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46篇:神與我們同在(上)

2022-01-02 榮耀十字架

《詩篇》46篇:神與我們同在(上)

    讀經:《詩篇》46篇1-11節。

    引言:神與我們同在,神是我們基督徒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願借著今天的證道,使《詩篇》46篇這「神與我們同在」的詩歌,成為弟兄姐妹在當下抗擊流行病毒、抵禦新冠肺炎傳播心底裡的力量與盼望。願我們所信靠的神保護我們,在我們的四圍安營紮寨,祝福、幫助我們的國家早日戰勝疫情!

    在分享《詩篇》46篇正文之前,先請弟兄姐妹們留意這樣的一個細節:在《詩篇》46篇的標題「神與我們同在」,與詩的正文之間有一行小字:可拉後裔的詩歌,交與伶長。調用女音。

    我們首先需要搞清楚,這一行小字的內容、並它所蘊藏的歷史背景是什麼?這有助於加深我們對《詩篇》46篇的理解,感受「神與我們同在」的力量。

    第一個問題:《詩篇》46篇的作者是誰?(小字說是「可拉後裔的詩歌」)

    第二個問題:《詩篇》46篇,要「交與伶長」,伶長是怎樣的一個職位?

    第三個問題:《詩篇》46篇,要「調用女音」,具體指的是什麼?

    

    首先,我們來看第一個問題:可拉、以及他的後裔是誰?其實,在150篇的《詩篇》裡,共有12篇是「可拉後裔的詩」。它們分別是42至49篇,8篇;再加上詩篇84、85、87、88篇,4篇,一共是12篇「可拉後裔的詩」。此處問題的核心是:可拉是誰?可拉的後裔又是誰?

    根據《民數記》16:1-4節,我們知道可拉是誰,他是利未的曾孫(三代以上,400年),是利未支派的領袖,但是他卻是一個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人。當以色列民行在曠野中時,可拉糾集以色列會眾中的250個首領,一同攻擊摩西與亞倫。

    可拉之所以帶領以色列會眾攻擊摩西、亞倫,乃是出於「攀比與嫉妒」,用今天比較流行的一句口頭禪來說,那就是「憑啥?」。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常會聽到有人說:憑啥在工作中,都一樣的工資,別人幹的活少而我幹的活多?憑啥別人的家庭就充滿幸福,而我的家庭卻充滿紛爭?憑啥在教會裡,牧師重用那個人,而不重用我?

    當年的可拉,就如同曾經的撒旦那樣,牠不甘心作為一個天使長,牠想成為神。可拉也不甘心自己只作為一個普通的利未人,他想成為大祭司。所以,當年的可拉質問摩西、亞倫說:為什麼只有亞倫一家做祭司,而我們個個都是聖潔的,為什麼都不能做祭司呢?你們為什麼自高,超過耶和華的會眾呢?

    親愛的弟兄姐妹們,我們當曉得:亞倫並他的後裔,在神的面前永遠為祭司,不是出於弟弟摩西的假公濟私,而是神在《出埃及記》28章中,命定的旨意。因此,可拉與其250個同黨所攻擊的,不再是摩西、亞倫,而是在攻擊、藐視神的權柄。

    所以,在《民數記》的16:31-35節我們可以看到:摩西剛說完了這一切話,他們腳下的地就開了口,把他們和他們的家眷,並一切屬可拉的人丁、財物都吞下去。這樣,他們和一切屬他們的,都活活的墜落陰間,地口在他們上頭照舊合閉,他們就從會中滅亡。在他們四圍的以色列眾人聽他們呼號,就都逃跑,說:恐怕地也把我們吞下去。又有火從耶和華那裡出來,燒滅了那獻香的250個人。

    從《民數記》的16:31-35節中,我們可以看到:可拉和屬可拉一黨的人,並他們的家眷,以及家中的人丁、財物都被吞到地裡去。凡屬可拉的,沒有一樣留下的,沒有一個人可以倖免,都統統滅亡了。因為這一次的背叛,表面上是攻擊亞倫和摩西,事實上乃是公然的反抗神、不順服神。

    

    分享到這裡,或許有熟悉聖經的弟兄姐妹,心中就產生疑惑了:《聖經》不是告訴我們,可拉和他一黨的人,都被活活吞到地裡去了嗎?既然這些人沒有一人可以倖免,那為什麼《詩篇》46篇的標註中告訴我們,有可拉後裔寫了這篇詩篇呢?

