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是孩子情商培養的黃金期,父母做到這3點,孩子未來更優秀

2020-08-13 叮噹派

文/叮噹派好習慣

叮噹派好習慣,持續推送教育熱點、好習慣養成方法、學習乾貨等豐富內容,助力3-12歲兒童「學習、情商、性格」三方面優化!歡迎轉 發、收藏本文~

在中國傳統的觀念裡,培養孩子高智商最重要,因為它可以讓孩子取得優異的成績。儘管如今大多數家長已經認識到高情商對孩子的發展也很重要,但是對於培養孩子情商有什麼用,如何培養孩子情商卻並不甚了解。

情商教育為什麼重要?

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丹涅爾·戈爾曼說:「孩子的未來20%取決於智商,80%取決於情商。」特別是在這個多元化、注重交際的時代,情商的教育對一人的未來有著很大的推動效果。

俗話說「3歲看大,7歲看老」,3-6歲是孩子性格情商的養成關鍵期。叮噹派好習慣在5年對3000名幼兒觀察研究中發現:成功的關鍵往往是情商不是智商,優秀的孩子在3~6歲時往往更加積極自信,更容易成才和積極面對未來的挫折。

因為高情商的人有很強的情緒管理能力,就算面對困難也會努力克服積極面對,而且他們還會站在對方的角度上去看事情,能夠收穫良好的積極關係,這些都是成功的關鍵因素,兒童時期正是培養孩子的關鍵時期,所以,孩子3-6歲時情商教育是很重要的。

如何提高孩子的情商?

1、陪同孩子旅行

老話說得好:「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家長們在暑假等空閒時間可以多帶孩子出門旅遊親近大自然,這樣不僅能夠開闊眼界,還能夠打開孩子的格局,在旅遊的過程中能夠增加親子之間的感情,孩子在陌生的環境玩耍,還能夠鍛鍊他的專注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圖片來源:叮噹派好習慣

2、親子之間要相互讚美

細心的家長會發現,情商高的孩子說話都特別的甜,讓人感覺很舒服,比如我鄰居家的孩子就是如此,每次路過她家,孩子就會誇我好看,不管這話是真是假,但聽著就很舒服,你也會覺得這個孩子很可愛,反觀,如果一個孩子經常去吐槽別人總說別人的缺點,這就是情商低的表現。

所以,家長平時就要多多讚美自己的孩子,每天要學會去鼓勵和誇獎孩子,這樣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力,並且也會引導孩子多讚美其他人,從而提高情商發展。

圖片來源:叮噹派好習慣


3、正確處理孩子的情緒

情緒管理是每個人的必修課,特別是孩子的情緒需求家長要知道,孩子由於年紀比較小,很多時候都不會很好表達情緒,每次都是以哭鬧的方式來宣洩或者引起家長注意。可以說孩子成長就是自我情緒抗爭中度過的,所以,當孩子第一次出現不好的情緒時,家長要使用正確的方式應對。

在《媽媽是超人》的節目中,明星媽媽胡可的教育方式引發了大家的關注。

節目中有一幕,胡可的兩個孩子,安吉、小魚兒坐在後座車上互搶玩具。

結果哥哥把弟弟弄哭了。

但是,胡可喝著咖啡淡定的開著車,等待著兄弟倆自行解決問題。

沒多久,兩兄弟已經忘記了剛剛矛盾,和好如初,並愉快地飆歌起來。

胡可曾經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誰說老大就要讓著老二?在可以保護他們不受原則性傷害的情況下,儘量讓他們去想這個事情是對還是錯,是好還是壞,讓他們自己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大人越幹涉,他們的關係會越激烈,大人給他們足夠的空間,他們一定會找到他們之間相處的平衡點。

孩子,常常容易受到成年人的情緒影響。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畫面,當孩子摔倒了,旁邊的成年人一驚一乍的發出驚叫聲,「哎呦」、「啊」。孩子也許只是一下沒走穩摔倒,原本並不覺得疼痛,但是受到了成年人的這種影響和暗示,然後就哇哇大哭起來,甚至會以為發生了什麼嚴重的、可怕的事情。

如果此時,旁邊的父母只是微微笑的問孩子,「摔疼了嗎?」。孩子看到父母穩穩的在旁邊,他也會感到安全,孩子無論是否摔疼,他都會知道,只是摔了一跤,疼就疼,不疼就不疼,也就不會被恐懼的情緒困擾。

圖片來源:叮噹派好習慣


胡可在兩個小朋友面前的態度是淡然的,幼兒園老師在孩子們面前也是沒有情緒的。

孩子們之間玩耍難免產生爭執。成年人的態度和接納,便是孩子情緒最好的陪伴。社會化功能好的孩子,都有情緒穩定的父母陪伴。

總結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抓住教育時機,循序漸進地引導,點點滴滴地積累,孩子就能逐步形成良好的情商。並且有能力應對學習和生活中的低谷與挑戰,邁向成功與快樂!

