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國際人權日,今年最該面壁的是華盛頓

2020-12-11 環球網

12月10日是國際人權日,今年如果找全球的人權窪地,美國無疑是塌陷最明顯的國家。就在星期三,美國新冠肺炎單日死亡人數達到3011人,超過了「9·11」的死亡2977人。美國的政黨政治導致對抗疫的體制性放棄,形成了草菅人命的巨大人道主義悲劇,這一屆美國政府犯下的實為反人類罪行,歷史終將對他們進行道義審判。

有趣的是,美國駐華使館利用這個日子號召中國人「大膽說,站出來」,鼓動「和平抗議」,對美國2020年慘不忍睹的人權紀錄卻避而不提。美國駐華使館的這個貼文遭到中國網友的無情嘲笑。

整個世界人權的面貌在發生深刻變化。現代人權的概念出自西方,對何為人權,美國在很長時間裡擁有近乎壟斷的話語權。但是近年來美國這方面的號召力不斷減弱,主要是其國內的人權狀況隨著經濟社會形勢的扭曲持續走下坡路,這是想打鐵自身卻不硬的悲哀。

今年新冠疫情堪稱是美國在人權領域「領導地位」的滑鐵盧。它做得比很多發展中國家還差,死了全球最多的人,同時有著全球最大數量的感染者。華盛頓極力把新冠疫情肆虐與人權撇開來,但抗疫做得好的國家就擺在那裡,很多美國公民感染和死亡的無辜也擺在那裡,美國疫情所產生的人權詰問最終想繞也繞不開。

美國社會過去「一富遮百醜」,它的窮人拿到世界上一比也還不錯,這是整個美國社會人權自信的根基。如今美國的經濟領先程度縮小了,內部貧富差距同時擴大了,國家自信不斷被侵蝕,其圍繞人權從容的優越感也被逐漸釜底抽薪,而更多變成了耍橫和狂躁。

人權觀念已在全世界被廣泛接受,加上全球化因素的推動,人權建設在人類社會繼續前進的動力機制中佔據了一個重要位置。各國都需梳理自己人權領域的成就或不足,摸索自己加快人權建設的路徑,哪個國家不這樣做,都將付出代價。

現在的問題是,美國和有些西方國家把人權當成自己的優質外交資源,尤其是美國,越來越把人權工具化,方便其對外施壓,至於這樣做是否真的有利於促進人權建設,根本不是華盛頓的真實興趣所在。比如香港事務,那裡的核心問題是恢復秩序,美國卻把它貼上人權標籤,搞出一系列幹涉。那些行動不可能促進香港「改善人權」,但的確可以增加中國崛起的麻煩和成本,而這恰是華盛頓的真實用意。

圍繞人權的交流和爭論被華盛頓徹底搞變味了,越來越遠離人權本身,成為了典型的地緣政治遊戲,這很讓人沮喪。

高速發展的中國也在過去這些年實現了人權的長足進步,尤其有一個重要變化是,中國人對現代人權的獨立思考能力空前成熟了起來,「美國偶像」基本坍塌了,特別是在疫情之後,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看透了美國,真的認為它在人權方面「挺爛的」。美國再拿人權與中國說事,中國人打心眼裡看不起它的這份虛偽。

因為中國人眼睜睜見證了一次中國政府全力抗疫並不惜血本同美國政府疫情期間置民眾生死於不顧的鮮明對比,這比多少說教和宣傳都管用。一天到晚要教我們「尊重人權」的美國原來就這樣?看來那個國家的人道主義被扔進股市的馬桶裡衝走了。

中國作為追求進步的社會,我們對自己的人權仍有需要改進之處是清醒的,在國際人權日的這一天,這種清醒的重要性應當得到強調。希望「人權」這個詞彙的號召力在中國長盛不衰,我們需牢記這個目標,不斷自我鞭策,同時也不拒絕與外部交流,從中受到啟迪。然而如何發展人權事業,路在中國人自己的腳下,實事求是是這條路上的座右銘。我們一定能越走越穩,而在亂世之間,穩就是快。