    

    有關這個問題最好的解釋,我想莫過於《聖經》經文本身。請大家打開《聖經》,翻至《民數記》26章9-11節,舊約153頁,尤其注意11節的記載:

    26:9 以利押的眾子是尼母利、大坍、亞比蘭。這大坍、亞比蘭,就是從會中選召的,與可拉一黨同向耶和華爭鬧的時候,也向摩西、亞倫爭鬧,

    26:10 地便開口吞了他們,和可拉、可拉的黨類一同死亡。那時火燒滅了二百五十個人,他們就作了警戒。

    26:11 然而可拉的眾子沒有死亡。

    弟兄姐妹們,這段經文沒有解釋可拉的眾子們,是出於什麼原因、到底為什麼沒有隨著可拉一起滅亡。但我想,他們能夠活著,歸根結底必定是出於神的憐憫與慈愛。

    細想一下,其實今天的我們,作為犯了「那該死的罪」的,亞當與夏娃的後裔,如今能夠活著,還有神的獨生愛子,為我們釘死在十字架上,使我們這「該死的罪」得赦,豈不是也是出於神的憐憫與慈愛嗎?

    因此,當今天的我們查考《詩篇》46篇,突然發現這首詩,竟然出自那出身不好的可拉的後裔們的時候,在驚訝的同時也當思想今天的我們,難道會比他們更好嗎?

    在神救贖恩典的面前,我們每個人都是罪人,都當向神獻上感恩。所以,神的僕人大衛,作詩103篇向世人講述「耶和華的憐憫與慈愛」時,他在8至14節如此說:耶和華有憐憫,有恩典,不輕易發怒,且有豐盛的慈愛。他不長久責備,也不永遠懷怒。他沒有按我們的罪過待我們,也沒有照我們的罪孽報應我們。天離地何等的高,他的慈愛向敬畏他的人也是何等的大;東離西有多遠,他叫我們的過犯離我們也有多遠。父親怎樣憐恤他的兒女,耶和華也怎樣憐恤敬畏他的人。因為他知道我們的本體,思念我們不過是塵土。

    我們接著看第二個問題:「交與伶長」,伶長是怎樣的一個職務?通讀《詩篇》,我們會發現幾乎所有『大衛的詩』,都是「交與伶長」。

    根據《歷代志上》6:31-48節的記載(385頁),我們可知「伶長」是神的殿中,大衛安排管理『歌詩與讚美事工』的負責人。這樣的伶長,《歷代志上》中一共記載了3位。而這3位伶長中,有一位叫希幔的,他就是可拉的後裔。

    由此可見,神喜悅可拉的後裔們,在祂的聖殿裡負責唱歌詩、與讚美祂的工作。

    最後,我們來看第三個問題:「調用女音」,具體指的是什麼?調用女音,這術語在《詩篇》中,只有46篇出現。《歷代志上》15:20節,經文描述神殿中的樂師們,鼓瑟讚美神的時候,要「調用女音alamoth」。

    根據希臘文elumos一詞是「小笛」的意思(高音),解經家認為:「調用女音」在《詩篇》46篇中,是指用女高音歌唱。

    下面,讓我們進入《詩篇》46篇正文部分的講解,《詩篇》46篇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段(1-3節),神在我們人生的風暴中,與我們同在。

    第二段(4-7節),神在祂的城中,與屬祂的子民同在。

    第三段(8-11節),神的名在全地上,因祂的作為被高舉。

    46:1   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

    《詩篇》46篇的第1節,不僅僅是可拉的後裔們,對他們的子孫們的教導,更是他們生命中的見證。在他們的人生風暴中,他們真的經歷了:神是他們的避難所,是他們的力量,是他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

    當今天的我們,在領受這節經文教導的時候,也應當在你、我現實的人生風暴中,呼求我們的神,與我們同在。讓我們的『靠主得勝』,與當年那些古聖先賢們的信仰見證,在基督的榮耀裡,產生那得勝的共鳴。

    以《詩篇》46篇第1節為代表的《詩篇》46篇,在人類歷史中,深深地鼓勵、影響了一個人。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這個既真實、又令人心痛的小故事:

    中世紀1508年左右,在德國威登堡的大學裡,有一位年輕、謙遜的學者。他在不斷地思考、探尋這樣一個問題:人怎麼能夠討上帝的喜悅?

