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14 08:19
Joey Pang,36歲,香港唯一國際級女紋身師。
她以獨特又優美的中國風紋身享譽世界。在她的手上,傳統的書法繪畫與紋身得到了完美的結合。
在她的紋身官網上,已經有3000多人排隊。如果你想預約至少需要等上3年。
在中國,至今很多人還將紋身和古惑仔聯繫在一起,他們不知道的是,在全世界,中國風的紋身已站在了潮流的最前沿。
小貝的中文紋身: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而這股潮流的引領者之一,便是Joey Pang。自幼愛好繪畫的Joey Pang在幹紋身這行之前,Joey Pang曾嘗試做過很多關於繪畫的事情:設計、化妝、人體彩繪……
她說:「我在香港長大,知道自己想做與繪畫有關的工作,所以就去報讀設計學校。」從設計學校畢業後,她在一家化妝學校做助教,但一直盼望以藝術為專業。
雖然做著跟色彩有關的工作,但化妝顯然不能和繪畫相提並論,直到有一天,Joey接觸到人體彩繪。
Joey表示:「當初我以為自己做化妝師會做一輩子,後來我意識到,設計與繪畫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化妝讓我有機會運用色彩,我學習了身體彩繪。我感受到在皮膚上繪畫的感覺,但是一想到這麼用心的工作會被一洗了之,就感到很遺憾。」
23歲那年,她決定獨自去紐西蘭遊歷,旅行總會有奇妙的遭遇相隨,在那裡,她找到了她最愛的畫筆——紋身槍
紐西蘭的旅程讓Joey大開眼界,毛利人的紋身更是讓她震驚,她的世界觀被徹底顛覆,瞬間改變了她對紋身的偏見。
「和那些渾身刺青古惑仔不同的是,這裡的土著認為紋身是件好事,傳說人在逝世後臉上沒有紋身是不能上天堂的。我才發現原來紋身可以是一種傳統、一種大家會尊敬的文化。剎那間瘋狂地萌生學紋身、要成為紋身師的想法。
於是Joey便在紐西蘭到處找學紋身的門路,但卻始終不得其門而入。她說:「一個女仔,又細細粒,那裡的紋身師普遍都是彪形大漢,穿曬環、好健碩、成身紋身,都驚驚哋。」
後來還是在網絡上,Joey找到到一間在泰國由德國人開的紋身店接收學徒,於是立馬轉飛泰國。
熱心的德國紋身師接納了她,除了讓她觀摩紋身的過程,教會她紋身的知識之外,還免費招募客人給她實戰。
不久之後,Joey就在泰國的紋身展之中,遇上她的伯樂,一位英國攝影師Chris。
Chris告訴她要成為一個一流的紋身師必須跟大師學習,除了學習紋身的技術,還要學習紋身歷史、理論、種類等。在Chris的蠱惑下,初出茅廬的Joey跟著他開始在世界各地尋訪紋身大師。
先是到訪瑞士,在那裡,Joey拜訪到以日式紋身聞名的大師Filip Leu。
其後Joey又輾轉法國、德國等地,拜訪了眾多的知名紋身師。在這些大師的指點和啟發下,Joey的紋身技術日益精進,對紋身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在歐洲一間工作室裡,一位瑞士藝術家告訴她,漢字在歐洲是流行的紋身圖案,不過那些字往往是寫錯的。
這對於一直苦苦探索自己的個人風格的Joey來說,無疑是醍醐灌頂的一番話。
2006年,Joey結束闖蕩生涯,回到香港後開了一家自己的紋身店——「廟」。
「廟「不太像紋身店,倒像一家會所。所有客人進門時都要脫鞋,店內燈光幽暗,客人則在一間黑色玻璃牆圍成的私密空間做紋身。
以國畫及書法融入紋身設計讓Joey的店在紋身界名聲大噪,很多歪果仁指定到她的店紋身。
除了紋身作品優美出色之外,店內的衛生狀況無可挑剔,客戶服務也贏得眾多讚美。她說:「我去歐洲的原因是想學習正規的流程和衛生處理。我希望客人做紋身時一切安全、一切完美。」
為了提升自己的藝術水平,Joey找到書法老師學習書法和繪畫,一番苦功之後,Joey的技術實現了質的飛躍。
Joey說:「我喜歡中式紋身,就像我喜歡中國傳統藝術一樣,在傳統藝術中,你能感受到空間、時間和靈魂的合為一體,我想將這種風格帶給全世界。」
紋身是很私人的事,Joey認為,每個紋身都應該有意思。可能是紀錄某些事情、或者展示親密關係,紋身是表達自己的內心,反映你的靈魂狀態。
除了紀念意義之外,最令Joey難忘的紋身,多半是心理上有所需要人士。
Joey說:「通常他們的身體上是有某些缺陷或疤痕,即使已婚,也過不了自己那一關。曾經有客人於鎖骨上整片皮膚紋身,原來他年幼時對花生過敏,治療中途曬太陽,令皮膚變得凹凹凸凸,即使他老婆不介意,他依然耿耿於懷,好想遮掩。」
在香港發展經營近十年,Joey的名聲已經享譽世界,在她的網站上,預約紋身的客人已達3000多人,排隊得排到3年以後。
近來,Joey又有了新突破,就是將紋身帶出了身體的範疇。她開始將中國風紋身的理念帶入到家居、時尚品的設計中。她認為紋身完全是藝術的一種。
一旦清空現有的輪候名單,她就準備一年只接一名全身紋身的客戶。
「我心目中的身體是從未紋身的身體。然後我會花時間去了解這位顧客,用半年時間為他做全身紋身設計。」
JOEY自己的紋身
但她有一個條件,有些人或會覺得擔心,有些人則會感到吸引。
「他們去世後要將皮膚留給我。在日本,一些全身紋身的人去世後,他們的皮膚就收藏在淺草紋身博物館裡。」我覺得這真是一件浪漫的事。我們一旦去世,什麼也留不下來,為何不留下紋身呢?
據藝非凡微信公號
145273077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