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借錢紋身到成為大師,「中國紋身第一人」是如何煉成的?

2020-12-27 北方公園NorthPark

採訪:王小笨

作者:王小笨

楊卓最近開始嘗試用電腦繪畫。

以前他只能接受在皮膚或者紙上,但現在他也願意在數位板上,對著一臺筆記本電腦創作。在東三環繁華地段的這間工作室裡,他時常一畫就是一個下午。

楊卓的身份很多,但這些身份都離不開紋身這件事。「中國紋身第一人」「中國價格最高的紋身師」,這種種頭銜伴隨著某些小圈子內部的流言,一直圍繞著楊卓。我曾經在公司附近的一間餐廳裡,聽到隔壁桌的人向他的朋友炫耀楊卓為自己紋的花臂,價值六位數,那還是託朋友關係才拿到的價格。

但對於外界熱議這一切,楊卓並不在意。紋身只是一件他喜歡的事,他更在意紋身給自己的反饋是什麼,將近20年過去了,紋身依然像從前一樣吸引著他。

楊卓是遼寧海城人,在東北紋身是一件頗有象徵意味的事,耳聞目睹總能看見。那時候楊卓痴迷於搖滾樂,看到那些崇拜的國外樂手都有酷酷的紋身,他決定給自己也做一個。他東拼西湊借到了3800塊錢,找到了瀋陽最貴的一家紋身店,在左臂外側做了一個龍的圖騰。

紋身的過程中,楊卓意識到這個要價最高的紋身師,畫畫的技巧甚至不如只有一些繪畫基礎的他,於是他決定自己做,「看著挺好玩,也簡單,然後能賺錢,那我也行。」

楊卓至今都還記得他第一次從紋身上掙到錢的時刻。那是2002年,他用兩個小時給客人紋了一個圖騰,賺了800塊錢,這個價格放到現在也許什麼都算不上,但在那個小城月均工資不到500塊錢的時代,這800塊錢讓楊卓高興了很久。

做紋身能賺錢養活自己是很重要的,這讓楊卓下定決心將紋身作為自己的事業,但他從沒有把自己陷在賺錢這件事之中,他更在意紋身這項藝術中的挑戰性,什麼圖案難就去鑽研什麼。

作為伴隨改革開放成長的80後一代,楊卓受西方文化和網際網路文化影響很深,他最初做的紋身圖案都來自於西方,那都是他從網上搜索來的圖案。

他曾痴迷於歐洲繪畫的風格和表達,但2005年當他來到紋身領域最重要的倫敦展會時,所有人都對他充滿著好奇,他是第一個出現在這個場域的中國紋身師,所有人找他紋身時也只有一個要求:要做那種很中國的圖案。

楊卓開始轉身,專注研究東方繪畫元素,對於一個中國藝術家來說,有些東西原本就融入在血液之中。他開始發覺到中國風格的深奧和豐富,用楊卓的話說,「就是我被外國人逼著走回中國風格來」。

樂於並且善於學習也許是楊卓身上最重要的特質。那個時候的楊卓像個遊俠或者散仙,一個人,一個大登山包,一個裝著紋身工具的150塊錢塑料拉杆箱,他滿世界地飛,在每一個他欣賞的外國紋身店工作,向他心目中最好的紋身藝術家學習。

楊卓不會讓自己在某一個地方停留太久,他想趁著年輕去不同的地方走一走。那9年裡,他蓋滿了整整5本護照。這其中包含了無數的心酸、辛苦與勞累,但也是那些年國外的工作經歷讓楊卓一躍成為國內最受矚目的紋身師,而他個人也恰好趕上了紋身最好的時代。

楊卓喜歡說一句話,紋身是屬於少部分勇敢者的。那種針頭在皮膚上下運動所帶來的痛感,沒有嘗試過你就永遠無法知道。

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擁抱這份勇氣。如今的紋身文化早已經不是過去那種呈兇鬥狠的象徵,它成了青年文化中的重要一支。和嘻哈、街舞這些小眾亞文化一樣,紋身迅速完成了從地下到地上的蛻變,年輕人會為了自我表達、情感關係甚至單純的跟風去選擇紋身。

面對當下這種紋身熱潮,楊卓倒是很冷靜。他知道很多年輕人並沒有認真考慮過紋身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隨波逐流,只是文化的潮流順應時代的發展」。