    他越深思這個問題,心中的挫折感越強烈,而且還對自己所愛的教會的作為,義憤填膺。這位年輕的學者並不想反叛教會,然而他對教會的觀察,迫使他寫下自己的親眼所見,記下了教會種種的不公義、與濫用權柄的行為。

    其中一個嚴重違背《聖經》教導的行徑,就是以兜售「贖罪券」的方式,增加教會的收入。換句話說,一個人可以任意犯罪,只要他能為自己的罪行付錢,就能換取上帝的赦免,不需要為罪悔改。

    公元1517年,一個名叫泰次卓的教皇特使來到德國,代表教皇販賣由教皇所籤署的贖罪券,任何人只要持有一張這樣的贖罪券,所有的罪就可以赦免。至此,這位年輕人對教會的惡行,厭惡到了極點,以至於忍無可忍。

    1517年10月31日,這是基督教歷史中的又一個轉折點。這位年輕的修士馬丁·路德,勇敢地走到威登堡的城堡禮拜堂,在教堂的大門上張貼《95條宣言》。

    沒過多久,這《95條宣言》傳遍了全世界。在接下來的40年間,歐洲一半的羅馬天主教革新,成為基督教新教。而羅馬天主教,也因此有所悔悟。

    親愛的弟兄姐妹們,當馬丁·路德勇敢地站起來,改教的時候,他所面對的是整個強大的羅馬教廷。當時的羅馬教廷,是整個歐洲皇權的主人,政治與軍事力量非常強大。因此,惱羞成怒的教皇向歐洲各國下達追捕令,要處決這個叛教之人。

    就是在這樣性命攸關的危機中,馬丁·路德靠著神寫下了一首雄壯的詩歌《我神,是我堅固的盤石》。這首詩歌,正是馬丁·路德讀《詩篇》46篇有感,所寫成的。因此,在基督教新教中《詩篇》46篇,又被稱為「馬丁·路德的詩篇」。

    弟兄姐妹們,馬丁·路德在危機四伏、艱難的環境中,是從哪裡得來這樣大的信心與勇氣?《詩篇》121篇告訴今天的我們說: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而來?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他必不叫你的腳搖動,保護你的必不打盹!保護以色列的,也不打盹,也不睡覺。保護你的是耶和華,耶和華在你右邊蔭庇你。白日,太陽必不傷你;夜間,月亮必不害你。耶和華要保護你,免受一切的災害。他要保護你的性命。你出你入,耶和華要保護你,從今時直到永遠。

    弟兄姐妹們,這便是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在歷史中與《詩篇》46篇的故事。

    由此可見,《詩篇》46篇的第1節: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這句發自人靈魂深處,信仰的告白,是屬於一切靠著神,戰勝了人生風暴的人。這句話,更是他們在「天路歷程」中,得勝的凱歌。

    46:2 所以地雖改變,山雖搖動到海心,

    46:3 其中的水雖匉訇翻騰,山雖因海漲而戰抖,我們也不害怕。〔細拉〕

    這兩節經文所描述的是:象徵最穩固的地、和最堅固的山,與象徵最動蕩不安、最具威脅力的大海相爭。

    在這裡,有必要向弟兄姐妹們講一下,古希伯來人恐懼大海。這很令人感到奇怪,因為在以色列地有一片被稱之為「加利利海」的淡水湖,而主耶穌基督的門徒們,大多都是以打漁為生的(e.g.彼得、約翰、安德烈、雅各、多馬),他們的水性必然很好,怎麼會恐懼大海呢?

