他都走的腳踏實地。

他說:「人生沒有白走的路,人生也沒有捷徑,相信付出終有回報。」

不僅能吃苦還有一腔熱情

人生又遇轉折 走自己的創業路

步入工作後,他事業做得也是風生水起。在報社的那段時間,他做過編採,從稿件的採寫到編輯排版;做過發行,出版後把報紙打捆分發;做過營業廣告,可以說報社裡什麼活兒他都幹。

雖然是海外的華人報紙,但他和報社同事們堅持求新求變、開拓創新,做了很多引起華人關注的資訊類信息,擴大了這份報紙在日本華人圈中的影響力。之後,他又負責公司的會展項目。

「那時候做事情真是一腔熱情,渾身有使不完的勁,當時的想法只有一個,就是要幹就把事情幹得最好。」

隨著新媒體的快速發展,紙媒等傳統媒體開始衰落,身邊共事的同事不管是被動離職還是主動辭職都很無奈,這讓他開始重新思考今後的事業。」

2018年底,他決定辭職創業。他說:「這似乎是我人生的又一個起點。」

結識一幫好兄弟抱團前行

東瀛「七匹狼」2020疫情之下有破局

在日工作生活期間,他結識了自己的一幫好兄弟,他們稱自己為東瀛「七匹狼」。2018年底,東瀛「七匹狼」一起在日本東京川崎打造出一座10層樓的「中國城」。

同時,他並沒有放棄自己鍾情的媒體行業。2019年6月,他在東京成立東京online株式會社,結合自己多年的媒體和展會經驗,一邊做資訊,一邊架起日本與中國的經貿橋梁。

公司以資訊服務為主,以東京在線和日本華人信息網為主陣營,第一時間將日本最新鮮的資訊傳遞給海內外的粉絲們,同時,公司還有公號代運營的業務,已為多家日本公司和華人公司代運營公號。

另外,公司積極尋找與日本大手公司合作的機會,已成功協助日本公司舉辦國際食品展、化妝品展等會展招商活動,幫助國內多城市的企業到日本參展出展,尋找資源連結和合作機會,從而促進中日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

