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消費金融調研報告:中等收入已婚年輕人為信用卡主力客群

2020-12-20 騰訊網

2020年11月26日,金融數位化發展聯盟首份研究成果《2020消費金融數位化轉型主題調研報告》正式發布。

本報告從消費金融行業發展情況、產品供給側和用戶需求側進行了調研分析,對百餘家全國性銀行、外資銀行、區域性銀行以及網際網路機構的消費信貸產品在產品設計、獲客情況、風控技術、營銷手段、服務渠道等方面的數位化轉型情況進行了研究。同時通過線上調研手段,採集持卡用戶樣本,聚焦消費金融用戶畫像及使用行為,梳理用戶的產品需求和服務痛點,提出了對供給側的未來發展要求。報告還針對信用卡管理部門組織架構改革、下沉市場用戶金融需求、零售銀行的數位化轉型等熱點專題進行了研究,並對信用卡業務數位化轉型給出了發展建議。

發展情況

1.消費信貸市場規模與發展前景良好

狹義消費信貸(不含房貸、車貸等大額借貸的日常小額消費信貸需求)市場是整體信貸市場增長的主要推手,我國狹義消費信貸佔整體信貸市場的比重已從2012年的28%提升到2019年的34%,市場金額複合年均增長率超過22.8%,市場規模未來仍將持續上升。

圖1:境內消費信貸市場金額(單位:萬億人民幣)及狹義和非狹義消費信貸佔比

圖2:境內狹義消費信貸市場增長情況(單位:萬億人民幣)

2.信用卡是消費信貸市場重要參與者

信用卡與分期市場佔中國大陸狹義消費信貸整體市場的五成左右,而美國消費信貸市場有近一半是教育貸款,若將此部分移除,信用卡與分期的市場規模佔比將達到超過七成,顯著高於目前大陸的信用卡與分期市場佔有率,故中國大陸信用卡與分期市場仍有較大增長空間。

圖3:2019年末中國大陸與美國消費信貸細分市場對比(單位:萬億人民幣)

信用卡市場競爭激烈,近年來類信用卡產品短時間內快速成長,擠佔了部分信用卡市場。年輕客群成為信用卡主力群體,信用卡業務要在激烈的環境中保持競爭優勢,必須了解主力客群特徵及訴求。本次報告通過調查研究描繪了消費信貸用戶畫像,感知用戶使用信用卡及類信用卡過程中的體驗評價及訴求,為信用卡產品服務創新提供參考。

研究發現

1.中等收入的已婚年輕人群為信用卡主力客群

本次調研發現,一二線城市持卡用戶佔比75%,26-35歲、已婚已育、本科學歷、個人年收入在10萬-20萬元的人群為信用卡主力客群。在消費觀念上,信用卡用戶中理性客戶佔比達41.8%,整體而言,信用卡用戶更看重產品質量與性價比,尋求收入與支出的平衡。

圖4:信用卡用戶畫像

圖5:信用卡用戶消費觀念

2. 科技賦能優化獲客能力與服務體驗

根據調研結果來看,信用卡/銀行官網、信用卡APP/手機銀行和信用卡微信公眾號等核心線上渠道申卡用戶佔比為39.8%,近年來,信用卡在線申請趨勢明顯,銀行一方面運用大數據等技術實現目標客群篩選,另一方面拓展在線申請渠道,除打造自有平臺外,進一步加強與外部平臺的合作,不斷優化申卡體驗,持續提升數位化獲客佔比。

圖6:用戶申卡渠道

在信用卡申請的原因上,除卡片的安全性、交易便捷性、收費等基礎功能外,對於客戶來說,卡主題設計、開卡禮以及活動也是非常重要的辦卡驅動因素,佔比分別為32.9%,32.3%和25.4%,各家銀行可基於此打造差異化優勢。