相關焦點

  • 國際視點:從辛辛那提事件看美國人權狀況
    新華網華盛頓4月17日電國際觀察:從辛辛那提事件看美國人權狀況  新華社記者湯水富  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16日宣布取消長達4天的宵禁,但不解除緊急狀態,以防不測。一起白人警察槍殺黑人的事件,曾使這個城市一度陷入大規模的種族騷亂。這是美國發生的又一起因種族歧視而引發的人權悲劇,不僅震驚全美,而且受到國際輿論的關注。
  • 中天新聞臺關停倒計時,民進黨卻在慶祝「國際人權日」?
    12月10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與臺灣監察機構負責人陳菊分別就臺灣人權現狀進行大肆吹噓。因為這一天正是民進黨一貫重視的「國際人權日」。不過今年與往年不同,就在民進黨高調慶祝人權日之時,因反「臺獨」而被當局撤照的中天新聞臺已進入關停倒數階段。  當天,臺灣監察機構舉辦所謂「臺灣人權升級」活動。蔡英文稱,自設立所謂「人權會」以來,過去幾個月多有協助當局機關深化人權觀念,往後不管是推動政策改革,還是在個別公務員、警察司法人員、教師的日常工作中,「人權都會是基本而優先的價值」。
  • 社評:「人權觀察」一派胡言的病根在哪
    總部位於紐約的「人權觀察」組織周二舉行《2020世界人權報告》發布會,該組織執行長羅斯在發言中說,今年人權報告的焦點是「中國侵犯人權的行為對全球人權保障體系造成的致命威脅」。羅斯這批人只適合在紐約上流社會的雞尾酒會上侃侃而談,從大多數發展中社會和新興市場的位置審視他們對人權的闡述,很容易發現他們的視野狹窄和價值偏執。他們熱衷於展現對發展中社會缺少人權的悲憫,卻根本不知道生活在那些社會的人們最需要什麼,那裡有什麼樣的價值排序。此外,羅斯這些人還明顯懷有西方精英面對發展中社會的集體私心。
  • 土著人民國際日:人權高專呼籲各國尊重與土著人締結的條約
    人民網8月8日訊 據聯合國網站消息,在8月9日土著人民國際日到來前夕,聯合國人權高專皮萊發表聲明,呼籲各國作出更多努力,履行與土著人民締結的條約,無論這些條約的歷史有多麼久遠。   今年土著人民國際日的主題是「尊重土著人民與國家之間的條約、協定和其他建設性安排」。
  • 社評:國際社會需打破對美國明搶TikTok的沉默
    社評:國際社會需打破對美國明搶TikTok的沉默 2020-09-25 16:59:00來源:環球時報
  • 美國 這就是你標榜的「人權」?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張倩楠 顏觀潮):當地時間10月1日,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5次會議就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有關不容忍問題舉行一般性辯論。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米歇爾·巴切萊特介紹了有關種族主義的最新情況。
  • 那個「人權衛士」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了,此前還在美墨邊境用籠子...
    美國認定人權理事會不少成員國反對以色列,要求取消這項議程。理事會今年5月舉行特別會議,就加沙局勢緊急磋商,通過一項決議,決定調查以色列過度使用武力、致死巴勒斯坦加薩走廊眾多示威者。只有美國和澳大利亞投票反對。聯合國2006年設立人權理事會時,喬治·W·布希領導的共和黨政府宣布美國放棄競選人權理事會席位。
  • 國際人權組織呼籲臺灣當局廢除死刑
    〔圖/中央社〕【環球網綜合報導】在臺當局18日發表「兩公約國家人權報告英文版」後,國際人權聯盟、臺灣人權促進會共同聲明表示,臺灣人權進展的衝突矛盾在「國內法、政策與規定持續違反國際標準」,包括移工、族群與死刑問題。他們認為,臺灣雖孤立於國際,但若能廢除死刑,將為區域中其它保有死刑國家發出「正面、強烈且積極的訊息」。
  • 江啟臣擬後天於國際人權日赴景美人權園區,譴責蔡當局民主倒退
    @銳看臺灣報導 後天是「國際人權日」,儘管「景美人權紀念園區」是紀念早年國民黨當局威權時期白色恐怖,不過國民黨主席江啟臣當天擬與黨務主管一同到景美園區憑弔,回顧臺灣民主進程,並譴責民進黨當局近年一黨獨霸,包括不顧民意開放萊豬、關新聞臺戕害言論自由、鉗制公投、追殺對手政黨等造成民主倒退的
  • 荷蘭人權研究所所長:中國是國際人權事業重要力量
    05:47:44來源:人民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陳海峰 2018年04月25日 05:47 (國際論壇)  在國際人權領域,中國與他國開展的平等對話獲得國際社會日益廣泛的認同,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在人權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 今年元旦全世界最虛偽、最裝腔作勢的新年談話出現了