END

相關焦點

  • 3-6歲是孩子情商培養關鍵期,父母做到這3點,孩子更優秀
    很多父母都是以學習成績的高低來評判孩子是否優秀,其實,成績的好壞僅代表著孩子智商的高低,這關乎的是孩子聰不聰明,而非優不優秀。美國哈佛大學教授丹尼爾曾說「一個優秀的人,20%靠智商,剩下的80%靠情商,情商是決定一個人是否優秀的主要標準」。
  • 3-6歲是培養孩子情商的關鍵期,父母做好3點,孩子更討人喜歡
    3-6歲是培養孩子情商的關鍵期,父母做好3點,孩子更受歡迎1.立規矩孩子在2-3歲的時候就會開始進入一個「自我意識」萌芽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強調「我」,喜歡「不」,做事情開始有自己的目的和想法。3-6歲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一個重要時期,家長應該用自己的方式,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讓孩子有足夠的底氣面對未知,就好像嗯哼在面對陌生的小朋友也會覺得緊張,但是他從小生活在有愛的環境中,所以他會用扮鬼臉的方式來哄人家開心。
  • 孩子三次大腦發育"黃金期",父母哪怕抓住一個,孩子未來更優秀
    ,父母抓住一個孩子更優秀其實,有的父母在給孩子&34;的時候,時間點沒對上。據哈佛的一項研究表明,孩子的大腦有三次發育&34;。孩子的三次大腦發育&34;,父母哪怕抓住一個,孩子未來更優秀。第一次黃金期:6個月-3歲孩子的第一次大腦發育黃金期在6個月-3歲,這個時期的孩子大腦會迅速發育,有接近50%-60%的神經網形成,腦細胞增長速度也最為迅速,然後在3歲左右,孩子大腦的重量就會接近成人水平了。這個階段對孩子來說,鍛鍊其五感是最重要的。
  • 抓住「情商培養」關鍵期,父母做好這3點,孩子更討人喜歡
    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說過:「在人生成功的公式上,情商素質是佔有一定比值的,是絕對不能缺少的一部分。6—10歲的少年兒童處於情商培養的關鍵期,父母做得越好,孩子的適應能力就越強,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就越少。
  • 6歲前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期,父母做好這3點,孩子聰明又受益
    經常會看到一些明星家的學霸孩子,如黃磊家的黃多多,吳京家的吳所謂,這些孩子聰明早慧,小小年紀,他們無論是閱讀量,還是才藝,情商等各方面都表現得特別優秀。那麼,這些聰明又優秀的孩子究竟是怎樣培養出來的呢?
  • 怎樣讓孩子保持閱讀興趣?家長做到這3點,孩子未來更優秀
    閱讀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不僅可以養成良好的習慣還能夠為學習打下基礎,無論對生活還是工作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早期閱讀家長可以從0歲開始,從孩子出生之後,家長就可以堅持給孩子講故事,不用管孩子能不能聽明白,家長閱讀書籍的聲音,特別是媽媽的讀書聲,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會帶給他們美的感受,只有從小讓孩子生活在閱讀的氛圍中,他們才會慢慢愛上閱讀。
  • 3-6歲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黃金期
    曾有一段時間,我就跟「驚弓之鳥」一樣,怕老師給我打電話,怕孩子回來有說不明白的事需要跟老師溝通,因為我的孩子是學校出了名的調皮孩子。上課不專心聽講,東張西望,寫作業丟三落四,老師總會給我打電話各種吐槽,小夥伴們有同款麼,究其原因就是孩子專注力不夠。
  • 3歲前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期,父母做好這3點,孩子聰明又受益
    在寶寶三歲的時候是智力開發的黃金時期,在這個階段,作為父母的我們應該要多去觀察我們的孩子,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會有很大的變化。這使爺爺奶奶很是困惑,在爺爺奶奶的思想下,認為在孩子小的時候給孩子足夠的吃穿用度,滿足孩子一切需求,讓他無憂無慮地玩,這不就是這個階段的孩子的生活方式嗎?
  • 兒子上清華,女兒上北大,父母直言:孩子6歲前,要堅持做到這3點
    張女士回答,我也沒有什麼絕招,我和他爸連字都不認識,也教不了孩子什麼,就是在孩子6歲前,要堅持做到這3點!當然了,這不代表說孩子遇到問題時,家長不給予幫助,我要表達的是,父母要引導孩子去尋找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才能夠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更不會對你產生依賴。讓孩子學會學習獨立,不是為自己不管孩子找藉口,而是在孩子需要幫助時你及時出現。
  • 李玫瑾: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黃金期,這3個方面家長要「使勁管」
    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黃金期」3-6歲這個年齡段,正是孩子行為習慣培養最關鍵的時期,孩子85%-90%的性格、思維模式、行為方式都是在這個階段形成的。她曾經在多個場合表明,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和塑造的最重要階段。這個時候不管,以後就難管了。
