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新加坡理工學院講師獨創一套TCM教學法,培養學生終身學習

2020-12-16 芥末堆

這個新加坡理工學院講師獨創一套TCM教學法,培養學生終身學習

作者:智能觀 發布時間:

這個新加坡理工學院講師獨創一套TCM教學法,培養學生終身學習

作者:智能觀 發布時間:

新加坡理工學院講師Teo Shin Jen是一名TCM從業者。

但是這個TCM並不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的縮寫。這位35歲的TCM從業者所說的TCM分別代表著教學(T)、教練(C)和導師(M)。

他提出了一個三步教學框架:TCM,並開始在學院裡施行。

  • T——教學,教授學生基礎知識,並向他們灌輸計算的基本要素;

  • C——教練,指導學生運用上述基本原理來解決問題,既要按照標準的操作程序,也要跳出思維定勢;

  • M——導師,指導學生在成為合格工程師的道路上前進。

Teo Shin Jen的TCM理論框架經過了多年的試驗和檢驗,同時也證明了他對終身學習的承諾。

 

Teo Shin Jen

儘管在新加坡理工學院擔任講師有11個年頭,但他的教學之旅實際上早早就開始了——當時他也在現在任教的學校就讀。  

在學生時代,作為合作課程活動的一部分,他就教會了大家各種與計算機相關的知識。 這些知識包括編程、網絡安全、數字製作、微控制器,甚至雲計算——當時很多人對這些概念並不熟悉。

他甚至還訓練同學們參加競賽和黑客馬拉松。「我有訣竅,」 Teo Shin Jen說,「我只是想分享技術和方法。」

因此,畢業後他又返校走上教書的道路就不足為奇了。在一家大型諮詢公司做了一段時間顧問後,Teo Shin Jen決定回到母校,尋找自己的最愛——教書。

他強調,在計算機行業,終身學習是很重要的,或許是最重要的。 

「計算機行業變化非常快,」他說,「如果你仔細看新聞,會發現焦點從物聯網轉向區塊鏈,轉向人工智慧(AI)和機器學習,所有這些都是過去五年內發生的。」

儘管科技行業瞬息萬變,但Teo Shin Jen通過在線學習和面對面的會議交流,跟上了該行業的發展步伐。他還參加了黑客馬拉松,和學生們一起不斷試驗新技術。 

除了讓學生參與上述所有項目外,他還強烈鼓勵他們做出切實的承諾,比如,就具體技術進行相關行業認證。

他解釋說,這樣做可以幫助學生對所有的計算事物保持強烈的好奇心,並激發他們去理解「底層」的意義。 

他警告,如果沒有終身學習的信念,就很容易被淘汰——就像他使用過的技術一樣。 

他說:「教師也必須跟上最新的技術和發展,才能保持知識的領先。」這不僅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也有助於培養有能力、有競爭力的畢業生——用Teo Shin Jen自己的話來說,老師就要像「大學裡的大男孩」一樣去引領學生。

Teo Shin Jen的學生,20歲的Nikhil Raghavendra是個典型的例子。

 

Nikhil Raghavendra

在來到SP(新加坡理工學院)之前,Raghavendra從未見過Teo Shin Jen,但早已久聞其大名。那時,這位有抱負的工程師就受到Teo Shin Jen的激勵,包括他的思想,也包括他如何在之前的課程中,帶領學生在各種競賽和黑客馬拉松比賽中獲勝。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Teo Shin Jen的「創客態度」激發了他的興趣:通過將常見的小零件和消費品組合起來,不斷創造有用的東西。

在通過Facebook Messenger與Teo Shin Jen取得聯繫後,Raghavendra最終與這位後來成為他導師的人建立了關係,並在其敦促下,借用他的電子設備來進行改造修補。 

Raghavendra說,這是他想成為一名創客的催化劑。

Raghavendra在Teo Shin Jen的指導下完成了很多項目,其中有一個是利用機器學習模型設計人工智慧代理; 另一個是開發了Parsley——基於機器學習的配方推薦系統,可以根據用戶手頭的配料提供烹飪建議。 