對於紋身,楊卓早已經跨過了單純追求更多收入的階段,他要完成自己的藝術表達。他希望每一個選擇紋身的人,都能有一個對美的提升和認可,或者留下一段美好的記憶。

但楊卓也清楚知道,人體有著天然無法突破的骨骼結構限制,一項只能在皮膚上創作的藝術承載力始終是有限的。過去幾年,楊卓開始把目光投向了更廣闊的藝術創作。

前段時間他去看了電影《哥斯拉》,一開始他以為一個中國龍要在電影中出現了,還沒等興奮勁起來,就發現那是一支長了四對翅膀的中國龍,楊卓有點洩氣,那可不是他心目中的龍。

楊卓一直在研究中國傳統繪畫中的龍,「宋朝的時候中國畫龍是頂峰,但現在的人畫不出來那個時代的東西。」他想把中國傳統的元素,用現代人的審美觀和對繪畫的理解,正確地表達出來。

表達的方式依然是紋身,那是楊卓不願放棄的事業,「紋身的語言可以不放在身體上,可能放在紙上,放在杯子上,也可以放在電腦上,放在任何一個媒介。」

這種探索只是楊卓藝術創作中的一環,「創造」才是他作品的原點。

對很多人來說,遊戲是他們創造、體驗另一個世界和人生的手段,但對楊卓來說,「創造」本身就是遊戲。而這一特質也正好跟以超高性能著稱筆記本電腦品牌ALIENWARE 不謀而合。

作為每個人心目中的「那一款電腦」,ALIENWARE 帶來了「創造即遊戲,遊戲即創造」這一理念,於是這一次他們選擇跟楊卓合作,去創造出更多奇思妙想。

ALIENWARE 昨天在北京 751 罐辦了新品發布會,發布了ALIENWARE m15/m17 新品,作為最新款超輕悍 PC,ALIENWARE擁有20mm以下的鎂合金材質超薄機身,最高搭載了i9K級處理器和GeForce RTX 2080 Max-Q顯卡,基於ALIENWARE的超高性能,藝術家得以完全釋放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讓未來提早到來。