目前,公司的業務有公號代運營、直播及活動策劃、進出口貿易等業務。

「2020雖然各行各業困難重重,像我們的很多展會也是受到了影響,但危機也是契機,線下轉至線上,向數位化轉型,是現在各行業需要考慮的『破局之路』。」

相關焦點

  • 沙茶醬原是「舶來品」?沙茶醬的前世今生!
    爾後「大航海時代」歐洲國家由於商業貿易的需求,積極向外拓展,促使不同地區的交流更加頻繁,連帶也造成飲食文化的變遷。移民與飲食變遷以日本為例,大航海時代葡萄牙、西班牙的商人與傳教士來到日本,將「炸食烹飪」(deep-fried)傳入日本,出現天婦羅(てんぷら)、南蠻雞(チキン南蠻)等料理。19世紀明治維新學習西方飲食,產生豬排飯、咖哩飯與蛋包飯等「洋食」。
  • 日本兩大名校創辦人「福澤諭吉」與「大隈重信」的故事
    兩人都出身九州,並且創辦了兩大名校,為日本培育無數英才。今天就來介紹時代巨人的友誼小故事以及相關景點,一起來認識這兩位大人物吧!▋世界上唯一的花束獻給遠方的你關於福澤諭吉和大隈重信的友情有著這麼一段故事。1901年福澤諭吉過世的時候,婉拒所有的鮮花和奠儀,唯獨收下了來自大隈重信的鮮花。
  • 「日劇」小人物做大夢!日本晨間劇《萬福》為什麼這麼紅?
    由演員安藤櫻飾演主角今井福子,以及長谷川博己飾演的丈夫立花萬平,夫妻倆的名字結合起來就是「萬福」,在日文中也與「滿腹」同音,象徵著滿腹美食的幸福感,這是講述一對平凡夫妻發明了泡麵的故事。日本晨間劇《萬福》走紅的理由是?
  • 觸寶:「隱形冠軍」的新故事
    「隱形冠軍」觸寶和王佳梁面臨的或許是更加複雜的情況:作為輸入法產品,和其他工具類的軟體相比有著本質不同,它所創造的商業價值通常被認為和它帶來的流量體量不符;而現在想要轉型語音社交的觸寶電話,也需要用不同的思路突破微信、陌陌以及 Whats App 等工具已經建立起的市場圍牆。觸寶已經登上「隱形冠軍」的寶座,但王佳梁並不滿足,他們需要繼續演繹新的故事。
  • 失落美國夢:海外「降落傘兒童」的悲歡離合!留學到底好不好?
    將孩子送往海外,能換取更好的未來嗎?在美國、加拿大等地,近年來8歲至17歲華裔小留學生大幅成長,聚集在華人較多的區域,如美國的加州或加拿大的溫哥華。這群赴美就讀的小留學生中,近四分之一以上是與父母分隔兩地,父母在國內工作、供給孩子生活與就學費用,孩子則在異國求學。
  • 【深度】連促統會都鬧「雙胞」大陸政府能不管?傳僑辦要求公安介入海外僑團內鬥!
    心態上彷彿從沒離開中國目前海外華人總數超過3,000萬人,華人社團有近萬個,其中華人工商社團數目過千,可以說,凡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宗親會所和主要跟華裔打交道的公司行號了。在與原居地保持聯繫時,已遷到外國生活的大陸移民,常不自在覺地稱中國大陸為「國內」,這在心態上彷彿自己從沒離開過中國。
  • 小貝殼闖出海外大市場
    原標題:小貝殼闖出海外大市場   小小的雜色蛤跳出了國門,漂洋過海走進了日本、韓國等地的大街小巷,這便是來自河北省秦皇島市的熟制雜色蛤。
  • 日本的「鬼怪文化」談
    日本妖怪代表「唐傘小僧」▋中文的「鬼」與日本鬼大不同!先了解6個日本鬼怪文化① 除了「鬼」、「神」以外,其他日本都統稱為「妖怪」「阿菊」在日本超有名阿菊傳說因為太有名,許多藝術家皆以它為原型,創作出許多作品。日本畫家歌川國周畫的《皿屋鋪化妝姿鏡》,就是以阿菊的故事為原型。也為了悼念阿菊,在姬路城旁設立了「阿菊井」。
  • 「跟我看世界」體驗新加坡的多樣生活,別樣人生
    在 2015 年新加坡歡慶建國 50 周年的大會上,"One people, one nation, one Singapore"是主題曲之一,同時播出了一段影片,片中的受訪者都是在雙文化家庭下長大的人(例如爸爸是印度人,媽媽是華人),他們訴說著這個國家對不同文化的包容。
  • 日本人叫梁朝偉「東尼雷恩」!為什麼中國人的日本名這麼奇怪?
    周杰倫的日文叫做「ジェイチョウ」(Jay 周),竟然是從英文翻譯過來,不看姓氏可能會以為是外國人呢。到底為什麼日本翻譯中國藝人名字時,會用英文譯名?立刻看小編的說明!▋明明就有中文名字,為何要用英文名音譯?
  • 「舌尖上的故事」壽喜燒——簡約溫暖的火鍋
    小二說「瞎說」篇:壽喜燒是日本的一道特色菜餚,在食材與作法上卻極為單純、一點都不複雜,充滿了日本料理特有的簡約精煉精神。啦啦啦「故事」篇:壽喜燒又可稱為鋤燒。據說最早起源於日本古早年代,農人們於農事繁忙之餘,簡單利用手邊可得的鐵製農具如鋤、犁的扁平部分,於火上燒烤肉類果腹因而得名。由於佛教、神道等各種影響,西元765年,天武天皇旨禁人民食用獸肉。
  • 姜武、俞飛鴻攜手,演繹海外華人的追愛故事
    由姜武、俞飛鴻領銜主演的都市情感劇《愛之初》即將開播,許久不在熒幕上露面的凍齡女神俞飛鴻,這次將攜手姜武演繹一段海外華人的愛情故事。據悉,《愛之初》改編自作家汪洋的小說《洋嫁》,由趙晨陽執導,姜武、俞飛鴻、李乃文、顏丙燕、王一楠、陳亦飛領銜主演,歸亞蕾、許紹雄友情出演。
  • 日本人為什麼管「花生」叫「南京豆」?
    日語中還有一些跟「南京豆」類似的詞,比如「南京米」(なんきんまい)・「南京錠」(なんきんじょう 荷包鎖、掛鎖)等,基本都是在那個時期,從中國傳到日本的。。在江戶時代,日本人習慣於給那些從中國傳來的,小巧精緻稀有的事物取名為「南京~」。後來,即便不是明朝,哪怕是清朝傳來的事物,也會習慣性地被加上「南京~」的字眼。
  • 如何與「對海外無感」的日本人交朋友?談談日本年輕人的內向意識...
    最近在日本,「若者の內向き志向」(年輕人的內向意識)成為了熱議話題。 日語中有「前向き」、「後ろ向き」和「外向き」(向前/積極、向後/消極和外向型)等類似的詞。 而「內向き」(內向型),指的並不是性格上的內向,而是集體或個人觀念和意識上的「內向」。
  • 「移民就是不愛國」?別讓這些「誤區」耽誤你了!
    不過,卻引來了一些不同的聲音:「移民就是不愛國!」現如今,移民是國際上非常常見的一種現象。由於各個國家發展水品的差異, 很多人為了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長環境、教育水平和醫療制度選擇移民一些社會福利比較發達的國家。
  • 騰訊與日本 Line 合作,這次能在海外支付市場追回一程嗎?
    微信支付與支付寶在國內的戰役激烈漫長,而行動支付的海外市場也一點不平靜。11 月 27 日消息,《日經新聞》報導,騰訊將與日本即時通信平臺 Line 合作,為日本小型零售商提供行動支付服務,目標是抓住中國遊客湧入的商機。
  • 日本集英社JUMP SHOP配合雜誌「漫畫行」年底進駐中國
    日本集英社JUMP SHOP配合雜誌「漫畫行」年底進駐中國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 「日本特定技能」詳解中國人在日本從事介護業所能利用的三種制度
    在參看「日本特定技能1號吧」和小豚個人博客「日本工作生活指南」的文章後,仍然對「日本特定技能制度」抱有疑問的讀者,可在「日本特定技能1號吧」上發帖提問。包括小豚在內,吧中已經成功申請到特定技能籤證的赴日就勞者,會積極回答提出的問題。
  • 加拿大華僑華人:講好中國故事 海外赤子責無旁貸
    (眾說十九大)加拿大華僑華人:講好中國故事 海外赤子責無旁貸  中新社多倫多12月29日電 題:加拿大華僑華人:講好中國故事 海外赤子責無旁貸  中新社記者 餘瑞冬  回首即將告別的2017年,加拿大華僑華人代表人士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取得今日的建設成就、摸索出自身特色的發展道路
  • 我的「亞馬遜海外購」好物推薦
    只要上去隨便一搜,哪個都想買,有很多來自日本的瓷器,特別漂亮!關於杯子,我主要推薦兩個品牌,第一個是 Snow Peak 雪峰,這是一個知名度非常高的戶外品牌,並不是專門做杯子。我買過的產品只有杯子和雨傘,特別靠譜。雪峰的產品基本是使用「純鈦」,這種材料的特點是永不生鏽,硬度高又輕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