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1 09: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
編者按
今天是蔡元培先生
誕辰153周年
1916年底
蔡元培任北京大學校長
實行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方針
對北大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
為北大成為
新文化運動中心、五四運動策源地
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基地
創造了條件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
讓我們一起重溫
蔡元培在北京大學
創造的成就與改革的光輝
1916年12月26日,黎元洪頒布總統令,「任命蔡元培為北京大學校長。」兩天後,天津《大公報》發表《為大學校前途祝》的述評,對蔡元培未來在北大的改革充滿了期待。述評寫道:「說者謂蔡君留法有年,學貫中西,今既得膺斯職,定能為教育界放一異彩,不禁拭目俟之。」
蔡元培
1917年1月4日,蔡元培到校視事。1月9日,發表就職演說,強調指出「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他希望首先打破學生將大學當作升官發財的階梯的陳舊觀念,勉勵學生應當為求學而來。
為此,他不拘一格招攬人才,引進大量有新思想、有真才實學的新教師。僅1917年一年間,就先後有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錢玄同、劉半農、梁漱溟等不同學術背景和不同政見的人來校任職任教,一時間名師薈萃、人才雲集。
「思想自由、兼容並包」是這場改革的靈魂。蔡元培認為大學應該是「囊括大典,網羅眾家」之學府,鼓勵師生學術爭鳴,培養學生的思辨力,開創學術自由的風氣,促進新思潮的傳播。
在蔡元培的倡議下,北大設立研究所,組織學術團體,出版學術刊物,促進中西學術交流,為師生提供從事高深研究的機會。毛澤東當年就曾參加哲學研究會與新聞學研究會,在北大的經歷對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李大釗指導下的馬克思學說研究會也得到了蔡元培的關照,對推動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起到重要作用。
蔡元培《自寫年譜》手跡。「循思想自由原則,兼容並包」是他堅持的辦學方針。
蔡元培改革學科制度,廢門改系,打破學科界限,推行選科制,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學術研究的志趣。推行民主管理,發揮教師參與學校事務的積極性、主動性。北大招收女生,開國立大學男女同校之先河。
為啟發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蔡元培鼓勵學生開辦平民夜校,為普通民眾傳播知識,喚起民眾的自覺心,促進新思想的傳播。梁漱溟曾評價說:蔡先生一生的成就不在學問,不在事功,而只在開出一種風氣,釀成一大潮流,影響到全國,收果於後世。毛澤東稱讚蔡元培為「學界泰鬥、人事楷模」。
蔡元培的改革不僅限於北大,也不限於教育界,其影響也不限於教育界。蔡元培領導下的北京大學是新文化運動的中心,五四運動的策源地,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和創建北方中共早期組織的基地,極大地推進了中國社會的發展。蔡元培對北京大學的改革,歷久彌新,影響深遠。
蔡元培(1868—1940)浙江紹興人。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思想家。1916年底任北京大學校長,實行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方針,對北大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為北大成為新文化運動中心、五四運動策源地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基地創造了條件。著作編為《蔡元培全集》。
更/多/精/彩
百年初心!北京大學與中國共產黨的創建年表|北京大學的蔡元培時代思想的榮光|紀念蔡元培先生誕辰150周年特輯 | 紀念蔡元培校長發表就職演說100周年來源:北京大學融媒體中心、北大官網
視頻:北京大學融媒體中心音視頻部
圖片:北京大學校史館、新聞網
原標題:《畫說北大 | 蔡元培校長與北京大學》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