北方公園作為受邀媒體,拍下了這些讓人覺得創造力大無窮的創造。

MVM & 「I.M.O. の REZ_特別作業工程師」

MVM &「無限宇宙 / 不思議な無數 COSMOS_Infinite Cosmos_SE2」

pink;money & 《情緒流明》

曹業 & 《臨界》

丁東&《時間的慣性》照片

Janjee Wang & 《來自異空間的迴響》

相關焦點

  • 想要成為一名紋身師,沒有美術繪畫基礎照樣可以學紋身
    紋身作為現在的朝陽行業,市場需求量大,再加上這一行業誘人的收入,使得有很多小夥伴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名紋身師。但是有的人問,我沒有任何的美術基礎也可以學紋身嗎? 我想說的是:好的紋身師一定是好的畫家,會畫畫的不一定能做好紋身,,不會畫畫的紋身師一定不是好師傅。
  • 紋身學習的幾個步驟,教你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紋身師?
    隨著紋身熱潮的來臨,越來越多的人被紋身行業的前景和高收入所吸引,他們想加入這一行業。事實上,成為紋身藝術師你確實可以賺到一筆不菲的財富,與各行各業的絢麗多彩的人們見面,甚至建立新的人際關係和友誼,這將會持續一生。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選擇去學習紋身,成為精英紋身藝術家是他們的最終夢想。
  • 關於紋身的技術文章,入門及真正的了解紋身,紋身科普
    紋身已經不是黑社會的代名詞,它已經成為了一股潮流,人們身上的一種裝飾品,如同女人身上的首飾,鞋子,包包……它可以很路邊攤,也可登上大雅殿堂,它可以很俗氣,也可以很小清新。紋身的人現在越來越年輕化,很多未成年人來找過我做紋身,我都是拒絕為其提供紋身服務,不為別的,只想給還未成年的年輕人留一條後路,成年走向社會之後,他的圈子會變得不同,他的領導,同事,朋友,顧客或多或少也會存在著一些對紋身有偏見的,一個大面積的紋身,或許會影響到他的學業,也會影響他將來的仕途。
  • 她用一支紋身筆 讓中國藝術風靡全世界
    Joey Pang,36歲,香港唯一國際級女紋身師。她以獨特又優美的中國風紋身享譽世界。在她的手上,傳統的書法繪畫與紋身得到了完美的結合。在她的紋身官網上,已經有3000多人排隊。如果你想預約至少需要等上3年。在中國,至今很多人還將紋身和古惑仔聯繫在一起,他們不知道的是,在全世界,中國風的紋身已站在了潮流的最前沿。
  • 【展會信息】日本紋身界的傳奇大師——淺草彫安
  • DIY紋身成為現實 紋身貼列印紙問世!
    DIY紋身成為現實 紋身貼列印紙問世!,但是那種紋身貼一般是已經做好一些紋身的圖案,並且還要用水把它沾溼貼在身上,第一不能自己DIY列印自己喜歡的圖案,第二是操作不方便。 傳統的紋身    而本次我所介紹的這種紋身貼,可以在任意一臺噴墨印表機上列印任何彩色圖案,並且不用水或其他媒介,操作簡便,相當的簡單。
  • 想像力炸裂了 當歪果仁迷上了中文紋身 我所見過最厲害的紋身!
    「紋身不夠醜,白來世上走」,相比醜紋身,有些中文紋身更是讓我笑到劈叉。這,可能是想讓對手都遠離我。作為一名中國人,我表示看不懂。可能紋身師紋的時候餓了。可能是希望大家都不要跟我借錢了。可能是開藍翔學院的。也可能,只是傻……還有這組紋身,都出自同一個越南紋身師之手。
  • 人為什麼要紋身,紋身有什麼用?
    對於紋身,好像人們被分成了兩撥比較鮮明的陣營,一方是完全不能接受紋身的,把紋身和壞孩子、地痞流氓相聯繫,一方是能接受紋身,而且樂此不疲的人。可能受到中國傳統思想的影響,紋身似乎總是比較偏門的那個,有時候紋身了也不願意表露出來,所以中國紋身的人很多都選擇紋在比較隱蔽的地方,那麼人們為什麼會選擇紋身,到底紋身有什麼用呢?
  • 紋身,被誤解的藝術?
    雖然最早的紋身發現於古埃及,但在幾千年前,我們的中國古人也發明出了自己的一套紋身,不過,千萬不要以為這就背離了「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儒家文化,因為,紋身這種事情,一開始跟中原文明還沒什麼關係。中國早期的紋身部族主要分布在沿海湖泊地帶,也就是華夏人稱之為夷、越、蠻、獠的地方。相比於中原安定的農耕作業,「野蠻人」的漁獵生活充滿著變數和危險。
  • 艾弗森的中文紋身,羅斯的中文紋身,nba的中文紋身千奇百怪
    NBA的球星一般都很喜歡紋身,很多球員從脖子到小腿都會紋上自己喜歡的圖案,有的會紋上誇張的火焰和惡龍,有的會會紋上對自己很重要的人。中文在NBA的紋身文化裡同樣很受歡迎,最經典莫過於艾弗森脖子上的「忠」,但是有一些球員紋上的中文卻連中國球迷都無法理解,今天就跟大家介紹一下nba球員的中文紋身。說起中文紋身,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艾弗森脖子上的「忠」,中國的艾弗森球迷常喊的「忠艾一生」也是從這裡引出的。艾弗森的職業生涯可以說是一直在鬥爭。