Raghavendra的成績已經引起全世界開發者的關注。他的人工智慧代理出現在人工智慧公司OpenAI的網站上,使他在全球創客排行榜上連續兩天位居榜首。 

但可以說,迄今為止,他最大的成功是成為SP創客團隊Sudo Coders的一員。SP擊敗了其他16支新加坡團隊,在2018年博世維爾黑客馬拉松(Bosch Ville Hackathon)中奪得了冠軍。 

他們團隊概念化並構建了一個城市農業工具包,使用了傳感器、機器學習和雲計算技術,以幫助農民更有效地種植作物。 

想知道他們的秘密嗎?文檔記錄。

 

像以前做過的每一個項目一樣,Raghavendra和團隊在記錄整個事件的過程中非常辛苦。

他解釋說:「雖然記錄可能是一項痛苦的任務,但當我們將來想要製作類似的東西時,它可以成為我們和其他人的指南。」 

他繼續說,這是從導師那裡學到的無價之寶。嚴謹的文檔記錄不僅有助於記錄自己的學習過程,而且還提供了一種方式,支持其他人對終身學習感興趣。

「我只是為學生樹立榜樣,」在被問及為何對文檔記錄那麼重視時,Teo Shin Jen說,「通過這樣做,並付諸實踐,能夠不斷地提高自己。」

「你可以儘可能多地給予學生TCM,但最終,他們自己的成長心態和企業家精神,才能真正幫他們實現夢想。」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智能觀」編譯,原文來源The New Paper,原文作者Bryant Chan,原文連結。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

1、本文是

芥末堆網

轉載文章,原文:

智能觀;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

告訴我們。

來源: 智能觀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

相關焦點

  • 新加坡的理工學院怎麼樣?
    巴爾博亞國際教育的使命是提供純正的美式教育環境,發揚高學術標準,激發創造力,培養實現求學、事業和社會成功的生活技能。新加坡教育在亞洲一直數一數二,尤其是理工科的教育。今天巴爾博亞小編就簡單介紹一下新加坡的理工學院,這些學院由新加坡政府直屬,無論在教學質量還是校園硬體條件上,都不輸歐美的知名大學。新加坡的這些理工學院怎麼樣呢?哪些值得讀?快來一起看看吧。
  • 新加坡理工學院,是「大專」嗎?為什麼那麼多人選擇理工學院?
    最近不少同學對新加坡的理工學院有非常多的疑惑,在新加坡的定義中理工學院是「大專」,而不少同學一聽「大專」就認為它的層次太LOW。那麼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學生願意出國讀「大專」呢?2、課程更具針對性與實用性在新加坡本地,理工學院的含金量源於它對各個專業課程的設置,與學生素質能力的體現。相比於同年齡段進入的初級學院(高中),理工學院的課程更加具有針對性與實用性,注重技能與實踐方面的培訓。這就讓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對自己未來所想要從事的職業有更加清晰的認識。
  • 新加坡理工學院,是「大專」,太low?帶你走進真實的理工學院
    在新加坡本地,理工學院的含金量源於它對各個專業課程的設置,與學生素質能力的體現。相比於同年齡段進入的初級學院(高中),理工學院的課程更加具有針對性與實用性,注重技能與實踐方面的培訓。這就讓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對自己未來所想要從事的職業有更加清晰的認識。舉個例子,當初級學院的學生還在學物理化學生物基礎知識的時候,理工學院的學生已經開始讀機械工程、生物科技了。
  • 新加坡五所理工學院詳解(收藏)
    首創的義安學習模式,面向實踐,課程設置靈活多樣,多元化的跨學科教學打破了傳統教育的局限,應用多媒體科技和網上教學,讓學生的學習生活多姿多彩,貼近實際而又充滿活力。在課程設計和發展上,學院注重學生反饋與專家意見,力爭做到與時並進。充滿挑戰性的課程讓學生充分發揮潛能,為將來的事業發展打下牢固基礎。
  • 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同科技業界領袖推新教學模式,中國家長應該正確理解新加坡的理工學院
    南洋理工學院同科技業界領袖聯合推出本地首個專為理工學院學生制定的一套新教學模式,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行業所需技能。 在新的教學模式下,學生不再按科目上課,而是將不同科目融合為一個課程單元,讓學生綜合掌握跨學科知識。例如:學生在一個課程內,可同時學習到軟體工程、數學和傳播學等知識,更好地將跨學科知識運用到實際中。
  • 全面解讀新加坡政府理工學院5大改革政策
    自2018年新加坡教育部王乙康部長宣布了近年來教育部規劃的多項「改革」,旨在重塑新加坡教育系統,繼續擴大升學與進修途徑,著重培養學生的愛好與強項,推動他們終身學習。關於政府理工學院方面,改革政策包括5大方面:  擴大理工學院預科班  目前,理工院預科班(PFP)只開放給參加N水準會考,並且英文、數學和成績最佳三個科目(ELMAB3)總分11分或以下的學生報讀。  從2019年起:  這個門檻將降低至12分或以下。
  • 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師資培養路徑探析
    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認為,只有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學生,所以學院對教師的定位和要求很高,助力教師形成高自我意象。1.新教師入職門檻定位高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的新入職教師必須是具備本科以上學歷且有5年相關工作經驗的工程師,還必須經過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和院系層層篩選和考試。
  • 新加坡五所理工學院專業院系
    新加坡理工學院憑藉優質的教育水平和良好的就業形勢,被很多國際留學生所看重,不遠萬裡來新加坡求學。今天,今天,一諾留學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新加坡五所理工學院的留學申請須知,僅供同學們參考。  新加坡政府有五所理工學院:新加坡理工學院、南洋理工學院、義安理工學院、淡馬錫理工學院和共和理工學院。同時南洋藝術學院和拉薩新航藝術學院畢業生也全面享有理工學院的同等待遇。這幾所學院是中國教育部涉外監管網公布的資格認證高等學府,文憑國際國內認可。取得文憑的學生可在一年至一年半時間裡深造完成本科學士學位。
  • 專注成人英語,開言英語獨創沉浸式教學法在情景中學習
    (原標題:專注成人英語,開言英語獨創沉浸式教學法在情景中學習)
  • 新加坡的理工學院是專科院校?如何正確理解新加坡的理工學院?
    數據顯示,近年來,新加坡學生選擇攻讀理工學院的是人數超過50%,而選擇就讀初級院校的人數降低於四成,新加坡有約有1%的學生,在報讀初級學院後轉學至理工學院,而從理工學院轉至初院的學生大概有0.5%。 而初級學院理論性更強,換句話就是,理工學院的專業技能更實在一點,將來能儘快的融入社會。
  • AI高端人才如何培養?聽聽麻省理工學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高校...