    經解經家研究發現,古希伯來人之所以對大海恐懼,乃是因為他們的文化是「陸地文明」,不了解海洋。相傳,古希伯來人懼怕海中的一種名叫「利維坦」的怪獸。《聖經》正典雖然並未對此種怪獸有所記載,但在次經《以諾書》中確有記載,是一種雌性的巨獸。而《以賽亞書》中,卻有關天空中「飛龍」的記載,感興趣的可查考一下。

    

    總之,2至3節中,有關大地的改變、高山的動搖、以及大海的匉訇翻騰,實際上是意味驚天動地的危險,已經兵臨城下。這樣驚天動地的危險,在《舊約》的歷史中,大多指的就是國與國之間的戰爭。

    許多學者認為《詩篇》46篇的作者,可拉的後裔們或許就親身經歷了《列王紀下》18-19章所記載的那場戰爭:亞述王西拿基立,帶領18萬5千精銳部隊攻打猶大,圍困耶路撒。這場戰役的詳細經過、以及其戲劇性的結局,我將會在下次解析《詩篇》46篇第5節的時候,再和弟兄姐妹們詳細分享。

    《詩篇》46篇2至3節中,值得我們今天所學習的是詩人在如此危機四伏的險境,廝殺聲、吶喊聲不絕於耳,聖城耶路撒冷隨時都有被攻陷的可能的時候,鎮定自若。在3節的結尾,語氣平和地說了一句令敵人無可奈何的話,詩人說:「我們也不害怕。」 

    

    今天的我們,從哪裡能看得出詩人在大敵當前的時刻,有如此平穩的心態,不害怕呢?答案在3節的結尾,有「細拉」二字。這裡的「細拉」相當於樂譜裡的休止符,提醒唱歌的人要稍微換一口氣,休息一下,然後再繼續。

    所以說,詩人在說『我們也不害怕』這句話時的語氣、停頓的本身,就表明了詩人鎮定自若的心,根本不害怕外在的環境,因為在他們的心裡,充滿了從神而來的平安。

    

    《詩篇》46篇1-3節,是可拉的後裔們在經歷人生風暴時所寫下的詩,字裡行間流露出對神完全的信靠,這才是一個真正悔改之人,當有的表現。換句話說,一個真正悔改的人,必能全身心的依靠神;一個全身心依靠神的人,也必能在波濤洶湧的人生風暴中,無所畏懼、靠主得勝。

    可拉的後裔,在神面前的悔改與信靠,正是我們今天所有的基督徒,當在你、我的生命中,結出來的果子。我們如此行,便印證了:我們真是一群被神所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更是屬神的子民。我們的一生要宣揚、讚美那,召我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2:9)

    

    既然我們都曉得,可拉的後裔們在經歷人生的風暴時無所畏懼,是因為神與屬祂的子民同在,與他們共患難!那在今天分享的最後,我想邀請在座的弟兄姐妹們,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神將如何保護我們,與屬祂的子民同在?

    依據經文,這個問題的回答是:神要在屬祂的城中,與祂的子民共同面對患難。其具體內容,我將在《詩篇》46篇的第二部分,4至7節的經文與大家繼續分享。今天的分享就先到這裡,願神親自祝福祂的話語,阿門!

往期證道內容連結,可點擊閱讀:

基督徒,如何面對新的一年?

2020年,基督徒當如何尋求神的旨意?

2019年聖誕節福音布道

安息日醫治駝背的女人

問題解答:以色列全家的得救問題?