圖7:用戶申卡驅動因素

信用卡機構在用戶申卡環節需關注全渠道布局情況以及產品和服務體驗,結合客戶標籤對客群進行細分,設計個性化的產品、活動及開卡禮,有效觸達潛在客戶,並通過及時、有效的申卡渠道,讓客戶能夠方便、快速申卡,更加高效地實現獲客轉化。

3.以數位化轉型提升信用卡差異化支付優勢

近年來,類信用卡的快速成長潛移默化影響了用戶的支付行為,調研樣本中,將信用卡綁定在第三方平臺使用的用戶佔比高達65.6%。

圖8:線上支付方式分布

註:類信用卡支付指支付寶花唄、京東白條等

信用卡相較於類信用卡產品而言,其優勢在於富有吸引力的積分機制和使用場景、較大的優惠力度以及良好的客戶服務,而用戶使用類信用卡的主要原因有支付便捷性、APP使用體驗更好、免息分期機會更多等。

基於此,銀行也逐步推出了數字信用卡,相較傳統信用卡而言,具有發卡高效、安全性高、使用便捷等特點,並依託多種場景為用戶提供特定優惠活動。

圖9:選擇信用卡支付的原因 圖10:類信用卡與信用卡支付原因差

註:數值為類信用卡產品使用原因減去信用卡產品使用原因

4.構建全生命周期客戶經營體系

信用卡用戶生命周期運營可分為潛在用戶、新用戶、成熟用戶、衰弱用戶、失活用戶、流失用戶等階段,在數位化轉型背景下,信用卡經營逐步由粗放轉向精細,各類模型、標籤的運用使得銀行能夠及時發現用戶的痛點,不斷改進客戶體驗。

營銷獲客是客戶經營的重要手段,調研結果顯示,相較於多樣和長期的活動,用戶更關注當下較有價值的活動,短期能到手的優惠等營銷形式更有吸引力,對支付返現及刷卡金、第三方支付多倍積分活動期望較高。

圖11:用戶參與過的活動與期望參與的活動

而用戶沉默的原因主要在於活動/權益、額度、收費及服務方面,其中活動/權益及額度情況佔據主要因素。目前用戶的核心痛點在於對活動的認知不足,具體數據表現上,活動信息獲取及時性的滿意度為7.75分,可能使得用戶對於活動的參與度較低。

圖12:用戶沉默原因

圖13:營銷活動滿意度

在活動信息獲取渠道上,用戶更偏好線上渠道,通過信用卡APP/手機銀行獲知佔比為61.8%,微信公眾號為48.1%;另外,線下渠道的商戶宣傳也是用戶獲知信息的重要渠道,佔比為37.6%。

圖14:營銷活動信息獲取渠道

因此,建議信用卡機構可通過技術手段,根據用戶的消費時間及場景偏好,通過自有線上渠道精準推送營銷活動,優化信息觸達用戶的有效性,提升用戶的參與度。

5.深耕信貸用戶日常借貸場景

3C產品和家電是用戶發生信貸行為的主流場景,佔比分別為15.7%和12.9%。用戶分期的動機除了緩解資金流外,被分期優惠或免息分期所吸引也是重要因素,兩者佔比分別為32.1%和24.7%。信用卡機構可從用戶關注的場景入手,找準細分客群的爆款商品,經營自有分期商城,同時與B端電商平臺和線下商戶展開廣泛的合作,並通過利率優惠活動轉化,引導用戶分期,以提升收入水平。

圖15:信貸資金用途

圖16:分期動機

6.針對信貸用戶平臺偏好完善產品體驗

從調研結果來看,目前用戶使用網際網路金融等消費金融信貸平臺的次數多於信用卡,信用卡機構可以通過加強與用戶流量平臺的合作,提高品牌曝光率。

還款環節的便捷靈活性、平臺信譽及利率水平是用戶選擇平臺的主要考慮因素。其中還款環節的便捷靈活性佔比最大,這提示信用卡中心應關注還款渠道的完備性,優化用戶還款體驗。

圖17:用戶使用過的信貸平臺

圖18:用戶使用過的信貸平臺(top8)