  • 3-6歲是孩子記憶力發展的黃金期,父母要幫孩子抓住機會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天使,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擁有更好的人生,那麼家長就該從小培養孩子的記憶力,因為記憶力會直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在成長道路上,千萬別錯過寶寶記憶力發展黃金期。研究表明,其實孩子在一歲左右就有了較強而且長久記憶的能力,家長如果能夠注重培養,孩子未來的記憶力會比一般的人強不少。記憶力發展黃金期要想從小培養好子女,就要注重記憶力的培養,而培養孩子的記憶力,切不可錯過黃金期。
  • 如何培養當眾演說的孩子?父母掌握這3點,孩子未來更有競爭力
    父母在給孩子制定演說力培養計劃的時候,第一步要做的是:輸入(即Input),關注2點:1)每天在讓孩子學什麼?吳瓊在書中將不同年齡段可以作為主要輸入的書本給明確地列了出來,分別是:0-3歲:這個階段是孩子語言發育的準備期需要多給孩子看經典的圖畫書,比如《世界圖畫書閱讀與經典》。通過圖畫書的親子共讀,即使孩子這個階段不認識字,也可以通過父母的描繪,對內容產生聯想和共鳴。
  • 孩子經常說這3句話,說明「情商低」,父母要及時幫他糾正
    步入社會的成年人,更深諳成功=情商(80%)+智商(20%)這個公式。那些在職場上、社會上混得風生水起的人並非智力最高的人,但往往都是情商高手!而情商的高低,其實多半在童年時期已經養成。研究發現,3-6歲是兒童情商發展的黃金期,被比喻成「潮溼的水泥期」,意思說這個階段孩子的情商最好塑造。
  • 孩子3歲前培養這3種能力,長大後不僅智商高,情商也高
    孩子養成行為習慣的良好時期就是在6歲之前,一些家長也是非常重視這個問題,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的智商和情商。而孩子3歲左右時,大腦處在一個黃金階段,這時是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最佳時期,家長一定要把握住機會,讓孩子更加出色。
  • 2~6歲是兒童培養情商的關鍵階段,家長是孩子最優秀的情商教練
    關於孩子的情商培養,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情商發展目標不同。0~2歲的孩子,需要父母通過安撫幫助自己認識和理解情緒,進而理解自己與世界的關係。2~3歲的孩子,需要父母幫助自己在理解各種情緒的同時融入周圍環境,能與不認識的人坦然相處。
  • 孩子3歲前培養這3種能力,長大後不僅智商高,情商也高
    導語: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可以成為一個非常出色的人,在生活和工作當中可以取得較大的成果。越來越多的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問題,內心非常渴望孩子是一個&34;的人。孩子養成行為習慣的良好時期就是在6歲之前,一些家長也是非常重視這個問題,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的智商和情商。
  • 情商比智商還重要!培養孩子情商的3個技巧,家長不要錯過
    3、勇敢面對挫折挫折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過程,從小讓孩子感受到挫折,他們未來的人才會走得更順利。有研究表明,孩子在3~6歲是其性格形成的關鍵期,有85%左右的性格和生活方式,都是在這段時間養成的,所以,當家長發現孩子有情商低的表現時,就要及時糾正了。
  • 做到這3點,孩子的未來更優秀,你家是不是這樣
    在孩子誕生以後,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龍成鳳,在未來一番大作為,所以在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時就會格外的嚴肅,害怕孩子成長為一個不夠優秀的人,但是因為生活所迫,不少的父母都不能陪伴自己的孩子長大,想著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教育,但是又擔心長輩過於溺愛孩子,所以面對孩子的時候總是傷透了腦筋。
  • 3-6歲是性格培養黃金期,在這4個方面"使勁管",孩子會更出色
    3-6歲是性格培養黃金期,在這4個方面&34;,孩子會更出色當孩子出生後,相信有很多家長都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一直悉心呵護著孩子成長。耶魯哈佛大學研究指出:3-6歲是孩子性格、行為習慣培養的黃金時期,這一時期也被稱為&34;
  • 孩子情商低怎麼辦,家長做到這3點,孩子說話更討人喜歡
    這與情商的修為是脫離不了關係的。情商不是與生俱來的,是要在人際交往中磨合出來的。情商高低和年齡大小沒有關係,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過了一輩子說話都得罪人,有的人初出茅廬就可以在社會上混得風生水起的原因。家長要教孩子孩子說話的藝術,就要從情商培養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