相關焦點

  • 【詩篇46篇】神與我們同在(音頻)
    : 點
  • 詩篇解析 | 第46~47篇 :神是我們的避難所、君臨天下
    詩篇四十六篇:神是我們的避難所 本詩一共出現了三次「避難所」,分別在1、7及11節,整篇信息讓我們體會神是我們的避難所。一、給人力量的神詩篇46:1-3表明人生會遇到的最可怕的環境,但我們的眼目應當從各種驚濤駭浪中和各樣的災禍裡,轉而定睛注視神,他是我們堅固的避難所。因為神是我們的力量,他會給我們隨時的幫助,及時的幫助。
  • 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詩篇46篇)
    詩篇46篇是可拉後裔的詩歌,篇幅雖短,詩人卻在詩篇的開始、中間和結尾三次提到神是我們的避難所。詩篇46:1 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詩篇 46:7 萬軍之雅偉與我們同在;雅各的神是我們的避難所。詩篇46:11 萬軍之雅偉與我們同在;雅各的神是我們的避難所。
  • 詩章頌詞 ‖ 神是我們的保護者《詩篇》91篇
    因祂要為你吩咐祂的使者,在你行的一切道路上保護你。他們要用手託著你,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你要踹在獅子和虺蛇的身上,踐踏少壯獅子和大蛇。神說:因為他專心愛我,我就要搭救他;因為他知道我的名,我要把他安置在高處。他若求告我,我就應允他;他在急難中,我要與他同在;我要搭救他,使他尊貴。我要使他足享長壽,將我的救恩顯明給他。
  • 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 (詩篇46)
    神是我們的避難所詩篇46是可拉後裔的詩歌。詩篇46篇幅雖短,詩人卻在詩篇的開始、中間和結尾三次提到神是我們的避難所。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詩46:1)萬軍之雅偉與我們同在;雅各的神是我們的避難所。
  • 提摩太凱勒《艱難時世相信神》默想系列-詩篇46篇
    提摩太凱勒《艱難時世相信神》默想系列-詩篇42篇提摩太凱勒《艱難時世相信神》默想系列-詩篇42篇提摩太凱勒《艱難時世相信神》默想系列-詩篇42篇提摩太凱勒
  • 《詩篇》121篇:耶和華是我們的保護者(下)
    今天與大家分享的《詩篇》121篇餘下的經文,將繼續圍繞猶太人的歷史中,那些發生在高山上的事情,我們借著《聖經》所記載的歷史一同領略神在祂的選民中所彰顯的慈愛與施展的大能! 神將如何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具體的保護我們?《詩篇》121篇6節,詩人做了進一步的闡釋,經上記著說:白日,太陽必不傷你;夜間,月亮必不害你。
  • 查經《詩篇》第四十六篇,歡迎弟兄姐妹加入到我們的學習中!
    (細拉)  3、信心的結果     ——我們不害怕     ——我們有平安    【詩46:3】其中的水雖砰訇翻騰,山雖因海漲而戰抖,我們也不害怕。(細拉) 二、他是聖城的保障(4-7)  1、他的聖城     ——有滿足的喜樂:豐盛的供應     ——有堅固的保障:城必不動搖     ——有可靠的幫助:神必定幫助   【詩46:4-5】有一道河,這河的分汊,使神的城歡喜;這城就是至高者居住的聖所。神在其中,城必不動搖;到天一亮,神必幫助這城。
  • 江守道:神是我們的家-詩篇90篇(上)
    讀經:詩篇第九十篇背景詩篇一共有一百五十篇,這一篇—九十篇,是摩西的禱告。很可能九十一篇,也是摩西所寫的。神的僕人摩西,當他帶領以色列百姓,在曠野經過了四十年之久,到了迦南的邊境,大概就在摩押平原,約但河的東邊,或者是就在那個時候,他寫了這一首的詩。這一首詩可以說是摩西回顧已過四十年,神在祂百姓中的帶領。
  • 詩篇46篇
    神是避難所(四十六1~11)  這篇詩大概是以亞述王西拿基立圍攻耶路撒冷,希西家王到聖殿求神拯救而獲得大捷那段歷史為背景。