    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國內外人工智慧領域知名高校校長,做了深入探討與交流。大學的優勢在於 基礎研究和人才培養,建議大學要主動融入社會,開門辦學,如果不參與其中,很難了解到什麼才是真正有價值的科研項目。要主動和企業合作,開展校企聯合實驗室,並讓學生參與其中。 說到校企合作,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很有感觸,他們和微軟等企業合作,建設了重點實驗室,研發了一些人工智慧技術。
  • 星環科技與新加坡理工學院再合作,攜手共促AI人才培養
    近日,星環科技與新加坡理工學院續籤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就人工智慧課程設計和開發、產業基準制定:會議、競賽、就業實習等項目開展合作。2018年雙方籤署了為期兩年的合作備忘錄,此次續籤將在之前合作的成果上,進一步推進AI人才的培養與課程建設。
  • 新加坡留學:理工學院TOP5院校簡介!
    理工學院,分別是新加坡理工學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新加坡淡馬錫理工學院、新加坡義安理工學院、新加坡共和理工學院。這5所理工學院都是非常優秀的學校,新加坡理工學院提供3年制課程,國際認可文憑,新加坡政府為學生提供75%的學費津貼,是新加坡廣泛的綜合性學院,培養各專業領域的專業人士。
  • 新加坡中小學「合作式學習與差異化教學法」交流培訓活動在蘭舉行
    每日甘肅網訊 5月25日,新加坡中小學「合作式學習與差異化教學法」交流培訓活動在蘭州五中舉行,活動旨在更好的促進中新兩國在教育領域的全方位、深層次交流與合作。  此次活動是應甘肅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甘肅省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邀請,新加坡教育部教師工會及教師國際控股一行專家團隊向蘭州市全體中小學校長、教研員、骨幹教師等,分別做題為《新加坡優質教育的啟示:21世紀課堂》主題報告,《新加坡學校合作式學習與差異化教學法展示》專題培訓及《新加坡教育部重點校本(非課程)學習項目——為學生準備面對未來(以STEAM教育及人工智慧為例)》的分享交流。
  • 新加坡政府開設的理工學院
    今天Wen姐給大家介紹一下新加坡政府設立的理工學院,看看他們的錄取要求是怎樣的。註:新加坡政府考慮到國際學生學費負擔會比較重,所以會提供政府助學金(20-80%的學費減免)條件寬鬆,可直接申請。目前在校全日制學生約有5000多名。3. 新加坡淡馬錫理工學院 目前已經發展成為一所具有國際性的理工學院,學院本身秉承有實力,有活力,有創意的發展目標。學校提供豐富的專業課程,包括工程、設計、商科、資訊科技與應用科學等五大學院及三十多個專業,由來自世界各國的資深講師執教,師資強大並且擁有高品質的教學水平。4.
  • 憑高考成績可直接報讀新加坡政府理工學院、大學?!最新解析來了
    新加坡理工學院共有5所,分別是:新加坡理工學院、新加坡義安理工學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新加坡淡馬錫理工學院、新加坡共和理工學院。新加坡O水準考試相當於新加坡的中考,是學生進入當地初級學院、理工學院的入學資格考試。而新加坡A水準考試相當於新加坡的高考,是學生進入當地重點高校的入學考試。這兩個考試成績都被大英國協國家承認和接受,從權威性和認可度,都能看出這兩項考試的重要程度。
  • 新加坡留學熱門院校黃金專業,公立大學、理工學院都在這了!
    新躍社科大學新躍社科大學是從2016年由私立大學升格為新加坡第六所公立大學, 重點為社會科學領域培養專才,並延續它為工作人士提供終身學習的定位。它是新加坡第一所具有寬帶網的理工學院,學生使用手提電腦上課學習,是典型的「無紙化」學院。義安理工學院共開設工程學學院、FMS、健康科學學院、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信息通信技術學院、生命科學與化學學院六大院系,學科布局合理,教學模式先進。
  • 新加坡最出名的10所大學--新加坡理工學院
    新加坡理工學院創立於1954年,是新加坡的五所政府學院之一,素來以學風嚴謹而受到教育界的高度評價,是一所被公認為世界一流的綜合性院校。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海內外學生慕名前往該校求學。   學院著重於培養與訓練未來的工程技術型人才,來支援未來新加坡社會的科技、經濟與社會文化的發展。另外,學院也為國內中小型企業的發展提供所需設備與專業技術。
  • 新加坡學霸的故事:南洋理工學院的畢業生們是如何進入世界頂尖大學的?
    我在南洋理工學院度過了寶貴的幾年時光,我非常感謝我的老師們給我的支持鼓勵。」但這個少年的成就遠遠不止如此,Rayden還擁有紅帽、微軟和甲骨文的多項專業認證,他還是2014年微軟創新杯(Microsoft Imagine Cup)獲勝團隊的一員。這個嶄露頭角的科技奇才正前途光明!祝福他!
  • 新加坡國立大學學生竟可以「自行設計課程」
    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於2019年8月推出「自行設計課程」(Design-Your-Own-Module,簡稱DYOM)。作為選修項目,「自行設計課程」計劃鼓勵學生通過探索所學專業以外的科目來培養自主學習的理念。學生們可以在大型開放在線課堂edX平臺上報名選課,或者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的講師、行政人員和業界領袖的幫助下創建自己的選修單元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