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某平臺上看到這樣的以下提問:
小女兒今年六年級,期中考試語文99,數學100,英語99,這個水平還需要提高嗎?
我想說,題主你這個是出來拉仇恨的嗎?從分數上來看,你還想孩子怎麼提升呢?都考100分嗎?估計這個是不現實的。
教大育小認為:從分數上來說,確實沒有提升的空間,但從孩子
的能力發展和長遠的發展來看,這個確實有待商榷,畢竟小學階段的考試分數不能當作非常重要的參考標準,家長不要被分數沉浸在所有的分數當中,被這個表象所「欺騙」。
每年都會接到很多的初一的家長來跟我諮詢和投訴孩子:」老師,我擔心死了,孩子初一的時候就不愛學習了,成績變得特別差了,小學的時候成績挺好的,經常考99,100,幾乎沒有低過90分,為啥現在成績那麼差,是孩子沒有努力嗎?「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隨著孩子年級的增加,分數的含儘量是不一樣的,如果只是拿分數做對比的話,並不能證明什麼。特別是在小學階段,孩子基本能夠考90分以上,只要孩子跟著老師的步驟走,複習階段好好的複習,那麼這個分數 不成問題的。
如果說針對課內應試教育的考試的話,那麼我認為你的孩
子沒有必要去補習,也沒有必要去提升,因為幾乎沒有提升的空間。
那孩子今後的學習該如何規劃呢?
分幾塊來看:孩子要進行小升初的擇校還是等著分配?
如果孩子要擇重點學校的話,那麼建議家長看一看你所擇校的行情和哪些學校的考核範圍,那麼關於學校的的這個期中考試成績不要太在意,因為具有參考價值,但不能作為絕對的判定標準。
如果不擇校,等著按照戶口和學籍直升的話,建議家長可以在孩子的學習能力上做一些規劃和安排。
1.首先是孩子的閱讀能力做一些提升。
這裡的閱讀能力不是指孩子在學校做閱讀題的能力,不是拼命做題哦。而是指綜合的閱讀能力和課外閱讀的量。
現在我們開場大語文,大閱讀。」得語文者得天下「,而真正要適應這個大閱讀,特別是想在中考和高考當中取勝的話,需要從現在考試進行閱讀規劃和計劃的。因為這個需要時間和閱讀量的積累。
從閱讀積累的過程中提升能力和積累素材。現在從期中考試的成績來看,在學校考試的過程中孩子能力不錯,那麼就開始i發展著方面的能力。
例如:古典的經典文學的一些閱讀和了解,一些唐宋詩詞的擴展,一些經典的兒童文學的閱讀,故事,小說、科幻、歷史等等都可以涉略一些。
2.培養一個或者兩個的興趣特長
到小學六年級的階段了 ,就不要在今天換一個興趣班,明天覺得這個好,再去,然後又束之高閣,可以在孩子有天賦且喜歡的領域培養一兩個 。畢竟現在的孩子,基本都有特長,如果孩子什麼都不會的話,會比較自卑,展示自己 的需要。
3.在孩子的邏輯思維,數學能力方面可以做一些培養
適當的學習奧數或者思維訓練班是可以的。
從這個分數來看,你的孩子還是非常不錯的,但是作為家長,一定要明白:一定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能力是陪伴孩子的一生,特別是學習能力,不僅僅是考試考高分,競爭勝利,未來的生活和工作中都會受益。
知識會更新,知識會遺忘,但擁有學習能力才是真正的立於不敗之地的法寶。
總之:家長不要只盯著分數,要放眼背後孩子的未來發展,當然,如果你考試分數總是不好,作為六年級家長,孩子處於小升初的關鍵階段,也不得不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