7.聚焦信貸用戶流出原因實現用戶挽留

活動力度和合作商家少、申請流程繁瑣、投訴處理不及時是信貸用戶流失的主要原因。在活動上,信用卡中心可根據用戶偏好,設計爆款產品,實現精準營銷;在申請流程上,銀行可運用人臉識別等技術精簡申請流程;在投訴處理上,針對投訴用戶問題,加強細分客群管理,建立投訴應對機制,及時解決投訴用戶問題。

圖19:用戶流失的原因(top7)

未來展望

1.構建全流程數位化體驗,打造極致用戶服務

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的發展為銀行提供了實現高效運營的必備手段,金融科技得以在獲客拉新、盤活存量、業務流程優化、智能風控等運營中實現價值變現,滲透在產品設計、營銷活動、客戶服務等各個環節,為銀行實現極致用戶服務提供了可能。

2.數據驅動用戶運營,建立全場景生態圈

在數位化轉型進程中,信用卡業務將從用戶細分出發,利用內外部大數據豐富客戶標籤,深刻理解客戶需求,利用大數據建模、建設系統化平臺,利用線上線下渠道打通生活場景,建構金融與非金融生態圈,進行數位化營銷服務、數位化運營和智能風控等創新和變革,將數字最終轉化為銀行的生產力,實現業務的增長。

3.推進專營機構轉型,完善組織架構支撐

銀行信用卡業務在數位化轉型中,需要強有力的組織架構基礎,如建立信用卡專營機構等。傳統信用卡組織更偏直線型組織架構,並採用以業務流程為導向的經營模式,靈活性較差,落後於類信用卡的組織效率。信用卡中心應向獨立運作制轉變,在人力資源管理、業務考核、資源調配、風險控制等方面獨立運營,提高組織運作效率,為業務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消費金融市場前景廣闊,銀行作為傳統參與者,既面臨著廣闊的發展前景,也面臨著網際網路等機構的挑戰。行業發展下半場,科技能力將成為各家銀行能否贏得市場競爭關鍵,數位化轉型之路已經開啟,讓我們共同期待。