  • 《詩篇91篇》解析《有神不懼怕》
    《詩篇91篇》解析《有神不懼怕》(詩91:1-16)1、詩歌類型:信靠詩2、詩歌特色:這首詩歌的背景是詩人深陷絕境,但仍然能夠堅定不移的相信神的幫助。詩篇91篇用很少一部分描述詩人的險境,而用了很大部分闡釋真神的作為。
  • 詩篇91篇(3)
    今天是詩篇91篇第3講。我們首先讀詩篇91篇5-10節:  詩篇91:5-10 你必不怕黑夜的驚駭,或是白日飛的箭;也不怕黑夜行的瘟疫,或是午間滅人的毒病。雖有千人僕倒在你旁邊,萬人僕倒在你右邊,這災卻不得臨近你。  我們就讀到這裡。
  • 青少年教程 (詩篇*第7課) | 詩篇第121篇
    它看起來與我們已經了解的關於詩篇 121 的內容相似嗎?(神是強大的,能夠保護我們,永遠與我們同在等)當我們來到詩篇 121 時,我們將再一次練習那種古老的閱讀聖經的做法。正如我們在過去幾周發現的,這種做法非常適合研讀詩篇,可以幫助大家默想那些有意義的詞。我們將用不同的方式一起讀4遍這段經文,然後我們將回顧這段經文並討論其含義。1. 每個人自己安靜地讀詩篇 121篇。
  • 詩篇簡介
    第150篇不僅是卷五 的最後一 篇榮耀頌,而且也是 整本詩篇的總榮耀頌;2.以下的表格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 這五 卷詩篇的劃分。;96~99 篇);7.典禮詩歌:為特別 的禮儀或節期而作的詩歌(如詩15;24;45;68;113~118 篇;最後這六 篇為每年逾越節誦唱之用);8.信靠及靈修的詩歌:這些詩歌表達了個人對神完全的 倚靠和對他的同在與幫助的信心,以及專一 愛主的心(如詩 11;16;23;27;31~32;40;46;56;62~63;91;119;130~131;139篇);9.朝聖詩歌:也 稱為「錫安歌」或
  • 【生命讀經】詩篇 第八篇
    照著我們目前所看見的啟示,大衛同時在兩班人裡。在詩篇一篇、三至七篇、九至十五篇,他是在該隱的一班裡。在這些詩篇裡,他在該隱的一班裡向神禱告,讚美神,並感謝神。他敬畏神、愛神、並敬拜神,卻是用錯誤的方式。
  • 【生命讀經】詩篇 第九篇
    但大衛在前十六篇詩裡也有三站,是在生命線上隨著亞伯。這三站是二篇、八篇和十六篇。這幾篇詩是特別且偉大的,揭示關於基督是神經綸之中心與普及的秘密。在前十六篇詩以後,我們能看見大衛在他的觀念裡有些長進和進步。在十七至二十一篇,大衛多次從知識線跳出來。大衛在這些詩篇裡,至少有一點在生命線上的味道。二十二至二十四篇是詩篇裡生命線的第四站。
  • 詩篇九十一篇
    8.你惟親眼觀看,見惡人遭報。9.耶和華是我的避難所;你已將至高者當你的居所,10.禍患必不臨到你,災害也不挨近你的帳棚。11.因他要為你吩咐他的使者,在你行的一切道路上保護你。12.他們要用手託著你,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13.你要踹在獅子和虺蛇的身上,踐踏少壯獅子和大蛇。
  • 【詩篇90篇】耶和華是我們的避難所(音頻)
    90篇90:1〔神人摩西的祈禱。〕90:14求你使我們早早飽得你的慈愛、好叫我們一生一世歡呼喜樂。90:15求你照著你使我們受苦的日子、和我們遭難的年歲、叫我們喜樂。90:16願你的作為向你僕人顯現.願你的榮耀向他們子孫顯明。90:17願主我們 神的榮美、歸於我們身上.願你堅立我們手所作的工.我們手所作的工、願你堅立。
  • 閱讀 | 如何閱讀詩篇119篇?
    默想是閱讀119篇的關鍵。加爾文在註解詩篇119篇15節,「我要默想你的訓詞」時說:「我們知道大多數人都很掛慮世界,沒有時間也沒有樂趣默想上帝的真理。針對這種故意的冷漠,先知極其得體地讚揚勤勉與認真思考。我們即使不被世界所網羅,也知道在每日試探的突然侵襲下,我們是多麼容易閉目不見上帝的律法。因此,先知勸勉我們要不斷操練,告誡我們把自己的精力放在默想上帝的訓詞上,這是非常有益的。」
  • 詩篇119篇蘊藏的智慧
    如果我不是喜歡你的律法,就早已在苦難中滅亡了。