  • 想要成為一名紋身師,沒有美術基礎會是一顆絆腳石嗎?
    導語:紋身作為現在的朝陽行業,市場需求量大,再加上這一行業誘人的收入,使得有很多小夥伴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名紋身師。但是有的人問,我沒有任何的美術基礎也可以學紋身嗎?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接受紋身,喜歡紋身,熱愛紋身。紋身的人多,對於紋身師的需求也越來越多,眼看著國內的紋身界發展起來,紋身行業成為了朝陽行業。市場需求量大,再加上這一行業誘人的收入,使得有很多小夥伴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名紋身師。但是有的人問,我沒有任何的美術基礎也可以學紋身嗎?
  • 中國最貴的紋身師程新龍的紋名天下工作室
    在紋身界,從初出茅廬到知名紋身師的過程,程新龍花了4年時間。而後開始在國際上嶄露頭角。 從2003年開始受邀參加國內各大紋身展。2010年邁向國際,先後受邀參加了新加坡、澳大利亞、美國、英國、法國等多個紋身藝術展。到2012年,他帶領團隊先後獲得100多個國際國內紋身行業的各項大獎。
  • 第一次紋身時如何減輕疼痛感?紋身師:做好這3個準備
    第一次紋身時如何減輕疼痛感?紋身師:做好這3個準備說到紋身,應該是很多年輕人都比較喜歡的話題,隨著時代發展到今天,人們的思想觀念也逐漸開始有了一些改變,在以前,很多人對紋身都有一些不好的看法,甚至看到有紋身的人會對其「另眼相待」,但是現在,紋身只是一種能展示個性的圖案,並沒有什麼過於特殊的含義。
  • 一位菲律賓的紋身藝術女性大師,已經103歲,仍採用純天然手工技藝
    她已經103歲,是菲律賓的紋身藝術大師,一直在傳承一門古老的藝術。這種紋身藝術,叫做曼巴巴多克(mambabatok),傳統上也叫「卡林加」(Kalinga)紋身。她發明的手工永久紋身技術,使用的是松煙和水。人們從世界各地紛至沓來,傑克·薛裡(Jack Shirley),一名記者,攜同妻子露易絲,也專程從國外趕來拜會這位藝術大師。
  • 古代菲律賓人用紋身嚇退敵人,世界最高齡紋身師,103歲仍在紋身
    和中國一樣,在當今的菲律賓提到紋身,大家總會習慣性地將其與罪犯和低俗聯繫到一起。在大家的印象中,紋身一般會出現在古惑仔或有過前科的人身上。其實在菲律賓被西班牙人統治前,情況則截然不同。大約在1940年左右,菲律賓的學校開始禁止學生紋身,所以在如今的菲律賓,大多數60歲以下的人是沒有紋身的,而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身上,紋身是十分常見的。其實早在麥哲倫發現菲律賓群島之前,紋身就已經是菲律賓人生活的一部分了,尤其是在土著人當中,那麼早期的菲律賓人為什麼會紋身呢?菲律賓紋身有著怎樣的魅力呢?
  • 紋身圖案 拼音紋身 英文紋身 花體紋身 紋身手稿 紋身圖案
    紋身圖案 拼音紋身 英文紋身 花體紋身 紋身手稿 紋身圖案
  • 沒有繪畫基礎照樣學紋身
    紋身,作為一項傳統的技術項目,一直是處於比較有爭議的地位,對於熱愛紋身的人來說,紋身是美好的,但是對於它有偏見的人來說,紋身往往被冠以「壞」的標籤。現在人們對於美的追求逐漸開明,也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看到這塊的商機,投入到紋身的學習中。
  • 她在身上繡出國畫,讓紋身界颳起「中國風」,老外不遠萬裡來求刺
    受一些港臺影視劇的影響,過去很多人都認為,紋身的人就是混混、頹廢派或者放浪青年,不過隨著社會越來越開放,人們的觀念逐漸改變,紋身成為一種彰顯個性的態度,發展成一個多學科的綜合藝術形式。紋身是西方的傳統文化,但在中國尚屬於小眾,不過要追源溯本的話,中國關於紋身的歷史也很早。過去紋身叫刺青,在先秦時代主要用於在犯人臉上刺字,還有著名的「嶽母刺字」以及《水滸傳》裡花和尚魯智深、浪子燕琴等人的個性刺青。
  • 哪個部位紋身最「疼」?紋身師:敢在這3處紋身,才是真「狠人」
    眾所周知,我國每年的徵兵都要進行全身檢查,凡是有紋身的會被立刻的淘汰,因此很多紋身的年輕人都後悔不已,然而如今隨著現在年輕人生活水平越來越好,很多人都喜歡趕潮流,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年少輕狂,在身上到處紋滿了紋身。紋身師表示,平時看到在這三個地方紋身的人,就知道他們是些「狠角色」。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紋身前與紋身後如何正確的保養,用經驗告訴你
    紋身前我們要做的準備工作紋身前保持良好的作息規律,拒絕熬夜,只有正確的作息,才可以保障我們的皮膚有更好的免疫力和承受能力。不要空腹紋身,如果到吃飯的時間,我們需要按時吃飯,禁止飲酒並保持一定的體能輸出,這樣才能在抵禦紋身帶來的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