文章來源:銀聯數據

相關焦點

  • 愛分析發布《中國消費金融行業報告》(附下載)
    報告摘要:短期不會發生債務危機,消費金融增速下滑當前階段,中國住戶部門保持著相當高的槓桿率及債務收入比,且仍在上升中。高槓桿是當前消費金融行業面臨的首要風險,2-3年內在貨幣政策調控下住戶部門系統性風險不大。
  • 普華集團翟山鷹:延遲退休,中等收入陷阱正在吞噬年輕人
    翟老師認為,持續走低的出生率,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因為經濟壓力不願意生孩子,年輕人高負債率的背後或跟年輕人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有關。「中等收入陷阱」反映在當下年輕人身上也是適用的,經濟的高速增長和物質水平的持續提升,並沒有給年輕人帶來更高的收入。譬如進入職場的A在前幾年靠著自己的努力讓工資實現了快速增長,但是後期遇到瓶頸,工資漲幅越來越小。而一邊是幾乎停滯增長的收入,一邊是房貸、車貸等支出的不斷攀升。「中等收入陷阱」也讓年輕人的負債越來越高。
  • ...年輕人在「借錢」消費?去年信用卡累計發卡量同比增長26% |有理數
    另一方面,近年來使用信用卡消費的人群越來越多,有機構研報稱2017年中國信用卡累計發卡量同比增長26.45%,為近年來最高增速。其中招商銀行2017年年度報告還透露,2017 年其信用卡利息收入395.38 億元,同比增長22.44%,信用卡非利息收入149.13 億元,同比增長31.75%。  誰在透支未來?
  • 平安信用卡打造一站式汽車金融消費服務 回饋平安好車主
    據中研網數據,2020年,全國信用卡發卡量將達到7.4億張,未來十年中國信用卡發卡量的年均增速將保持在14%左右。信用卡客群在不斷壯大之時,持有多家銀行信用卡的現象亦為大勢所趨,與此共生的是,信用卡客群的需求在不斷變化中日益多樣化。
  • 交通銀行信用卡以「卡」會友,用年輕人的方式實現金融「年輕路」
    在經濟環境與疫情的雙重影響之下,今年迎來了「最難就業季」, 為了向剛踏進社會的年輕人提供多領域消費的強力支撐,交通銀行信用卡持續深化與年輕客群的連接,整合青年卡系列產品,以「多樣青年 交個朋友」為宣傳主題,鼓勵年輕用戶追求生活及精神富足,與年輕用戶建立深刻情感聯結。
  • 毀掉一個人只需要一張信用卡?過度的消費正在摧毀年輕人的生活
    隨著經濟日益的發展,人們消費水平隨著提高,漸漸地對透支消費產生了依賴性。因此信用卡的使用開始普遍起來,人們養成了依靠信用卡提前消費的習慣。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對於信用卡的依賴性更是過高。萌化想問下各位正在閱讀的網友,你有被信用卡電話推銷過嗎?你有信用卡嗎,有幾張?你因為使用信用卡過度消費買有償還逾期過嗎?你因為信用卡逾期有被催收過嗎?
  • 搶市場布局老年金融生態圈,有銀行將信用卡申辦年齡提至70歲
    年輕客群、發卡量、交易量,大多數銀行還在為信用卡的這些指標激烈爭奪時,已有銀行轉過身去,開始了新的玩法,將目標客群鎖定到老年人市場開始布局。隨著人口壽命的延長和消費水平的提升,「新老年」快速崛起,穩定的收入讓他們從節儉型消費逐漸向享受型消費過渡。信用卡消費、透支、交易等帶來的業務,並不是中信銀行發力「銀髮族」的全部原因,而是籌謀以信用卡為橋梁,搶佔包括養老、理財、健康、財富傳承等在內的整個老年金融市場。
  • 2020年信用卡發展趨勢預測分析 - 2020年版中國信用卡市場現狀調研...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版中國信用卡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認為,截至**年末,全國信用卡累計發卡3.91億張,較上年末增長18.03%,增速加快2.03個百分點;全國信用卡人均擁有0.29張,較上年末增長16.00%.
  • 《2020中國膳食營養補充劑行業發展報告》顯示:消費主力低齡化消費...
    中國膳食營養補充劑行業發展報告》)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 孫燕明  近日,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膳食營養補充劑專業委員會發布《2020中國膳食營養補充劑行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目前,膳食營養補充劑產品的消費趨勢向消費意識全民化、消費主力低齡化、消費場景多元化、消費形式便利化、消費選擇國際化的方向發展。
  • 銀保監會可能已預測到信用卡數月後的風險
    普華永道報告指出,2020年一季度,由於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涉及線下結算場景的交通 運輸、餐飲、旅遊、文化娛樂等行業,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可能出現波動,信用卡新增發卡量也可能出現波動,使手續費等中間業務收入的增長承壓。