    原創:社評環球時報今天蔡英文1日發表新年談話,罕見地用很大篇幅講兩岸關係,她提出「四個必須」和「三道防護」。當日本、印度都在大力緩和對華關係的時候,蔡英文當局在賭美中關係緊張對臺灣進一步「去中國化」的推動和保護效應,即只要華盛頓支持,臺當局就可以為所欲為,無所不能。
  • 國際人權日蔡英文喊Upgrade 明天中天關臺成言論自由的忌日
    (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      【華夏經緯網綜合報導】今天,12月10日是國際人權日,臺「監察院」人權委員會今日也將舉辦「人權阿普貴(Upgrade)」活動,屆時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將出席致詞。
  • 《兒童權利公約》是對國際人權框架的有力補充
    《兒童權利公約》是對國際人權框架的有力補充   《世界兒童狀況》中文版: 《兒童權利公約》是對國際人權框架的有力補充  新華網北京11月20日電(記者李菲趙超)「《兒童權利公約》是對國際人權框架的有力補充。」
  • 蓬佩奧人權演講遭多方痛斥,英媒列出美政府這些斑斑劣跡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16日發表演講並發布人權報告,聲稱私有財產權和宗教自由是美國國父們制定的最重要的「不可剝奪的權利」。美媒批評說,蓬佩奧試圖將人權問題「政治化」「民族化」。英國《衛報》更是列出蓬佩奧以及川普政府在人權問題上的斑斑劣跡,打臉這名美國外交高官。
  • 他們配談人權?華春瑩火力全開
    但美國仍不斷向中國施加壓力,一邊動輒指責和抹黑中國,另一邊又把自己供在「人權神壇」上,還無視國際人權義務。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火力全開,美國有什麼資格指責中國?他們配談人權?12月11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記者提問:昨天是世界人權日。目前美國疫情形勢發展令人震驚,12月9日單日死亡人數超過了9·11事件的遇難人數。
  • 國新辦發布2010年美國人權紀錄(全文)
    >  新華社北京4月10日電   2010年美國的人權紀錄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2011年4月10日  2011年4月8日,美國國務院發表《2010年國別人權報告》,再次對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1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人權狀況進行歪曲指責,卻對自身糟糕的人權狀況熟視無睹,很少提及。
  • 社評:何為香港高度自治,美國豈有定義權
    在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兩黨領袖都表示要推動所謂「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的情況下,香港一些激進人士星期天再次示威,呼籲美國國會儘快通過該法案。這次示威人數不多,但再次伴隨了暴力。香港極少數最極端的人已經歇斯底裡,表示他們的要求如果實現不了,寧肯「攬炒」,也就是「玉石俱焚」的意思。
  • 為啥說美國最沒人權?看看美國是怎樣肆意踐踏人權的就明白了
    一直以來,美國總是以自己的人權狀況好自居,而且每年都要發表人權報告,對他國人權狀況說三道四,橫加指責,雞蛋裡面挑骨頭。事實上,美國的人權狀況是最糟糕的,無論是歷史還是現實都在肆意踐踏人權,根本不把民眾的死活當回事,所以說,美國是最沒有資格講人權的。人權即基本人權或自然權利,指的是人因其為人而應該享有的權利。
  • 環球時報社評:用恐怖主義描述國家力量 這不合適
    原標題:社評:用恐怖主義描述國家力量,這不合適美國總統8日宣布將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列為恐怖組織,這是美國首次將一個主權國家的武裝力量定性為恐怖組織。伊朗隨即做出報復,將美國中央司令部及其所有附屬部隊列為恐怖組織。
  • 美國暴力鎮壓騷亂,「人權先生」鴉雀無聲,洪森:出來走兩步?
    截至6月1日,全美已有包括華盛頓市在內的至少40個城市實行宵禁,至少23個州和華盛頓市動用國民警衛隊協同警方維持治安。但抗議活動已經波及超過140個城市,一些抗議開始變成暴力,而暴力鎮壓事件也不斷出現,作為總統的川普,更是威脅要朝示威者開槍,川普還將示威形容為「恐怖活動」,準備援引《叛亂法》派遣軍隊終結騷亂,此舉遭到一些州的猛烈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