  • 2020年中國NMN成分補劑消費者調研報告
    NMN成分保健品目標客群畫像:女性消費者居多,獅子、巨蟹和處女為三大保健品消費主力星座;大多數受訪者願意為健康買單,購物時更傾向選擇熟悉、知名品牌 ;大多數喜歡嘗試新鮮事物,認為身體健康最重要,願意不斷追求更好的生活質量
  • 51信用卡管家:從帳單管理切入消費金融
    孫:我們構建了網際網路金融團隊以後,就開始撮合個人用戶和第三方金融機構在平臺放貸,包括51人品寶理財用戶、小貸公司、消費金融公司、城商行等。理財用戶與信貸用戶是有質的區別的,信貸用戶想的是把錢借到然後消費出去,而理財用戶恰恰相反,他們想的是怎麼把錢產生更高的收益,所以說這是兩個客群。我們未來不會做成像挖財一樣的金融超市,用戶每個月都要信用卡還款,他可以在還款前把錢存到51人品寶裡面,對51人品寶的定位就是一個高收益的餘額寶。 未央網:現在51信用卡的盈利模式主要有兩方面是嗎?
  • 招行信用卡亮相B站「2020最美的夜」
    作為率先發力年輕化戰略的信用卡品牌,招商銀行信用卡成為「2020最美的夜」bilibili晚會合作的金融品牌,旨在向更多的年輕客群傳遞品質化的生活方式和品牌理念。 這次合作既為同類品牌在推進年輕化戰略的過程中提供標杆性樣板,也為招行信用卡將來深耕年輕客群、深化與年輕用戶的連接帶來更多可能。」 在B站擁抱「泛Z世代」 近些年來,被稱為「泛Z世代」的95後、00後正成長為消費世界的主力軍。相比70、80後,他們生長於更加開放、物質更為充盈的社會環境,展現出了更強勁的消費能力。
  • 消費金融的未來什麼樣? 這份報告給你答案
    內外環境的變化,正給消費金融行業帶來新機遇與新挑戰。2020年,全球進入「非常態」。大國關係、世界經濟、生活方式都發生了較大變化。在這一背景下,中國提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擴大國內需求尤其促進消費是其中重要內容。在促消費的背景下,消費金融對消費的提升作用更加凸顯。同時受上半年疫情衝擊,消費金融行業遭遇較大衝擊。
  • 浦發信用卡攜銀聯成為WUCG2019賽季首席合作夥伴
    遊戲行業分析公司Newzoo在今年2月發布的行業報告中提及:「2019年全球電子競技行業營收將達到1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7%。」電子競技行業的爆發式成長正在為金融市場開闢新的發展方向。日前,浦發信用卡攜中國銀聯成為2019世界大學生電子競技聯賽(以下簡稱WUCG)賽事首席合作夥伴,為年輕群體帶來一場貫穿全年的電競盛宴。
  • 信用卡消費報告發布:43%的95後選擇分期或最低還款
    日前廣發信用卡聯合用戶體驗公司ETU(上海藝土界面設計有限公司)發布了《95後信用卡消費報告》(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95後的「剁手」程度更高,被貼上「有信心,更敢消費」的標籤。
  • 京東2019-2020線上睡眠消費報告:年輕人成為高端枕頭的消費主力
    第二十屆世界睡眠日來臨之際,京東大數據研究院發布《2019-2020線上睡眠消費報告》,報告顯示,越來越多的人更加重視選用舒適、優質的臥具床品來改善睡眠,枕頭及被子、四件套等床品消費上呈現出明顯的品質升級趨勢。
  • 工銀信用卡:大力支持復工復產 全面提振社會消費
    中國工商銀行牡丹卡中心總裁王都富認為,在疫情防控的緊要關頭,整個金融業都在以金融惠民,助力全民戰「疫」,工銀信用卡也盡最大的努力,出臺惠民利民之舉,大力支持復工復產,全面提振社會消費,努力為全國疫情防控工作和金融穩定大局作出更大貢獻,為「共克時艱」這四個字注入滾燙的工行溫度。國內疫情防控正在取得有效進展,復工復產和社會消費正逐漸開始走向正軌。
  • 58金融發布上半年消金接納度報告:雙子男和巨蟹女對消費金融的接納...
    近日,58金融發布《2020上半年消費金融接納度報告》,對分期消費主流人群的用戶畫像進行了生動刻畫。報告指出,分期用戶的個人月收入多介於5000元至8000元之間,他們最喜歡分6期還款,其中近7成人的分期消費佔日常生活消費的一半甚至更多,電商消費和3C電子產品則是分期消費的主要類目。
  • 有度消費打造良好消費金融生態
    「截至2019年末,消費貸款餘額(不含房貸、經營貸)13.91萬億元,較2015年提升約135%;消費金融公司客戶數為12727.92萬人,較上年同期增長52.29%;當前,消費金融仍然吸引著社會資本和機構進入消費金融行業,消費金融的供給主體仍將擴大。」這是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中國消費金融公司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裡的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